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04500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SJGSJG142-2023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assessmentoncentralairconditioningsystemofpublicbuilding2023-11-15发布2024-02-15实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assessmentoncentralairconditioningsystemofpublicbuildingSJG142-20232023深圳前言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2、关于发布2021年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深圳市的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能效评价;5.能效检测。本标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批准发布,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业务归口并组织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等编制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C3栋5F,邮编:51807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3、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服务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区宇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备智慧控制与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任中俊何影赵伟易检长苗建增欧阳前武赵立华魏庆范张辉周祁李铮伟苏醒刘永桂王艺聂鹏翔蒋家祺吴宏飞谢玉军黄鹤杨远林宁振兴邓杰文黄涛杨心宇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马晓雯王红朝丁瑞星卢振田拥军朱勇薛雪本标准主要指导人员:宋延龚爱云方军1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能效评价41.1 1一般规定41.2 能效指标41.3 能效评价45能效检测65.

4、1 一般规定65.2 检测内容65.3 检测方法75.4 检测要求7附录A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报告8本标准用词说明13引用标准名录14附:条文说明1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34 EnergyEfficiencyAssessment44.1GeneralRequirements44.2EnergyEfficiencyIndex44.3EnergyEfficiencyAssessment45EnergyEfficiencyTest65.1GeneralRequirements65.2TestingConte

5、nt65.3TestingMethod75.4TestingRequirements7AppendixATheEnergyEfficiencyAssessmentReportofAirConditioningSystemofPublicBuilding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eStandard13ListofQuotedStandards14Add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15.o.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促进深圳市建筑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高深圳市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水平,规范深圳市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制定本标准。1. 0

6、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及检测。1.0.3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及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2. 0.1制冷机房系统chillerplantsystem对于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制冷机房,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及其管道系统。对于蓄冷空调制冷机房,包括蓄冷装置、乙二醇泵、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及其管道系统。2. 0.2蓄冷装置thermalenergysystem(TES)由蓄冷设备(如蓄冰槽、蓄冰罐、蓄水槽等)及附属阀门、配管、传感器等相关附件组成的蓄存冷量的装置。2. 0.3冰蓄冷系

7、统icethermalstoragesystem通过制冰方式,主要以冰的相变潜热蓄存冷量的空调系统。2. 0.4水蓄冷系统waterthermalstoragesystem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的蓄冷空调系统。2. 0.5制冷机房系统能效比(EERs)energyefficiencyratioofchillerplantsystem制冷机房系统总制冷量和总用电量的比值。对于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制冷机房,即多台冷水机组制冷量之和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的用电量之和的比值。对于蓄冷空调制冷机房,即多台冷水机组制冷量之和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蓄冷装置及乙二醇泵的用电量之

8、和的比值。3. 0.6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CEERao)annualaverageoperati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ofchillerplantsystem制冷机房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制冷量与全年累计总用电量的比值。4. 0.7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EERa)annualaverageoperati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ofairconditioningsystem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制冷量与全年累计总用电量的比值。5. 0.8高效制冷机房系统highperformancechillerplantsystem高效

9、制冷机房系统是在满足室内热舒适度和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三级及以上能效等级的制冷机房系统。6. 0.9高效空调系统highperformanceairconditioningsystem高效空调系统是在满足室内热舒适度和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三级及以上能效等级的空调系统。3基本规定3.0.1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参数应采用运行能效比。能效评价宜从空调系统、制冷机房系统、空调设备三个层级进行。7. 0.2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应在不少于一个完整供冷期之后对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

10、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进行评价。3.0.3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应以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为主,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为辅。3.0.4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应在施工和运行使用阶段按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的目标值进行工程实施与运营。4能效评价4.1 一般规定4. 1.1公共建筑水冷式电制冷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运行能效评价应按一级、二级、三级和限额值进行能效分级评价;2当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评价指标低于限额值时,应进行节能改造。1.1.2 纳入运行能效评价的蓄冷系统,其提供的冷量应不低于设计日空调冷量的30%。1.1.3 制冷机房系

11、统采用冷水机组、水泵等空调设备能效应符合现行深圳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JG44的有关规定。4.2 能效指标4. 2.1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应按下式计算:EERaoQao/Nao(4.2.1)式中:EERao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Qao制冷机房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制冷量(kWh);制冷机房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总用电量(kWh)O5. 2.2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应按下式计算:EERa=QaZYNa(4.2.2)式中:EERa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Qa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制冷量(kWh);SNa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时全年累计总用电量(kWh)o4.3

12、能效评价4. 3.1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评价应符合表4.3.I-K表4.3.1-2的规定。高效制冷机房系统、高效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不应低于表4.3.I-K表4.3.1-2规定的三级要求。表4,3.1-1水冷式电制冷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EERa(EERao)评价表系统类型评价对象额定制冷量(kW)一级二级三级限额值水冷式电制冷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7584.44.03.63.017584.84.44.03.2制冷机房系统lmkW/ton0.5o.07O.0.91.01.11.2C.O.P.(7.0)(5.9)(5.0)(4.4)(3.9)(3.5)(3.2)(29)图1制冷机房能效评

13、级图(配置电制冷离心机组)2017年12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DBJ15-129,规定了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不应低于表1的三级要求。表1制冷机房系统最低能效要求系统额定制冷量(kW)系统能效等级系统能效最低要求1758三级3.2二级3.8一级4.621758三级3.5二级4.1一级5.02023年2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部门印发了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2023-2025)(粤发改能源202361号),要求到2025年,大型公共建筑和产业园区制冷系统能效提升20%;逐步改造EERw低于4.0的制冷机房(不包括蓄冷系统)。另根

14、据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4.2.12条中关于夏热冬暖地区空调系统SCOP限定值的约定,当名义制冷量不小于1758kW时,选取4.6作为SCOP的限额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第5.5.2条的规定,选取冷冻水输送系数为30,可计算制冷机房系统能效比为3.99。同理,当名义制冷量小于1758kW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4.2.12条中关于夏热冬暖地区空调系统SCOP限定值的约定,选取4.1作为SCOP的限额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第5.5.2条的规定,选取冷冻水输送系数为30

15、可计算制冷机房的能效比为3.61o同时根据深圳市乃至夏热冬暖地区40个水冷式电制冷空调系统项目系统能效调研情况,其中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理如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大于5.0项目总共有19个,占比48%,19个项目大多属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制冷机房项目或经空调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制冷机房项目,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大于6.0项目总共有9个,占比23%;但仍然存在15个项目制冷机房系统运行能效比小于4.0,数量占比约38%,15个项目大多为未安装空调自控装置的制冷机房项目。综上,当系统额定制冷量不小于1758kW时,本标准取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4.0作为其能效限额值,并依次以5.0、5.5

16、6.0为基准值划分三级、二级、一级。当系统额定制冷量小于1758kW时,选取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3.6作为其能效限额值,并依次以4.5、5.0、5.5为基准值划分三级、二级、一级。另一方面,据统计,空调末端能耗占中央空调能耗的10%40%,因此,按空调末端能耗占中央空调能耗的20%,确定高效空调系统能效等级。对于蓄冷系统,根据深圳市乃至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冰蓄冷能效专题调研结果,取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上四分位数3.0作为三级能效目标值,再按一定权重确定空调系统能效等级。另纳入能效评价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因主机在蓄冰工况下,其性能系数明显低于常规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且系统蓄冰量越

17、大,系统整体能效比越低。本标准约定当进行冰蓄冷系统空调能效评价时,其蓄冰提供的冷量应不低于设计日空调冷量的30%o5. 3.2第4款2020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发布了国家标准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规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其中电动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1级能效最高,2级能效次之,3级能效最低。6. 3.32021年5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深圳市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导则,规定了深圳市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系统能耗,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能效

18、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该导则规定的建筑。深圳市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水平应较深圳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44-2018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45-2018降低50%以上。另该导则在第5.3.1条第7款规定了集中空调系统的制冷机房系统名义工况能效比、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应达到现行广东省地方标准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DBFT15-129的一级能效要求。其中系统额定制冷量小于1758kW时,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最低要求为4.6,系统额定制冷量大于等于1758kW时,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设计

19、能效比最低要求为5.0。并规定了运行调适阶段,其运行效果应达到或接近设计预期为目标。因此,本条文规定了深圳市超低能耗建筑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等级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三级及以上,即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应达到5.0及以上。7. 3.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的规定,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2015和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降低60%75%以上。可以预见深圳市近零能耗建筑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22效比约是超低能耗建筑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的1.25倍。同时充分考虑深圳市近零能耗建筑制冷机房系统建设的可操作性,本条文规定了深圳市近零能耗建筑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等级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三级及以上,即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运行能效比应达到5.5及以上。8. 3.5碳中和建筑是指建筑在运行阶段特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通过建筑碳汇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状

21、态的建筑。5能效检测5.3检测方法5.3.1对于已安装能效监测系统的公共建筑,其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的计算应采用能效监测系统记录的全年运行数据。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第4.1.2条规定,空调系统运行时的室内房间温度不应低于24。对于不存在内外分区的公共建筑,当室外平均干球温度低于20,能效监测系统记录的空调系统运行数据不宜作为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的计算数据,以避免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高而空调系统用电量居高不下。5.3.2据统计,深圳市大型公共建筑中,未设计安装能效监测系统的公共建筑占比60%以上,该部分建筑无法获取全年运行数据来进行空调系统能效检测。为获取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目前市面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在检测工况下,每隔(5-10)min读数1次,连续测量60min,取每次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