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乙醇GB6782002.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9268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水乙醇GB6782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无水乙醇GB6782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无水乙醇GB6782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无水乙醇GB6782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无水乙醇GB6782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6782002无水乙醇Ethanol absolute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2-12-01实施无水乙醇 Ethanol absolute分子式:( CH3CH2OH C2H6O)相对分子量 :46.07 性状: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醇香味浓厚。易吸湿,能与水;乙醚;三氯甲烷等多种有机溶剂任意混溶。 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含量 ( CH3CH2OH) % 99.899.799.5密度 (20)时 g/L0.7890.791与水混合实验合格合格合格蒸发残渣 % 0.00050.0010.001水分 % 0.20.30.5酸度(以H计)(m mol

2、/100g) 0.020.040.1碱度(以OH计)(m mol/100g) 0.0050.010.03甲醇 ( CH3OH) % 0.020.050.2异丙醇(CH3)2CHOH % 0.0030.010.05羰基化合物(以CO计) % 0.0030.0030.005铁(Fe) % 0.00001锌(Zn) % 0.00001还原高锰酸钾物质(以O计) % 0.000250.000250.0006易碳化物质 合格合格合格 检测规则:按GB/T619的规定进行采样和验收 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中: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照GB 602 ;GB 603 ;GB60

3、1之规定制备。 实验室用水符合GB6682中三级水规格。 杂质测定中,样品称量须准确至0.1mL。1 含量 ( CH3CH2OH) GB/T 97221.1 原理: 样品及其被测组分被气化后随载气同时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组分与固定相进行气固或气液两相间的吸附或溶解,脱附或解析等物化性质的差异,在柱内形成组分迁移速度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先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仪,由记录仪绘制相应的色谱图。各组分的保留值和色谱峰面积或相应的峰高值分别作为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1.2 试剂: 1.2.1 标准样品:其色谱法主体含量不得低于99.9%; 1.2.2 氢气和氮气: 其纯度不得低于99.8%,使

4、用前需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炭等进行净化处理。 1.2.3 空气:应无腐蚀性杂质。使用前需进行脱油;脱水处理。 1.3 测定条件: a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载气及流速:氮气,9 cm/s ; c 柱长:3 md 固定相:有机401 0.180.28 mm(6080目); e 柱温度: 120 ; f 气化室温度:150 ; g检测器温度:150 ; h 进样量:不少于 0.4uL ; j色谱柱有效柱高:Heff 6 mm ; k 不对称因子:f 3.4 ; l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 r甲醇,乙醇=0.47 ; r异丙醇,乙醇=2.37; 1.4 定量方法:(归一法)

5、归一法计算公式: Xi= 式中:Xi式样中组分i的百分含量,% ; f1组分i的校正因子;A1组分i的峰面积,平方厘米; 需较正组分甲醇和异丙醇相对于乙醇的质量校正因子分别为: f甲醇/乙醇= 2.21 ; f异丙醇/乙醇=1.00 。 注意:当采用归一法定量时需满足下列要求: 1)色谱图中所显示的色谱峰不能有平头峰和崎型峰; 2)进样量需在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内,所有组分在实验条件下应全部流出。 3)仪器的衰减比值须严格标定。 同样方法测的甲醇;异丙醇的含量, 2 密度 2.1 定义:密度是指在20时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L。 2.2 测定: 用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准确量取样品的温度

6、用经过校正的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注入已洗净,烘干冷却,并已准确称量的称 量瓶中,称量。两次称量均需准确至0.0001g。 样品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密度= 式中:M1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 ; M2称量瓶的质量,g ; V用经过校正的移液管准确移取样品的体积 ,mL 。 3 与水混合实验: 量取15 mL样品,加45 mL水,摇匀。放置1h,溶液应澄清,无异臭。 4 蒸发残渣 GB 97401988 4.1 原理: 利用样品主体与残渣挥发性质的差异,在水浴上将样品蒸干,并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使样品主体与残渣完全分离。可用天平称出残渣的质量。 4.2 仪器和装置: 分析天平, 感量为0

7、0001g 。4.3 测定: 量取127mL(100g)样品,置于水浴上将样品蒸干,水浴上将样品蒸干,并在(1052)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蒸发残渣按下式计算: X= 式中 :X蒸发残渣的质量百分含量,%; m1残渣和蒸发皿的总质量,g; m2蒸发皿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g; 5 水份 5.1 原理 : 本方法适用于部分固体和液体有机试剂中游离水或结晶水的测定,本方法不适用于能和卡尔费休试剂的主要成分反应并生成水的样品,以及能还原碘,或氧化碘化物的样品中水分的测定。 5.2 试剂 5.2.1 甲醇: 如含水分大于0.05%,用4A分子筛脱水,按每mL溶剂0.1g分子筛的比例加入,放置2

8、4h以上。 5.2.2 碘 :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48h以上。 5.2.3 砒啶:如含水分大于0.05%,用4A分子筛脱水,按每mL溶剂0.1g分子筛的比例加入,放置24h以上。 5.2.4 4A分子筛 : 于500陪烧2h,于干燥器(不得放干燥剂)中冷却至室温。 5.2.5 二氧化硫:钢瓶或用硫酸分解亚硫酸钠制得。均需进行干燥处理。 5.2.7 卡尔费休试剂: 量取670mL甲醇(5.2.1)于1000 mL干燥的棕色磨口瓶中,加入85g碘(5.2.2),盖紧瓶盖,振摇至碘全部溶解。加入270 mL砒啶,(5.2.4),摇匀。于冰水浴中冷却。缓缓通入二氧化硫,使增重达65g左右,盖紧瓶盖,摇匀

9、于暗处放置24h以 上。 5.2.8 水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2g水,精确至0.0001g ,置于100mL容量瓶用甲醇(5.2.1)稀释至刻度,摇匀。 5.3 仪器及装置: a):自动滴定管 ; b):终点电测装置 。 5.4 操作: 5.4.1 终点的确定(永停法): a) 原理: 在浸入溶液中的两铂电极间加一电压,若溶液中有水存在,则阴极极化,两极之间无电流通过。滴定至终点时,溶液中同时有碘和碘化物存在,阴极去极化,溶液导电,电流突然增加至一最大值。并稳定1min以上,此时即为终点。 B)卡尔费休试剂的标定: 在反应瓶中加一定体积(浸没铂电极)的甲醇(5.2.1),在搅拌下用卡尔费休

10、试剂(5.2.7)滴定至终点。加5mL甲醇(5.2.1),滴定至终点,并记录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V1),此为水标准溶液的溶剂空白。 加5mL水标准溶液(5.2.8),滴定至终点,并记录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V2),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T = 式中:T 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度, g/mL ; M加入水标准溶液中水的含量,g ; V1滴定溶剂空白时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mL ; V2滴定水标准溶液时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mL ; c )样品中水分的测定: 在反应瓶中加一定体积(浸没铂电极)的甲醇(5.2.1),在搅拌下用卡尔费休试剂(5.2.7)滴定至终点。迅速加入5 mL样品,滴定至终点。

11、并记录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V1)。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按下式计算:X = 式中:X样品中水的质量百份含量,% ; V1滴定样品时卡尔费休试剂的用量,mL; M加入样品的质量,g ; T 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度, g/mL ; 6 酸度或碱度: 6.1 试剂: A 无二氧化碳的水: 将水注入烧瓶中,煮沸10min,立即用装有钠石管的胶塞塞紧,放置冷却。 B 酚酞指示剂(10g/L):称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 取20 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注入 500 m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

12、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D 甲基红指示液(10g/L) 称取1.0g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E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02mol/L : 取20 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 5mol/L,注入 500 m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2 测定: A 酸度的测定: 取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入4滴甲基红指示液(10g/L),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02mol/L中和,到达终点时,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加入25.2 mL(20g)样品,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

13、30s。 B 碱度的测定: 取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10g/L),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 中和,到达终点时,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加入25.2 mL(20g)样品,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样品的酸度或碱度以每百克样品中所含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毫摩尔数表示: 酸度或碱度 = 式中:V滴定时酸或碱所消耗的体积,mL ; C 滴定时所消耗的酸或碱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M样品的质量,g ;7 羰基化合物:7.1 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羰基化合物于2,4

14、二硝基笨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笨腙,在碱性溶液中呈暗红色,以用于羰基化合物的分光广度法或目视比色法测定。7.2 试剂:A 2,4二硝基笨肼 : 称取0.05g 2,4二硝基笨肼 ,溶于25 mL无羰基甲醇和2 mL盐酸中,稀释至50 mL。使用期两周。B 氢氧化钾甲醇: 将15.00 mL氢氧化钾溶液(330g/L)与50 mL无羰基甲醇相混合。使用期两周。C 无羰基甲醇: 量取2000 mL甲醇,注入2500 mL蒸馏瓶中,加10.0g 2,4二硝基笨肼和0.5 mL盐酸,在水浴上回流2h 加热蒸馏,弃取最初50 mL蒸馏液,收集蒸馏液储存于棕色具塞瓶中。制备后,羰基 0.001%。D羰基

15、化合物(1mL溶液含1mg CO) 称取10.43g丙酮(相当5.000CO)至于含有50mL无羰基甲醇的100mL容量瓶中,用无羰基甲醇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量取20.00mL此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无羰基甲醇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使用前制备。7.3 测量: 取0.63 mL(0.5g)样品,置于25 mL比色管中,加1 mL 2,4二硝基笨肼(1.0g/L),盖上比色管,摇匀,静止30min。加8 mL砒啶,2 mL水,2 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静置约30min。用无羰基甲醇稀释至25 mL,摇匀,比色。所呈暗红色不得深于标准比对溶液。 标准比对溶液的制备是取含下列数量的羰基化合物的标

16、准溶液: 优级纯 分析纯0.015 mg CO ; 化学纯0.02 5 mg CO 。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8 铁:8 .1 试剂:8.1.1 氨水(10%):量取40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8 .1.2 1,10-菲萝啉:称取0.20g 1,10-菲萝啉(C12 H8N2 H2O)或1,10菲萝啉盐酸盐(C12 H8N2HCI H2O)加少量水振摇至溶解,必要时加热,稀释至100mL 。8.1.3 抗坏血酸溶液(20g/L): 称取2.0g抗坏血酸加少量水振摇至溶解,必要时加热,稀释至100mL 。8.1.4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5 称取乙酸钠164g(CH3COONa 3

17、H2O)溶于水,加40mL 乙酸,加少量水振摇至溶解,必要时加热,稀释至1000mL 。8.1.5 铁标准溶液(0.1000mg=1mL): 称取0.8635g的硫酸铁铵(称准至0.0001g),溶解于200mL 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5mL 浓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8.2 测定: 量取25 mL(20g)样品,注入蒸发皿中,加0.5mL硫酸溶液(10%)在75水浴缓慢加热至近干,冷却。稀释至15mL。用氨水(10%)调节溶液PH值至2后,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20g/L),5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5),1mL 1,10-菲萝啉溶液,稀释至25mL,摇匀,放置

18、5min,所呈红色不得深于标准比对溶液。 标准比对溶液的制备是取含0.002mg的铁的标准溶液加硫酸溶液(10%)稀释至15 mL,于同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9 锌 9.1原理:从光源中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的光,通过火焰中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吸收的大小与火焰中原子浓度的关系符合郎伯比尔定律: A=K* L* N 式中:A 吸光度, K吸光系数, L 吸收程长度, N 火焰中待测离子的原子浓度, 当吸收程长度L与吸收系数K一定时,吸光度A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N呈正比。利用此定律可进行定量分析。 9.2仪器条件: 光源锌空心阴极灯; 波长213.5 nm ; 火

19、焰 乙炔空气。9.3 试剂:9.3.1盐酸溶液(20%): 量取504 mL盐酸,稀释至1000 mL。 9.3.2锌标准(1mL溶液含有0.1mgZn): .称取0.125g氧化锌,溶于100mL水及1mL硫酸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至刻度。9.4 测定方法: 量取6.3mL (5g)样品,在75水浴缓慢加热至近干,残渣溶于1mL盐酸溶液(20%)及5m水中,稀释至10mL,备用。 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配制35个浓度成正比的带测元素标准溶液以水或溶剂调零,在规定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制备的试液 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吸光

20、度,并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待测元素的浓度,待测元素的浓度应在工作曲线的范围内。10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10.1 溶液和试剂:A 三氯化铁溶液的制备: 称取46g三氯化铁(Fe CI36H2O),用900 mL盐酸溶液(1+40)溶解,并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1000mL。 标定:移取10.0 mL三氯化铁(Fe CI36H2O)溶液 I,置于200 mL磨口锥型瓶中,加15 mL水,5 mL盐酸溶液(1+40),及4.0g碘化钾,盖好瓶塞,置于暗处静止5min ,加100 mL水,用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c(NaS2O3)=0.1 ,滴定释放出来的碘。临近终点,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10g

21、/L)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 式中: C -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 ,mol/L ; V1滴定消耗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C1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V 标定时移取三氯化铁溶液的体积,mL ; 270.3 三氯化铁的摩尔质量M(Fe CI36H2O) ; 标定后,通过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液最终浓度为45.0mg/ mL B 氯化钴溶液的制备: 称取60g氯化钴(CoCI26H2O),用900 mL盐酸溶液(1+40)溶解,并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1000mL。 标定:吸取5 mL氯化钴溶液

22、置于200 mL磨口锥型瓶中,加5 mL过氧化氢(3%),10 mL氢氧化钠(270g/L),缓缓煮沸10min,静止冷却,加入60 mL硫酸溶液(10%)和2g碘化钾,盖好瓶塞,并缓缓摇动,使沉淀溶解,静止10min ,加100 mL水,用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c(NaS2O3)=0.1 ,滴定释放出来的碘。临近终点,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氯化钴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式中:C -氯化钴溶液的浓度 ,mol/L ; V1滴定消耗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C1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V 标定时移取氯化钴溶液的

23、体积,mL ; 270.3 三氯化铁的摩尔质量M(CoCI26H2O) ;标定后,通过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液最终浓度为59.5mg/ mLC 盐酸溶液(1+40) 量取3900 mL水,加入100 mL盐酸,混匀。D试剂 :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c(1/5KMnO4)=0.1mol/L 1 ) 配制: 称取3.3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水中,缓缓煮沸15min,冷却后置于暗处保存两周。以4#玻璃坩锅抽滤于干燥的棕色瓶中。过滤用的4#玻璃坩锅预先应以同样的高锰酸钾溶液缓缓煮沸15min,收集瓶也要用此高锰酸钾溶液洗涤23次。 2) 标定: 称取0.2g于105110烘

24、干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34份,精确至0.0001g,溶于100mL硫酸溶液(8+92)中,用配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临近终点时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保持30s不褪。同时作空白实验。) 计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c(1/5KMnO4)=0.1mol/L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1/5KMnO4)=式中:c(1/5KMnO4)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的浓度,mol/L; m基准草酸钠的质量,g ; V1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实验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67.00基准草酸钠的摩尔质量,M(1/2Na2C2O4),g/moL ;10.2 测

25、定方法: 量取24 mL(19g)化学纯量取10 mL(8g)样品,注入干燥的具塞比色管,调节温度至25,加入0.1 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c(1/5KMnO4)=0.1mol/L,摇匀。盖紧比色管在25避光放置5min,溶液所呈粉红色不得浅于同体积标准色。 标准色的制备是分别量取三氯化铁溶液;氯化钴溶液;使之含0.27g三氯化铁和0.47g氯化钴,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刻度。12 易炭化物质12.1 原理: 浓硫酸可从一些有机物中按水的组成夺取氢和氧,将这些有机物炭化,从而使浓硫酸或浓硫酸与样品的混合液呈现颜色,可用于易炭化物质的目视比色法的测定。12.2

26、试剂: 本试验方法中: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照GB 602 ;GB 603 ;GB601之规定制备。 实验室用水符合GB6682中三级水规格。 杂质测定中,样品称量须准确至0.1mL。1 盐酸溶液(1+40) 量取3900 mL水,加入100 mL盐酸,混匀。 A 三氯化铁溶液的制备: 称取46g三氯化铁(Fe CI6H2O),用900 mL盐酸溶液(1+40)溶解,并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1000mL。 标定:移取10.0 mL三氯化铁(Fe CI36H2O)溶液 I,置于200 mL磨口锥型瓶中,加15 mL水,5 mL盐酸溶液(1+40),及4.0

27、g碘化钾,盖好瓶塞,置于暗处静止5min ,加100 mL水,用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c(NaS2O3)=0.1 ,滴定释放出来的碘。临近终点,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 式中: C -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 ,mol/L ; V1滴定消耗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C1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V 标定时移取三氯化铁溶液的体积,mL ; 270.3 三氯化铁的摩尔质量M(Fe CI36H2O) ; 标定后,通过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液最终浓度为45.0mg/ mL B

28、氯化钴溶液的制备: 称取60g氯化钴(CoCI26H2O),用900 mL盐酸溶液(1+40)溶解,并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1000mL。 标定:吸取5 mL氯化钴溶液,置于200 mL磨口锥型瓶中,加5 mL过氧化氢(3%),10 mL氢氧化钠(270g/L),缓缓煮沸10min,静止冷却,加入60 mL硫酸溶液(10%)和2g碘化钾,盖好瓶塞,并缓缓摇动,使沉淀溶解,静止10min ,加100 mL水,用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c(NaS2O3)=0.1 ,滴定释放出来的碘。临近终点,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氯化钴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式中:

29、C -氯化钴溶液的浓度 ,mol/L ; V1滴定消耗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C1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V 标定时移取氯化钴溶液的体积,mL ; 270.3 氯化钴的摩尔质量M(CoCI26H2O) ; 标定后,通过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液最终浓度为59.5mg/ mL。 D 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称取63g硫酸铜(CuSO4H2O)用900 mL盐酸溶液(1+40)溶解,并用盐酸溶液(1+40)稀释至1000mL。 标定:吸取510mL硫酸铜溶液,置于200 mL磨口锥型瓶中,加50 mL水,12 mL乙酸溶液(12%),和3g碘

30、化钾,盖好瓶塞,静止5min ,用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c(NaS2O3)=0.1 ,滴定释放出来的碘。临近终点,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式中:C -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mol/L ; V1滴定消耗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C1硫代硫酸纳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 V 标定时移取硫酸铜溶液的体积,mL ; 249.7 硫酸铜摩尔质量M(CuSO46H2O) ; 标定后,通过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液最终浓度为45.00mg/ mL。 12.3 测定: 量取10 mL硫酸,冷却至10,在振摇下逐滴加入10 mL样品(此时温度不得高于20)放置5min,溶液颜色不得深于下列标准色: 优级纯 :R/40 ; 分析纯 :R/30 ; 化学纯 :R/25 ; 其中: 原标准色的配制 R0.3 mL氯化钴溶液 ; 0.4三氯化铁溶液 ; 0.2mL 硫酸铜溶液 ; 4.1mL水 ; 稀 标准色的配制: 用盐酸溶液(1+40)稀释原标准色,稀释程度以m/n 表示, m表示原标准色的号;n表示稀释倍数。稀标准色应当天配制。 附录:图1卡尔费休法水分测定仪滴定装置图:图2二氧化硫发生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