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7918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99 大小:9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所在地区发展战略11.1.2项目建设单位及发起缘由11.2项目概况21.2.1项目总体规划21.2.2本期项目技术经济指标21.3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31.3.1可行性研究结论31.3.2风险及建议4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52.1政策背景52.2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 项目建设概况73.1项目名称73.2项目性质73.3项目地址73.4建设内容及规模73.5建设期83.6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83.7项目实施进度情况8第四章 项目商业市场分析84.1*宏观市场分析84.1.1城市概况84.1.2*城市总体规划114.1

2、.3*经济概况124.2区域市场分析154.2.1渝中区状况154.2.2解放碑商圈概况164.2.3解放碑商圈规划定位174.2.4解放碑商圈商业状况174.3家纺消费市场分析194.3.1全国家纺市场分析194.3.2家纺品消费特点分析214.3.3家纺品市场趋势分析244.3.4目标市场分析25第五章项目发展定位分析305.1形象定位305.2客户定位305.3品牌定位315.4产品定位325.5业态定位325.5.1我国现阶段的业态模式325.5.2项目业态模式345.6价格定位365.7项目SWOT分析365.7.1优势分析(S)365.7.2劣势分析(W)365.7.3市场威胁(T

3、)375.7.4市场机会(O)37第六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76.1建设规模376.2产品主要方案38第七章 场址选择397.1选择原则397.场址定点407.场址建设条件41第八章 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和设备方案428.1技术方案428.1.1项目布局原则428.1.2项目方案438.1.3商场功能分区448.1.4技术要求448.2工程方案468.3设备方案46第九章 商品采购519.1采购策略及物流配送管理体系519.2供货商的选择53第十章 环保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5410.1环境保护5410.1.1设计的依据5410.1.2采用标准5410.1.3环境保护方案5410.2劳

4、动安全卫生5510.2.1设计依据5510.2.2设计原则5510.2.3劳动保护5510.2.4劳动安全卫生主要防范措施5610.3消防5610.3.1设计依据5610.3.2消防措施5610.4节能5710.4.1设计依据5710.4.2能源种类5710.4.3主要节能措施5710.5效果评价57第十一章 营销策划5811.1营销策略5811.2营销方式6011.3阶段策略60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012.1组织机构6012.1.1机构设置6012.1.2各部门主要职能6112.2公司员工配置6112.2.1劳动定员6112.2.2员工素质要求及来源6312.3员工培训63第十

5、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6413.1整体项目进度6413.1.1开发原则6413.1.2时间进度表6413.2旗舰店项目进度6413.2.1 建设工期6413.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513.2.3项目实施进度表6513.3项目招投标6513.3.1招投标范围6513.3.2投标单位资质要求6513.3.3招标信息发布6613.3.4招投标组织形式66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6714.1投资估算相关说明6714.1.1投资估算范围6714.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6714.1.3估算有关参数说明6714.1.4估算估算结果6814.2融资方案6914.2.1资金筹措计划69第十五章 项目财

6、务效益分析与评价6915.1财务效益参数选择7015.1.1项目计算期7015.1.2经营期运营能力7015.1.3税费率7015.1.4银行借款利息率7015.1.5财务评价基准收益率7015.1.6利润分配原则7015.1.7财务评价原则7015.1.8项目假设条件7015.2财务效益分析7115.2.1销售收入预测7115.2.2经营总成本估算7115.2.3利润估算7115.3财务评价7215.3.1投资利润率7215.3.2投资利税率7215.3.3项目财务净现值(NPV)7215.3.4项目投资回收期7215.3.5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7215.3.6项目资本金财务净现值7215

7、.3.7项目资本金投资回收期7315.3.8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7315.3.9偿债能力评价73第十六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74第十七章 风险分析7417.1经营风险分析7417.1.1市场风险7417.1.2管理风险7417.1.3灾害风险7517.2财务风险分析7517.2.1盈亏平衡分析7517.2.2敏感性分析7517.3风险的防范对策7617.3.1财务风险7617.3.2市场风险7717.3.3管理风险7717.3.4灾害风险77第十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7718.1结论7718.2建议78附 表78153-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区发展战略 2000年,国家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西部经济高地,*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实施地带。*年3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年 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成为首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座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再次成为国家的改革实验田。*年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正式确定*五大定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根据国务院要求,*作为特大经济城市,将带动川

9、东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中国西部重镇优势独特,“承东启西、左右传递、辐射四方”,连接着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俨然是中国西部地区走向东部沿海的窗口和桥梁。这样的优势赋予了*服装业新的发展。*,正在成为西部经济高地。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发起缘由 *家用纺织交易城旗舰店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为纺织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纺织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一家集生产、贸易型企业。公司住所:*市南岸区南坪南城大道309号26幢1楼。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6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生产、加工、销售针纺织品,皮革制品、工艺品、家

10、具、家居饰品、布艺、窗帘、毛毯、地毯、挂毯,销售玩具等。公司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行政部、供应部、市场部、物流配送部、营业部、财务部、等“七部一室”组织机构。公司配备员工213人,其中:管理人员26人,工作人员11人,营业员95人,工人81人。公司员工中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12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1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4人。按文化程度分: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人,学士学位12人。大专学历以上文化程度161人。*家用纺织交易城工程建设项目,正是为了响应国家把*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中国的又一个增长极、新型的城乡统筹的直辖市的号召,为*市的经济建设和繁荣商业流通作贡

11、献而实施的一项具体经济建设项目。1.2项目概况1.2.1项目总体规划*家用纺织交易城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建设期5年,全部项目建成后总营业商铺面积约100000平方米。其中:第一期:建设*家用纺织交易城*市渝中区七星岗旗舰店,营业商铺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设期2008年1月2008年12月。第二期:建设主城区及二级区县市场建30家连锁店渝北、南岸、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巴南、江津、永川、合川、万州、涪陵、黔江、长寿、双桥、大足、铜梁、潼南、荣昌、南川、武隆、彭水、石柱、秀山、忠县、开县、云阳、梁平、垫江、綦江、万盛区二级店,每个店营业商铺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合计

12、60000平方米,建设期2009年7月2011年6月。第三期:建设中国西部地区4-6个二级店,每个店营业商铺面积5000-8000平方米左右,合计32000平方米,建设期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为第一期*家用纺织交易城旗舰店工程建设项目。1.2.2本期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名称*家用纺织交易城旗舰店工程建设项目。(2)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0352.8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0182.18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1141.79万元;基本预备费1224.77万元;涨价预备费1347.2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6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72.12万元。

13、(3)建设期1年。(4)经济效益平均年销售收入41560.6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3415.64万元,企业所得税1797.16万元,净利润5935.55万元。(5)投资利润率40.81%;(6)投资利税率54.78%;(7)项目财务净现值:19807.85万元;(8)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4.62年; (9)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8.57%;(10)项目资本金财务净现值17029.87万元;(11)项目资本金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20年;(12)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36.03%;(13)资金筹措及偿还自筹项目资本金6352.84万元,向银行贷款14000万元(其中8年期固定

14、资产贷款10000万元,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4000万元)。贷款偿还期:从项目开始进行经营起,利息每年支付,在第3年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本金。从第4至第7年每年偿还固定资产贷款2500万元本金。1.3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1.3.1可行性研究结论本报告深入研究了项目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及教育需求分析,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以发展的眼光对建设规模进行控制及论证,全面细致地分析工程建设、环保、投资、筹资等方案,客观测评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出如下结论:本项目是一个推进*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而建设的典型商贸带农业扶持项目,同时也是一个都市圈民心工程项目

15、,本项目抓住了城乡统筹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各种条件具备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细分和产品市场定位,发扬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公司在人才、管理、营销、品牌上的优势,以极富竞争力的市场价位与优越的高性能产品推向市场,整个经营思路清晰,设计线路合理,营销方式可靠,项目可行度高,风险小。本项目致力发展商贸流通,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规模与经营规模相宜,营业面积较为适当;选址充分考虑建设发展及规划布局等多项因素;项目建设方案考虑全面,美观大方,经济实用;主要工程为建筑工程,技术较为单纯,利于实施;经测算,建设项目经济、社会、环境评价指标均可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基础条件良好,地方政府对本项目大力支持。

16、建设项目经销的商品方案合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全面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3.2风险及建议(1)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批准该项目建设,并扶持企业尽快实施。(2)建议纺织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应作好以下工作:充分作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尽快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今后运营流动资金。应作好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工作,为创一流的知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尽快落实进货商品供货企业。在项目实施中还应优化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案,在施工管理中,控制各种开发建设成本费用,降低投资成本。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原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

17、2年)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4)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202号)。(7)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市加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有关意见 (商办财函*106号)。(8)*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纺织工业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0)*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18、 (渝中府发20067号)。 (11)*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功能调整管理试行办法(渝中府发200635号)。(1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性文件。(13)项目投资方关于本项目的建设构想及提供的相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政策背景流通业天然具有“双优”的本质和功能。即:在时间上“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加快节奏,优化经济流程;在空间上“消灭无效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所做出的最高概括,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策含义。当今社会商业流通领域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控制着市场,决定着生产,影响着金融

19、。“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决定现代化的生产。”当前中国流通业的地位获得历史性提升,影响力带有全局性,凭借其技术创新和科技品牌含量地位迅速提高,从而对增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因此,对包括零售业在内的整个流通业的影响力需要再认识,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可以说社会商业流通领域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控制着市场,决定着生产,影响着金融。“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决定现代化的生产。”新世纪新主题是“经济节奏的较量”、经济流程创新。流通业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经济节奏在加快,社会库存比率在下降,储备信息正在取代储备商品,高

20、昂的流通、储运成本有望快速消失,流通业的业态模式正在创新。在WTO规则下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专业商业流通企业,这是我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必要保障。国家主要领导也曾经对现代商业流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关键的问题是要加速发展我国自己的现代商业和物流业”。由此可见,建立我国适合各类商品的物流体系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2.2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必要性:(1)是建设我国“和谐商业”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商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将儒家伦理文化和道德文化有效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市场经济中商业的利与义二者的结合处于最协调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能得以实现,中

21、华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就可以抑制由市场经济产生出的消极负作用,就可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结合,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性经济力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到来。“和谐商业”可以使交易安心,购买放心,消费舒心,无商烦心,构建“和谐的商业状态”,是建设“和谐商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和谐的商业环境,难以谈上“和谐社会”的建立。 家用纺织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与国民经济实力与消费意识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家用纺织品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推动着家用纺织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家纺消费市场建立“和谐商业”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实

22、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商务部“东桑西移”的需要。我国的茧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球纺织产业战略结构调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商务部从2006年实施“东桑西移”产业布局调整,计划建设200个万亩蚕桑基地,形成九大新兴蚕茧产区,即川渝、广西、云黔、陕甘宁、赣皖、湘鄂、豫晋、新疆和辽吉黑产区,深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茧丝绸业发展步伐,建设中西部现代化、规模化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川渝、新疆、湖北、东北、等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化纤行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发展重点,承接东部部分产能,培育

23、化纤纺织产业集群。由此可见,世界纺织制造基地在向*等西部地区转移,必然需要区域性的纺织商业贸易中心的配套。(3)是实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完善*纺织工业产业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空港高新轻纺工业园、两路工业园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建成集科研、加工、商贸、储运为一体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培育发展810户在全国棉纺织、麻纺织、服装、丝绸、产业用纺织品、羽绒制品等行业的全国前50强企业,计划到2010年培育打造全国名牌产品5个,驰名商标2个,新增市级名牌产品25个,著名商标8个。*纺织行业经济总量到2010年在2004年的基数基面上翻两番,达到3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00

24、亿元,年均增长18%。“十一五”期间新增总投资80100亿元,使*纺织产业集种植、养殖、加工、生产、内销、出口实行整个链条管理的产业,处于西部地区同行业领先水平,构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产品研发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纺织服装之都。(4)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现率先达到小康水平的需要。纺织工业的战略调整,使*有了11个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形成了产业集群,使数以十万计的农民改变产业身份。本项目的实施,打通了商业流通渠道,实现农业产品的成功销售,对具体实现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实施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率先达到小康水平将发挥

25、重要作用。(5)是实施*商贸统筹发展战略的需要。继成立“全国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后,商务部最近批准*作为全国惟一“城乡商贸统筹综合试点区”,以此探索西部地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立“试点区”后,*商业培养既要培育本土的大市场、大企业,也要引进国内国际的知名大公司、大集团,以此做大零售规模。市商委的目标是,2012年,达到零售人均西部第一;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00亿元。将重点打造解放碑、观音桥、南坪、杨家坪、三峡广场等5个商圈。到2010年解放碑商圈零售总额要超过200亿元。市商委将建设商业设施、将文化纳入考评,探索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新路子,政府将鼓励大商

26、场和专卖店直接到县城乡镇落户。同时,为了支持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市区县各级商委支持发展较好、有优秀项目的商贸流通企业以政策支持。本项目符合*商贸统筹发展战略的需要。总之,本项目对于保障*经济运行质量、优化经济流程、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进消费、增加就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三章 项目建设概况3.1项目名称*家用纺织交易城旗舰店工程建设项目。3.2项目性质新建。3.3项目地址经营地址:*市渝中区七星岗德兴里1号上海一百一楼平街层。3.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期旗舰店工程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1271m2。其中:(1)营业商铺用房:8000m2;(2)

27、办公服务用房:1300 m2;(3)商品库房:1841m2;(4)配电房中央控制室:100m2;(5)经营用机修车间:30m2。包括各部分的土建工程购置或租赁、装饰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消防卫生安全工程等。3.5建设期1年,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3.6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目前我国家纺市场处于高增长期阶段,有广阔的消费市场。(2)公司与市内外一批知名的家居用品,家居饰品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采购进货渠道稳定,产品质量有保障,高、中档的品种丰富,进货成本低,有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坚实物质基础。(3)项目经营地址不仅交通方便,更重要的是该址是渝中区的贸易中心,顾客流量大,是*

28、主城区商贸繁华区之一,不仅有明显的商贸区位优势,而且也符合*市政府的规划。(4)项目选址区域公用设施完备,水、电、气等供应有保障。(5)公司有一大批理论功底深厚扎实,商贸经营经验丰富,勾通、协作能力强,促销方法先进,能诱发顾客购买欲的高、中级人才,是一支商贸经营的精英团队。这为企业的家纺商贸经营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6)公司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7)有*市、渝中区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3.7项目实施进度情况项目资本金6000万元。营业商铺购置1200平方米,尚未购买800平方米,另6000平方米进行租赁,只需对商铺进行装饰,就可开业经营。办公场地、库房选址已选定。第四

29、章 项目商业市场分析4.1*宏观市场分析4.1.1城市概况4.1.1.1位置与地貌*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4.1.1.2 气候*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

30、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2004年平均气温18.4C,年总降雨量1182.1毫米。4.1.1.3 经济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年 6月7日,*成为首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府,*由此得名。18

31、91年*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6年,*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新中国建立初期*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7年3月14日,*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4.1.1.4行政区域*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直辖市。下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有19个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

32、21个县(自治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4.1.1.5人口概况全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占全市人口的94.4%;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6%,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

33、13万人,其次苗族约52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此外有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47个少数民族。4.1.1.6市政交通条件2005年,*全面完成“8小时*”通达工程,基本完成“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十五期间完成渝怀铁路、达万铁路、遂渝铁路、轨道交通二号线、江北国际机场扩建、万州五桥机场、寸滩集装箱码头一期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渝涪、渝合、渝黔、长万等9条高速公路516公里和环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建区县高等级公路1748公里,建成长江、嘉陵江

34、大桥16座。信息基础设施处于西部领先水平。*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港,*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五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25万千瓦,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 “十一五”期间,还将陆续开工建设*至遂宁、合川至南充、万外I至苏拉口、*至长沙以及连接都市圈外围组团的绕城二环高速公路等,水路交通将以加快建设我市沟通东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主通道为重点,以三峡水库形成为契机,建成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南北辐射的三、四级航道为主结线,以沿江主要港口为枢纽的水运网。远期

35、还将建设沿江铁路(即*一泸州一宜宾一乐山一攀枝花铁路),最终形成攀枝花经*、武汉、南京至上海的沿江铁路。这样,由*至宜宾铁路接内昆线与昆明至缅甸的泛亚铁路相连可通向东南亚;由渝怀铁路可通向东南沿海。加上成渝、襄渝、渝黔线,形成沟通西南与西北、华北、华南等各大区域的便捷通道,共8条铁路交汇于*。届时*将成为我国西部铁路干线密度最大的地区。4.1.1.7区域文化巴渝文化是*的地方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文化。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是在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巴文化的主要代表作有: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巴乡清”,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巴

36、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巴人风情” ,賨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给自足,“賨布”就是賨人织的麻布,秦灭巴后,令板楯蛮以交纳賨布代替户赋,由此賨布名传海内。 “巴人神话”,主要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 “川江号子”、 “石工号子” 、 “报路号子” 、“摆龙门阵”等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是*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37、。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红岩精神”、现代年代的“黔江精神”等独特的巴渝文化,铸就了*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英才不断涌现,文化佳作业绩辉煌,文化艺术空前活跃。4.1.1.8物产资源*地下、地表资源丰富,组合条件较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全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域内各类动物资源600余种,有金丝猴、华南虎、蜂猴、黑鹳等近100种国家重点珍稀保护动物。 *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

38、在价值3882亿元。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等。 4.1.2*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都市区总人口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6万人,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约460万人,2006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6.7%。根据经国务院批复的*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市域城镇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五个等级。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长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的城镇体系。规划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3000万人,城镇人口16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8%;至20

39、20年,总人口3100万人,城镇人口216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都市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范围为1062平方公里。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公里。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以2010年和2020年人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5平方米和30平方米计算新增城镇人口和原城镇居民住宅需求,至2010年,都市区共需要新增约6500万平方米住房,2010至2020年需要新增约

40、9000万平方米住房。*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0%,2010年达到40%,2020年达到90%,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按照建设 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对外窗口和经济辐射作用,推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4.1.3*经济概况4.1.3.1*综合经济状*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名列前列。200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6.20亿元,比上年增

41、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37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9.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1.84亿元。*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 2006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34.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5.38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7470元/人年。*工业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摩托车、汽车、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大型变压器、中成药等,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已成为全国十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现有耕地210万公顷,劳动力1361.5万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资源丰

42、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2006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7.24亿元,其中种植业340.95亿元,畜牧业240.31亿元。 *两江通衢,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2006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58亿元,占全国的1.84%,其增长速度更是首次超过了北京、上海,位居四直辖市首位。 2006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08.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1.29万人,增加45.3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

43、7%。2006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9215元,比上年增加2585元,增长1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7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城市人均消费支出9399元,增长9.0%。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平方米。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比上年增加65元,增长2.3%。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791元,比上年减少5.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05元,增长2.9%,其中用于衣着、居住、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等消费分别增长18.1%、10.0%、14.4%、23.2%和11.9

4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2.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4.1.3.2*消费品市场据统计,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6亿元, 2006年140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快2.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4.1%。根据对*各区县消费品市场的调查和重点商业企业的调查,结合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以及城市居民零售物价指数等数据的预测,综合分析得出:*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在保持

45、在16.5%以上的增速,达到1635亿元。*年*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1)城乡消费品市场均呈现快速发展良好局面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3.40亿元,同比增长18.5%;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0.15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商品丰富,渠道畅通,秩序井然,城乡消费品市场均实现较快发展。(2)批发和零售业快速增长*年1-10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3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个百分点,成为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3)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快速扩张今年以来,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不断增加。截止10月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达131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47家。限额以上企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进一步提高。1-10月,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35.2%,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