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9216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习重点+难点+练习一、学习重点(一)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120世纪初至一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但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弓I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一战后至二战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先后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922年苏联成立。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逐渐形成苏联模式,其特点是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苏联模式虽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但也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战后20世纪20年

2、代呈现繁荣景象,但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德、意、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二战。L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20世纪50-60年代,借助国家强化干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相对安定环境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等因素,迎来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新自由主义兴起。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其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具有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但1989年东欧

3、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中国1956-1978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独立国家经济: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以实现经济独立、加速工业化进程为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在20世纪60-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发展面临挑战。1,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但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4、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 .背景:战争与经济危机使各国采取贸易封锁、提高关税等保护本国贸易的措施,导致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2 .过程关贸总协定: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持续增长,它是美国主导的临时性国际贸易协定,对削减关税和促进国际贸易有积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成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现

5、代化建设。1.贸易形式变化:商品贸易与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贸易等结合,出现多样化经济合作方式。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后,电子商务兴起,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三)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变革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同时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平衡国际收支;世界银行主要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

6、程中的主导趋势。不同金融机构业务界限被打破,金融创新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但现代国际金融存在风险,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2009年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使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二、学习难点(一)理解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影响1 .要深入理解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运行机制以及对各自国家和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例如,苏联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但长期来看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影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7、济政策走向。2 .能够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选择特定经济模式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去认识经济模式的演变。(二)剖析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体系对人类生活的复杂影响1 .国际贸易体系方面,要认识到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同地位和面临的问题。如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优势主导规则制定,发展中国家面临贸易不平等、技术壁垒等挑战,但同时国际贸易也促进了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2 .国际金融体系中,要理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金融创新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金融体系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

8、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稳定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全球化传播,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对各国经济和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冲击,像失业增加、资产缩水等。还要分析不同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综合来看,要把握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就业、消费、投资等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股票投机活动异常活跃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20世

9、纪30年代,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经济危机,其核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迎来经济发展“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D.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运用4.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前身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欧洲联盟5.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滞胀”现象“滞胀”是指()A.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严重B.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并存C.经济增长缓慢,通货紧缩D.经济增长迅速,通货紧缩6.下列属于区域贸

10、易协定的是()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A.B.C.D.720世纪60-80年代,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不包括()A韩国B.新加坡C.中国台湾D.中国香港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是()A.提供长期贷款B.稳定国际汇率C.促进国际贸易D.推动经济全球化(二)材料分析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活跃。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等。(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

11、济全球化的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浮动汇率制逐渐取代固定汇率制。材料二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但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1)根据材料一,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瓦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简答题1 .简述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2 .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四、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资本

12、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A、B、D选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2.B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A、C、D选项也是新政措施,但不是核心。3.B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迎来经济发展“黄金时代”。自由放任政策是经济危机前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后推行的。4.C解析: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

13、国际金融机构;欧洲联盟是区域一体化组织。5.B解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胀”现象是指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A、C、D表述错误。6.C解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区域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贸易组织。7D解析:20世纪60-8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8.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稳定国际汇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是世界银行的职能,促进国际贸易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是其主要职能。(二)材料分析题1.(1)表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活

14、跃。(2)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消极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1.(D主要内容: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瓦解原因:美国经济实力下降,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2)影响:积极影响: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和配置;推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消极影响: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容

15、易弓I发金融危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使金融监管难度加大。()简答题1.主要阶段及特点:20世纪初至一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后至二战前:苏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后形成苏联模式;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繁荣后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黄金时期、滞胀及调整、新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改革,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新兴独立国家努力发展经济但面临挑战。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同时存在经济不稳定、贫富分化等问题。1.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