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2024年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的能力,促进公众对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了解,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全体市民的风险意识和防灾能力,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二、活动目标1.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参与。2 .加强社区和家庭的应急管理能力,推动示范社区建设。3 .增强各级组织的协调配合,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4 .通过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
2、提升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3日四、活动内容(一)宣传教育活动1 .宣传主题围绕“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进行宣传教育。2 .宣传形式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组织社区、学校和企业的防灾减灾知识讲座。3 .内容重点普及洪涝、地震、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能。引导公众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 .参与主体社区、学校、企业及志愿者组织等广泛参与。(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1.排查对象对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的风险隐患排查。5 .排查内容检杳消防设施、应急通道、电气设备等,确保其
3、安全可6 .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隐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三)应急演练活动1 .演练形式针对地震、火灾、洪涝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组织模拟应急演练。2 .演练内容包括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救援等环节,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 .参与部门各级应急管理、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协同配合。(四)示范社区创建1 .创建目标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目标,提高社区的灾害风险防范能力。2 .评估与整改针对示范社区创建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查评估和整改工作。3 .示范引领发挥示范社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社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五)风险普查成果应用1.数据更新机制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的更新和评估机制。4 .
4、成果融合将普查成果与日常防灾减灾工作结合,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5 .评估短板深入查找和补齐灾害管理、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短板,提高整体防治能力。五、活动要求(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突出活动主题围绕活动主题,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公众参与感,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三)加强协调配合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形成合力,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四)关注基层能力提升重视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升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五)强化评估与反馈建立活动评估机制,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总结经脸和不足,持续改进。六、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宣传材料的印刷和媒体宣传费用。2 .演练费用演练场地租赁及人员交通费用。3 .培训费用培训材料及讲师费用。4 .其他费用活动总结与评估费用。七、结束语通过本次国际减灾日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的整体应对能力。希望各单位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推进街道的防灾减灾工作,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实现“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的目标,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都成为防灾减灾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