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7139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10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10万吨净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国外政府贷款项目国外政府贷款项目 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2 前前 言言 某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 枢纽和以铜冶炼加工为主体的重要工业基地。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预计至 2010 年,城市建设和经济将有较高速度的增长,将被建设成 一座初步现代化的中型城市。 目前,某市仅有江南水厂一座,已达到满负荷运行,到高峰用 水时,已至超负荷运行状态。现城市供水能力已制约了城市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发展,为此,某市政府决定建设新的城市 供水工程梅园水厂供水工程。 受某市建设局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的设 计任务,

2、接受任务后,我院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基础资料的收 集,并就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 上,于 2003 年 1 月完成了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在资料收集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建 设局、规划院、环保局、供水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一 并表示感谢。 3 目 录 1项目名称和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和主管单位1 2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和项目内容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和项目内容2 2.1 设计依据 2 2.2 主要设计资料 2 2.3 设计原则 3 2.4 项目内容及编制内容 4 2.5 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4 2.6 项目的法律背景 5 3城市概

3、况城市概况7 3.1 地理位置 7 3.2 自然条件 7 3.3 城市发展规划 10 4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3 4.1 城市供水现状 13 4.2 供水现状存在问题 13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 6工程规模及水源的确定工程规模及水源的确定16 6.1 需水量预测 16 6.2 工程规模的确定 17 4 6.3 水源的确定 18 7工程方案论证工程方案论证22 7.1 取水口位置和取水型式的选择 22 7.2 净水厂厂址选择 24 7.3 净水厂工程方案 27 7.4 配水管网方案论证 45 7.5 结论 56 8. 取水工程推荐方案工程设计取水工程推荐

4、方案工程设计.58 8.1 取水泵房 58 8.2 附属建筑 59 9. 输水工程设计输水工程设计.60 9.1 设计流量 60 9.2 管径和管材.60 9.3 管道走向.60 10. 净水厂推荐方案工程设计净水厂推荐方案工程设计.61 10.1 工艺设计 61 10.2 电气设计 74 10.3 自控仪表设计 77 10.4 结构设计 85 10.5 建筑设计 88 10.6 通风设计 90 5 10.7 总图设计 93 10.8 配套工程设计 97 10.9 设备选型 99 10.10 净水厂主要设备 100 11. 配水管网工程设计配水管网工程设计.111 11.1 配水管网系统的平差

5、 111 11.2 配水管网主要工程内容 112 11.3 土地征用及占地.113 12. 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128 12.1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28 12.2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34 13. 工程风险分析工程风险分析.137 14. 节能篇节能篇.138 15. 消防篇消防篇.140 15.1 编制依据 140 15.2 防火等级 140 15.3 防火及消防措施 140 16.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143 16.1 劳动保护 143 16.2 安全生产 143 6 17. 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145 1

6、7.1 实施原则 145 17.2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 145 17.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46 17.4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148 18.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2 18.1 工程投资估算 152 18.2 资金筹措 153 19.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157 19.1 财务评价.160 19.2 国民经济评价 164 19.3 经济评价结论 164 20. 工程建设招标工程建设招标.185 20.1 工程建设招标方案185 20.2 招标初步方案基本内容及要求 187 21.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93 21.1 结论 193 21.2 建议 194

7、 7 附件:附件: 1 委托书 2.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鹰府办抄字20034 号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OO 三年元月十日 3.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鹰府办抄字20036 号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OO 三年元月十日 附图:附图: 1.总体布置图 附图 01 2.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推荐方案) 附图 02 3.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附图 03 4.方案一工艺流程图 附图 04 5.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附图 05 6.电气主接线图 附图 06 7.控制系统图 附图 07-1 8.控制系统流程框图 附图 07-2 9.管网布置图 附图 08 10.管网布置图(高时) 附图 09 11.管网布

8、置图(事故) 附图 10 12.管网布置图(消防) 附图 11 8 9 1项目名称和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 项目主管单位:某市建设局 项目承办单位:某市供水公司 项目设计单位: 10 2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和项目内容 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9942010 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某市城乡建设局 一九九四年二月 (2) 江西“九五”建设成就 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二 OO 一年十二月 (3) 某市 3 万米 3/日给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某市建筑设计院 一九九O 年九月 (4) 委托书 某市建设局

9、二 OO 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5) 某市人民政府令第 24 号 二 OO 一年一月一日 (6)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鹰府办抄字20034 号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OO 三年元月十日 (7)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鹰府办抄字20036 号 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OO 三年元月十日 2.2 主要设计资料主要设计资料 (1) 某市区总体规划图 1994-2010 1:15000 (2) 某市域城镇体系布局 1:105000 (3) 某市区总体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图(19942010)1:20000 (4) 某市供水管网现状图 1:20000 (5) 某市区总体规划给水规划图 1994201

10、0 1:20000 (6) 净水厂拟选厂址地形图1:500 11 2.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结合供水总体规划布局,全面论述 建设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建设规模、建设进 度、技术经济等进行论证和评价。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本着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 使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水源和取水点并注意与原有城市给水设施的协 调。 3根据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的经验,本着运行安全、维修方便、 造价经济的原则,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给水处理新工艺、新技 术,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 4确保安全供水,水厂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且根据城市供水行业 2000 年技

11、术进步发展规划要求,提高供水 水质和供水安全可靠性。 5.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规定的 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水厂各工艺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环境的因素,在 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防范措施。 6. 利用国外政府贷款的有利条件,合理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 高效的净水技术和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给水处理专用设备、 仪表,提高水厂净水效率和供水系统的管理水平。 7. 贯彻节约能源的方针,设计中选用高效节能型设备,力求取 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工程中发生的拆迁和征地进行合理安 置和补偿。 12 2.4 项目内容及编制内容项目内容及编制内容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12、,新建某市梅园水厂供水工程要与原有城市 供水系统相协调。 本项目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及扩建 城市配水管网工程。 某市水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包括:某市 的需水量预测,水源分析,工程规模确定,工程方案论证及推荐方 案的工程内容设计、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在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行性进行综合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提出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本工程为城市给水工程,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在设计中采用 以下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生活饮用

13、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 监督司 2001 年 6 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1997 年版)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 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 年版) 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97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20507-92)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20508-92)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01 年版) 2.6 项目的法律背景项目的法律背景 城市是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荟萃之地,是经济、政治和 人民生活的中心,也是环境矛盾的焦点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为此,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给排水工程的建设。 并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5、,对各项有关法律、 法规进行了多次修订。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建立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 作和市政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目前国家已颁布的与给水工 程建设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年 5 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1989 年 7 月 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1986 年 11 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6 年 3 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987 年 3 月 15 城市概况 某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以铜冶 炼加工为主体的重要工业基地。

16、其境内有 320 和 206 两条国道;其 铁路是我国江南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铁路线路由浙赣线、鹰厦线和 皖赣线组成。某市是赣东北地区以商品流通和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 的中心城市。月湖区是全市行政、文化和经济中心。 3.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某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市域的东部、北部、西 北部分别与江西省上饶地区相连,西南、南部与江西省抚州地区相 接,东南一角毗邻福建省。现全市行政区划包括月湖区,龙虎山风 景旅游管理区(局) ,贵溪市、余江县,共两区一市一县。全市的土 地面积 3554km2,其中贵溪县 2480km2,余江县 937km2。月湖区和 龙虎山区 137km2。 3.2 自然

17、条件自然条件 3.2.1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 某市南部多山、北部丘陵,中部信江两岸为缓坡丘陵。鹰潭全 市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属南岭准地槽边缘的信江凹陷带,大体上为一 平缓的向斜构造,从老到新有前震旦纪变质岸系、中生代三叠、新 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市区地质大部分属信江 II 级剥蚀层堆积阶地, 地基基本上为第四纪冲积层、堆积层,以及第四纪早期冲积洪积层 和残积层,厚度一般为 0.55 米,基岩主要为第三纪砖红色、紫红 色中细粒砂岩。地表土多为红壤土,偏酸性。 16 某市城区基本上属低丘岗地,主城区地面高程一般在 3040m 之间,市区内最高点在南部带宝山,海拔高程 144m,最低处为西湖, 东湖片,地

18、面高程在 2830m 之间。 某市地震烈度小于六度,无特殊设防要求。 3.2.2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某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 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7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9.7 年平均气温16.10 极端最低气温-6.6 极端最高气温39.4 多年平均降水量1839.1mm 最大年降水量2574.2mm 最小年降水量1255.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1478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 最小相对湿度11% 常年主导风向(发生频率 19%)东北东 夏季主导风向(发生频率 14%)东北东 静风频率7% 17 3.2.3 水文条件

19、水文条件 (1) 地表水 流经某市区的主要河流有信江、童家河和白露河,其中信江是 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童家河和白露河是信江的支流。信江发源于 浙赣边界的三清山和怀玉山一带,由东向西流经本区汇入鄱阳湖, 全长 306 公里,汇水总面积 16990 平方公里,本区上游流域面积 12211 平方公里。 信江水文特征: 河床宽度250-260 米 洪水期水深115 米 枯水期水深25 米 河床构造为砂、卵石等 洪水位33.10 米(1978 年) (黄海高程系,下同) 常水位19.98 米 枯水位19.06 米 最大流量1.22 万立方米/秒 最小流量9.12 立方米/秒(1971 年,保证率 97%

20、) 最大流速25 米/秒 最小流速0.065 米/秒 平均流速0.600.70 米/秒 最大含砂量0.502 公斤/立方米 最小含砂量0 18 而其他地表水源,例如东湖、西湖、南湖、坪湖水量不足,且 水质较差。 (2) 地下水 某市区地形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缓坡丘陵,其岩性主要为含水 极弱的第三纪红砂岩层,地下水不发育,根据一些单位探水打井的 情况表明,仅个别红砂层裂隙有地下水,但水量不大,且不稳定。 只有信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冲积层砂卵石层中含有较富的地下潜水, 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提供的开采储量:夏埠段为 2.03.0 万立方米/ 日,官山段为 0.30.6 万立方米/日,双凤段为 0.40.6

21、 万立方米/日。 上述地下水埋藏深度 58 米。因含水层接近地表,由大气降水;地 表积水及河水补给,其动态及水位受河水影响明显。 3.3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 3.3.1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围绕“发挥优势,振兴经济,城乡一体,全面发展”这一主题, 某市采取“依托大工业,大交通,发展大流通,实施商贸兴市”的 战略总方针,力争把某市初步建设成为全方位开放的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赣东北地区中心城市。2001 年某市国民生产总值 597364 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 658401 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639520 万元,农业总 产值 18881 万元,全市区总人口 13.4 万人。 根

22、据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 标纲要 ,某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为: 国民生产总值(按 1995 年不变价格计,下同) ,2010 年达到 19 125164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2010 年达到 340.2 亿元,其中工业总 产值 325 亿元(市属工业 170 亿元) ,农业总产值 15.2 亿元。 规划到 2010 年全市总人口 124.7 万人,市区总人口 33.7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30 万人。 3.3.2 市区总体建设规划市区总体建设规划 根据某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现状城区为中心,东至童家河, 西至 206 国道,南至 320 国道,北以夏埠与志光乡

23、毗邻地带为界, 为某市区城市规划范围。 3.3.3 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城市用地功能分区 到 2010 年,某市区规划城市非农业人口为 30 万人,城市建设 用地 30km2,达到中等城市规模。除老市区外,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主要集中在浙赣线和 320 国道之间,以及江北夏埠的一块用地。根 据各个用地组团的功能、布局等特点,市区用地可划分为五个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用地组团。 老市区:东至东湖,西至白露河,南北分别以浙赣铁路和信江 为界,面积约 7.2km2,规划居住人口 9.0 万人。对老市区进行改造, 规划使该区成为全市以商贸金融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心。 梅园区:以现状梅园区为基础,东至童家

24、河,南至浙赣铁路, 面积约 7.0km2,规划居住人口为 6.0 万人。该区集中了全市重要的 行政管理部门,以办公、居住和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主。东侧地带可 考虑发展一些轻工业和部分仓储用地。 高桥新区:位于浙赣铁路以南白露河两侧,面积约 5.3km2,规 20 划居住人口 5.5 万人。该区的发展以地方工业为主,工业、仓储用 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余为生活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 铁路南站新区:范围为 320 国道以北,鹰厦线以东、浙赣线以 南地区,面积约 4.5km2,规划居住人口为 4.5 万人。该区现状已有 铁路货运站,仓储设施及座潭市师范学校等,规划设想该区成为某 市重要的货物贮运、加工中心,从

25、而真正发挥铁路枢纽对地方经济 的积极作用。 信江以北(厦埠)区:规划城市用地 6km2,居住人口5 万人左右。 该区作为某市远景城市发展用地,未来在该区兴建航空港、高 速公路等,建设标准相对较高。 21 4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城市供水现状城市供水现状 某市市区的供水水源由自来水水源和自备水源两大部分组成。 现自来水供水系统只有江南水厂一座,其设计规模 6.5 万米 3/日, 原胜利水厂、肉联厂水厂因年久失修均已停产运行。 某市区现状自备水源除铁路系统水厂(日供水能力 2.5 万米 3/日) 外,大多数水处理设备简陋,处理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根本不进 行处理,因此除铁路系统水厂保留之

26、外,严禁其他开采自备水源, 均由市自来水公司集中供水。 目前市区供水管网总长 32 公里,直径 DN200DN700。 4.2 供水现状存在问题供水现状存在问题 某市江南水厂历年供水量一览表 表 4.2-1 年份 水量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年供水量 (万吨/年) 789864948127612841419142614691549161918171986 平均日供水量 (万米 3/日) 2.22.42.63.53.53.94.04.04.24.45.05.5 备注此表由某市供水公司提供 某市是一座城市集中供水的城市。从

27、表 4.2-1 中可以看出,江南 水厂的年供水量从 1991 年至 2001 年间稳中有增。近年来,由于对 自备水源严禁开采政策的实施,除铁路供水系统外,大部分大中小 型企业纷纷改用城市自来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市区人 口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供 水区内的需水量。 22 2001 年自来水公司逐月供水量表 表 4.2-2 单位:万 吨 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 供水量1461561461651611641941912021611531471986 2001 年自来水公司高峰日供水量表 表 4.2-3 单位:万吨/ 日 日期9 月 3 日9

28、月 12 日10 月 25 日11 月 2 日 供水量6.646.816.696.80 2001 年自来水公司最高日9 月 12 日逐时供水量表 表 4.2-4 单位:万吨/ 时 时间供水量时间供水量时间供水量时间供水量 1249773008132947193303 2236883234142508203273 3225193278152716213412 42108102853162960223306 52336113203172868232156 62468123303183187242515 分析表 4.2-24,某市 2001 年江南水厂高峰日供水量出现在 9 月份,9 月 12 日为

29、 2001 年最高日用水量,供水量已达 6.81 万吨, 超过江南水厂供水能力(6.5 万吨/日)的 0.31 万吨,所以江南水厂 已达到供水能力的极限。在达到供水能力极限的情况下,水厂只能 采取净水构筑物超负荷运行,或部分超越过滤供水,结果是导致供 水水质下降,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再加上某市工业园区、月湖 新城要实施建设,急待铺管供水,而且这两个小区规划需水量为 6.38 万吨/日,因此,供需矛盾日益增大。 23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上述可知,目前某市区只有一座江南自来水厂,而且该水厂 在城市高峰需水量时已超负荷运行,造成出水水质下降,这直接影 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根据城市总体规

30、划及需水量预测结 果,预计到 2010 年某市城区需水量将达到 26.22 万米 3/日(最高日) , 而目前自来水厂实际供水能力 6.5 万米 3/日、铁路自备水源系统供水 能力 2.5 万米 3/日,供水缺口达 17.22 万米3/日。加之某市工业园区、 月湖新城即将建设,根据其专项规划,两新区的需水量达 6.38 万吨/ 日,所以某市现供水能力已抑制了城市经济生活的发展,新建梅园 水厂供水工程已是迫在眉睫,更是必要的。 24 6工程规模及水源的确定 6.1 需水量预测需水量预测 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 年)文本,提供的数据,到 2010 年某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达 30 万,

31、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为 300 升/人.日(平均日),工业用水量标准为 150 米 3/公.日(平均日) ,供 水普及率为 100%。根据有关规范及现水厂运行经验数据,未预见用 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20%计,日变化系数按 1.30。 2010 年水量预测如下: 城市规划提供的数据 表 6-1 江 南江 北分项 年限 规划人口 (万人) 规划工业占 地(公顷) 规划人口 (万人) 规划工业占 地(公顷) 用水普及率 2010 年233607160100% 6.1.1 规划年限(规划年限(2010 年)江南需水量预测年)江南需水量预测 江南综合需水量(大生活): 0.3023100%

32、=6.9(万米 3/日) 江南工业用水量: 0.015360100%=5.4(万米 3/日) 则江南平均日需水量为: 6.9+5.4=12.3(万米 3/日) 江南最高日需水量:日变化系数 1.30 12.31.3=16(万米 3/日) 25 考虑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 20%(规范规定 1525%) ,则江南 地区最高日供水量应为 161.20=19.20(万米 3/日) 6.1.2 规划年限(规划年限(2010 年)江北需水量预测年)江北需水量预测 江北综合需水量(大生活): 0.307100%=2.1(万米 3/日) 江北工业用水量: 0.015160100%=2.4(万米 3/日) 则江

33、北平均日需水量为: 2.1+2.4=4.5(万米 3/日) 江北最高日需水量:日变化系数 1.30 4.51.30=5.85(万米 3/日) 考虑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 20%(规范规定 1525%) ,则江北 地区最高日供水量应为 5.851.20=7.02(万米 3/日) 某市 2010 年最高日供水量应为: 19.2+7.02=26.22(万米 3/日) 6.2 工程规模的确定工程规模的确定 根据城市需水量预测,到 2010 年某市最高日需水量 26.22 万米 3/日,现江南水厂供水能力 6.5 万米3/日、铁路自备水源系统供水能 力 2.5 万吨/日,则 2010 年城市最高日缺水量为

34、 17.22 万米 3/日。 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 年)文本,至 2010 年,在 26 信江南、北各建一座水厂。由于江北处于信江凸岸,所以规划其取 水水源为地下水,水厂规模 7 万米 3/日,满足前述江北最高日需水 量,而且江北现为农田一片,发展滞后,所以本工程的供水范围不 包括城市江北这片,只考虑某市信江南片城区。综上所述,新建梅 园水厂供水工程其供水能力需达到 10.22 万米 3/日才可满足 2010 年 某市信江南片最高日需水量,同时结合某市的财力情况,本工程规 模确定为 10 万米 3/日。 6.3 水源的确定水源的确定 6.3.1 水源分析水源分析 水源有地下水

35、源和地表水源,就某市这两种水源的情况分析如 下: 6.3.1.1 地表水源 1.泸溪河 泸溪河是信江一级支流,其主流源出赣闽边境的武夷山区,沿程 在贵溪的耳口汇入大王渡口溪水、梅潭水,在余江的邓家埠汇入青田 港等支流,贯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于余江锦江镇附近注入信江。干 流全长164 公里,流域面积2813 平方公里。泸溪河水质清新,清澈 见底。 泸溪河水通过引水坝设在龙虎山仙水岩下游 700 米处的新渠已 流入白塔渠灌区最大的一座反调节水库五湖水库。五湖水库座落 在余江洪湖乡西杨村三二 O 国道旁,距某市区 10km,距市工业园 区 3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 35.80km2,总库容 2640

36、 万立方米,有效 27 库容 2100 万立方米。经水量平衡分析,五湖水库灌溉保证率为 90的典型年(1978 年)来水量 2901 万立方米,除满足下游灌溉 要求外,还有余水 210 万立方米。通过修建白塔渠引水补充调节, 能增加供水量 6000 万立方米。 若本工程水源采用泸溪河水,五湖水库作为泸溪河水入某市的 中转站,存在以下问题: (1).必须在新水厂建成前完成大坝内护坡翻修; (2).要考虑补偿五湖水产品养殖损失; 由于历史原因,五湖水库枢纽工程目前是由白塔渠管理局负责 管理和日常运行调度,而水库水面养殖则由余江水产场经营。水产 场现有行政管理人员 13 人,退休人员 62 人(其中

37、工农 60 人) ,年 管理支出 37 万余元,年产鲜鱼约 120 万斤,年利税(承包)37.0 万 元。所以,若水源采用泸溪河,要考虑补偿这一部分差价。 (3).由于五湖水库作为泸溪河水入某市的中转站,现阶段五 湖水库用于养殖业,所以泸溪河水的水质保证率低。 (4).枯水年份既要满足农业灌溉水量,又要满足取水水源量, 因资料不足,所以水量保障率低。 2.信江 信江为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浙赣边界的三清山和怀玉 山一带,由东向西流经本区汇入鄱阳湖,全长 306 公里,汇水总面 积 16890 平方公里,本区上游流域面积 12211 平方公里。 信江水文特征: 28 河床宽度250-600

38、米 洪水期水深115 米 枯水期水深25 米 河床构造为砂、卵石等 洪水位33.10 米(1978 年) (黄海高程系,下同) 常水位19.98 米 枯水位19.06 米 最大流量1.22 万立方米/秒 最小流量9.12 立方米/秒(1971 年,保证率 97%) 最大流速25 米/秒 最小流速0.065 米/秒 平均流速0.060.70 米/秒 最大含砂量0.502 公斤/立方米 最小含砂量0 信江在某市月湖段 2000 年2002 年水质监测数据表明,信江 水基本符合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II 类水质标准, 并根据某市环境保护规划,鹰潭童家河入口处至鹰潭原胜利水厂取

39、 水口下游 200 米信江流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II 类水质标准(信江水质详见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002002 年水质监测表),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而其他地表水源, 例如东湖、西湖、南湖、坪湖,水量不足,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GBGB3838-2002)IV、V 类水质标准,不可作为集中式 29 生活饮用水水源。 综上所述,虽然五湖水库距工业园区较近,水质优良,但在枯 水年份水库水源保证率极低而且补偿费用高,加之水质保证率低, 所以本工程不采用泸溪河作为取水水源,随着城市的发展,可把该 水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二水资源,这也符合国家的相应文件

40、。 若某市新建水厂水源采用地表水,只有信江可供选择,而且其 水质、流量均满足要求。 6.3.1.2 地下水源 某市区地形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缓坡丘陵,其岩性主要为含水 极弱的第三纪红砂岩层,地下水不发育,根据一些单位探水打井的 情况表明,仅个别红砂层裂隙有地下水,但水量不大,且不稳定。 只有信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冲积层卵石层中含有较富的地下潜水, 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提供的开采储量:夏埠段为 2.03.0 万立方米/ 日,官山段为 0.30.6 万立方米/日,双凤段为 0.40.6 万立方米/日。 上述地下水埋藏深度 58 米。因含水层接近地表,由大气降水;地 表积水及河水补给,其动态及水位受河水影

41、响明显。取地下水,虽 然原水水质优于地表水,可不经净化,减少生产环节,但其开采量 有限,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水量要求,同时建井占用农田,水井分 散管理不便。夏埠段地下水将来可作为小区域性供水水源。 6.3.2 水源确定水源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利用信江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从水量上可以保 证某市在 2010 年从信江取水 9570.3 万米 3/年的要求;从水质上看, 30 信江在某市段水质可以达到城市集中供水水源水质标准。因此,本 工程选信江水作为供水水源。 31 7工程方案论证 根据前文中工程规模的确定,本工程规模 10 万米 3/日。主要由 取水工程、净水厂及扩建城市配水管网三部分组成。 7.1

42、 取水口位置和取水型式的选择取水口位置和取水型式的选择 7.1.1 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原则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原则 (1) 位于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河段,取水口位置尽可选在最 靠近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 (2) 应靠近江河的主流,水深满足要求,即在取水构筑物处一 般不小于 2.53.0m 的水深,小型取水口可降低到 1.52.0m;河岸和 岸坡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 尽可能减小泥砂、漂浮物的影响。 (4) 取水构筑物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且符合城市、河道、 整治规划要求,确保取水构筑物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施工简 单。 (5) 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 100 年一遇频率确定

43、。城 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一般可采用 90%97%。设计枯 水位的保证率,一般可采用 90%99%。 (6) 在河流弯道处,因凹岸受到冲刷形成主流深槽,近岸水流 较深,而凸岸则有泥砂淤积,取水口尽量设在弯曲河段的凹岸,以 减小泥砂和漂浮物。 (7) 一般较多的是在直河段上设置取水构筑物,这时取水口应 选在主流靠岸、河床稳定、水深流急的窄河段处,以减少漂浮物, 32 如树枝、杂草、水草等影响。 (8) 取水口应选在含砂量少的河段。 7.1.2 取水口位置取水口位置 信江在某市区段河岸多为砂土或砂质粘土,一般岸边平缓,地 势低,多为洪水淹没。根据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原则,并经与建设 单位

44、现场踏勘,沿信江凹岸有五处岸陡水深,该六处位置分述如下: 位置一:在老市区上游已为某市铁路系统的自备水源取水口; 位置二:在老市区上游原为鹰潭肉联厂自备水源取水口,现已 停产运行; 位置三:在老市区上游原为 733 部队自备水源取水口,现已停 产运行; 位置四:鹰潭人民公园和市电力公司北侧信江河岸,该处为现 江南水厂取水口位置; 位置五:信江上游梅树园公园附近,河床稳定,水流较深,距 与童家河交汇口下游 100 米处,但童家河污染严重,若在该处取水, 水质保证性差; 位置六:信江上游梅树园公园附近,河床稳定,水流较深,距 与童家河交汇口上游 100 米处,但该处岸边出现浅滩,取水水源不 稳定;

45、 由于位置四没有扩建的余地,位置一现为铁路系统的自备水源 取水口,经现场踏勘了解,仅有位置二、位置三可作为该工程的取 33 水口位置。原 733 部队的自备水源取水泵站已废弃停产,原肉联厂 取水泵站已归市供水公司,位置二与位置三仅距 50 米,所以本工程 的取水口拟选在原肉联厂取水口处而且该处距本工程拟建水厂位置 约 200米,输水便利,同时考虑到取水泵站站址利用该两处的泵站 所在地,既节省征地费用,又有取水水源的可靠保证性。所以现阶 段本工程的取水口拟选在位置二处。 待下阶段建设单位提供该处水文资料、河道断面图、河道发展 趋势等详细资料后,并与水利部、航运部等有关部门协商后,再做 最终确定。

46、 7.1.3 取水方式取水方式 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取水方式拟建为岸边合建式取水,即取 水井和取水泵房合建。由于目前本工程取水口位置的水利资料缺乏, 所以根据现场踏勘,并参照江南水厂取水工程设计资料,本工程取 水方式选择管式河床取水,采用框架式取水头部。 7.2 净水厂厂址选择净水厂厂址选择 7.2.1 厂址选择原则厂址选择原则 (1) 在结合供水现状的基础上,尽量符合城市规划发展需要。 (2) 尽可能缩短与取水泵房和供水区的距离,有利于节约投资, 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3) 符合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要求。 (4) 在便于施工,有利于生产的基础上,尽量考虑方便职工的 工作和生活。 34

47、 7.2.2 厂址选择厂址选择 某市区现状供水系统为单水源供水体制,江南水厂位置较合理, 位于整个市区信江岸边中部,其供水区域主要是老市区。因此,从 现有供水系统的布局以及城市发展方向,新建水厂的位置应首先考 虑在供水区域的东北部。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供选择的厂址 共有两处: (1) 厂址一: 厂址一位于本工程取水口附近,西临规划沿江道,东临梅园大 道,处于信江南岸地面标高为 35.30m,无需建防洪堤。因系山坡地, 征地费用低、地基好、投资省。另外,此处离供水区域较近,且周 边有建成的 25 号路与沿江大道相通,交通便利,职工生活方便。附 近有枫山变电站,供电方便。 (2) 厂址二: 厂

48、址二位于夏埠区,处于信江北岸,西临规划夏埠四环路,地 面标高为 30.0m,需建防洪堤,该处现为农田,无须拆迁,但此厂 址位于江北,与供水区有一江之隔,所以供水极其不便,供水干管 施工费用高,供水距离远,加之,因夏埠区地下水产量仅 23 万吨/ 日,满足不了供水要求,若厂址选在该处,只能选信江凸岸为取水 口,其取水水质不如凹岸取水好、稳定。而且周边现为农田一片, 职工生活不便,附近没有发电站,仍需从江对岸枫山变电站架线, 供电不变。 两厂址方案比较见表 7-1。 35 厂址方案比较表 表 7-1 序号比较内容厂址一厂址二 1位置信江南岸信江北岸 2地面标高35.30m(黄海高程系)30m(黄海高程系) 3取水口位置信江凹岸信江凸岸 4距现状配水管网距离300m1.2km 5可用地面积3.11 公顷3.2 公顷 6电力供应条件便利不便 7交通运输条件临沿江大道,交通便 利 规划道路还未形成, 交通条件差 8拆迁工程量有拆迁量无拆迁量 9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好,施工便 利 多为滩地,施工条件 不好 10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