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1710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特征码 PRAoQqoTIXgyHXRmCcQs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金秋十月,中国的依法治国进程迎 来重要时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 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 历经 36 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 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 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 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 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李克强总

2、理用 “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 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启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第 2 页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 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 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 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 “涉险滩” ,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 “深化改革”的 “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 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 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

3、固有利益格局。十八 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 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 益格局的决心。 “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 “八项规定” “六项禁令” 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 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 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 走来成就“富裕中国” ,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 年后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 “富强中国” ,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 90 年代初,当苏联、 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 推进改革, “南

4、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 第 3 页 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 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五中全会, 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 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 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 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 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 改革的时代。 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 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唤起的制度力量,必将有力提升国家

5、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执政能力熔铸法治国家之魂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实施依法治 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 使命。 第 4 页 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现代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说: “无论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还是激发动

6、力、促 进和谐、推动发展,只有更加自觉并善于运用法治这个集 中体现现代化治理本质要求的思维和方式,才能在法治轨道上 寻求制度化解决之道。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 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 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 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 程序化。 “国家治理必须通过法制化才能定型精细化,增强执行力 和运行力。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认为,党的政策在治国理 政的实践中进一步成熟后,通过立法程序将其上升为法律,用 第 5 页 宪法法律加以确认、完善和定型。 依法治国,建设法

7、治国家,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提升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 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 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依宪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说, “要把宪法作为国家治理 的基础与保障,强调法治思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强调宪法的 教育与普及,形成社会共识与凝聚力;强调宪法确立的司法机关 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现社会正义。 ” 建设法治政府夯实法治国家之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

8、 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是统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两翼” 。 “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 第 6 页 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法治国家是主体,法治政府是重点。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指出。 对于法治国家来说,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是中心 环节。 当前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简政放权先行,制度建设跟进。我国将推行“权力清单” 制度, “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清单” , “法无禁止皆可 为”;出台“责任清单” , “法定职责必须为” 。这将进一步厘清 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政府当好市场秩序的“

9、裁判员”和改革 创新的“守护神” 。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是对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为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今年 6 月国务院在自查和实 地督查基础上创新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全国工商联和 部分研究咨询机构,围绕简政放权、棚户区改造等部分重点政 策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评估,以便与自查和督查情况进行对表分 析。 第 7 页 在第一方执行、第二方监督之外,引入客观中立的第三方 评估,如同一面镜子,帮助政府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推动政 策实实在在地得到落实。 创新第三方监督,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要完善来自人 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指出,法治国家建 设的重要内容即在于完善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如人大的预决算 审查制度、质询制度和法院的行政诉讼等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