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7905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3、4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 1 1.1 项目概要.1 1.2 内容提要.1 1.3 编制依据.2 1.4 主要数据.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5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第三章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1111 3.1 主管单位基本情况.11 3.2 主管单位现状.13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条件分析 1414 4.1 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14 4.2 加强市政基

2、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国家大力支持.14 4.3 环境及自然条件.15 4.4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17 4.5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8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 2020 5.1 项目建设原则20 5.2 项目建设地址20 5.3 工程设计原则.21 5.4 道路工程.21 目 录 5.5 道路排水工程.25 5.6 专业管线工程.29 5.7 绿化及配套设计方案.31 第六章第六章 项目节能节水方案项目节能节水方案 3232 6.1 节能依据.32 6.2 节能技术措施.33 6.3 组织管理措施.34 第七章第七章 劳动安全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消防卫生 3535 7.1 原

3、则和要求.35 7.2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35 7.3 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设计依据.35 7.4 消防设计依据.36 7.5 劳动安全措施方案.36 7.6 消防措施.38 第八章第八章 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建设管理 3939 8.1 项目建设管理组织结构图.39 8.2 项目管理工作范围.40 8.3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41 8.4 项目投资管理.41 8.5 项目质量管理.41 8.6 工程进度管理.42 8.7 项目合同管理.43 8.8 项目建设组织协调.44 目 录 8.9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44 8.10 资金管理.44 第九章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投资估算 4545 9.1

4、 投资估算依据45 9.2 投资估算范围及说明45 9.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46 9.4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48 第十章第十章 建设工程招标方案建设工程招标方案 5454 10.1 招标范围.54 10.2 招标方式.54 10.3 招标形式.5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社会评价项目社会评价 5656 11.1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56 11.2 社会评价结论.58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环境保护 5959 12.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依据和要求.59 12.2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范围.59 12.3 路道沿线环境条件及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60 12.4 项目施工和投用期的环境影响.

5、60 12.5 实施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环保投资.62 12.6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3 1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评价 6565 目 录 13.1 项目主要风险识别.65 13.2 风险程度分析.65 13.3 地方政策风险对策.65 13.4 工程建设组织管理风险对策.65 13.5 工程建设的资源风险对策.66 13.6 自然风险对策.66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报告结论报告结论 6767 14.1 项目总体描述.67 14.2 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方案的不同意见和存在的问题.68 14.3 项目主要结论意见.68 14.4 项目下

6、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69 14.5 项目实施中的协调问题和意见.69 附图:附图:1、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图 2、3 号路剖面图及道路结构图 3、4 号路剖面图及道路结构图 4、3、4 号路给排水管网图 附件:附件:1. 组织机构代码证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3.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的批复(绵府函 200853 号) 第一章 总 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1.1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兰 玲 通讯地址:石马镇

7、甘泉街 38 号 邮政编码:621000 电 话:0816-2661316 传 真:0816-2660121 1.1.3 项目性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 1.21.2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石马镇位于绵阳市北大门,涪江左岸。绵阳至广元的高速公路横贯 东西,有出入口与石马镇相连接;宝成铁路纵贯南北,境内有石马火车 站与之配套。对外交通仅有一条 10 米宽的水泥混凝土道路穿过科学城 与绵阳市中心城区相连;有一条 6 米宽的碎石道路与江油市的东林和龙 凤相接。石马镇的对外交通条件较差,该规划区的城市化,其首要解决 的问题是改善该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 “5.12”汶川特大

8、地震给绵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公用基础设施 方面,全市遭受毁损的燃气管道、市政道路和城市桥梁分别达 1,448 千 米、593 千米和 254 座,全市遭受毁损的干线和农村公路、桥梁、隧道 第一章 总 论 2 总长 6,609 千米,水库 619 座,全市遭受毁损的堤防工程和供水管道分 别为 180 千米和 10,067 千米,输电线和通讯光缆分别为 19,833 千米和 6,894 千米。 “512”地震给绵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居民住房和公 用基础设施等带来极大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987.44 亿元。 ) , 绵阳所属的北川、安县、平武为极重灾区。绵阳城区所在的涪城、游仙 区为

9、重灾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指导,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绵 阳人民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 神,取得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重大阶段性胜利。 绵阳目前正按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完成” 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规划方案 ,本项目所在的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是适宜重建区,其定位 为“加快发展,适度扩大规模,带动和吸纳重灾区产业” 。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在 5.12 震灾中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受到较大 损坏,本项目的实施将对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进行全面改造、 扩建。对保障和推进本区域的灾后重建,促进地方经

10、济发展具有重大意 义。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地址位于绵阳市 游仙区石马镇,属于原址重建。项目建设投资 900 万元,拟申请国家灾 后重建资金,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含路灯、路牌标识、交通标志 等) 、雨水污水管道工程、绿地配套等市政工程。 1.3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 第一章 总 论 3 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 规范、定额,业主提供的有关依据资料。包括: 1.3.1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 ; 1.3.2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函200176 号) ;

11、 1.3.3绵阳科技城 2005-2010 发展规划 ; 1.3.4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 1.3.5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 ; 1.3.6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 1.3.7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26 号) 1.3.8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 200821 号) 1.3.9 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 200831 号) 1.3.10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822 号) 1.3.11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

12、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 见(川府发200820 号) 1.3.12绵阳市游仙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规划 ; 1.3.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3.1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第一章 总 论 4 1.3.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3.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3.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 1.3.1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 1.41.4 主要数据主要数据 本项目主要数据一览表见表 11。 第一章 总 论 1 表 11 主要数据一览表 序

13、号名 称单位数据备 注 1建设内容 113 号路 米 390宽 20 米 车行道面积m25460 人行道面积m22340 行道树株198 DN600米110雨水 管道DN1200米222 DN400米120污水 管道DN600米208 给水管道DN200米390 124 号路 米 468宽 30 米 车行道面积m29360 人行道面积m22808 绿化面积m21872 行道树株236 DN800米210雨水 管道DN1200米207 污水管道DN400米400 给水管道DN200米400 2项目总投资万元900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

14、设的必要性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提出的背景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8.0 级强 烈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 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 巨大破坏,举国震惊,举世关注。地震灾害主要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房屋大面积倒塌、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次生灾害多发、正常生产、 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多 次亲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以人、 财、钱、物等积极支援灾区人民群众抗震救灾。为了保障汶川地震 灾后

15、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 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 复和发展,国务院第 11 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 2008 年 6 月 8 日发布 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草案) ,从而把灾后恢复重建工 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明确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 的方针。 条例要求灾后恢复重建优先安排交通、通信、电力、等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绵阳市游仙区距“5.12”汶川大地震震中 150 公里左右,震感 强烈。国家汶川地震灾害委员会专家组对本次地震烈度、地震次生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

16、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灾害和地震对不同类型房屋结构、生命线工程、交通、水利、通讯 等设施造成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调研,并结合人员伤亡 情况,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认定绵阳全境为地震重灾区,游 仙区与北川县、平武县、安县等极重灾区相比灾情相对较轻,但同 样也属重灾区。 石马镇地处绵阳市游仙区,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部近郊,西与涪城 区石马镇、青义片区(绵阳的大学城)隔江相望,南与中心城区的 小岛组团隔水相邻,东南与中物院科学城相连,东与游仙区新桥镇 接壤,北邻游仙区东林乡。南距市区中心(临园路)14 公里(车程 15 分钟 车程) 。成绵广高速公路在石马北部自西向东横穿镇域,并在镇区东

17、 北部设有出入口,宝成铁路复线四级货站石马火车站设在镇区,是 绵阳市东部地区的重要铁路站场。全镇幅员面积 24.13 平方公里。 地震中死亡 2 人(其中一人在北川县遇难) ,受灾人口 18797 人,重 伤 4 人,轻伤 38 人,临时安置 18797 人。工业、农业、社会事务、 房屋等损失总额达 5.18 亿元,其中工业直接经济损失 2668 万元;农 业累计直接经济损失 4523 万元;社会事业累计直接经济损失 4192 万元;城建交通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238.5 万元;房屋直接经济损 失 37143.6 万元;其它情况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1051.5 万元。 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

18、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2.2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辖区内基础设施状况 1)交通状况 石马镇位于绵阳市北大门,涪江左岸。绵阳至广元的高速公路 横贯东西,有出入口与石马镇相连接;宝成铁路纵贯南北,境内有 石马火车站与之配套。对外交通仅有一条 10 米宽的水泥混凝土道路 穿过科学城与绵阳市中心城区相连;有一条 6 米宽的碎石道路与江 油市的东林和龙凤相接。石马镇的对外交通条件较差,该规划区的 城市化,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该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镇的交 通联系。镇区内有东西向的通江街、望江街、玉泉街与南北向的甘 泉街、绵石路、货

19、运通道,镇区内运输车辆多,路面比较狭窄,道 路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因而交通条件较差。 2)供水状况 石马镇在解放村现有自来水厂一座,紧邻石马镇政府旁,水源 取地下水,水厂设计规模 5200 吨/日,实际供水量 2000 吨/日,主 要供应石马城镇居民用水。现状供水规模能够满足城镇居民要求, 其余各行政村的居民点则抽取地下水自行解决。 3)排水状况 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制。局部有分流管道,但还未形成分流体 系。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为自流排放。 4)垃圾处理状况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石马城镇没有垃圾中转站,各行政村、社未作任何处理。 2.2.2 汶川地震对

20、石马镇基础设施的影响 “5.12”汶川大地震给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的造成了巨大的损 失,让原本就不完善的公用基础设施更是雪上加霜,镇内道路尤其 是工业集中发展区区间道路遭到很大破坏,城建交通地震灾害直接 经济损失 2238.5 万元,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的顺利通行。 2.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地位的需要 中共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本项目的建设必 将进一步提升绵阳科技城的现代化程度、文化品位、环境质量,高 起点的软硬

21、环境建设,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加快绵阳科技城建 设步伐,促进绵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的建设是集约城镇建设用地,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绵阳建设四川省 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 “百万人口大城市”规划战略的实施,城市 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优美的人居环境,将 吸引大量区县人口和市外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居家。经济发展与市 民对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需求将不断增长,对绵阳城市土地 资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石马镇地处绵阳城北,成绵广高速公路在石马北部自西向东横 穿镇域,并在镇区

22、东北部设有出入口,宝成铁路复线四级货站石马 火车站设在镇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 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落实,一方面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条件, 为当地安置区居民提供配套齐全、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 加提高现有土地使用率。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成后,将使 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地块价值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石马 镇建设用地的价值,有利于石马镇建设资金的筹集,促进该镇建设 良性循环,有利于绵阳市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全社会、经济、 环境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3)项目建设是 5.12 大地震后,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需要 汶川地震给绵阳

23、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地震所带 来的潜在影响更是极其深远的。 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及科技城市, 重要的科研、经济、交通中心、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受地 震的影响,许多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 恢复完善受到破坏的市政基础设施,更为绵阳人民的灾后恢复重建 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本项目是绵阳市游仙区重要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本项目的实 施是恢复、完善和提升灾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是构建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和重塑灾区人民生活信心的需要;也是大灾难后,体现党和政府对 灾区人民切实关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综

24、上所述: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3、4 号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其实施对促 进游仙区石马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绵阳经 济灾后复苏,度过金融寒冬都有一定贡献。 同时,本项目也是符合绵阳城市总体规划、绵阳市游仙区石马 镇总体规划的,无论是从居住、交通,还是从改善城镇环境,拓展 和推动城镇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大作用。 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8 第三章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3.13.1 主管单位基本情况主管单位基本情况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造成了重大损失,公用 基础设施遭到很大破坏,尤其是镇区交通道路损害严重

25、,城建交通地 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238.5 万元,让交通条件变得更加困难,就为了 确保石马镇辖区内灾后重建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石马镇经济的 持续发展,提高镇区的土地利用率,石马镇交通道路的重建迫在眉睫, 本项目正是石马镇交通道理灾后重建的一部分。这就需确立一所统管 上述事业的机构,该机构是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位于游仙区石马镇甘泉街 38 号,下 设党政办、经发办(安办)、社计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 务服务中心、村建环卫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主要职能如下: 1) 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和国家制定的法令、法规, 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执行

26、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并报告执 行决议、决定和命令的情况。 2) 制定并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经济计划和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及其他经济保持平衡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 3) 承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及保值增值责任;保护公 民私人所有合法财产,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监督企业和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9 各种经济联合体、个体户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履行经 济合同。 4) 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宣传教育,保障公民的权利;制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社区管理工 作,依法管理外来流动人口,处理人民来信来访,调解民

27、间纠纷,打 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5) 制定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民政、 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加 强计划生育工作;推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安 全、劳动、保障、科普、老龄及宗教、侨务等工作。 6) 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 各项权利。 7) 加强镇级财政的监督和管理,按计划组织、管理镇财政收入和 支出,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和政策,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做 好统计工作。 8) 指导、支持、帮助村(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建设和业务建 设,促进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自治。 9) 制定和组织

28、实施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公用、市政设施、水利建 设和管理以及房屋土地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活环 境和生态环境。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10 10) 协助和支持设置在本行政区域内不隶属于镇的国家机关和企 事业单位的工作,监督其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1) 承办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3.23.2 主管单位现状主管单位现状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现有工作人员 36 人,其中公务员 19 名,事业人员 17 名;拥有固定资产 290 万元,镇机关现有办公用 房 500 m2。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1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条件分析 4.14.1

29、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4.1.1 区位优势 绵阳市是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中“成德绵”经济走廊上重要的一环, 成绵高速公路开通后,拉近了绵阳与成都的距离,公路里程约 100 公里, 促进了两城市间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加快了绵阳的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 面发展。连接重庆的绵遂高速公路年内动工,公路里程仅 280 公里,使 绵阳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 4.1.2 区内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绵阳自 1985 年撤地建市以来,坚持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建设、科技、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以年均 10.8%的速度增长。 4.24.2 加强

30、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国家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大力支持 地震灾害过后,绵阳市立即投入了灾后重建工作当中,并得到国家 及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帮助。根据国办200853 号,编制了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明确了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基本原 则,对口支援的支援方和受援方,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及工作 要求。对绵阳灾区,山东省援建北川县,河北省援建平武县,辽宁省援 建安县 ,河南省援建江油市。 根据要求,年底前,绵阳将新开工项目 713 个,总投资 461.8 亿元。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2 而在明年,各类建设项目将排着队开工。在两年时间里,绵阳将

31、完成投 资 3000 亿元。巨大的投资将成为灾后重建的发动机,推动绵阳各项经 济指标在三年重建完成后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4.34.3 环境及自然条件环境及自然条件 4.3.1 镇域概况 1) 区位交通 石马镇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部近郊,西与涪城区石马镇、青义片区 (绵阳的大学城)隔江相望,南与中心城区的小岛组团隔水相邻,东南 与中物院科学城相连,东与游仙区新桥镇接壤,北邻游仙区东林乡。南 距市区中心(临园路)14 公里(车程 15 分钟车程) 。成绵广高速公路在 石马北部自西向东横穿镇域,并在镇区东北部设有出入口,宝成铁路复 线四级货站石马火车站设在镇区,是绵阳市东部地区的重要铁路站场。 全镇幅

32、员面积 24.13 平方公里。 2) 自然条件 石马镇是浅丘河谷地带,呈坝丘相间地形地貌;气候属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3OC,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 987 毫米,日照充 足,无霜期 272 天。 3) 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 24.13 平方公里,下辖 1 个社区,9 个行政村,72 个 村民小组,2 个居委会。2006 年底全镇总人口 22518 人, (其中非农业 人口 6279 人 1570 户) 。场镇共有耕地面积 547.4 公顷,人平耕地面积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3 243 平方米。镇政府驻地位于镇域中部的甘泉社区。 4) 经济状况 经济构成 石马镇 200

33、8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5.04 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 2.81 亿元,同比增长 79%;实现农业产值 1.58 亿元,同比增长 7.5%;引进 项目 19 个,协议引资 12.34 亿元,到位资金投资 4.81 亿元,完成全年 任务的 107%,同比增长 67%,其中技改项目资金投入 1.32 亿元,完成 全年任务的 132%,同比增长 278%;实现财政税收 770 万元;农民年人 均增收 440 元,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 5674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 各产业现状 第一产业:种植业以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为主。石马镇 各村都大量种植了小麦、豌豆、葫豆、洋芋、稻谷、再生稻、红苕

34、、玉 米等粮食作物;其他经济作物中蔬菜的产量较大;水果的品种主要有柑 橘、西瓜、梨子、李子等。2008 年粮食产量 4595 吨,水果 726 吨、蔬 菜 42672 吨,油料 275 吨。近几年来,肉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石 马镇的牲畜饲养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 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08 年主要畜产品产量为:生猪 7970 头、 家禽 1451 只、奶牛 878 头。 第二产业:石马处于城市近郊,近年来,全镇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 向前推进。截止 2008 年底,工业年总产值达到了 5.04 亿元,拥有工业 企业近 20 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 10

35、个,主要产业为建材、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4 电子、机械、化工等。 第三产业:商业零售主要集中在镇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 活需要。商业多以店铺经营为主,规模普遍较小,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 品(粮油、食品、副食品、日用工业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农具、种子、 肥料等) ;镇区建有一个市场,主要进行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业以餐饮 为主。 4.44.4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4.4.1 交通运输 镇区内绵阳至广元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有一条高等级公路从市区 和车站抵达机场,外联宝成铁路、九寨环线,距绵阳火车客站 20 公里, 距火车货站 15 公里。本区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快捷。 4.4.2

36、水、电、气及通讯 1)供水 镇区内有广阔的水域,西临涪江,水资源丰富。目前,石马镇在解 放村现有自来水厂一座,紧邻石马镇政府旁,水源取地下水,水厂设计 规模 5200 吨/日,实际供水量 2000 吨/日,主要供应石马城镇居民用水。 现状供水规模只能够满足城镇居民要求,根据石马镇总体规划,规划中 的石马水厂在镇区北面,规模为 1.5 万吨/日,占地面积为 2.2 公顷。 2)电力 现本区原有一个 110KV 的变电站,拟建成全区的输电网,扩大变 电站的容量,以保证全区的生产生活用电。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5 3)天然气 区内规划有一个气源供气,高、中、低天然气管线均通过区内,其 质量、气压

37、和气量足以满足各类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气,规划日供气量为 60 万立方米。绵阳燃气集团下属热电厂可提供区内企业的生活、生产用 气。 4)通讯 依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广电中心、中国邮 政等系统,在区内形成完备的数控交换、移动通讯、宽带互联网、广播 电视等系统。 4.5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5.1 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周围目前主要为农地,分布有农村居民点和部分企业。开发区 区域地貌为涪江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沿河岸阶地为第四系全新 统冲洪积层,粘土、粉土、粉沙土,砂卵石层,基岩地层以侏罗系紫红 色泥岩为主,间有长石石英砂岩。其中泥岩易风化,砂岩抗风化能

38、力较 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4.5.2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 拟建工程地区地质构造处于川北台陷绵阳帚状构造带,西北侧紧 邻前龙门山褶断带,东南云风场向斜以南,出现成群的新月型平缓褶皱, 呈半环状排列,靠近绵阳附近褶皱大部分收敛,地层趋于平缓,地层倾 角 3-4 度,近于水平,倾向北西,区内未发现断层构造。自中更新世起,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6 区内地壳的运动方式以间歇性整体升降为特征。由于是整体运动,区内 未发现明显断裂构造,自有记录以来,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震灾害, 表明区内地壳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未 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区域相对稳定

39、,适宜建筑。据中 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2008 版)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VII 度。 4.5.3 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内水资源丰富,不仅与涪江相邻,而且地下水源充沛,沿涪江 岸有冲积而成的河滩,砂石资源极为丰富。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对路基和路坡的稳定有利。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地基下部砂卵石层中,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排泄或从井中人工 排泄。水位变化受季节控制,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 1.5-2.5 米,结合场地附近 管井抽水试验资料,卵石含水层透水性、富水性良好,单井出水量一般 大于 500 立方米/天。 据资料,地下水无色

40、、无味、透明,PH 值 7.1,为 HCO3-Ca 型水。 地下水按环境分类属 II 类,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17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建设原则项目建设原则 5.1.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满足绵阳市游仙区 石马镇总体发展需要; 5.1.2 按照市政道路规范要求,使工程建设科学、经济、合理,满足区 内交通与外部交通联接的需要; 5.1.3 满足雨、污水排放,给水、电力、天然气、通讯等的需要并方便 与区外市政管网的联接; 5.1.4 满足投资者和市民生产经营、生活、休闲的需要。 5.2 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

41、5.2.1 场址选择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满足绵阳市游仙区 石马镇总体发展需要; 2)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力求节约用地; 3)有利于场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场址选择应满足居民的生活生 产的需求。 5.2.2 场址选择 1)3 号路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呈东西走向,西 接规划中的滨江路,东接绵石公路,道路全程长度为 390 米,道路宽度 为 20 米。 (具体位置见附图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图) 2)4 号路位于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内 3 号路北面,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18 呈东西走向,西接滨江路,东接绵石路。道路全程长

42、度为 468 米,道路 宽度为 30 米。 (具体位置见附图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图) 5.35.3 工程设计原则工程设计原则 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进行道路的设计。 道路尽量利用现状老路基扩宽,道路纵坡按照规划和现状路基纵坡 进行控制。 根据地形、地物、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在满足功能要求和设计规 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景观功能,尽量减少 对周围建筑及环境的影响。 5.45.4 道路道路工程工程 5.4.1 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1)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 (2)道路规划及用地红线图 (3)项目范围内:1:100

43、0 地形图。 2)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19 3)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类别:城市支路 (2)设计车速:20 公里/小时 (3)结构设计年限:15 年 (4)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面层 (5)标准轴载:BZZ-100 4)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 公路水泥混凝

44、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87 (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4.2 平面纵断面设计 1)3 号路: (1)平面纵断面设计 3 号路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呈东西走向,西 接规划中的滨江路,东接货运通道,原为 20 米宽的碎石路,现改造为 水凝混凝土道路,道路全程长度为 390 米,道路宽度为 20 米,由于本 工程为老路改造工程,故设计路面高程基本为原道路高程增加一定厚度, 非机动车道高程、人行道的高程根据道路标准横断面和相

45、关路面结构设 计图进行推算。 (2)横断面设计 3 米人行道+14 米车行道+3 米人行道。其中,机动车道为向外单向 坡,横坡度为 1.5%,人行道为向内单向坡,横坡度为 2%。 (见附图) 2)4 号路路: (1)平面纵断面设计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0 4 号路位于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内 3 号路北面, 呈东西走向,西接滨江路,东接绵石路。道路全程长度为 468 米,道路 宽度为 30 米。由于本工程为老路改造工程,故设计路面高程基本为原 道路高程增加一定厚度,非机动车道高程、人行道的高程根据道路标准 横断面和相关路面结构设计图进行推算。 (2)横断面设计 3 米人行道+2

46、 米绿化带+20 米车行道+2 米绿化带+3 米人行道。其中, 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为向外单向坡,横坡度为 1.5%,人行道及绿化带为向 内单向坡,横坡度为 2%。 (见附图) 5.4.3 路基工程 1)机动车道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堤路槽底面以下深度 080 厘米,压实度95%;填方路堤路 槽底面以下深度大于 80 厘米,压实度93%;挖方路基路槽底面以下深 度 030 厘米,压实度实度95%。 2)非机动车道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堤路槽底面以下深度 080 厘米,压实度90%;填方路堤 路槽底面以下深度大于 80 厘米,压实度87%;挖方路基路槽底面以下 深度 030

47、厘米,压实度实度90%。 由于场地较平,没有较高的填挖边坡。 5.4.4 路面工程 1)新建 根据交通功能本次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等级 为重型交通,路面设计年限为 15 年。 (1)机动车道新建路面结构 设计采用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 100KN(BZ-100) 。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1 根据远景交通量分析,结合相邻段道路结构组合,并根据本地材料 来源情况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层弹性体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 构厚度计算,道路路面结构组合拟定为: 上面层:22cm 厚 C30 水凝土面板 基层:20cm 厚二灰沙砾基层 垫层:20cm 厚连砂垫层 (2)人行道结构 路缘石

48、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面、脱皮、裂缝现象。 面层:C25 厂制彩色方块砖 25*25*4 找平层:2cm 厚 M7.5 水泥砂浆找平层 基层:8cm 厚 C10 水泥混凝土基层 垫层:210cm 厚石灰土垫层 2)改建 根据交通功能本次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等级 为重型交通,路面设计年限为 15 年。 在铺设水泥混凝土前,路面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所有油脂、碎 屑、泥土、泥浆及交通标线。 5.55.5 道路给排水工程道路给排水工程 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5.5.1 雨水管设计 雨水量计算根据绵阳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 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

49、P 和径流系数 。 1)设计参数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2 2)暴雨强度公式采用绵阳市暴雨强度公式: Q=qF (升/公顷秒) 528 . 0 )5( )lg720. 01 (778. 5 t T q 式中:Q计算流量 暴雨强度(升/秒) t降雨历时(分)t=t1+mt2 F汇水面积(公顷) P重现期(年) 径流系数 重现期 P 取 12 年。 地面集水时间结合本工程地形状况、管道布置,t1设计取值为 10min。 折减系数 m 值,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议的折减系数 m 值, 并结合本次道路设计坡度的实际情况和排水安全性,该次设计 m=2。 综合径流系数的取值按城镇建筑密集区考虑,符合规划要求,满足 城市发展的需要。取其综合径流系数 0.70。 3)管线布置 雨水系统的收集既要考虑到雨水能顺利地从汇水区域内排出,又要 考虑到经济与合理性。 (1)充分利用地形,雨水收集至沿雨水主干管,最终进入城市雨水 系统。 (2)结合道路和地块规划布置,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