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556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6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 “蛟龙号” 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龙号” 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面钛 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1000 米、5000 米,直到 7062 米,“蛟龙号”成为目前世界上下潜 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人们为“蛟龙号”的每一次进步欢呼雀跃时,有位老人 默默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他是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他用 一辈子的辛勤耕耘、执着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 徐芑南说过,他对大海是有感情的,他的一生都与大海紧密相连。 怀着强烈的报国热情,19

2、58 年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的徐芑南,来到了中船重工集团七 二所开始了潜艇结构的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徐芑南积极投身于海洋装备的研制工作, 先后担任了四项潜水器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潜水 器工作深度由 300 米、600 米、1000 米发展到 6000 米。20 世纪末,随着中国大洋协会在国 际海底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国家对载人深潜器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经过一系列论证、研 究,2002 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正式批准立项。 选总设计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芑南,作为业内公认的载人潜水器领路人,他是 总设计师的最合适人选。此时,徐芑南已经退休六年,

3、深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困扰,但 徐芑南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心底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看到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大 深度载人潜水器能够在深海遨游。 “蛟龙号”立项之前,我国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 600 米。从 600 米到 7000 米,是非 常大的技术跨越,深度每增加 100 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 10 个大气压,难度可想而知。 并且, 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蛟龙号”涉及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高比强度合金材料的加 工成形技木、航行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信、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最前沿技术,需 要联合国内上百家科研机构集智攻关。为了统筹好“蛟龙号”本体 12 个分系统工作,徐芑南

4、将每一个分系统的任务输入、成果输出、约束和支撑条件,按照技术进度和经费,制成表格, 按表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徐芑南说:“即使每个分系统都做得很好,放在一起却未 必会拼成一个性能优良的潜水器。所有系统之间一定要相亙配合,相辅相成才行。”在“蛟 龙号”的研发过程中,所有合作者对徐芑南这位总设计师,都是众口一词地赞扬。 人才短缺也是制约“蛟龙号”研制的瓶颈。徐芑南格外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总设计 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徐芑南毫无保留 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还想方设法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年轻的设计师们讲课。 2009 年“蛟龙号”第一次海试,尽管已

5、经年逾七旬,徐芑南还是坚持要求上船坐镇指挥, 他拖着装满药品、氧气机、血压计等医疗器械的拉杆箱,和科研团队坚守在一起。他在水面 的指挥调度清晰沉稳,成为试验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两个多月的海试中,试验现场到处都有他 的身影,检查设备、交流技术问题、推敲下潜步骤等,他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每次潜 水器下水,他从不安稳地坐在指挥室里,而是一连几小时值守在水面控制室里,不放过水声通 信传回来的每一句语音。 后续的 5000 米级和 7000 米级海试,由于试验海区较远,徐芑南不能 亲临现场,但他一直坚守在海试陆基保障中心,第一时间了解海试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指 导。由于时差因素,海试常常在半夜或

6、凌晨进行,但徐芑南从未缺席过。 徐芑南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热情深深感染了所有人。 在他的带 领下,“蛟龙号”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从无到有”,从浅蓝走 向深蓝,缔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辉煌篇章。 如今,已是 82 岁高龄的徐芑南,依然活跃在中国深潜事业的最前线,他正和同事们一起, 向着万米载人深潜的目标发起新的冲刺。这是“蛟龙号”的深度,也是徐芑南精神的深度、 人生的深度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8 日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芑南虽已退休,深受疾病困扰,但毅然决然地担任了“蛟龙号”的总设计师,这充分体现

7、 了他强烈的报国热情。 B.在徐芑南看来,“蛟龙号”的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的密切配合,所以他在工作 中非常看重统筹规划。 C.尽管年事已高,徐芑南还是坚持上船坐镇指挥,正是他清晰沉稳的指挥调度,才使 “蛟龙号” 第一次海试获得成功。 D.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人才队伍,不仅可以突破 “蛟龙号” 研制瓶颈,而且可以让我国深 潜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芑南先后担任了四项潜水器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在这些经历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 验,“蛟龙号”才能够横空出世。 B.徐芑南从书“蛟龙号”的研制工作,困难可想而知,然而他善于调动合作者集

8、智攻关,大大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嬴得了合作者的赞扬。 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徐芑南迎难而上,力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的立项,最终他实现了这一梦想, D.中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从无到有”,从浅蓝走向深蓝,如果没有徐芑南及其团队的倾心付 出,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3.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我一生,70 年从事教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 还做一名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在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庆典上,叶嘉 莹将自己与诗词

9、的情缘娓娓道来。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她要以无生之觉悟,为 有生之事业;她要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叶嘉莹对诗词的兴趣,从幼年便开始了。1924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内。三 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常与侄女谈诗吟词。如今大家听叶嘉莹 讲课,往往觉得她的吟诵最具特色。殊不知,当今年轻人很难掌握的平仄声律,她从幼时便已 熟知。 叶嘉莹一生命运多舛。七七事变后,其父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音讯;17 岁时再罹 丧母之痛。带着两个弟弟在厄运中挣扎时,她开始试着用诗词去抚平内心的创痛。“窗前雨 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

10、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这些引人恸哭的诗句, 成为她一生诗词创作的开端。 1941 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成为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最得 意的门生。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笔名)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 法,足下已尽得之。” 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 “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 南岳下之马祖”。 20世纪40年代末,叶嘉莹离开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顿, 从密歇根到温哥华,时空变换,唯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 叶嘉莹如是说。对她而言,诗词融进了她的生命,她也将生命写成了诗词,“我

11、想到先生说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回首来路,叶嘉莹表示, 自 己的一生趣向就是 “把我们国家、 民族、 文化的美好的精神文化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 70 年的教书生涯,叶嘉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 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 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书生报同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离开祖国大陆时不会想到,再次回归故土时,已是26年以后。 1974 年,叶嘉莹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写下了一首两千多字的长诗祖国行长 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30

12、多年来,叶嘉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 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 10 万美元),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 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进。2010 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事“中华吟 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 年 6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 亲自为叶嘉莹颁发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莹 88 岁。 “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也点 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 与智慧,必将在

13、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叶嘉莹说。 “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 者。”叶嘉莹,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 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 首诗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12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中的“有心”一词含蕴深厚,包含了叶嘉莹先生在苦 难人生中对诗词的坚守与热爱。 B.恩师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在写给叶嘉莹的信中不仅对她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还对其 开创一派词学有着深厚的期望。 C.从“独对寒灯哭母时”到“眼流涕泪心狂喜”,我们分

14、明能够看到叶嘉莹先生的坎坷人生 和投身祖国怀抱时的欣喜之情。 D.70 年的教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为她的学生传道授业,他们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之 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 “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正好与文章结尾她那清荣、 高雅的气 质相呼应,塑造了叶嘉莹先生清俊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B.因为挚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以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 杜魂”的责任与竖守仍旧奋战在教育第一线。 C.回归故土的叶嘉莹先生,设立奖学金、 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积极参与诗词文化的普及工

15、作,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 D.数十年的漂泊困苦和晚年设置奖学金奖掖后进,就是叶嘉莹先生 “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 生活”的真实反映。 3.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标题“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的理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光纤之父”忘了光纤 一 2009 年 10 月 6 日凌晨 3 点,美国硅谷一座公寓里响起电话钤。对方说从瑞典打来,有个 教授要与高锟先生通话。 几分钟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公布。 高锟仍是睡眼惺忪, “什么?我?啊,很高兴的荣誉呢!”说完倒头大睡。 发表那篇著名论文为光波传递设置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管亦即光纤通信诞生 之日十年后,1976 年,高

16、锟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奖项莫理奖。奖杯是一个水晶碗,以前 它被拿来装火柴盒,现在则盛满了贝壳, 放在书柜上。 十多年前的一张行星命名纪念证书, 还 贴在车库墙上,正下方是换鞋凳。最倒霉的是 1979 年爱立信奖奖牌,料想是被打扫房子的女 工顺走了爱立信奖颁奖礼规格与诺贝尔奖相当。 1958 年激光发明,令人们畅想光通信的未来,但实际研究困难重重。此时高锟就职于国 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他坚信激光通信的巨大潜力,致力于寻找足够 透明的传输介质。 黄美芸难以忘怀,那段时间高锟很晚回家,年幼的子女经常要等他吃饭,他哄她:“别生 气,我们现在做的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有一天它会震惊全世界

17、的。” 专家们起初认为,材料问题无法逾越。33 岁的高锟在论文中提出构想,“只要把铁杂质 的浓度降至百万分之一,可以预期制造出在波长 0.6 微米附近损耗为 20dB/km 的玻璃材料”, 这一构想一开始并未引起世界关注。 几年间,面对质疑,高锟不仅游说玻璃制造商制造 “纯净 玻璃”,更远行世界各地推广这一构想。 1976年,第一代45Mb/s光纤通信系统建成,如今铺设在地下和海底的玻璃光纤已超过10 亿公里,足以绕地球 2.5 万圈,并仍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增长。 在后来的一次电视访问中,黄美芸逗他:“你是不是光纤之父呀?”他只是带着疑惑的笑 容“复读”:“光纤之父?光纤之父做什么?”

18、二 创造力的火花早在生命萌芽时期就不时闪现。 高锟在上海度过 15 岁前的时光,他白天在 霞飞路上的学校接受西式教育,晚上回家还有私塾老师教四书五经。高锟自己最热衷的是化 学实验,曾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 晒相纸甚至泥球弹丸,经手的氰化物号称“足以毒害 全城的人”。 危险实验被家长叫停,转而又迷上无线电,组装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不 在话下。 1948 年举家迁移,后定居香港,高锟先是考上预科留英,工作后辗转英美德诸国,一步步 走向世界。后来他说:“是孔子的哲学令我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童蒙时期不明所以背 诵的那句“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启发他独立思考,也让他受惠终生。 198

19、7 年,他被遴选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自认使命就是“为师生缔造更大发展空 间”。他觉得,教职员只要有独立思想,就有创造性,面对学生抗议也是如此。一次高锟正要 致辞,有学生爬上台,扬起上书 “两天虚假景象,掩饰中大衰相” 的长布横额遮盖校徽,扰攘十 多分钟后才被保安推下台。一位学生报的记者高声问校长:“校方会不会处分示威的同学?” 他边走边平静地说:“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 静静坐在一旁参加校园电影观赏和讨论会,在小小的社科研讨会上举手发问高校长 的身影至今活在很多中大人的记忆里。 待他离开多年,他们方才怀念起他的自由开放,称他为 “真正的教者”。 三 谦谦蔼蔼,

20、光华内蕴,上德若谷。 “教授就是任谁都可以向他发脾气的那种人” “他几乎 从不发脾气”,许多接触过高锟的人都这么说。黄美芸晚年评价高锟是“最好的男朋友” “一个有着最可爱笑容的人”。两人相识于同一家英国公司,从此携手 60 载。1960 年代初 正忙于那篇重要论文的他,还经常将换尿布等家中脏活全包。 获得诺奖后,黄美芸用部分奖金推动阿兹海默公益事业,次年高锟慈善基金会即告成立。 高锟逝世当天,黄美芸在媒体通稿中也特意提到基金会,称之为高锟的“最后遗愿”。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8 年 9 月 27 日) 相关链接: 2018 年 9 月 23 日,高锟逝世。一位网友留言悼念:“先生携光而来

21、,也随光而去,留下 的是穿梭不息的无限纤丝,创造的是不断向前的光明未来。” 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锟获得了 2009 年以贝尔物理学奖,得知消息的刹那,高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激动和兴奋, 内心十分平静。 B.1958 年,高锟来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开始了他对激光通讯传 输介质的研究。 C.高锟在科学研究上注重独立思考,他也将这样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中,曾把 “为师生缔造 更大发展空间”当作自己的使命。 D.面对对自己科研能力的质疑,高锟游说玻璃制造商,并到世界各地推

22、广自己的构想,最终玻 璃光纤通信系统得以建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的高锟热衷化学实验,迷恋无线电,表现出了创造力,这为他后来创造性地进行光纤通 信研究奠定了基础。 B.中西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对高锟产生了深远影响,高锟的成长表明科学与哲学对人的成长会 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C.高锟为人谦虚,对人和蔼,而且关爱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持学生的自由开放,表现了一位老 科学家的高尚美德。 D.文章引用高锟妻子黄美芸、 网友的话语,突出了高锟在科研领域的巨大贡献,表达了对高锟 的崇敬之情。 3.文章题目“光纤之父忘了光纤”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阅读下

23、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 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 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 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 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 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 对人生,他总是保

24、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 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而余光中对他的印 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 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 机智, 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 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 他出生、 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 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 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 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

25、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 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 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 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 魂牵梦绕的故乡。” 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既惜 且悲,唏嘘不已。 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 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 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 母,任由他们在

26、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 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 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 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 ” “到南京去。” “去做什么? ”“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母呢?” “我顾不得她,留 在北平家里。” 振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 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 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 “报国有心、 投效无门之感”。 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

27、 “急 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 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森,岳阳楼巍然高耸。 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泊一生、 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 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 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 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 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 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 取名 “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 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

28、悠的吱吱作响”。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遨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 “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 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 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 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 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人笑我 迂,我行我素。”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 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 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 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

29、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 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 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 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漂泊感和忧患感。 1.作者说梁实秋是 “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 中国性 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 “中国性” 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愿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B.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C.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D.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

30、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 审美趣味、 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 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B.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 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 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 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D.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 “资本家的乏走狗” 之类的名称,可见他 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 3.简析第段中引用

31、传主和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 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义。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 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 有一天,他突然问私塾老 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 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明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 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

32、 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御史薄彦 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求诛杀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 各杖三十。 戴铣竟被杖死狱中。 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 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在贬谪龙场驿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 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 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 “圣人处此,当有何道” 的问题。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

33、悟 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 明主体意识的觉醒, 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貶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 他以民为本, 推 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 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醇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王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 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能“以万余乌 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

34、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名声。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 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 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王阳明自己总结 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 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王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 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

35、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 “乱贼”。 王阳明率师 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 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 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 屡剿无效的思田之 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 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 瘅 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 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嗷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 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 五日抵达南

36、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 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 五十七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 判为二,无所得入。 于是出入于佛、 老者久之。 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 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摘编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

37、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 之学。 B.王阳明为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 的道德勇气 C.王阳明提出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 的概括。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 中的复杂险恶。 B.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髄所得,他曾学朱熹、 佛老,历经艰难,方悟 得良知之教。 C.本文史论结合

38、,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 思想行为。 D.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工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 传主形象。 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欲说陈寅恪与张荫麟的有关学术分歧,要先说一下张荫麟这位“史学天才”。1923 年,年 仅 18 岁、考入清华学堂仅半年的张荫麟,在学衡杂志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 之说质疑,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之考证提出异议,史学界一时震动,梁启超也对他大加赞 赏。之后其论著不断问世,被目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深受梁启超、陈寅恪、熊十力等大 家推重。 至

39、于分歧之由来,则要从陈寅恪对龚自珍一首诗的评价说起。也许是善于从“诗史互证” 角度看待文学,陈寅恪以为龚自珍诗多有借古讽今之作,他对其 汉朝儒生行 的评价就是如 此。 龚自珍此诗写于道光二年,时龚氏正在京城。 杨芳为清朝著名将领,曾于道光元年至三年 任直隶提督,而龚氏好友魏源此时就在杨芳家坐馆。魏源离京赴杨芳处时,龚自珍还曾送行。 因此,龚自珍对杨芳当比较了解。作为汉人而能受到清廷重用,杨芳可谓罕见,自然也会受到 他人特别是满族将领的妒忌。陈寅恪认为,龚自珍此诗中自托为汉朝儒生,主旨就是讽喻杨 芳。 按照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他既然这样解释龚自珍的诗,一般也就等于是定论。 不过,还是有 人敢于质疑

40、,当然这“质疑”也要有底气。1933 年,张荫麟在燕京学报第 12 期发表龚 自珍汉朝儒生行本事考,表示不同意陈寅恪之说,认为诗中所写之某将军不是杨芳而是岳 钟琪。 张荫麟文章发表后,陈寅恪以为不确,坚持认为该诗就是写杨芳之事。 张荫麟遂再撰 与 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进行商榷。 根据张荫麟的论证,从龚自珍诗中所提及时间看,解释为写杨芳确实不如解释为写岳钟琪 更加贴切。 不过张荫麟并没有完全否定陈寅恪,相反在陈寅恪说法的启示下,有所感悟。 如此, 则张荫麟和陈寅恪之最后观点其实还是基本一致,即认为该诗是龚自珍借历史人物讽喻杨 芳。 张荫麟的考证极为精彩和严谨,如果说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是未能结合

41、当时汉族文人的 思想状况以及统治阶级对文人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来阐释此诗,也就不能悟出该诗更深 刻的意蕴。在陈寅恪看来,也就是未能做到所谓对古人“理解之同情”。龚自珍认为历代统 治者对文人无非两种手段,即“约束之,羁縻之”。所谓“约束”就是采取严酷的高压政策, 迫使文人就范,而所谓 “羁縻” 就是以怀柔方式收买文人,使其逐渐丧失自我和对统治阶级的 批判能力。龚自珍以为,可以容忍社会其他阶层平庸和堕落,却不能容忍文人如此,因为只有 他们才是拯救那个时代的最后希望。 对龚自珍的上述观点,陈寅恪自然理解且有切身体会,戊戌变法以来的社会动荡、陈氏家 族的命运还有王国维的自杀等,早已给陈寅恪留下沉痛记

42、忆。 陈寅恪指出该诗为咏杨芳事, 就 是试图通过阐释龚自珍诗歌的深刻寓意,来揭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话说回来,不能苛求张荫麟没有理解龚自珍的深意,毕竟他的人生阅历比起陈寅恪来还是 简单,假以时日他当会有更大成就。 大概也就是为此,陈寅恪在张荫麟发表 与陈寅恪论汉朝 儒生行书 后,并没有公开回应。 后张荫麟英年早逝,陈寅恪极为悲痛,特撰诗表示追悼:“流 辈论才未或先,著书曾用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摘编自刘克敌大家间的“商榷”与“论争”,有删改) 【相关链接】 比闻希白先生言,尊意以为定庵汉朝儒生行所咏实杨芳事,拙考以为其中之某将军乃 指岳钟琪者误。 拙考所提出者乃一

43、假说,未敢遽以颠扑不破也;苟有其他假说能予本诗以更圆 满之解释,固不惮舍己以从。然尊说似不无困难之处。考本诗作于道光二年壬午定庵诗自 编年而叙某将军再起定乱时已“卅年久绾军符矣”。然壬午以前杨芳踬后复起,定乱之事, 仅有嘉庆十八年平天理教匪一次。自是役上溯其初由千总升守备(嘉庆二年)相距仅十一年, 使所歌者为杨芳,定庵何得作“卅年久绾军符”之语? 然此诗遂与杨芳全无关系欤?似又不然。因先生之批评之启示,使愚确信此诗乃借岳钟琪 事以讽杨芳而献于杨者。杨之地位与岳之地位酷相肖似也。杨以道光二年移直隶提督,定庵 识之当在此时,因而献诗,盖意中事。本诗与杨芳之关系,愚以前全未涉想及之。今当拜谢先 生之

44、启示,并盼更有以教之。 (张荫麟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 据 1947 年 3 月 3 日燕京新闻这样评价:“陈先生是一个勤奋的垦荒者,他不多说话, 尤其不唱高调,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在解决历史上的疑案。 用很简练的笔法写出来,却是一篇 一篇的短论文,登在学术水准很高的杂志上。”他虽身体羸弱,在教授学生方面极严格,风雨 无阻,绝少辍讲。他享有“字字精金美玉”之称。据牟润孙回忆:“陈寅恪在清华大学讲 书专讲个人研究心得,繁复的考据,细密的分析。” (陈寅恪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荫麟十八岁即引起史学界瞩目,后被视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得到梁启超等多位大 师

45、的赞赏和看重。 B.陈寅恪评价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是借古讽今之作,希望借此诗的深刻寓意来揭示当时中 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C.陈寅恪所谓对古人 “理解之同情”,即在理解古人的诗作时要心怀悲悯之情,结合古人创作 时的背景来阐释。 D.张荫麟去世后,陈寅恪撰诗表示追悼,叹其潜心著书、学术深厚,与之交流时常常忘了两人 之间的年龄差距。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寅恪以“诗史互证”的方法研究汉朝儒生行,认为龚自珍写此诗时在京城,杨芳在直 隶,龚对杨的了解皆源于自己的好友魏源。 B.张荫麟是考证了龚自珍作诗的时间和诗中所叙某将军再起定乱时的时间,以及杨芳的有关 经历,从而推

46、断陈寅恪的结论有不当之处。 C.陈寅恪与张荫麟的学术分歧是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 一诗中所写某将军是指杨芳还是岳钟 琪,学术共识是都认为该诗讽喻了杨芳。 D.陈寅恪与龚自珍虽处于不同时代,但面临的社会状况、 自身经历相同,所以对龚自珍的有关 不能容忍文人平庸和堕落的观点感同身受。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陈寅恪和张荫麟两位大师共有的学术品格。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傅璇琮:他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 傅璇琮 1955 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浦江清先生的助教。原以为就此走上 学术坦途,未料几年后被划为“右派”,从北京大学“贬谪”到商务印书馆工作。 从北大来到商务印书馆四合院,二十几岁

47、的傅璇琮感觉自己 “心情其实过中年”。 他被安 排校读、重编云龙旧编的越缦堂读书记,索性沉潜文章,以读书为业。傅璇琮在回忆初拾 编辑行当时说:“一下班,许多有家的人都走了,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 的牡丹、月季之类,就着斜阳余晖,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一面浏 览李慈铭在京中的行踪,一面细阅其所读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各类杂书,并在有关处夹入 纸条,预备第二天上班时抄录,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 在商务印书馆悠闲的生涯很快结束,几个月后,傅璇琮被调到中华书局,开始了纷乱繁重 的编书生涯。傅璇琮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里读书。每逢星期天,他就到北京图书馆看一天

48、 书,中午把早晨带去的馒头就着开水当一顿午饭来吃。 20 世纪 80 年代,学界有些冷清,傅璇琮先生却接二连三地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对 学界最有启示作用的无疑是唐代诗人丛考。当时学人通常只关注大作家,傅璇琮则把目 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通过对二三流诗人境况的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的样貌。这部书的出版 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 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 万历十五年。 当时国内对出版外籍华人的作品还极其慎 重。傅璇琮接到稿件通读后,立即写出审稿意见。万历十五年原稿由英文写成,作者自己 译成中文,因

49、此译稿里有不少佶屈聱牙之处。傅璇琮请他在北大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原书做 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的修改润色稿。当时传递文稿只能用跨洋信函,书 稿来回修改、寄递,中文译稿直到 1981 年 6 月才大致定稿。万历十五年首版中华书局初 印 27500 册,几乎顷刻售罄。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乍暖还寒” 的学术背景下,傅璇琮以史学家的识见和出版人的胆 识推进了万历十五年的问世。中华书局的出版物是国内外古典学界的“高天风筝”,傅 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 傅璇琮先后主编了全宋诗唐才子传校笺中国诗学大辞典等皇皇巨著。但对 他而言,最为惬意的却是一套小书学林漫录。这套丛书收集了文史学界的一些轻松漫谈 的文章,所讲不过是“书人书事”。“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 傅璇琮以为,只有像老杜那样经历半生戎马战乱,又磨砺了诗艺,集聚了知识,才当得起这信 手拈来,漫不经心。这里发表过启功、俞平伯、吴小如等学人的文章,篇篇“如朋友之间,促 膝交谈”,亲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