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500025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毕节杨湾土地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节市杨家湾土法炼锌废渣平安处置方案书贵州荣源环保科技二O一三年三月项目简介黔西北铅锌矿带,水城一一赫章矿带是贵州铅锌的主要产地,铅锌矿主要集中在毕节市境内的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七星关区和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和水城县。1998T999年,根本取缔了土锌炉,减轻了对环境大气的污染,但土法炼锌遗留下来的大量废渣随意倾倒和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依然存在。废渣中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很难消失,并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体,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危害。受铅锌废渣污染的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点,土壤中的铅、镉、铜、锌不同程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铅锌采冶废渣污染不但制约了地

2、区社会经济的开展,还将影响国家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危及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平安。我省铅锌污染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多种类污染(铅、锌、镉、铜)、直接危及下游饮用水源平安、涉及民生问题严重,废渣堆场占用土地量大、根本为历史遗留问题。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工程背景11.2 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2研究范围2编制依据21.3 编制原那么31.4 采用的标准及标准41.5 工程概况4工程名称4工程牵头及协调单位4工程主要设计内容5设计原那么51.6 研究结论6第二章工程实施范围、条件以及工程建设必要性72.1 工程实施范围72.2 工程实施条件7自然条件7社会经济概况8工程前期工作准备92.

3、3 工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工程规模131.1 炼锌废渣监测及属性131.2 锌废渣收运以及贮存方案15锌渣贮存方案15锌渣收集与运输方案161.3 炼锌废渣综合利用方案16炼锌废渣主要成分16综合利用方案17贮存场选址18贮存场地层岩性19锌渣贮存场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19贮存场地质构造及地震20贮存场填埋容量22锌渣贮存场布置221.4 工程规模221.5 锌渣贮存场单项设计23贮存场场地布置23锌渣贮存场场地平整与土方平衡23锌渣贮存场单项设计23第四章工程实施保障334. 1管理机构335. 2管理机制336. 3能力建设337. 4公众参与348. 5前期准备34

4、第五章环境保护、消防、平安卫生与防护355.1环境保护35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35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35工程综合利用和环保意义36环境保护投资365. 2劳动平安卫生与防护369. 3消防37第六章工程组织与定员389.1 组织机构状况3810. 2劳动定员386. 3工作制度39第七章管理407. 1工程实施进度方案407. 2工程建设起止时间4011. 3工程建设组织机构40第八章工程投资估算以及资金来源4211.1 程总投资估算4212. 2资金来源45第九章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分析4612.1 济效益分析46财务评价46工程经济效益分析4712.2 境效益分析4713.

5、 3社会效益48第十章结论和建议4914. 1结论4915. 2建议5()第一章总论1.1工程背景七星关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由土法炼锌及炼锌废渣所造成。所谓土法炼锌,就是将氧化锌矿(或锌焙或锌灰)和煤按比例配料装入复原罐,在复原炉(六角炉、技改炉、四方炉、大圆炉等)中经燃煤高温加热,在煤的作用下复原出锌。炼锌产业在当地的开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马槽炉(马鞍炉)阶段。特点是产量低、回收率低、废渣量大,原料为低品位的原矿,废气为低架源无组织排放;2、爬坡炉阶段。特点是产量低、回收率相对较高、废渣量大,原料为高品位的原矿、培砂等,废气为低架源无组织排放;3、六角炉阶段。特点是产量高、回收率相对较高

6、废渣量相对较小,原料为高品位的原矿、培沙、锌灰等,废气为高架源有组织排放(即现称技改炉),炉型包括六角炉、四方炉、大圆炉等。其分布区域以公路沿线两侧不可视的荒坡、洼谷、沟谷、河坝为主。七星关区土法炼锌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在九十年代末表达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政府部门屡次对土法炼锌予以取缔,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际锌价大跌,土法炼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人们对炼锌的积极性降低,土法炼锌才被彻底取缔。在这段时期内,炼锌产业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奉献。然而,由于当时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未同步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炼锌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和复原烟气及含P

7、b、Cd、Zn的废气,由烟囱直接排人环境,产生的废渣任意倾倒,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该地区的群众生活和生产平安构成了巨大威胁。炼锌废渣主要由冶炼废渣、罐渣和煤渣组成,由于炼锌的工艺技术不同,单位锌产量所产生废渣的量也有所不同,表1-1说明采用各种冶炼炉的产量和废渣产生量。分析可以发现,生产工艺最为落后的是马槽炉,每生产一吨锌就会产生废渣8吨,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改炉,每吨锌的废渣产生量也高达5吨。由此可见,土法炼锌必将会产生大量废渣,从而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据统计,七星关区炼锌废渣涉及6个乡镇(其中大局部分布在杨家湾镇和撒拉溪镇,两镇共95个村民组,村民111859人)。炼锌废渣总量约16

8、0万吨,废渣占地面积近400亩。因炼锌废渣中含有铅、镉、锌、铜等重金属元素,对当地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毕节地区炼锌区调查数据说明:炼锌集中区,地表水水质根本都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地下水根本都劣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HI类,特征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铅。对炼锌废渣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发现(表12),废渣中Pb含量为138.815419mgkg,平均含量4500mkg,Cd含量为0.2531.273mgkg,平均含量为0.755mgkg表1-1法炼锌产渣量与炉型比照表炉型年产量(吨/年)锌渣系数(吨/吨锌)马槽炉308爬坡炉40

9、7马鞍炉406六角炉755四方炉4605表1-2炼锌废渣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元素名称CuPbCdZn含量(mgkg)15.68-1701138.8-154190.253-1.273176.6-452.2在炼锌废渣集中堆放的区域,受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刷作用下,渣中的重金属元素从地表、溶洞渗透、转移到附近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从中心向周围(尤其是下游)辐射,其污染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轻。由于土法炼锌被取缔,当地局部农民不但失去工作,而且连土地也被废渣占据,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在渣堆或污染区种植农作物,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将由此进入食物链,由此引发更为严重的食品平安问题。1-2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治理内容毕

10、节地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涉重金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和防治,局部历史遗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金属环境监控能力明显提高,矿区及其影响范围的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到达相当水平,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建立起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环境与经济开展协调统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4)国家环境保护“十五”方案;1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方案;(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7)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8)云南省生态建

11、设和环境保护“十五”规划;(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0)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三)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工程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112宣威市环境保护局北盘江水污染防治调研报告;(13)宣威市环境保护局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平安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申报材料。1-3编制原那么(1)坚持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有效控制环境污染;(2)充分与国情、省情及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合理确定工程实施方案;(3)充分利用现有根底设施和公用工程条件,降低工程投资,加快实施进度,使工程不仅具有较好的环

12、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4)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治理技术,使工程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都能到达预期效果;(5)工程管理能力建设与工程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重。1.4 采用的标准及标准(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2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标准HJ/T20-1996;(3)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5086.2-1997;(4)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2-1995;(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6)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13、场GB15562.2-1995;(7)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接触限值GBZ2-200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1985;(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4)生产过程平安卫生要求总那么GB12801-1991o1.5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毕节市杨家湾土法炼锌废渣平安处置。工程牵头及协调单位工程承当单位:宣威市环境保护局工程负责人:海宇飞。工程主要设计内容本工程的主

14、要设计内容包括三大局部:贮存场工程设计;龙场镇炼锌废渣收集清运;原有渣场和土壤监测。U)设计锌渣贮存场座,有效容积为70万m锌渣贮存场工程内容主要有:锌渣坝、截洪沟、防渗工程、场内外道路、辅助工程。(2)锌渣收集及清运系统设计内容有:锌渣清运工具、锌渣清运机械等工程设计。范围为宣威市龙场镇辖区范围内。(3)原有渣场和土壤监测设计内容有:监测布点、取样监测。(4)配套措施:包括取土设施,洗车台,供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信设施,简单监测化验设施,维修设施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5)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拟建一栋管理、生活综合楼,位置暂定在锌渣贮存场内。本工程通过建立锌渣贮存场,把分散的

15、大面积露天堆存在龙场镇的遗弃炼锌废渣集中清运到贮存场进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消除炼锌废渣对饮用水和土壤污染,实现炼锌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及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开展,同时对原弃渣场进行渗液处理和土壤监测,为下一步弃渣场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奠定根底,实施该工程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城乡饮水和食品平安得到保障,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设计原那么(1)收运系统设计原那么本工程锌渣清运主要集中在龙场镇范围内,锌渣收运系统设计执行建设部CJJ27-8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并结合宣威市作为云南省人口多的特点,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符合布局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

16、据此确定的具体原那么为:锌渣收集清运机械要求密闭性能好,效率高,噪声低;锌渣清运过程中要防止锌渣扬尘无组织排放,保证锌渣清运过程全面进行。(2)锌渣贮存场设计原那么本工程锌渣贮存场的建设遵循“平安、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指导方针,保证贮存场能够在不造成二次污染和其它平安隐患的前提下,以较小的建设和运行本钱,有效地解决宣威市锌渣的污染问题,实现对宣威市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据此确定的设计原那么为:采取完善的清污分流措施,减少贮存场渗液的产生量;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渗液收集与处理技术,保护地表水水体的水质;采用有效、经济的渗液防渗措施,保护厂区地下水水质;设备选型应以节能、高效为原

17、那么,降低贮存场锌渣贮存费用;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工艺流程、采光、通风、日照、卫生等要求因地制宜布置工程构筑物。(3)土壤监测设计原那么对原渣场进行监测布点,每个锌渣堆存场设计约六个点进行采用监测。1-6研究结论(1)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集中地区造成的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减轻对珠江流域污染物负荷;(2)本可行性报告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I类场要求修建炼锌废渣贮存场集中收存分散于龙场镇的炼锌废渣,并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综合利用,消除大量炼锌废渣无序堆存造成的危害;(3)对原来广泛分布的489个占地约2774.2亩遗弃渣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为下一阶段实施弃渣场土壤污

18、染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打好根底;(4)财务分析显示,本工程在实现较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对宣威市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第二章工程实施范围、条件以及工程建设必要性2.1 工程实施范围本工程为整个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一期工程,工程实施的范围是在毕节市杨家湾来宾宣文公路旁建一个贮存场,收集清运龙场镇辖区范围100万吨废弃锌渣,对新建贮存场进行渗液处理,对宣威范围内原遗弃渣场和耕地进行土壤监测,为下一步全面收集贮存宣威境内炼锌废渣,实施弃渣场生态恢复以及土壤污染治理奠定根底。2.2 工程实施条件自然条件宣威1994年撤县建市,市政府所在地设在榕城镇。城市规划区面积130.32平方公里

19、市区建成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30余万人,市区人口17万人,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宣威市是云南省滇东北的窗口和交通枢纽的聚集地,属滇东北工业走廊。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经10335301045050,北纬255330264450,南北最大跨距91公里,东西最大跨距102公里,距省会昆明243公里。东与贵州省盘县毗邻,南与富源、曲靖接壤,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东北与贵州威宁、水城山水相连,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宣威市城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无严寒

20、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清楚,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清楚,光照充足。据宣威市气象局提供的近年气象参数如下:年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为:33.9(1991年6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4.9端(1977年2月9日);年无霜期:218天;年均降雨量:972mm;年最大降雨量:1304.8mm;年均蒸发量:891mm;年均降雨日数:171天;年均相对湿度:72%;主导风向:西南风;平均风速:3.9m/s;最大风速:25mso宣威市境内革香河(城区俗称东大河)发源于沾益县马雄山南麓,属珠江上游,该流域设有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758平方公里。东大河平均水位1949.3

21、6米,河宽10米至20米,平均水深L5米,枯水期水深1米,丰水期水深2米,平均流速05米/秒,汛期水量占全年的80队20012005年,丰水期平均流量为2.8846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0.52立方米/秒,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平均含沙量0.477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23.9万to河床断面形状为U形,河道坡降为18%o,年平均流量2.204亿立方米。社会经济概况宣威市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综合开发的攀西一一六盘水能源、冶金化工基地的腹心地带。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1.8亿3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煤和动力煤生产供给基地,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锦、钻、铅、锌、硫磺、石棉等

22、全市工业主要有煤炭、电力、采矿、化工、冶金、化肥、建材、食品加工、烤烟、粮油加工、酿酒、制药等。农业综合资源极富特色,烤烟、玉米、土豆、生猪生产总量在全省首屈一指,宣威火腿享誉中外,是国家和云南省重要的烤烟、旱粮、商品生猪基地。此外,林果、魔芋、药材等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宣威市工业主要有农机修造、煤炭、电力、采矿、化工、冶金、化肥、建材、食品加工、烤烟、粮油加工、酿酒、制药等。20世纪以来,宣威市紧紧依托煤炭、烤烟、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开展各种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第二、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开展呈良性循环态势。2004年,宣威市经

23、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701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与上年同期10.3国的增长速度加快了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385万元,比上年增长5.0乐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4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占GDP的比重达30.7%,建筑业增加值实现40685万元,比上年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4.2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9.2:37.1:33.7调整为27.9:39.4:32.7如图2-1),反映宣威市宏观经济结构得到进

24、一步优化。人均GDP到达3502元(423美元),比上年的2875元增加627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154690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9%,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得益于工业强市战略的有利拉动,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辖区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488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规模以下工业实现现价产值197818.5万元,比上年增长48.9%o2004年,全市有15个镇、8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有355个村级组织(331个村委会、2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户数357340户,常住总人口1362099人,其中:农业人口1229122人,非农业人口132977人,2004年

25、全市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34人,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6%。有汉族1270439人,少数民族91660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66168人,回族17741人,苗族4379人,壮族1737人,白族542人,其他少数民族1093人。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7893.12元,比2003年增长8.12%;农民人均纯收入1814.79元,较上年增长12.76%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8元,较上年增长13.85%0工程前期工作准备自1996年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法炼锌取缔工作,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全面取缔土法炼锌,2002年取缔土法炼锌炉(含死灰复燃

26、2200余条。2004年取缔改进土法炼锌炉442条,到2004年底,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已全部依法取缔完毕(宣威市历年来撤除土法炼锌统计见表21),并杜绝死灰复燃的势头,取缔成果为下一阶段治理炼锌废渣对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弃渣场生态恢复重建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但治理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和治理方案的实施,宣威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了“宣威市土法炼锌历史遗留废渣集中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宣威市市长任组长,方案、农业、林业、国土、建设、环保、水务、涉及到的乡镇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做好领导协调工作。由于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实行行政首长辖区负责

27、制,落实治理目标的同时保证切实可靠的技术保障,实行技术领导责任制,由各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领导班子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即课题研究组,负责调研和方案编制工作。课题研究组在行政首长领导下,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措施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支撑作用。表2-1宣威市撤除土法炼锌统计表序号土法炼锌分布地点原有土法炼锌厂数量(个)历年撤除炼锌炉数量(条)1宝山镇401402文兴乡811783格宜镇1032164龙场镇1004965落水镇226宛水街道办事处411757双龙街道办事处118西宁街道办事处119来宾镇164510板桥镇2611西泽乡1412东山镇2328613羊场镇3514海岱

28、镇66015田坝镇32516龙潭镇153417倘塘镇162918乐丰乡304319阿都乡9920普立乡31621杨柳乡37合计21个乡镇48917842.3 工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己全部取缔,但遗留下大量的炼锌废渣,对土壤、生态环境、河流及饮用水源地造成严重污染,据初步统计,宣威市有489个遗弃的渣场,炼锌废渣成年堆存量达400多万吨。广泛分布于21个乡镇,占地面积2774.2亩,对林业生态危害面积达10万余亩。炼锌废渣含有氟化物、汞、铜、铅、锌、镉、神、六价格等重金属。宣威市属于我国重酸雨区,露天堆存的锌废渣在酸性雨水的淋蚀和浸泡作用下,废渣中的上述重金属污染物变为重金属离

29、子溶出,对土壤、河流和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对珠江源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珠江下游地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平安。据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宣威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一偏桥水库周边和上游、农村饮用水源附近广泛分布炼锌废渣,堆存大量的炼锌废渣,监测结果说明,宣威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已降为IV类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为1.17,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严重威胁宣威17万城区人口的饮水平安。根据宣威市水务局2005年农村饮水平安调查资料统计,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32.8286万人,通过对一局部农村饮用水源点监测,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中氟化物、神、六价铭、镉等超标,炼锌废渣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已威胁

30、到宣威市49.8286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宣威市环境监测站和宣威市水文站对珠江上游革香河大屯桥等3个断面的监测评价,革香河水质已降为劣V类,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特征,这些重金属来源于河流上游大面积露天堆存的锌废渣,使36万亩受灌溉的根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另外,遗弃的炼锌废渣使9000亩根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威胁到宣威市城市居民粮食、蔬菜、农产品及食品平安。相关资料说明,受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食品,具有较高的致畸、致突变、致癌和生殖遗传毒性。宣威市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105,高发区为10万分之185,是世界癌症高发区之一,饮用水和食品受炼锌废渣重金属污

31、染是导致宣威癌症高发率的重要因素。宣威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炼锌废渣导致饮用水和土壤污染屡次提出议案,强烈要求实施炼锌废渣处置利用,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切实解决好宣威市在取缔土法炼锌后遗留下来的炼锌废渣对根本农田土壤和饮用水源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建立和完善宣威市炼锌废渣的收集和清运系统,建设无害化的锌渣贮存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宣威市炼锌废渣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改变地区的环境面貌,改变宣威现有炼锌废渣无序堆放现状,对锌渣进行集中清运、贮存以及运输系统进行专业规划和更新改造,同时

32、必须建设标准的锌渣贮存场,防止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防止存在的平安隐患,到达锌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第三章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工程规模3.1 炼锌废渣监测及属性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7年3月7日至3月25日对宣威市的土法炼锌废渣进行采样分析,采样和监测分析方法按照计量认证和国家标准方法实施。监测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工程:浸出毒性监测方法:见表监测分析方法31表3-1监测分析方法样品名称检测方法检测和分析设备备注(最(氐检B限)碑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T8538-1995原子荧光法AFS-23OE0.09gLPH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

33、555.1-1995GB6920-86玻璃电极法奥立龙CHN8280.01PH值单位铅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1mg/L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1mgL镉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05mg/L铜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

34、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05mgL锌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05mgL总铝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elementalSOLAARM60.01mg/L钺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ICP法利曼ICP-AESprofile0.001mgL钢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35、第四版ICP法利曼ICP-AESprofile0.003mg/L氟化物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T15454-95离子色谱法戴安600离子色谱仪0.02mgL总汞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7468-87冷原子吸收光度法利曼测汞仪0.015gL六价倍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7466-87二苯碳酰二胡光度法723分光光度计0.004mgL氟化物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7486-87异烟酸-口比I限咻酮光度法723分光光度计0.004mg/L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32表3-2监测结果样品编号样

36、品名称监测结果(单位:PH为无量纲,总汞为gL,其他为mgL)PH银钺六价辂总汞gL氟化物氟化物1炉灰样10.980.010.0010.0040.0150.380.0042渣样(表层)7.310.010.0010.0040.0150.460.0043渣样7.170.010.0010.0040.0150.170.0044罐样7.250.010.0010.0040.0150.190.004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单位:mgL)69100.11.50.05501.0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样品编号样品名称监测结果(单位:碑为gL,其他为mgL)领种gL总铭铅锌镉铜1炉

37、灰样0.0133.660.160.0370.0050.0050.0052渣样(表层)0.01323.80.190.0400.3310.0050.0083渣样0.0146.610.150.0220.0290.0050.0054罐样0.0144.700.150.0230.1310.0050.005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单位:mgL)1001.5103500.350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以上监测数据说明,宣威市土法炼锌历史遗留废渣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13个工程监测值均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标准限值

38、并且低于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应的标准限值,炉灰样PH值为10.98,在69范围之外,该类废渣属于第11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2 锌废渣收运以及贮存方案锌渣贮存方案宣威市的土法炼锌废渣是造渣熔体混入大量煤灰渣和砖瓦碎片形成的混杂物,根据上述危险废物鉴别性试验监测结果,炼锌废渣属于第H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此相应按11类场要求修建炼锌废渣贮存场。根据对各乡镇炼锌废渣分布、占地面积、撤除的炼锌炉数量和废渣堆存量等情况的调查,并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和费用,本工程投资2000万在来宾宣文公路附近修建容量70万的炼锌废渣贮存场,一期工程收集清运龙场镇100万吨炼锌废渣。贮存场投入使用后,使龙场镇

39、大面积分散露天堆存的遗弃炼锌废渣场得到彻底地集中清运,消除了炼锌废渣分散无序堆存的影响,并为下一步废渣综合利用及原渣场生态恢复创造了条件。锌渣收集与运输方案本工程拟收集清运龙场镇辖区内100万吨锌渣。各地分散的锌废渣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车清运,平均运输距离为12km,采用普通货车运输,为减少运输途中锌废渣的无组织排放,采用密闭运输方式进行。3.3 炼锌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炼锌废渣主要成分土法炼锌产生的造渣熔体,与煤灰渣、煤屑、砖瓦和锌罐碎片、混凝土碎块混在一起。根据宣威市环保局对遗弃的废渣进行调查,得到废渣成分的百分比组成,见表3T。表3-1锌渣成分百分比组成废渣组成造渣熔体煤灰渣砖瓦、混凝土和锌

40、罐碎片煤屑和其它含量()29.3534.228.627.833之间。根据龙头水泥厂取样进行化学分析,锌渣的化学成分见表3-2。表3-2锌渣化学成分表试验编号LossSiO2Al2O3Fe2O3CaOMgO0111.8654.3911.9011.195.642.4697.44029.9943.4714.5615.085.643.6892.42036.4054.1815.099.0810.002.2897.00046.6653.1216.3713.004.741.8295.73054.9843.3416.5816.846.763.8992.36平均养7.9849.7014.8913.036.562

41、8394.99综合利用方案多年来,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锌渣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技术成熟、方法可靠并且已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较大经济效益的就是利用炼锌废渣代替粘土生产水泥的综合利用方式。(1)立窑(旋窑)燃烧对锌渣重金属具有复原解毒作用锌渣和其它原料进入立窑(旋窑)后燃烧,锌渣中有毒性的金属离子和煨烧中产生的CO和炭素在高温下复原为无毒的单质金属,产生明显的解毒作用。(2)水泥化合物对锌废渣重金属的固化作用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和反光显微镜观测,废渣中的重金属以固熔体形式分布在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铁铝酸钙晶格重而被固定,难溶于水,在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不会溶出造成危害。水泥

42、在搅拌凝固后形成水含硅酸钙等胶凝状水化产物,包裹着重金属离子,凝固的水泥石内部形成直径为1.8*10%互不贯穿的凝胶孔,常压下不透水,使水泥石内部包裹的重金属不能向外扩散,从而将重金属封固在水泥石内。(3)宣威市龙头水泥厂以锌渣替代粘土生产水泥取得的成果宣威市龙头水泥厂在1995年投产到1997年12月期间,粘土作为生料制备的主要原料,占生料比例的15%左右,用量比拟大,宣威的气候特点使每年的5T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一年的粘土用量都要在11-4月库存,这段时间要大量开采用于库存,但由于晒场及库房的限制,到雨季粘土总是供不上,生产不正常,时开时停,窑机未能连续煨烧,熟料质量差而且

43、不稳定,再加上宣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珍贵,水泥厂生产开采大量粘土对耕地造成破坏。为此,该厂成立了技术攻关组,用宣威大量堆存的锌渣和煤砰石代替粘土,调整配方设计,生料KH为0.98,N为1.80,P为1.30,进行一段时间的试验性生产,最终取得成功,还可以节约原煤1T.5%,熟料质量大大提高。用锌废渣生产的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宣威市石灰石储量丰富,目前全市共有水泥生产线7条,水泥年产量达150多万吨,并将建设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两条,规模共240万吨(详见表3-3),考虑将逐步实施淘汰工艺落后水泥生产线的影响,预计2010年宣威全市水泥生产规模将增加到300万吨,根据冶金废渣生

44、产水泥的试验资料,生产水泥可添加30%的冶金废渣,以宣威市目前消耗炼锌废渣能力,可以到达20万ta,预计2010年可增加到30万ta,为锌渣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见表3-3。表3-3宣威市水泥生产现状及可消耗锌渣量序号名称生产规模(万ta)生产工艺可消耗锌渣量(万ta)备注1羊场磷电一体化水泥120新型干法旋窑36拟建2宇恒水泥厂60新型干法旋窑183凤凰山电化一体化配熟水泥厂120新型干法旋窑36拟建4虹桥水泥厂16立窑4.85雄业水泥厂6立窑1.86进发工贸水泥厂10立窑37龙头水泥厂3立窑0.98来宾水泥厂4立窑1.29宣峰水泥厂12立窑3.6贮存场选址根据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结合宣威炼锌废渣堆存现状,进行了实地反复踏勘,初步拟定了四处预选地,最后确定拟选锌渣贮存场。 ItI贮存场渣场西面IOkIn处建有宣威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南面2km为凤凰山火车货运站。场址位于城市区北面12km,属于城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场址距宣文公路东侧约500m,交通便利。渣场场地为低山缓丘陵地形,地势东高西低,高差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