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94804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有效管理是保障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 .明确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责任与工作流程。2 .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故障处理、记录和报告机制。3 .提高员工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重视程度,增强安全意识。4 .确保企业的设备及生产过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2、 .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的关键部位。2 .设施设备的重要安全装置。3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第四章法规依据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设备管理规范3 .工业设备安全运行规程第五章管理规范5.1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的识别1 .由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运行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识别出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并建立台账。2 .每个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进行详细的功能描述和风险评估。3 .2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部: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2 .安全生产部:负责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和检查。3 .操作工: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日常

3、操作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4 .3日常管理要求1 .对每个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记录其运行状态、维护记录及检查结果。2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设备巡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记录巡查结果并存档。3 .对于重点部位,需定期进行深入检查,检查周期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风险等级确定。4 .4故障处理流程1 .一旦发现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故障,操作工应立即停机,并通知设备管理部。2 .设备管理部应在1小时内派人现场确认故障情况,并制定修万案。3 .故障处理完毕后,须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恢复正常运行。4 .故障处理结果应记录在案,并汇报至安全生产部。第六章监督机制6.1 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部

4、应定期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至少一次。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护记录、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1 .设备管理部应记录所有检查、维护和故障处理情况,形成完整档案。2 .每月向管理层提交一次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运行报告,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3 .3反馈与改进1 .设立反馈机制,操作工可对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出建议和意见。2 .每年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新情况和新要求。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单位新规定,需及时修订。第八章附录I序号I装置名称I位置I功能描述I责任部门I维护周期I风险等级IUI汽锅I生产车间I提供蒸汽I设备管理部I每月I高II2I输送带I物流区I货物输送I设备管理部I每周I中I3 .2故障处理记录示例I故障日期I装置名称I故障描述I处理结果I处理人I备注II2023-10-01I输送带I停止运行|更换皮带|张三|无|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实现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有效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