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47435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 特征码 jhuqnGUstZSZYJZWFFic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调研报告 20XX 年 12 月 5 日,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成立 全县“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县公路 管理局 抽调王 xx、xx、xx、xx 等 6 名同志进驻金铺镇团练冲村和 xx 村参与这一活动,3 人一组,由局主要领导总支书记黄少林同 志负责, 12 月 6 日, xx、xx、xx、进驻 xx 村。 xx 村塘堰使用与管理的现状: 第 2 页 1、xx 村是一个人口 548 人,海拔 650 米的山头边界村,贫困 村。山林面积

2、 3600 亩、山地面积 830 亩、水田面积 502 亩 、 旱地 140 亩,1000 立方米以下的水塘 47 口,这次治理的当家塘 5 口, 平均蓄水体积 500 立方米,每年种植水稻一季,基本是靠天吃 饭的“望 天收” 。村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有限的水田存在荒芜现象,居 民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 30%靠肩挑背驮。少部分人靠山涧自来 水 生活,遇建房等用水量大的作业时,旁边用户只能“冷眼旁观” 。 2、按照塘堰整治技术指南标准,xx 村塘堰蓄水体积明显 偏小,治理好了也不属于补助范围,但属于明显缺水地区,自 1978 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是塘也好,是“碗”也好都没有 得到明显的治理,

3、塘岸、沟渠、淤塞、淤积、坍塌现象较为严 重, 第 3 页 几乎 100%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处于瘫痪状态。 3、群众的“挖塘”热情很高,期望值很大:业余时间,我们反 复研读县委、县政府一系列的“挖万塘”活动文件精神,特别 是 全县“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塘堰整治财政“以奖代 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检查督办办法、 全县村级塘堰项目建 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 、新闻宣传方案、考核验收办法、 塘堰整治技术指南,唯恐在“挖万塘”活动中偏离干部和群众 的 意愿,在走访过程中几乎 100%的居民有强烈的“挖塘”愿望, 甚至有个别住户提出自己出 2000 元左右新建 1 口水塘,但也存 在一 个

4、突出问题,谈及“挖塘”经费时,因缺口较大,大多数群众 哑口无言,出工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少数当村的“暴发户” 村干 第 4 页 部动员其捐资修建时,至活动结束,无 1 人捐款。 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制约:山头村交通不便(仅仅依靠晴通雨阻的 7 公里通村路与外相连) ,自然资源有限,开发难度大,劳动力素 质 较差,并且留守人员都是老弱病残,且占有比例较大,占总人 口的 25%,是有名的“光棍村” 。 2、历史欠账太多,经济基础薄弱:靠山荒秃秃,靠水水不足, 靠田地欠收,无象样的规模产业,有点活路的纷纷迁移到山脚 地 区发展,留下几栋破旧房子断垣残壁。 3、宣传工作不到位,返乡创业

5、的积极性不高:留守人员靠几亩 薄田地,和山头上的几棵松树刀耕火种,有能力的老板对家乡 失 第 5 页 去信心,群众还习惯靠“低保” ,救济、帮扶过日子,小富即安, 后备人才开发不足。 如何破解水利设施欠缺难题: 1、统筹兼顾,综合开发:笔者发现:xx 村总的水量还是充足 的的,山涧小溪长年不断流淌,至少 5 支以上小河水量足,首 先要加 大“退耕还林”的治理力度,茂盛的山林是最大的天然蓄水工 程,是 xx 村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珍惜这一难得的青山绿水资源, 在 总体开发过程中,xx 切记不要破坏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牺牲子 孙后代的利益造成终生遗憾。 2、现存的水塘能够满足种植需要,且经过历年历代的洗礼,不 宜盲目发展新的水塘,多利用山涧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和浇灌工 程 为宜。 第 6 页 3、建议每年对现存水塘进行逐步治理,对 xx 的现存资源进行 评估,制订出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蓝 图, 不要千个师傅千个办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人摸象,造 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