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8231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发挥技术改造对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按照全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园区开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技改工作推进会议部署,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2025年,新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500个以上、带动更新设备1.5万台(套)以上,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1%以上,支撑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二、实施重点(一)推动增产扩能型改造。抓牢“两新政策机遇,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行业,推动电脑、手机、家电、高端摩托车、智联电动车、工

2、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整机、整装企业开展增产扩能,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新品投放,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企业开展主要生产装置上大压小”与产品牌号优化,不断提升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年力争新实施增产扩能型技术改造项目5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具体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区县具体落实,不再重复列出(二)推动提质增效型改造。推动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选取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开展主要设备装置升级、关键工序填平补齐等技术改造,以较少投入快速实现生产条件改善。专项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行业

3、技术改造,聚焦直接接触工序规模化推动自动化装备普及应用,实现降本增效协同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全年力争实施短平快”技术改造项目100o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天工焕新”行动计划,分行业编制数字化转型场景方案图谱,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持续打造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推进AI+制造,深化工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加快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实现产业链生产柔性调度、资源动态调配及行业知识共享,支持入脑企业建设未来工厂。全年力争新建工业大模型5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10个、未来工厂10个。(责

4、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四)推动绿色安全改造。专项推动水泥、合成氨等23个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开展制造业绿色生产水平升级提质行动,完成110家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评估,形成300项绿色技术改造方案清单。接续推动化工行业加快老旧反应器(釜精储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装置更新,加快民爆行业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支持粉尘涉爆和铝加工(深井铸造)制造业企业建设应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年力争新建绿色工厂50个以上改造老旧化工、民爆生产装置100O台(套)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改造。围绕离散型制造领域,支持整车、整机、整装企业围绕新品开发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改造。聚焦流程型制造领域,推动企业围绕现有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吃干榨尽中间环节、促进产业循环链接。全年力争实施产业链协同改造示范项目5个。(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六)推动园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整体改造。发挥园区开发区靠近企业优势,遴选试点园区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集群、应用金融政策工具组织园区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开展规模化技术改造,提升园区开发区制造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建强支撑体系(七)强化技术装

6、备供给。修订印发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2025年版),组织开展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购首用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仪器仪表等技术改造关键设备研发应用,全年力争新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0款以上,带动装备产品市场销售超过2亿元。(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八)强化标准应用。指导企业应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等国家标准,对标行业标杆企业提升标准应用水平。推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加强设备更新标准指引。力争累计推动2000家企业开展贯标提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

7、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强化服务支撑。建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实现技术改造政策精准推送。分行业引育一批既熟悉市场又懂制造工艺、既了解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方案设计商、装备成套商、系统集成商,推动各园区开发区遴选培育技术改造服务商,提升技术改造方案供给能力。全年新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载体1家,系统集成服务商累计达到2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四、加强要素保障(十)改革审批制度。深化园区开发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取消试点园区内满足要求的5大行业中的10大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全面推进区域评估制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制度,保障技术改造项目快速上马。(责

8、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加强财政支持。加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国家支持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大盘。高质量推动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统筹用好市级各有关财政专项资金,加力扩围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人行重庆市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加强金融协同。优化迭代技改专项贷政策,全面落实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贴息、担保费奖补和保费补贴等政策,对进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清单的项目,支持叠加享受

9、技改专项贷政策支持。探索创设园区技改担金融政策工具,健全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统筹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改造。(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人行重庆市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完善工作机制(十三)完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年度市级重点技改项目计划,依托技改e点通“应用开展监测服务,对未按期开工项目实行预警督促。加力调度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加快推动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四)完善技术

10、改造项目常态化对接策划机制。指导督促各区县、各园区开发区常态化开展技改“扫街摸排,持续完善技术改造项目库。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评估、清洁生产评估等服务活动,逐企送政策送方案,努力解决企业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难题。(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十五)完善新开工技术改造项目月度推进机制。按月制定新开工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清单并打表推进。按月对各区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情况、项目开工情况等进行通报。适时对区县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突出问题开展督促指导。(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十六)完善国资国企示范带动机制。推动市、区两级重点国有工业企业制定集团级、企业级技术改造三年计划并加速实施。建立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

11、首版次软件产品绿色采购渠道,带头提供应用场景、试用环境。优化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实施考核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推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经济信息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十七)完善贷款需求直达共享机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需求及时向人行重庆市分行和各商业银行推送。组织开展政银企”交流对接活动,全力帮助企业协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定期开展市内各商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技术改造中长期贷款发放情况晾晒。(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委金融办、人行重庆市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近日,市经济信息委印发了重庆市加力

12、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有关政策,现作如下解读。一、行动方案制定背景为贯彻全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园区开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技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力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我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二、行动方案起草过程在当前国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下,结合当前全市推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实际,市经济信息委研究形成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人行重庆市分行等1

13、2个市级相关部门以及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等17个重点区县的建议意见后,修改完善形成了重庆市加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2025年行动方案。三、行动方案主要内容行动方案共分为主要目标、实施重点、支撑体系、要素保障、工作机制五个大类部分。主要目标。主要明确工作目标。2025年,新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500个以上、带动更新设备1.5万台(套)以上,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1%以上,支撑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重点。一是推动增产扩能型改造,全年力争新实施增产扩能型技术改造项目500个以上。二是推动提质增效型改造,全年力争实施短平快技术改造项目100O个以上。三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年力争新建工业

14、大模型5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10个、未来工厂10个。四是推动绿色安全改造,全年力争新建绿色工厂50个以上,改造老旧化工、民爆生产装置1000台(套)以上。五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改造,全年力争实施产业链协同改造示范项目5个。六是推动园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整体改造。支撑体系。一是强化技术装备供给,全年力争新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0款以上,带动装备产品市场销售超过2亿元。二是强化标准应用,力争累计推动2000家企业开展贯标提升。三是强化服务支撑,全年新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载体1家,系统集成服务商累计达到200家以上。要素保障。一是改革审批制度,简化技改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二是加强财政支持,用好

15、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政策,统筹优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加力扩围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三是加强金融协同,进一步完善国家再贷款政策和市级技改专项贷政策协同机制,探索创设园区技改担金融政策工具,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融资支持力度。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年度市级重点技改项目计划,常态化开展项目监测服务。二是完善技术改造项目常态化对接策划机制,常态化开展技改扫街摸排,持续完善技术改造项目库。三是完善新开工技术改造项目月度推进机制,按月制定新开工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清单并打表推进。四是完善国资国企示范带动机制。五是完善贷款需求直达共享机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需求及时向人行重庆市分行和各商业银行推送,全力帮助企业协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