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7663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8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纤维池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玻纤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总 论1一、项目背景与概况1(一)项目基本情况1(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2(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与原则2(五)项目的建设背景3二、研究工作概述5三、研究结论5(一)推荐方案5(二)研究结论7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分析8一、发展规划分析8二、产业政策分析9三、行业准入分析9(一)玻璃纤维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9(二)玻璃纤维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0(三)玻璃纤维市场分析12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4一、建设规模14二、产品方案14

2、第四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15一、厂址现状15(一)地点与地理位置15(二)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厂区总用地面积15二、厂址建设条件15(一)地形、地貌15(二)地震、洪涝、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资料16(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16(四)交通运输条件16(五)公用设施及社会依托条件17(六)投资环境条件17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9一、节能技术改造内容及方案19(一)节能技术改造主要内容19(二)节能技术改造工艺特点19(三)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20二、主要设备方案21(一)改造前主要设备方案21(二)改造后主要设备方案23三、工程方案24(一)技改项目组成24(二)总图运输24(三

3、)土建工程25(四)给水排水工程26(五)供电工程27(六)热力技术方案30第六章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3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31二、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用量31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33一、节能措施33(一)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33(二)改造后能源消耗情况33(三)本项目技改节能效果34二、节水措施34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6一、采用标准36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6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7第九章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39一、劳动安全、工业卫生39(一)设计标准39(二)工业安全与卫生的有害因素39(三)设计中的主要防范措施40二、消防41(一)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简述41(二)消防设施和措施

4、41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3一、组织机构43(一)管理机构组织方案43(二)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组织方案43(三)项目组织结构图43二、人力资源配置44(一)劳动组织44(二)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44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46一、项目建设工期46二、项目建设管理46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7一、工程概况47二、估算结果47三、投资估算依据47四、资金筹措47第十三章 经济评价49一、编制依据49二、企业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49三、总成本费用估算49(一)成本估算依据49(二)项目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50(三)经济效益50(四)评价与结论51*玻纤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

5、丝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第一章总 论一、项目背景与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玻纤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3、项目负责人:*4、投资规模:223.34万元;5、建设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3月。(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项目承办单位的全称:*玻纤有限公司2、企业性质:内资民营企业;3、法人代表:孙华华;4、总 投 资:33284万元人民币;5、建设地点:*县工业园区;6、企业简介:*玻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注册资本10800万元。公司采用先进的池窑拉丝技术,主要生产池窑玻璃纤维直接纱、加捻纺织纱。项目总投

6、资3.6亿元,现可年产中碱玻璃纤维纱30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企业陆续引进了多种先进的制品加工设备,整体技术与装备水平在国内同类制品加工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技术改造后,企业各种产品的规模与档次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标准并得到了国外用户的认可。(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2、市场需求;3、窑炉节能技术方案的选择;4、环境保护的研究;5、节约能源与劳动安全;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财务评价。(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与原则1、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的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2)国务

7、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3)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国家经贸委1999第6号令;(4)*玻纤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技术服务合同;(5)*玻纤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6)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定;(7)现场调研的其他相关材料。 2、编制原则(1)技术先进适用的原则。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是可广泛使用、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项目,符合国家的节能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2)切实可行的原则。本企业经济效益好、技术力量强,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为AA+,资

8、产债率44.30%。(3)环保的原则。本项目按照“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原则,大力采用自愿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的设备和工艺,实现清洁生产,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与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及良好环境。(4)高效的原则。本项目力求高效率,既要求自愿配置优化高效,也要求生产过程优化高效,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优,企业回报率高,投资回收快,社会经济效益好。(5)安全的原则。本项目的申请报告遵照和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编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现场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及附近居民的安全与健康。(五)项目的建设背景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

9、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能源消费量将持续大幅度增长,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是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6年国务院关于节能工作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从制度上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完成能源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保

10、证,对于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坚持节约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前,全球玻璃纤维工业正面临着一个重新划分市场的状况,玻纤工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欧美的玻纤企业侧重于向深加工与高档次应用领域转移。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玻纤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近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5年总产量达到了95万吨,已成为世界玻纤第二大生产国,行业产业结构也趋于国际化并具有自己特色。预计在35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玻纤生产国。随着玻纤制品加工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所需的各种规格的玻璃纤维

11、纱的用量也大幅度增加,玻璃纤维纱的供应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1)目前国内池窑拉丝企业尚未形成工业织物用纱系列,定货周期较长、费用高,在玻纤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批量少的特殊产品基本定不到货。墙体网布用纱的品种规格很多,且根据定单要求,往往要频繁地调整。目前,在玻璃纤维纱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于交货周期短的订单只能放弃。(2)华中、华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加工、生产地区。2005年全国玻璃钢产量140万吨。超过50%产品是在这个区域生产的。玻璃纤维的消耗量超过25万吨。主要是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毡、无捻粗纱布等高质量的玻璃纤维池窑法生产的产品。其中的18万

12、吨需从四川、山东、河北、浙江等工厂运入。路途远运费高。而且有时因出口任务还不能满足需要国内要求。(3)目前玻纤纤维制造产业高耗能的现状决定了产业内企业要采取节能高效的措施,减少企业的综合能耗,改进窑炉结构设计,选用节能设备,回收窑炉余热,回收辐射热,以先进的工艺,节能高效的生产设备等节能改造措施,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鉴于以上背景和意义,本项目的实施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二、研究工作概述本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玻纤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设施完备、生产运营正常。本次技改主要为:窑道余热利用、窑炉尾气回收利用,使企业达到节能降耗、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

13、力等多重目标。因此,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为:改造窑炉的建设条件;技改项目实施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分析及预测;技改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及经济评价等。三、研究结论(一)推荐方案1、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技改工程不改变公司现有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旨在达到改造窑炉、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标。本项目不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产能,保持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制品,新增6个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装置、配备流量传感器、压力表等计量仪器,完成项目节能技术改造。2、建设地点本技改工程在*玻纤有限公司厂区内,不需要征地。3、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主要的技术改造包括通道余热改造,窑炉尾气余热利用;选用的主

14、要设备是6台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4、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的供应方案本项目使用的玻璃原料年用量46680吨,各种玻璃原料、合格粉料进厂,利用原有渠道供货。本项目的燃料为无烟块煤、粉煤已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或自行采购,可保障供给;供电、供水由工业园区统一供应。5、节能节水、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本技改项目将产生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年节约量为5407.63tce;单位产品能耗从0.9377tce/t降为0.7574tce/t。公司同时注重生产用水节约,提高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6、环境影响与综合利用评价本项目为玻璃纤维制品窑炉的节能改造工程,对环境不产生不利的影响,项目完成后窑炉热散失减少,对保护环境

15、有一定成效。7、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23.34万元,其中:设备购置81.8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39.26万元,其他工程费用81.98万元,基本预备费20.30万元。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依托企业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原有的基础设施,以223.34万元的较小的技改资金投入,进行窑炉节能改造,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减少总成本费用约762.89万元/年,投资收益率:34%、投资利税率:35.5%、财务内部收益率:30%(税后)。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当地玻纤业和相关产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或其他模式与方法,有效开展企业节能降耗的活动,推动当地经济

16、的发展和玻纤行业节能技术的提高。(二)研究结论本技术改造项目选用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对窑道余热回收利用、窑尾余热回收利用,并且改善窑炉天然气的燃烧条件,达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的。项目实施后,原有煤炭使用、天然气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年节约蒸汽量大,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节能技术进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技改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48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1、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形成玻纤网布及工业织物用

17、纱等玻纤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玻璃纤维工业生产的产业政策。国家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约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窑炉改造,是国家重大节能工程之一,玻纤池窑拉丝窑炉耗能高,有必要进行节能改造。2、*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打造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对企业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有严格的要求。*省各级部门及*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本项目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不仅降低了本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且在长期运行成本上也具有竞争优

18、势。按照项目的性质可以享受下列主要政策。属设立的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前2年免缴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属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项目是先进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产业政策分析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修改本的鼓励类发展项目中,纺织类鼓励发展“3.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建材类鼓励发展“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开发”,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类中鼓励发展“3

19、4.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征求意见稿的鼓励类发展项目中,建材类鼓励发展“4.5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技术、3万吨/年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和技术开发” “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开发”。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类中鼓励发展“9.节水、节能、减排产品生产及服务”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三、行业准入分析(一)玻璃纤维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并列为现代工业的三大基础材料。玻璃纤维是

20、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比强度高、电气绝缘性好、吸湿低、延伸小等一系列优异特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可设计型,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尖端科学难以替代的基础材料。在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玻璃纤维生产已脱离传统的玻璃工业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工业体系。玻璃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纺织品,尤其是作为增强基材,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后,成为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玻璃钢制品,不仅是高新技术领域及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材料,还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它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材料工业。目前,全球玻璃纤维

21、工业正面临着一个重新划分的状况,玻纤工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欧美的玻纤企业侧重于向深加工与高档次应用领域转移。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玻纤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近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5年总产量达到了95万吨,已成为世界玻纤第二大生产国,行业产业结构也趋于国际化并具有自己特色。预计在35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玻纤生产国。(二)玻璃纤维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创建于1958年,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的年产量100多吨至目前的95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二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无碱玻纤的飞速发展,中碱玻纤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

22、足,具体表现为:生产能力小、未能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工艺技术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仅有30%左右的玻璃纤维采用池窑法生产,其余均为传统的坩埚法生产;原燃材料消耗高,生产效益低,品种不配套,满足不了有关工业部门的需要;产品质量差,与国际标准未接轨,无法大量打入国际市场等等。无碱池窑拉丝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玻纤行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我国中碱玻璃纤维企业要走出困境,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首要的是改变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工艺技术路线,充分利用无碱池窑拉丝技术,走以池窑拉丝为主的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的道路。大力推动中碱纤维采用先进的池窑拉丝生产技术,加快中碱玻纤工业实现高新技术化,成为建材工业未来发

23、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根据国情以及发展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影响,决定和形成自身的特点。在国外玻璃纤维产品绝大多数为无碱制品,而我国中碱玻璃纤维制品则占有相当的比例。中碱玻璃纤维是我国特有的玻璃纤维品种,其性能除电绝缘性能等级低和强度、耐水性较逊色于无碱玻璃纤维外,其化学防腐性能优于无碱玻璃纤维,更由于其价格低,可因材施用,因而有着很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玻纤有限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纱等产品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势头,市场行情看好。企业窑炉燃烧采用发生炉煤气,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设备更完善,使新的窑炉及工艺在技术含量上、提高产品质量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能力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24、。为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生产运行成本,适应市场需求,本项目熔化部采用池窑熔化,通路布置采用“H”型通路,燃料采用发生炉煤气,窑炉鼓泡技术,有助于玻璃液气体排放和均化,以提高玻璃液的质量;窑炉采用全保温技术,以降低能耗;纤维成型将增加多排多孔大漏板,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开发新品种。在此基础上,*玻纤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窑炉节能技术改造,本项目利用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充分利用窑炉的余热,并通过使用将单轨全蒸汽加热烘箱改造成双轨蒸汽加热+微波加热烘箱,可以节约企业的能源消耗,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要求,也是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三)玻璃纤维市场分析2000年后,我国玻璃纤维行业

25、整体发展态势如积蓄多年的火山,强劲喷发。中国玻纤工业结构调整显现巨大成效,2005年玻纤生产总量达95万吨。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玻纤生产大国。当一个行业先进生产工艺占绝对多数的时候,一种新的垄断格局必将形成,它会对整个生产体系、市场体系形成巨大冲击。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能力根本无力抗争,如果不更新、不进步,退出、消亡是惟一可选择的出路。我国玻璃纤维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方面,包括复合材料管罐和其他防腐材料;用于过滤介质、耐热制品和导风筒等产业织物;增强树脂砂轮、摩擦材料、特种传送带、工器具和包装用材;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叶片和支柱等。(2)电子电气方面,包括各种高等级的绝缘基材和复

26、合器件。(3)建筑方面,包括复合材料的水及空调系统器件;玻璃钢新型门窗;内外装饰品;防水基材;土工基材及各种增强和补强材料等。(4)交通方面,包括各种轻质高强形状复杂的器件和围墙结构。(5)其他,运动休闲、医疗、航空航天、通讯器材及高科技配套材料。从国内玻纤应用市场的分布情况看,低端产品占市场比例较高,如用于建筑和管、罐领域的玻纤分别占年消费量的40%和24%,而陆地车辆和地面铺设市场使用的玻纤比例只有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玻纤需求无论在总量还是结构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增长的空间广阔。玻纤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如下表所示:表2-1 玻纤需求增长较快领域市场产品备注环保、节能

27、及新能源CNG汽车气瓶、符合材料门窗、风力发电塔和叶片据国家新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力装机容量从原规划的3000千瓦扩大到6000千瓦,风电比例从目前的0.3%提高1%(原规划6%),仅此规划的调整,风机叶片将新增玻纤制品需求2800吨/年。汽车车身材料欧美平均每辆汽车用玻纤增强符合材料30kg左右,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未来有望出现快速增长。城市管网供水与排污管道欧洲城市管网95%以上使用玻纤维管道,随和我国对水泥管使用的日益严格,这一市场对玻纤的需求有望出现较快增长。船舶船体材料100万条沿海木质小渔船,内河行道水泥船将被淘汰,玻纤复合增强材料是最理想的小型船用材料。重大工程输水、输

28、气管道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将大量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管道,仅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对玻纤的需求就将达100万吨。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1、本项目不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产能,保持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制品。2、本项目新增6个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装置、配备流量传感器、压力表等计量仪器,完成项目节能技术改造。表3-1 主要建设内容序号项 目子项目1通道余热利用增加5台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2窑炉尾气余热利用增加1台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3其他辅助改造项目增加相关的计量设备二、产品方案1、本项目年生产各种中碱纺织型纤维制品3万吨,具体产能如下:表3-2 产品产能达产计划(单位:万件)产品名称产能(吨/年)玻璃

29、纤维纺织纱6000无捻粗砂24000合计300002、本项目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档中碱纺织型纤维制品,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中鼓励出口的产品,产品的内销与外销比例为5:5。第四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一、厂址现状(一)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工业园区内。*县位于*省西北部,修水支流南潦河上游,地处东经114o45至115o33,北纬28o34至28o52之间,东靠安义,南临高安,西南毗连宜丰,西北接壤修水,北邻靖安。县境内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32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1639.90平方公里,总人口30.7万人。(二)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厂区总用地面积*玻纤有限公司占地面

30、积166750m2,厂址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早已获得国土部门的批准,当地规划部门已对本项目建设地进行了规划,能适应本项目建设实施。二、厂址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县以山地、丘陵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平地以水稻田为主,多为肥沃的水稻土。规划区地形相对平坦,基本上是低丘缓坡,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大,土石方工程量不大,有利于工程建设。本项目在*玻纤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进行技术改造,不需要新建或改造生产车间的建筑结构。(二)地震、洪涝、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资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区,可不考虑抗震设防。项目所在区域在历年洪水季节均未出现洪涝现象,

31、故不考虑排涝设施。项目所在区域无台风。(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工业园区含水层岩以粗砂为主,亦爽有卵石、砾、巨砾等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园区含水层底板埋深80m有余。土层地基载力超过15t/m2,在附加范围内绝大部分是砂砾石层。地下水水质阳离子为钙离子,阴离子为重钙酸根离子,对砌石混凝土基础无侵害作用。项目所在地*县全域水面面积9.7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2%,其中河流,港河水面达7.08万亩,水库1.84万亩,大小池塘0.84万亩,渔业养殖面积2万亩。中亚热带温湿季风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征。园区内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水量为185

32、0.5毫米,年日照数为1794.5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风。(四)交通运输条件宜丰县交通便捷,县境内有省道大(城)干(洲)线、奉(冯川)铜(鼓)线和万(家埠)上(富)线穿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县城距南昌市68公里,到宜春200公里,至九江175公里,距105国道33公里,320国道24公里。(五)公用设施及社会依托条件*工业园区从2001年开始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发展思路,科学建园、工业强县,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先后投入9.64亿多元资金用于交通、电讯、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交通网络完善,主次干道硬化面积达32万平方米,并安装路灯

33、400盏,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平整土地完成土方600余万方,铺设各类管、线、涵8万米,实现了“六通一平”。*成立了*县工业园区党委、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公安派出所、法庭、财政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所、规划建设所、供电所、供水、计生、社区、物流、金融、电信等服务机构,并实现了一厅化办公,使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构筑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六)投资环境条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工作,给予园区政策与经济方面的支持,根据园区现实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园区战略发展部署,深化创新园区的运行体制机制,使园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不断完善调整*工业园区鼓励扶持投资企业的

34、实施办法,为入园企业提供最优的投资政策,建立了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的扩大投资、科技创新、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配套资金扶持,同时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厂房建设、外贸出口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扶持配套政策,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发展建设成本,提升了园区品牌吸引力。及时帮助园区解决发展难题,缓加强协调工作力度,累计为园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5亿多元、招工近8000人。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县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协调办专职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县领导亲自上阵,全力帮扶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一、节能技术改造内容及方案(一)节能技术改造主要内容1、窑

35、炉通道余热改造;2、窑炉尾气余热利用;(二)节能技术改造工艺特点工业窑炉排放的废烟气含有大量热能,废烟气排放到大气中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工业窑炉余热回用的原理,就是利用换热器从排放的废烟气中提取热能,用以产生热风,热水或蒸汽,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本项目通道余热改造和窑炉废气余热改造就是利用窑炉排放的高温废烟气产生蒸汽,节约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窑炉余热利用设备的常见换热方式为“气-气”、“气-水” 、“气-汽”等三种换热方式,换热器选型可选管壳式、板式,也可选用热管换热器。由于热管具有独特的高效传热优势,近年热管换热器在工业窑炉余热利用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采用的窑炉余热利用

36、设备是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可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加热水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或加热空气用作锅炉助燃风或干燥物料,或者是产生蒸汽用于生产,节省燃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节能环保一举两得。改造投资3-10个月回收,经济效益显著。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换热效率可达98以上,这是普通热交换器无法达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体积小,只是普通热交换器的1/3。其工艺流程如下:图5-1 玻纤窑炉烟气余热回收示意图3、窑炉一年365天,连续不间断的运转,因此,年工作日为8760小时。(三)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本项目使用的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预选用上海蕲黄节能设备有限

37、公司生产的产品,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安装方便: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不需要对原锅炉或工业窑炉进行改动。2、安全可靠:超导热管等温性能好,导热时产生自振不产生圬垢和通风阻力,始终保持良好的传热效率,不影响锅炉或窑炉的工作。3、使用寿命长: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使用寿命10年以上,单根热管可拆卸更换,维护简单成本低。4、节能效益好:大型工业窑炉效率可提高10以上,中小型燃油、燃气、燃煤锅炉效率可提高节能达5-10。5、投资回收期短:一般3至8个月就可收回全部投资。二、主要设备方案(一)改造前主要设备方案本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合格玻璃原料排放上料、称重、配料废气处理窑炉检验排放外销拉丝浸

38、润剂卷丝捻纱废丝处理废水处理包装入库图5-2 玻璃纤维制品工艺流程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本项目主要的用能设备包括配料系统、熔化系统、拉丝系统、退并捻系统、烘干设备及公用系统的设备。改造前的主要用能设备如表5-1所示:表5-1 改造前项目主要用能设备方案用途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功率(kw)总功率(kw)能源种类配料系统上料机台1105.35105.35电配料机台97.567.5电混合机台13737电投料机台11313电熔化系统窑炉座155005500煤3300电2200通道条52581290天然气窑炉配套设备套1220220电拉丝系统铂金钳锅台101303030电拉丝配套设备套1150150电拉丝机台

39、100141400电退并捻系统捻线机台2019380电自动捻线机台626.4158.4电络纱机台121.113.2电烘干设备玻纤纱热风蒸汽微波干燥炉台26051210蒸汽1040电170玻纤纱热风蒸汽干燥炉台2400800蒸汽660电140公用系统制冷机台36001800蒸汽制冷机配套设备套3190570电空压机套1360360电循环水站套1371.5371.5电锅炉台222704540生产0.8mpa饱和蒸汽6吨/h锅炉配套设备台226.5553.1电污水系统套13030电余热锅炉套27601520生产0.6mpa饱和蒸汽4.1吨/h余热锅炉配套设备套21734电废气系统套1180.4518

40、0.45电(二)改造后主要设备方案改造后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部分调整,新增了6台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变动的主要如下表5-2所示:表5-2 改造后新增或变动的主要设备改造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产家产气量耗气量余热利用锅炉(改造前)SZL6-1.25-A112南方锅炉4.8T/H28T/H锅炉(改造后)SZL6-1.25-A112南方锅炉1.0T/H8T/H热管式余热蒸汽发生器(改造后)W(L)OH(4)型6上海蕲黄节能设备有限公司4.025T/H同时随着主要设备的变动,企业完善了相配套的计量设备,具体如表5-3所示:表5-3 项目计量设备情况名称单位数量型号流量传感器个2GY-LJGB2410

41、-P4流量传感器个1GY-LJGB2412-P4流量传感器个2GY-LJGB2405-P4电表(电力公司)个2DSSD719电度表个69DT862-4型电子汽车衡台1SCS3*18M100T热电偶支254WRR(B)热电阻根33WAPA-220PT100压力表个680-1Mpa压力表个240-2.5Mpa三、工程方案本项目为公司的窑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主要分为两块:窑尾余热利用、通道余热利用。(一)技改项目组成1、设计窑炉余热利用方案。2、按设计方案选择设备厂家。3、按计划完成窑炉改造施工。4、工程施工验收合格后,烘窑、点火、调试、正常运行。(二)总图运输1、总图布置公司厂区总平面布置已基本形

42、成,可满足生产功能和工艺流程需要。总图布置以原料车间、池窑拉丝车间、玻纤制品车间以及循环水泵、压缩空气站、变电所等辅助生产设施。总图布置功能分区基本明确,各车间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物流和人流路径短捷,作业方便。表5-4 生产线建筑购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层数结构型式1池窑拉丝车间厂房44001钢结构2池窑拉丝车间辅房22253框架结构3成品库、包装材料库36002钢结构4中间库与制品车间114001钢结构,局部二层5原料仓库20002框架结构合计236252、竖向布置现厂区为平坡式布置,室外地面标高为29米,车间室内地坪标高均为29.15米,厂区雨水经道路西侧明沟汇集排入西侧市政排水沟

43、,厂区不受洪水影响。3、运输本项目全年新增运输量为108643吨,其中运出38850吨,输入69793吨,详见表4-20。厂外运输由当地运输部门承担,其余利用原有车辆,本项目不增添运输工具。表5-5 全厂运输量表 序号名称年运输量t/a运输方式运入运出1玻璃原料46680船运、海运、汽车2化工原料1520汽车、船运3辅助材料1200汽车4机物料100汽车5包装材料20001950汽车6玻纤制品30000船运、汽车7废丝及废料6900汽车8煤18293汽车9总计6979338850(三)土建工程根据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土为砂砾风化岩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下水埋深约80米,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的影响。杂填土厚度为0.412米,除杂填土外,其余各层均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设计时按第二层粉质粘土fk=160千帕,第三层粉质粘土fk=170千帕,第四层粉土fk=190千帕取值。池窑拉丝车间为40米跨2米悬挑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柱顶标高16.5米;拉丝辅房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成品库、包装材料库为40米跨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内加一层砼楼面,柱下独立基础;针剌毡局部增加二层钢平台,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柱下独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