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9135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8.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鄂托克旗蒙西镇蒙西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水科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二0一三年十月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区概况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3 社会经济21.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21.5 规划指导思想21.6 建设内容和规模21.7 工程投资21.8 效益分析评价32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42.1 项目背景42.2 编制依据42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463 建设内容与规模473.1 建设任务473.2 建设目标473.3 建设规模504 总体布局与措施设计534.1 水土保持分区534.2 防治措施布局534.3 防治措施设计575 施工组织设计835.1工程

2、量估算835.2 施工条件855.3 施工组织形式与方法866 水土保持监测876.1 技术路线和总体布局876.2 监测时段、内容与方法876.3 监测站点的布设与建设876.4 监测运行管理877 技术支持887.1 必要性887.2 专题调研897.3 技术推广907.4 技术培训908 项目管理928.1 组织领导与管理928.2 后续设计928.3 招投标938.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938.5 水土保持监测948.6 施工管理948.7 水土保持竣工验收948.8 水土保持完工后的管理958.9 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959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79.1 投资估算979.2

3、节流导流工程部分投资估算979.3 其他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投资估算10310 经济评价10810.1 概述10810.1 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10810.2 效益分析10810.3 经济评价11211效益分析11711.1 生态效益11711.3 社会效益11812 综合评价11912.1 综合评价11912.2 结 论11911 综合说明1.1 项目区概况蒙西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边缘的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地理坐标在北纬39514023之间,东经1064310652之间。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始建于199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也是国家科技部批准

4、的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和863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总占地约69.13km2(一期),主要分为6个功能分区,南部工业片区,占地约9.82km2,基本为已建设区,仅靠近包兰铁路西侧有少量存量用地。北部工业片区,占地约20.80km2,主要发展能源、化工与冶金产业。中部以两条东西向河沟为依托建设生态景观区,占地约18.84km2。根据园区发展战略目标,将园区建设为聚集效益高、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好、资源就地转化率高的国家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开展了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绿化工程规划、蒙西高新技术工

5、业园区给排水工程规划、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防洪工程规划等。根据园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及环境建设要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进行园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编制单位通过成立项目组,对园区及所属小流域进行了实地勘察,结合当地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治理的调研资料和园区的建设情况,完成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植被主要是荒漠草原植被,其次为沙地植被。植被以牛心卜子为主,其次有克氏针茅、禾草群落,其次为沟岸附近的人工小叶杨、小叶锦鸡儿和沙柳,植被覆盖度在10%25%之间,平均不足15。蒙

6、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处鄂尔多斯市台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年平均降水165mm,年蒸发量3481-3496mm,年平均日照时数3200h,年最高极端气温为39.4,最低为-32.6,年平均气温为9,气温平均日差在12.8-13.3之间,无霜期156-165d。年平均风速为3.1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南风。多年冻土深度1.78m。1.3 社会经济本次规划的仅涉及蒙西镇的部分地区,蒙西镇现有总人口0.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86人,人口密度5人/km2,农业人口0.12万个,各农业总

7、产值为2.89万元,人均年纯收入9998元。1.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项目区水土流失形式以风力侵蚀为主,风水复合侵蚀普遍存在,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6500t/km2a。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水份、养份不断丧失,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园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亟待进行强化治理。1.5 规划指导思想项目建设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园区安全、较少黄河入沙量为目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过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防洪安全等要求,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兼顾园区基础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区建设,建立园区水土保持综合防

8、护体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进一步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小康水平奠定基础。1.6 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实施期二年。结合园区防洪新建工程措施包括:整治南、中、北三条截洪沟,总长度 m,南、北导流河道两条,总长度 m,修建堤防 m;新增植物措施包括:扰动地面植被恢复种草面积 hm2。1.7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8511.19万元,其中截流导流工程投资8198.96万元,其他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投资312.93万元。1.8 效益分析评价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后,流域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重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32 项目背景

9、与设计依据2.1 项目背景2.1.1 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流域概况2.1.1.1 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蒙西工业园区坐落在鄂尔多斯市西部边缘的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园区地处“一盟三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巴彦淖尔市)的交汇处,南依新型工业城市乌海市、北靠全国商品粮基地巴彦淖尔河套平原,东连驰名中外的绒山羊基地阿尔巴斯,西与广裹无垠的骆驼之乡阿拉善隔河相望,素有“鄂尔多斯之窗口,乌海之咽喉,巴彦淖尔之屏障,阿拉善之外局”的美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9514023之间,东经1064310652之间。海拔高度为1080-1165m。蒙西工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194 km2,分期实施。一期开发面积

10、70km2,由生活办公区、高新材料区、化工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区四部分区组成,本设计只针对一期开发区域。规划区域内交通便捷,已构成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南距乌海机场4km;东邻京藏高速公路,并设有蒙西“互通”;西邻京兰铁路和110国道。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蒙西镇南部,与乌海市接壤。坐落在东侧桌子山和西侧黄河之间,为卓子山内北京特木勒、浩尧乌素、阿拉坦图和无名等四条主沟的小流域的下游。北京特木勒沟、浩尧乌素沟、和无名沟在桌子上内小流域分界明显,到达山口后的山前平原地带形成多条小的冲沟,并交错在一起,流域分界不明显。北京特木勒沟位于北部全长约12.7km,流域面积3.7km

11、2,河道比降为16.4;浩尧乌苏沟是一个较大的流域,全长18.2km,流域面积93km2,河道比降为16.2;阿拉坦图沟全长16.9km,流域面积50.6km2,河道比降为14.7;无名沟全长11km,流域面积4.4km2,河道比降为12.0 。表2-1-1 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流域概况流域名称流域面积(km2)主沟长度(km)北京特木勒沟小流域3.712.7无名沟小流域4.411浩饶乌苏沟小流域9318.2阿拉坦图沟小流域50.616.9合计151.758.82.1.1.2 自然概况1、园区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流域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层(Q4lal)角砾,第四系上更新统Q3m黄

12、土,第三系中新统红柳沟组(N1h)泥岩等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第三系中新统红柳沟组(N1h)岩性主要为桔红桔黄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等,属河湖相沉积,泥质胶结,厚层状,分布于黄土层下。在切割较深的沟谷底部零星分布。第四系上更新统(Q3m)岩性主要为黄土、土黄色,较松散,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多见有黄土喀斯特地貌发育,含有大量的云母和少量钙质结核,是构成黄土丘陵的主要岩性。第四系全新统(Q4lapl)岩性主要为角砾,杂色,稍密中密状态,厚度0.51.0m左右,主要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沟底。一般粒径0.52.0cm,最大粒径约10cm,次棱角状,成份为灰岩、砂岩等,大于2mm的颗

13、粒占70%左右,粉细砂及少量粘性的土充填。(2)地质构造及地震流域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西南边缘和祁连褶皱系的东北端,横跨地槽和地台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红糜子湾黑马泉大断裂为界,其西归于祁连褶皱系走廊过渡带。其东则属中朝准地台鄂乐多斯中台拗。工作区的褶皱构造中,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同,其中以背斜为主,这些背斜多为小型的短轴背斜或穹隆构造。地壳发展历史有明显的过渡性及断块升降为主的特点。本区历史上地震活动十分频繁,据史料记载,1219年1969年的750年内,内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级以上6次。最强烈的是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震级8.5级,震中裂度12度。1920年1969年49

14、年间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0次,平均每两年半一次4级以上地震发生。据查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1/400万)工作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特片周期为0.4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地震基本裂度为度。(3)园区水文地质流域内黄土中一般无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在60m左右。地下水的运动方向由两边山地向沟中运动,与地表径流基本一致。地下水径流条件和排泄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变差。流域内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沿河谷分布,出露于地表,汇入河流。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力联系较好,地下水位连续,多为地下水补给河水,但在下游,河水补给地下水。2、园区地形地貌蒙西工业园区从地形特征上隶属

15、的鄂托克旗属鄂尔多斯高原组成部分。蒙西规划区地形简单,地貌单一,从区域上看其形态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总趋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向黄河倾斜,倾斜坡度百分数为1-5%,海拔高度为1080-1165m之间,相对高度60m;地表表面普遍被风沙覆盖,形成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貌,沙丘形态呈馒头状,高度1-5m,沙丘上生长白刺。3、流域沟道特征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山前冲击平地,由山里的北京特木格勒、浩尧乌素、阿拉坦图和无名等四条主沟泄下的洪水漫滩,形成了鱼骨状分沟。北京特木勒沟到达京藏高速公路时分成了2条分沟,浩尧乌素沟到达京藏高速公路时分成了8条分沟,加上无名沟和阿拉坦图沟共形成了12条冲沟,主沟和支

16、沟沟道特征基本相近,除上游壕掌呈宽浅“V”型外,其余多呈窄“”字形,沟底宽一般在10-30m,最宽处40m左右,最窄处仅1-2m。流域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谷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9.5%,沟间地占总面积的50.5%,沟壑密度为2.3km/km2。出山后流域沟床平缓,比降约为4。4、土壤植被(1)土壤类型根据鄂托克旗土壤普查资料,境内土壤类型可划分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共计7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80个土种。其中包括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3个地带性土类和风沙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4个非地带性土类。地带性土壤分布是由东南部的栗钙土逐渐过渡到西北部的棕钙土、灰漠土。除此之外,在一些沙丘

17、梁滩相间的滩地上,土壤发育因受潜水影响,分布着隐域性的风沙土、草甸土,盐土和沼泽土。各类土壤面积比例分布详见图3-1-2。蒙西镇主要是灰漠土为主,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图2-1-2 鄂托克旗土壤类型分布(2)植被群落鄂托克旗天然植被主要分为7大类,包括沙生植物群落、干旱草原植物群落,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干旱荒漠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盐生植物群落和沼生植物。详见表2-1-2。蒙西镇天然植被类型为干旱荒漠草原植被群落,主要生长着红砂、珍珠、霸王、四合木、沙冬青、白刺等稀疏超旱生小灌木。项目内的人工植被主要为公园绿化、广场绿化、道路绿化、厂区绿化和美化的植物,有樟子松、山杏、山桃、连翘和早熟禾等。通

18、过图斑勾绘和查阅园区绿化资料,确定项目区内现状林草措施面积1499.02公顷,包括河道两侧绿地、道路两侧红线退缩范围以及中央生态公园绿地。占全区用地面积的21.68%。7、气象水文(1)气候特征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处鄂尔多斯市台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年平均降水165mm,年蒸发量3481-3496mm,年平均日照时数3200h,年最高极端气温为39.4,最低为-32.6,年平均气温为9,气温平均日差在12.8-13.3之间,无霜期156-165d。年平均风速为3.1m/s,主导风向

19、为东南风、南风。多年冻土深度1.78m。表2-1-2 鄂托克旗植被群落分布状况表植被群落名称主要植被分布沙生植物群落建群种以油蒿为主,其次为沙蒿、拧条锦鸡儿、沙蓬、沙竹、虫实、针茅、冷蒿及多种禾本科、菊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毛乌素沙地。干旱草原植物群落多为混合生长的针茅、冷蒿、油蒿、中间锦鸡儿和多种禾本科、菊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沙化较轻的淡栗钙土上。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有狭叶锦鸡儿、小针茅、冷蒿、兔蒿、黄蒿、骆驼蓬、藏锦鸡儿、红砂、珍珠、蒙古葱、麻黄、苦豆子等。建群种狭叶锦鸡儿主要分布在沙化较轻的棕钙土上,红砂、珍珠主要分布在沙化较轻的沙壤质淡棕钙土上。干旱荒漠植物群落主要生长着红砂、珍珠、霸

20、王、四合木、沙冬青、白刺等稀疏超旱生小灌木。主要分布在灰漠土和沙化较重的栗钙土、棕钙土以及部分风沙土上草甸植物群落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群落类型。具有浓密的草群,种类组成较多,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菊科、豆科及蓼科等种类。主要分布在浅色草甸土上,沙化草甸土则常为草甸群落与沙生群落(油蒿)相间生长。盐生植物群落主要有白刺、碱蓬、盐爪爪、芦苇等。主要生长在盐土或中度以上的盐化土壤上。沼生植物群落伴生植物种类较多,结构复杂,主要有苔草、芦苇、杂草类以及盐地碱蓬、香蒲等,上层土壤含盐量较低的地段有结缕草、草木樨等。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低洼地草甸沼泽化形成的草丛沼泽土壤上。人工种植品种灌木品种

21、主要有杨树、柳树、榆树、沙枣、拧条、沙柳等;牧草主要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苏丹草等;农作物品种包括玉米、糜谷、葵花、西瓜、马铃薯等。分布在水土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人工开垦种植的农田饲草料和地块周边防护林。(2)径流、泥沙由于本地缺乏水文资料,径流计算参考乌海市千里沟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院)中径流计算方法,项目所处流域年平均净流量242.7万m3,频率为P=10%的年份径流量为877.7万m3,P=95%年份径流量为124.3万m3。各沟系径流特征值参数及不同频率设计值见表2-1-3。表2-1-3 各沟系年径流特征值参数及不同频率设计值流域流域面积(km2)年径流量均值(万

22、m3)CvCs/Cv不同频率年径流量(%)P=10%P=25%P=50%P=75%P=90%P=95%千里沟340.6431.60.72.5831562349213142118北京特木格勒3.75.970.72.521.717.912.27.44.63.1无名沟4.47.050.72.51613.295.53.42.3浩尧尔乌苏沟93.0148.720.72.554445230118411477阿拉坦图沟小流域50.680.92 0.72.5296.0 245.9 163.8 100.1 62.0 41.9 合计151.7242.7877.7729.0486.0297.0184.0124.38

23、暴雨洪水特性各山沟均属于山区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主要发生在每年79月份,其特性多为局部暴雨,强度大,笼罩面积小,雨量集中,降雨历时短,来势迅猛,洪水陡涨单峰型过程。海勃湾气象站1967年8月25日实测资料统计,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10.6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35.2mm。(1)参照站设计洪水由于各山沟没有实测洪水资料,本次各山沟设计洪水以邻近地区条件相似河流的大武口沟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本次大武口水文站设计洪水直接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千里沟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成果。 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确定大武口水文站19732002年30年实测洪水系列中,1975年洪水最大,最大洪峰流量为1330m3

24、/s,洪量为2100万m3。据该地区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宁夏水文总站1980年出版的宁夏洪水调查)大武口沟历史洪水见表2-1-4。表2-1-4 大武口沟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表序 号洪水发生时间(年、月、日)洪峰流量(m3/s)可靠程度调查地点调查时间(年、月、日)11905、7、182070供参考大武口水文站195621967、8、41530较可靠大武沟口1967、9、2631975、8、51330实 测大武沟口419541100较可靠大武沟口1966、7、5以上4个年份的洪水明显大于其它实测洪水,作为大洪水对待,按其大小顺序在洪水调查期(19052002年)内进行排位,即1905、1967、197

25、5、1954年洪水分别按1905年以来第1、2、3、4位处理,重现期约为100年、50年、33年、25年。历史洪水洪量插补本站洪峰量关系尚好(见图2-4-1),且有实测大洪水作依据,可由1905、1967及1954年调查洪峰流量插补洪量,以增加洪量系列的代表性,经插补计算得1905年、1967年、1954年的洪量分别为2500万m3、1650万m3、1100万m3。 图2-1-3 大武口站洪峰与一日洪量相关洪峰、洪量频率计算及其特征值参数确定由大武口水文站19732000年实测洪峰、洪量加入历史调查洪水按不连续系列进行频率计算,计算公式为:特大洪水 PM=M/(N+1) M=1,2,a连续系列

26、 Pm=m/(n+1) n=1,2,n采用适线法确定洪峰、洪量特征值参数,频率曲线理论线型采用P型曲线。洪峰、洪量频率曲线见图2-1-4和图2-1-5,特征值参数及不同频率设计值见表2-1-5。表2-1-5 大武口站设计洪峰流量、24小时洪量成果表项 目特征值设 计 值(%)均值CVCS/CV0.10.2123.335102033.350Qm (m3/s)3521.12.5301026601880155013201130823534339205W24 (万m3)3001.62.5426036802390187015001220780408204102 58Qm=352m3/sCv=1.1,Cs

27、/Cv=2.5Q 图2-1-5 大武口水文站24h洪量频率曲线图=352m3/sCv=1.1,C图2-1-4 大武口水文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图W24=300万m3 Cv=1.6 ,Cs/Cv=2.5理论频率曲线 经验点据 历史洪水及特大值 洪水参数的合理性检查将本次成果与宁夏水文手册中地区经验公式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1-6。表2-1-6 大武口站洪峰、洪量成果对比分析表项 目成果来源均值CVCS/CV设 计 值P=0.1%P=0.2%P=2%P=3.3%Qw(m3/s)水文手册3311.023.02770244014001130本 次3521.12.53010266015501320偏

28、差()6.38.79.010.716.8W24(万m3)水文手册3960356020001610本 次3001.62.54260368018701500偏差()7.63.4-6.5-6.8由上表可见:洪量成果变化不大;洪峰流量本次成果比水文手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水文手册成果未考虑1905、1967及1975年历史洪水缘故;洪量变差系数明显大于洪峰变差系数,这是由于洪量受降雨时程分布的影响比洪峰大的缘故,在大青山地区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总体来看,洪水参数符合地区一般规律,无明显不合理现象。(2) 地区经验公式法本次各山沟气候及下垫面条件与大武口沟基本相似,暴雨量也基本接近,各山沟设计洪峰洪量以大武

29、口水文站为参证站。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手册及相关设计文件分析,本区面积小于100km2时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中的面积比指数n=0.67,面积大于100km2时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中的面积比指数n=0.55,由于面积大于100km2与小于100km2的洪峰流量流域面积相关线必交于一点。本次根据大武口站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出面积大于100km2C的值,由此可计算出面积小于100km2C的值。24h洪量地区综合公式与流域面积大于100km2地区综合公式一致。(3)各山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本次各山沟均为小流域,其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主要有地区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其中C为经验系数,一般根据水文站实测资

30、料率定;n为面积比指数,一般根据地区多个水文站进行分析,F为流域面积。推理公式:,为净雨,为汇流历时,实际应用时需分析径流系数和汇流参数m,而这些参数分析需要大量而全面的暴雨、洪水等观测资料,受观测资料缺乏的限制,重要的计算参数只能参考自治区内其它地区的成果进行选择,因此,计算成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且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综上所述,本次采用地区经验公式法进行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设计洪水流量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山前冲击平地,由山里的北京特木格勒、浩尧乌素、阿拉坦图和无名等四条主沟泄下的洪水漫滩,形成了12条分沟,从北向南排序,分别为11#、12#、1#、2#、3#、4#、5#、6#、7#、8

31、9#和10#分沟。11#河12#分沟由北京特木格勒沟的洪水冲刷而成;1#分沟有无名沟的洪水冲刷而成;2#9#分沟由浩尧乌素沟的洪水冲刷而成;10#分沟由阿拉坦图沟的洪水冲刷而成。各山沟设计洪水计算采用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公式为: 洪峰: 洪量:式中:洪峰流量均值(m3/s); 24小时洪量均值(万m3); F流域面积(km2); n洪峰面积比指数,F100km2,n=0.67; 洪量面积比指数,n0.79。C与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有关的经验性参数。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及分析成果计算出各山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1-7。表2-1-7 各山沟设计洪水成果表沟名F(km2)项目均值CvCs/Cv设计值(

32、备注123.351020北京特木格勒3.7Qm(m3/s)15.51.62.51249778634021对应11#、12#分沟W24(万m3)5.961.82.554.141.332.525.815.67.4无名沟4.4Qm(m3/s)17.41.62.513910987714524对应1#分沟W24(万m3)6.831.82.561.947.437.229.617.98.5浩尧尔乌苏沟93Qm(m3/s)134.21.22.5787642538457324202对应2#、3#、4#、5#、6#、7#8#、9#分沟W24(万m3)76.111.72.5649502398320199100阿

33、拉坦图沟50.6Qm(m3/s)89.31.22.552342735830421634对应10#分沟W24(万m3)47.061.72.5401310246198123629、水资源及满足程度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项目区内没有可利用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浅层地下水。(1)浅层地下水资源量黄河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318.12万m3/a,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及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见表2-1-8。表2-1-8 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及地下水资源量表 单位:万m3/a二级类型区三级类型区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降水补给量地表水渗漏井灌回归补给

34、山丘区侧向补给合计黄河平原区(a-1)a-1-1p165.0470.320.870.00236.24235.371318.12a-1-2p716.93167.938.99197.901091.741082.75(2)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按照水资源评价中有关地下水可开采量估算方法,本次采用可开采系数法进行估算。黄河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779.69万m3/a,见表2-1-9。表2-1-9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表 单位:万m3/a二级类型区三级类型区可开采系数可开采地下水量黄河平原区(a-1)a-1-1p0.62146.

35、47779.68a-1-2p0.58633.21(3)地下水水量可靠性分析该区域内现状用水主要是区内居民综合生活用水、牲畜及林牧业用水。根据调查,2010年末,区内地下水用水量为121.25万m3,其中综合生活用水量为65.48万m3,牲畜及林牧业用水量为55.77万m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779.69万m3,则地下水剩余可开采量为658.44万m3。根据第5章规划需水预测分析,工业园区各规划水平年综合生活(城市居民生活、第三产业)需水量分别为142.6、172.0、246.1万m3/a,地下水现状的剩余可开采量可以满足园区的需水量要求。(4)地下水水质可靠性分析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中

36、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现将该标准与该地区地下水检验结果对比见表2-1-10。表2-1-10 地下水水质评价表检验项目单位国家标准地下水评价结果色度度155合格浑浊度NTU10合格臭和味描述无无合格肉眼可见物描述无无合格PH-6.58.56.5合格耗氧量mg/L3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188.2合格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氰化物mg/L0.05氟化物mg/L1.00.9合格氯化物mg/L25016合格硝酸盐mg/L207合格硫酸盐mg/L2502合格六价铬mg/L0.05未检出合格挥发酚mg/L0.

37、002未检出合格汞mg/L0.001未检出合格硒mg/L0.01未检出合格砷mg/L0.01未检出合格铜mg/L1.0未检出合格铁mg/L0.323超标耐热大肠杆菌个/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个/L不得检出从表2-1-10可以看出,在所有检测项目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2项指标超标,其它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生活用水处理系统技术处理后可用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5)地下水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318.12万m3/a,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779.69万m3/a。该区域内现状地下水用水量为121.25万m3,则地下水剩余可开

38、采量为658.44万m3。园区各规划水平年综合生活(城市居民生活、第三产业)需水量分别为142.6、172.0、246.1万m3/a,地下水现状的剩余可开采量可以满足园区的需水量要求。地下水水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2项指标超标,其它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生活用水处理系统技术处理后可用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生活用水。2.1.1.3 社会经济条件1、项目区所属区域人口、人均收入及产业结构项目区地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该旗总土地面积20064km,全旗总人口9.89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91万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能

39、源基地西移,鄂托克旗进入一个能源、化工大发展的新时期。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68亿元,财政收入34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全旗粮田面积0.71万hm,粮食总产量2.9万t,人均粮食产量334kg。按照鄂托克旗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区划调整,原公其日嘎乡的1个村、阿尔巴斯苏木的3个嘎查并入蒙西镇。全镇现辖渠畔、碱柜、羊场、新民、其劳图、苏亥图、巴音温都尔、伊克布拉格8个村嘎查和隆安社区、蒙西社区2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977 km2。2、地方经济概况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始建于1998年,是内蒙第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也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新

40、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和863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总规划面积69.13 km2,已开发利用12.2km2(包括已批未建项目用地),由生活区办公区、高新材料区、化工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区、仓储物流区、生态旅游区六部分组成。园区集聚人口约4000人。蒙西工业园区由蒙西水泥、神华焦化另个企业为龙头逐步发展起来。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第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2003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列为全区20家重点扶持园区;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为全国第一批(全国13家之一)循环

41、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蒙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详见表2-1-11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表2-1-11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行政区划总面积(km2)耕地面积(hm2)总人口(万人)GDP(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耕地(亩)农民人均收入(元)鄂托克旗20064138509.892686.73.68680蒙西镇197720230.991002.893.599983、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园区外交通有京藏高速、110国道和京兰铁路,乌海飞机场距园区也只有15km,园区内已建成“四横五纵”的道路

42、交通网络,园区内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园区及所在流域内水利工程发展缓慢,到目前,沟道内没有控制性工程。发源于东侧低山和丘陵区的北京特木勒沟、无名沟、浩尧乌苏沟、阿拉坦图沟的洪水到达山前冲击平地后漫滩形成了10多条冲沟。这些冲沟经过京藏高速公路流入园区,在园区的东部形成了9条较大的冲沟,经过和谐路和运煤专线后汇流成2条主要冲沟后通过110国道和铁路桥涵,流入黄河。园区内的南北向和谐路上对应较大冲沟有7座桥涵,运煤专线有桥涵2座;位于园区西侧的110国道在园区边界内有桥涵2座,包兰铁路有桥涵15座。园区内经过多年的洪水冲刷,形成多条排洪沟,受气候、地貌、岩性等因素的限制,由于不稳定粉质粘土夹层的存在,局部地区遇到较大洪水就会造成河床摆动,引起洪水泛滥。不但直接影响园区内生民财产的安全,而且产生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1.1.4 土地利用状况蒙西镇总面积197742hm2,农地面积2024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