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839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6.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教师心理健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心理健康目录一、引入二、问题和现状三、健康定义四、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六、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策略一、引入个案警示个案警示(1)2004年年7月刚从四川师范大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石柱县中学任教的学任教的22岁女教师马某,因不岁女教师马某,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而产生严重的心能承受工作之重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上班理障碍,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在宿舍上吊自杀。(2)2004年年10月月16日上午,海南省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

2、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定安县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一名一名23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了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了自己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所幸被所幸被120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离生命危险。(3)2005年年1月,宁波二中的月,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几个故

3、事:感慨老师难当,生活不易几个故事:感慨老师难当,生活不易思考:思考:我了解自己吗?我了解自己吗?我喜欢我的职业和现在的状态吗?我喜欢我的职业和现在的状态吗?我能较好地应对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我能较好地应对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状态吗?我生活的健康、幸福、快乐吗?我生活的健康、幸福、快乐吗?二、问题和现状(一)现状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据天津市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多个城市教师进行测试,显示出: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

4、问题。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1.危害自己:危害自己: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引发生理问题:心理压力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引发生理问题:心理压力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加剧、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加剧、四肢出汗等)四肢出汗等)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内生态环境失内生态环境失衡衡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病毒、病菌侵袭。病毒、病菌侵袭。2.危害学生:危害学生:教师存有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师存有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潜在威胁是无时不刻的,这颗潜在威胁是无时不刻的,这颗“情绪炸弹情绪炸弹”不知什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么时候会突然“爆炸爆炸”,给学生心理上以伤

5、害。,给学生心理上以伤害。3.危害社会:危害社会: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一大批受过心理问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一大批受过心理问题教师的熏陶的学生走出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题教师的熏陶的学生走出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不同职业阶段教师心理问题不同职业阶段教师心理问题 将将教教师师职职业业生生涯涯划划分分为为:职职初初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待退休期四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和待退休期四个阶段。每每个个阶阶段段都都有有独独特特的的生生理理、心心理理年年龄龄特特征征,也也有有职职业业成成熟熟特特征征。每每一一个个阶阶段段都都有有新新的的发发展展任任务务、新新的的矛矛盾盾和和新新的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

6、从从一一个个阶阶段段向向另另一一个个阶阶段段过过渡渡,不不能能坐坐等等职职业业年年限限的的到到达达,而而应应积积极极面面对对,做做好好准准备备,有有效效的的预预防防可可能能发发生生的的各各种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一)职初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一)职初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职职初初教教师师就就是是指指刚刚走走上上教教师师岗岗位位1 1至至2 2年年的的新新教教师师。这这个个时时期期是是教教师师整整个个职职业业生生涯涯中中遇遇到到困困难难最最大大的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阶段。主主要要心心理理问问题题:环环境境适适应应不不良良、工工作作方方式式适适应应不不

7、良良、人人际际关关系系不不良良等等等等。有有的的还还会会进进一一步步发发展展成成校校园恐怖症、各种人际交往障碍等。园恐怖症、各种人际交往障碍等。主主要要原原因因:理理想想与与现现实实的的碰碰撞撞造造成成的的心心理理失失衡衡;角角色色转转换换的的自自我我期期待待与与他他人人接接纳纳的的不不协协调调;急急于于成成功功和和屡屡屡屡失失败败带带来来的的焦焦虑虑情情绪绪;以以及及走走进进新新的的职职业业群群体体的心理调适等问题。的心理调适等问题。1 1、把握新角色的烦恼。、把握新角色的烦恼。和在学校读书相比,他们再不能随心所欲地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也不能无所顾忌了。当你想端庄威严的时候,又怕过于做作;当你

8、想和蔼可亲的时候,又怕有失尊严。你会经常为“我像不像个教师?”、“我在学生眼里有没有威信?”诸如此类的问题而焦虑。如何把握师生关系的尺度,也是常常困扰新教师的问题。对学生到底是凶一点好还是宽一点好?很多新教师一开始都想做一个平易近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实践了一个阶段,发现师生情感融洽了,但是班级纪律松散了。也有一些教师一上来就想控制住学生,结果师生关系搞僵了。2 2、面对课堂生存的困扰。、面对课堂生存的困扰。对于大多数新教师来说,课堂纪律的掌控是职业生存的第一步。因为新教师往往是调皮学生捉弄的对象在他们认可你的权威之前,你必须先接受他们对你能力的考量。对于学生不友好的挑战,你将如何应对?以教

9、师的身份威压学生不一定信服;借助领导或家长的力量学生更会小瞧你;只有以宽容和幽默来化解才是最佳方案。但是这种“临门一脚”的智慧,只有经过教育实践的沙场历练,才会心至神来。有些新教师几经挫折后患上“教室恐怖症”。3 3、走进新群体的沉重、走进新群体的沉重当你走进一所学校,与你同事的教师有各个年龄层次、各种不同经历的人,你们每天同处一室办公。时间长了,你会感受到你们其实不仅是同事,还是对手,但是这种竞争是掩饰在温文尔雅的氛围里、相敬如宾的关系之下的。你脱离了大学的群体,却迟迟无法融入新的职业群体。你还没有成家,过去的朋友四散而去,你又不想让父母过多为你操心。你有很强的自尊心,心里再苦再累也不会流露

10、在脸上,心中的烦恼和焦虑无处诉说,因此,憋在心里更显得沉重。(二)成长期教师常见的心理困惑(二)成长期教师常见的心理困惑 进进入入教教师师职职业业的的第第三三至至第第十十个个年年头头叫叫做做教教师师的的成成长长期期。在在这这个个时时期期,大大部部分分青青年年教教师师已已经经克克服服了了最最初初的的惶惶恐恐,逐逐步步适适应应了了新新的的职职业业环环境境,并并且且开开始始为自己的成长提出新的目标。为自己的成长提出新的目标。由由于于客客观观条条件件和和自自身身素素质质的的差差异异,青青年年教教师师的的成成长长也也是是不不均均衡衡的的。脱脱颖颖而而出出的的青青年年教教师师在在获获得得心心理理满满足足的

11、的同同时时,也也会会承承受受来来自自多多方方面面的的压压力力。处处在在相相对对劣劣势势地地位位的的教教师师由由于于付付出出的的努努力力得得不不到到相相应应的的回回报报,可可能能心心灰灰意意冷冷、怨怨天天尤尤人人,甚甚至至对对他他人人的的成成功功采采取取贬贬抑抑、诋诋毁毁等等消消极极心心理理防防御御方方式式,甚甚至至产产生生嫉妒等不良情绪。嫉妒等不良情绪。1 1、自我期待与现实认可的差距、自我期待与现实认可的差距 进入成长期的青年教师产生了美好的希望: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但是,现实认可的标准,最终评价你的工作业绩的是考试分数、升学率。你发现,有些教师不搞改革、就靠加班加点,他的学生照样考个好

12、分数!教育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曾在许多有抱负的青年教师心里引起强烈冲突。执着理想,不入俗流,你即使再优秀也不会被现实所认可。但是放弃理想,一味顺应潮流,为应试而教,为考分而忙,你会感到职业生命的窒息。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要积极适应现实,又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在顺应中求变革,在渐变中求发展,这是最可行的改革之路。2 2、领导的期望与同行接纳之间的不一致、领导的期望与同行接纳之间的不一致 领导常常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也经常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设各种条件。但是,当你真的按照领导的期望脱颖而出的时候,种种压力也迎面而来。成长期的青年教师越是成长得快,越要比较多地承受打破平衡所遭受的压力。在竞争的时代

13、你的优秀客观上会对你的同行造成压力。当然,同事的表现不排除嫉妒、狭隘等不良方面。因此,如果你想优秀,你就要做好经受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思想准备。同时,在你发展自己业务的时候,也要同时发展自己的人际智慧,毕竟,良好的同事关系也是你成长的资源。3 3、因小有成就导致自我认知不合理、因小有成就导致自我认知不合理 这种问题恰恰发生在初出茅庐而又小有声名的好老师身上,他们在没有太多的成功感的时候,是比较虚心谨慎,比较注意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的。但是,一旦他们获得了较多的成功便会产生对自我估价的认知偏差,夸大自己的长处,固执己见,轻视他人的意见。在与学生和家长交往的时候,他们就会思维狭窄,一味从自己出发,而不

14、愿意客观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偏离了正常的教师角色。4 4、渴望成功与狭窄的成功观念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狭窄的成功观念的矛盾 教师职业成功的标志是什么?业务娴熟也好,水平高超也好,能力卓著也好,若没有行政级别上的提升都不算成功。这就是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观念。所以,青年教师业务上小有建树,就盼着上级的提拔。狭隘的成功观人为地限定了成功的通道:普通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教师成才的行政化趋向,也大大削弱了青年教师关注学生、关注改革的热情。5 5、面临着成家与立业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成家与立业的双重任务。教师内在素质的优秀与外在条件的相对清贫,使他们在择偶问题上常常陷入自恃清高和无奈俯

15、就的矛盾中。在这方面成为“老大难”的教师,往往是自我要求高,工作认真,甚至很优秀的教师。择偶、恋爱的失败往往会给青年教师造成极强烈的挫折感。青年教师一旦在个人问题上遇到挫折,往往会导致悲观失望、自我否定,工作打不起精神,忧郁烦躁,甚至一改往日性格,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个人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三)成熟期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三)成熟期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3535岁岁到到5050岁岁左左右右称称之之为为教教师师职职业业发发展展的的成成熟熟期期。进进入入这这个个时时期期的的教教师师,在在工工作作上上已已经经积积累累了了相相当当丰丰富富的的经经验验,也也基基本本形形成成了了自自己己的的教

16、教学学风风格格。大大多多数数教教师师也也完完成成了了相相应应的的职职称称评评定定。他他们们似似乎乎已已经经通通透透了了教教育育规规律律,进进入入“随随心心所所欲欲不不逾逾矩矩”的的境界。境界。处处于于这这个个时时期期的的教教师师,事事业业心心责责任任感感较较强强,工工作作承承担担量量较较大大,家家庭庭负负担担较较重重,但但是是身身体体机机能能逐逐渐渐下下降降,体体质质和和精精力力都都在在逐逐步步衰衰落落,人人际际关关系系更更加复杂。加复杂。1 1、由于不善变通造成经验刻板化、由于不善变通造成经验刻板化长期的职业训练会把你模塑成这样的人:特别认真,甚至于有点儿顶真;非常自信,甚至有点儿主观;十分

17、自尊,甚至过于敏感他人态度。认真、自信、自尊,都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但是走过了头,就可能是一种“病态”。固执己见地按照自己认定的信条去做,惟恐因某一次失去原则而影响自己的威信,影响自己的职业安全感。胶着于固有的状态,不敢有半点迂缓,这是一种类似于强迫症的表现。这样的教师当得很累,却并不为周围人所理解。2 2、追求完美和不允许失败的自我苛求心理、追求完美和不允许失败的自我苛求心理 这个时期的教师在业务上趋于成熟,在同行和社会上也已小有名气。他们十分看重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誉,并且总是力求完美。以至于常常为此而负载重重压力。“不允许失败”是他们致命的弱点。因为教育的复杂性,教师的水平

18、和能力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实践证明才可能获得同行认可。一旦他们被认可为优秀教师,领导、同行和家长都会对他们更加严格,眼光也更挑剔,甚至不允许他们有失误,认为那样就当不起优秀的称号。因此,他们对自己也抱着“完美主义”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苛刻起来,这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堪承受的心理压力。3 3、过分自尊和经验优势受到挑战导致的心、过分自尊和经验优势受到挑战导致的心理失衡理失衡 进入职业成熟期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处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的智慧。他们在某个业务领域,是青年教师的指导者,当得起专家的称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方面他们并不比青年教师具有优势,比如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外语水平以及和现

19、代学生的心理距离等等。而且,面临教育教学改革,以前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老化,但是对于接受新的事物,他们往往又比不上年轻教师。因此,他们常常会有一种危机感,生怕跟不上形势发展,生怕在竞争中被青年教师比下去。4 4、人生阶段的、人生阶段的“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带来的身心疲带来的身心疲惫惫 成熟期教师大多在事业上是挑大梁的骨干,生活上是家庭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学校和家庭都需要他们花费较大精力去应付、去承担。这个阶段的教师往往追求“鱼和熊掌兼得”,但苦于精力有限,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一些事业心较强的中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工作上

20、精益求精,家庭生活穷于应付,影响了正常的家庭成员交往。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子女升学和就业发生问题。教好了别人的孩子,耽误了自己的孩子,这使得他们常常对子女心怀愧疚之情。(四)待退休期教师的心理状态(四)待退休期教师的心理状态 女女5050岁岁以以上上、男男5555岁岁以以上上进进入入教教师师职职业业的的待待退退休休期期。处处在在这这个个时时期期的的教教师师由由于于生生理理机机能能衰衰退退,脑脑功功能能减减弱弱,智智力力下下降降,活活动动能能力力降降低低,情情绪绪发发生生较较大大变变化化,身身心心发发病病率率较较高高,这这就就使使得他们面临着更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21、得他们面临着更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1 1、临近退休将要离开熟悉的讲台的失落感、临近退休将要离开熟悉的讲台的失落感 几十年如一日执教讲台,一旦意识到要退出历史舞台,心理上便会产生不适应,留恋、恍惚、惘然、黯淡的情绪就会油然而起;仿佛自己将是一个多余的人,不再被他人需要,自己一辈子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也将失去价值;对同事、领导甚至子女的态度变得非常敏感,总在怀疑自己被轻视、被冷落。由于周围人的小心、谨慎,人际关系也趋于紧张,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们更加孤独、抑郁。2 2、年事已高而壮志未酬造成的焦虑情绪。、年事已高而壮志未酬造成的焦虑情绪。每一位有追求的教师,不管他在临近退休的时候事业上已经达到了怎

22、样的高度,他都仍然会有许多未能成就的梦想。他们都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也想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之志。但是太多的曲折和坎坷,又使他们有一种徒怀壮志前途暗淡的悲凉心境,这也会使他们常常产生焦虑。3 3、自己、自己“想当年的辉煌想当年的辉煌”与与“资历敌不过资历敌不过年龄年龄”的现实的现实 有过辉煌的成就的教师,临近退休已经不再处于事业的中心,他们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逐步让位于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在周围人眼里,都将被逐步淡忘。你已经从一个舞台主角退为陪衬,从一个挑大梁的骨干,变成一个需要照顾的弱者。你的经验和能力比起年轻人还游刃有余,但是资力敌不过年龄,“舞台谢幕”终

23、成定局。这常常令你欲说还休,郁郁寡欢。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5)心身疾病(6)神经症(1)适应不良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2)职业心理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职业观念是指人们对职业、职业选择、职业工作等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

24、业心态包括:事业型、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不热爱教师工作,决心只要有机会就离开学校、从事其它工作。(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之一。教师交往出现问题,显得人际关系淡薄,教师交往出现问题,显得人际关系淡薄,影响工作和生活。影响工作和生活。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

25、猜疑心理等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障碍属于严重者,实际很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5)(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紧张性头痛和偏头血压、消化性溃病疡、

26、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痛等。(6)(6)神经症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神经症一般类型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教师表现表现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神经衰弱等。1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

27、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2 2、抑郁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有力丧失,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自杀自杀 3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等。4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人

28、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是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是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待等。5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的脾气爆发等。6 6、强迫症状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

29、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7 7、焦虑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现以及由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现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频、失眠、发抖、惊恐等。8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9 9、神经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

30、神经病,心理和行为都非常明显情感性神经病,心理和行为都非常明显的异常。的异常。三、健康的定义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一)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平衡及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部世界的协调。教师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的前提条件。四、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学校因素社会、学校因素一、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变化一、社

31、会转型带来新的变化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三、教育转轨带来新的要求三、教育转轨带来新的要求 1 1教师心理枯竭教师心理枯竭(1 1)无望感:)无望感:情绪低落,工作动力下降,职业期待丧失,对未来有无望之感。(2 2)无能感:)无能感:创造性衰退,职业功能受损,失误增多,有无能之感。(3 3)无助感:)无助感:工作中的烦恼泛化,负性特征迁移到生活中,身心俱疲,有无助之感。(1)接近饱和的职业付出与较低的心理、物质报偿。)接近饱和的职业付出与较低的心理、物质报偿。(2)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脆弱的支持体系。)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脆弱的支持体系。(3)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与较呆板的评

32、价形式。)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与较呆板的评价形式。(4)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低的激励水平。)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低的激励水平。(5)较理想的职业期待与较稀缺的生存发展机遇。)较理想的职业期待与较稀缺的生存发展机遇。(6)较高的社会参照系与较低的现实可比条件。)较高的社会参照系与较低的现实可比条件。(7)较强烈的人性需求与较落后的社会关怀供给。)较强烈的人性需求与较落后的社会关怀供给。2教师社会落差教师社会落差3教师个性因素教师个性因素(1)成长期的创)成长期的创伤;伤;(2)应激事件的)应激事件的类型和程度;类型和程度;(3)人格的典型)人格的典型化和发育迟滞;化和发育迟滞;(4)价值观;)价值观;

33、5)心理疾患的)心理疾患的易感性。易感性。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n第一,正常的第一,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能力和协调能力。知能力、情绪自控能力和协调能力。n第二,良好的第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与他人,在与他人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与幸福。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与幸福。n第三,有良好的第三,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环境中游刃有余。综复杂的现实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 1、认、认知知功能正常功能正常2 2、情情绪反应适度善于调节与控制情

34、绪绪反应适度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首先,要有合理的情绪反应。首先,要有合理的情绪反应。一定的外界一定的外界客观刺激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客观刺激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如果一个人对一切变化都漠然视志之一。如果一个人对一切变化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那就不正常。如果一个人之,无动于衷,那就不正常。如果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反而高兴,受人尊重反应愤怒,受到挫折后反而高兴,受人尊重反应愤怒,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其次,情绪随着客其次,情绪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转移。观情况的变化而转移。在正常情况下,引起情在正常情况下,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消失以后,绪变化的因素消失以后,其

35、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失。再次,再次,情绪稳定性好情绪稳定性好,具有,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能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经常力。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与他很不稳定,变化莫测,与他人很难相处,这也是情绪不人很难相处,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健康的表现。最后,最后,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心。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生活充满希望。3 3、意意志品质健全志品质健

36、全 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意志的自觉性表现为人对自己的意志的自觉性表现为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已的行动,以达到主动地支配自已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做事缺预期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做事缺乏明确的目的,或者对目标朝令乏明确的目的,或者对目标朝令夕改,则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现。夕改,则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现。4 4、和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要了解彼在人际关系中,要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个人的思想、此的权利和义务;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与社会要求

37、的协调;目标、行为与社会要求的协调;能客观地评价他人;积极地与能客观地评价他人;积极地与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而不是仇恨和嫉妒。重信任而不是仇恨和嫉妒。心理健康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以下四点:心理健康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以下四点:1、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交往不孤僻不冷漠。、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交往不孤僻不冷漠。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助人为乐。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助人为乐。3、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已的朋友。关

38、系,又有知已的朋友。4、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对身边的坏人坏事敢、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对身边的坏人坏事敢于斗争,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勇于批评指正。于斗争,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勇于批评指正。5 5、坚韧与、坚韧与自制自制 自制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自制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方面,“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志部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

39、控制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等.自我检查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心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或内心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6、个性个性结构完善结构完善 按照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按照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大词典的解释,理大词典的解释,人格即个性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

40、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1、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即气质、性格、能、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即气质、性格、能力和活动的倾向性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力和活动的倾向性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都不存在明显的缺陷;理想、信念都不存在明显的缺陷;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混乱;3、人格的各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人格的各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组织合成一个整体,对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组织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

41、制的。如果各种成分之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如果各种成分之间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间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产生不正常的行为。7、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良好良好 对现实环境能动适应和改造,对现实环境能动适应和改造,是指有积极的处事态度,与社会广是指有积极的处事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心理行为顺庆社会进步的的认识,心理行为顺庆社会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周围环境,以达到趋势,勇于改造周围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8

42、人生态度积极、人生态度积极 应当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奉献为,以奉献为人生的最大乐趣。把贡献的多少作为衡人生的最大乐趣。把贡献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价值大小的标准,以奉献为乐趣量自己价值大小的标准,以奉献为乐趣的人,胸怀开阔,心底无私,笑口常开。的人,胸怀开阔,心底无私,笑口常开。9 9、行为表现规范、行为表现规范1010、活动效能吻合年龄、职业、活动效能吻合年龄、职业 人的一生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人的一生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年龄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既有连中年、老年等年龄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这续性又有阶段性,表现出不同

43、的年龄特征,这是一条规律。人的行为表现总起来说应该与年是一条规律。人的行为表现总起来说应该与年龄相符,如果出现严重的不相应状态,就是心龄相符,如果出现严重的不相应状态,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心理健康六指标教师心理健康六指标一、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一、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热爱教热爱教师职业不仅敬业,而且要乐业。(工作师职业不仅敬业,而且要乐业。(工作的动力,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动力,满足感和成就感)二、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二、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

44、情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绪自控,积极进取。三、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三、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性地工作。(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四、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四、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折的考验。五、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好五、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好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六、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六、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事物,新理念

45、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六、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工作压力(一)工作压力(二)心理挫折(二)心理挫折(三)消极情绪状态(三)消极情绪状态(四)个性特点(四)个性特点(五)人格异常(五)人格异常(六)人际交往障碍(六)人际交往障碍 (一一)压力:压力:第一,它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第一,它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环境刺激。第二,它是一种主观的内部心理状态。第二,它是一种主观的内部心理状态。第三,它是人体对需要和威胁的一种生第三,它是人体对需要和威胁的一种生理反应。理反应。压力表现压力表现个体的认知个体的认知内部资源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物

46、质资源物质资源生理应对资源生理应对资源行为应对资源行为应对资源个人素质资源个人素质资源压力压力源源教师压力的来源教师压力的来源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l社会变化,教育改革社会变化,教育改革l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过高的期望l有关社会地位问题;职业声望与薪水有关社会地位问题;职业声望与薪水学校因素学校因素l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工作量大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工作量大l学生品行、学习情况学生品行、学习情况l学校的人际关系(与学生、与同事的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与学生、与同事的关系)l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压力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压力个人因素个人因素l过高的自我期望过高的自我期

47、望l教师能力素质的束缚教师能力素质的束缚l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感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感受力(高、底、适应)受力(高、底、适应)(二)压力对教师的影响(二)压力对教师的影响不稳定情绪、消极行为、生理疾病、职业倦怠不稳定情绪、消极行为、生理疾病、职业倦怠压力过重将导致(具体表现):焦虑、压抑、担压力过重将导致(具体表现):焦虑、压抑、担忧、不安、疲惫、不自信、易激动、对学生失去忧、不安、疲惫、不自信、易激动、对学生失去耐心、对学生期望降低、对工作失去热情等耐心、对学生期望降低、对工作失去热情等。职业倦怠(枯竭)职业倦怠(枯竭)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要求时,所产生

48、的生理、心智、人能量和资源的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心智、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危害危害: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性性格解体格解体、降低成就感降低成就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特质特质生理耗竭生理耗竭临床维度临床维度 疲劳疲劳才智枯竭才智枯竭认知维度认知维度 知识知识情绪衰竭情绪衰竭压力维度压力维度 烦躁烦躁价值衰落价值衰落评价维度评价维度 成就成就去人性化去人性化人际维

49、度人际维度 冷漠冷漠攻击行为攻击行为行为维度行为维度 自残自残 在我们面对慢性压力的时候,由在我们面对慢性压力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常常会变得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常常会变得“适应适应”而对压力熟视无睹,但这而对压力熟视无睹,但这并不意味着并不意味着没有了压力没有了压力。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接受。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接受着压力的侵蚀,直到我们的身体、心理、着压力的侵蚀,直到我们的身体、心理、行为开始发出危险的行为开始发出危险的“信号信号”。为此,。为此,学会面对压力,学会识别与分析压力,学会面对压力,学会识别与分析压力,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过程。负性生理反应负性生理反应1、

50、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2、肠胃失调,如溃疡;、肠胃失调,如溃疡;3、容易疲劳;、容易疲劳;4、经常头痛;、经常头痛;5、肌肉紧张、疼痛;、肌肉紧张、疼痛;6、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差;负性心理反应负性心理反应1、焦虑、紧张、迷、焦虑、紧张、迷惑或急躁;惑或急躁;2、感觉压抑;、感觉压抑;3、退缩和抑郁;、退缩和抑郁;4、厌烦和工作不满;、厌烦和工作不满;5、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6、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7、习得性无望;、习得性无望;负性行为反应负性行为反应1、服药、去医院增加;、服药、去医院增加;2、饮食过度;、饮食过度;3、冒险行为增加;、冒险行为增加;4、攻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