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报告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中药学专业大类课程所属专业:中药学一、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药炮制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药学专业人才。本课程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党的职业教育工作方针政策,以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中药饮片加工的岗位要求,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通过对中药饮片加工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饮片加工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结合学生
2、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浅入深进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快速、全面地学习。(二)学情分析本课程安排在第四个学期开设,面向中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具备中药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非常强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但不善于总结与归纳,对知识的应用及拓展能力较弱。(三)教学目标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有机融入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炮制课程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1 .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炮制的操作方法
3、成品质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炮制目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或标准操作规程;掌握150种常用中药(附本课程标准之后)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贮臧。(2)熟悉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中药炮制的分类及常用辅料、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某些药物的炮制原理。(3) 了解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中药炮制的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2 .能力目标(1)具备中药炮制传统操作技能。(2)具备对各种饮片进行炮制加工、质量检测的能力。(3)具备对饮片生产机械和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4)具备改进中药饮片生产工艺、完善饮片质量标准的能力。3 .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素养;培养严谨规范、精益
4、求精的工匠精神;(3)培养诚信守法、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4)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5)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质量第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讲清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教学重点:1 .中药炮制的操作方法、成品质量;2 .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3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教学难点:1 .中药炮制的操作方法;2 .某些药物的炮制原理。(五)教学策略综合考虑上述教学背景,精心设计和选择适应学情的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炮制加工和团队协
5、作的岗位能力为核心,结合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在智慧职教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下,以实训室为主要场所,在完成中药炮制的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采取“项目、示教、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 .学习方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3 .环境资源(1)网络学习空间:学生通过智慧职教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与练习。(2)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上完成备课、授课及作业下发等操作,通过教学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度。(3)系列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使用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的教学资源
6、进行教学,也可以将平台同类型的资源引入。二、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一)师资安排本课程教学团队由三位长期从事中药炮制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专业教师组成。此外本课程教学团队还配备了两名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的校外专家组成。校内专业教师主要承担课程理论与实训环节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校外专家主要对课程实训内容提供指导。(二)实训条件中药系建有中药传统炒药实训室1个、中药传统切药实训室1个和中药炮制国赛赛场1个。实训室有传统炒药锅24套、传统切药刀12套,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实训要求。(三)教学实施在智慧职教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下,以实训室为主要场所,以任务为驱动,实施理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课前教师准备资料,在平
7、台发布导学,发布任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为基础任务、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为不同学习进程的学生准备。并在线进行解答。学生学习所给资源,包括视频、PPT、文本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在讨论区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根据基础任务需要,完成自测。课中教师导入新课,重点讲授,现场演示,与学生合作完善任务方案,指导学生实施方案,练习技能。学生课堂听讲互动;在老师指导下完善各自任务方案并实施,强化技能训练,完成各自任务。课后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布置作业,在云课堂中的讨论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解惑,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完成作业,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学习总结、复习提高和拓展练习等内容。(四)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8、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主观和客观、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多个评价主体进行综合评价。1.过程性考核(1)通过职教云平台的签到功能,获取学生出勤信息,系统自动评价;(2)通过职教云平台的自测功能,获取学生预习效果,系统自动评价;(3)通过职教云平台的讨论、头脑风暴等功能,获取学生课堂活动积极性,系统自动评价;(4)教师上课时可以对学生表现进行主观评价,在系统上进行加分;(5)小组任务中,各小组对实训任务过程进行互评,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2.结果性评价(1)通过职教云平台的作业功能,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系统自动评价;(2)教师对各小组实训任务结果进行评价,在系统上加分;(3)各小组
9、对实训任务结果进行互评,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五)实施成效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为教师讲好课程,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助力。理实一体及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的统一。三、教学反思与诊改(一)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由于教师日常教科研工作任务较重,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精力有限,自制微课的质量有待提升。改进措施:学院配套专款用于课程资源建设,开展多媒体资源制作技术学习,加强校企合作,制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开放课程及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带动课程优质发展。(二)课堂组织由于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及学习能力比较弱,不能有效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使得教学效果不佳,较多学生习惯了填鸭式学习方式,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专业能力培养效果不佳。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布置基础任务、加强任务、拓展任务,根据不同层次的任务发布不同教学资源,注重侧重点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及有趣的案例,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