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弹力牛仔面料的风格分析及弹性控制浅谈氨纶弹力牛仔面料的风格分析及弹性控制作者:徐仁利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7*陈丽霞孙延荣李红梅弹力面料的手感、风格、弹性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氨纶弹力面料容易出现风格不平整、纹路不清晰、手感偏硬的问题,其缩水率控制与弹性要求往往不可兼得,一般弹性越大其缩水率和残余伸长率越大,同时还存在布幅前后不匀、缩水不稳定、弹性大纬缩水相应大的问题,给服装制作及消费者应用带来了不便。为了在保证缩水的前提下提高面料的弹性、柔软性、尺寸稳定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面料的品质。生产中通过对原料特点、氨纶丝性能、纺纱形式、上机工艺、预缩工艺等影响
2、弹力面料的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优化工艺,与大家探讨稳定弹性面料经纬缩水的可行性能方案,分析各类弹力面料风格特征,为高品质弹力牛仔面料的开发生产提供一些生产经验。弹力牛仔面料按照延伸方向分为经弹、纬弹、双弹牛仔;按照弹性大小分为低弹、中弹、高弹;按照纺纱形式分为包芯纱、包覆纱、氨纶合股纱;按照原料分为棉弹、涤(涤短纤与涤长丝)弹与纤维素弹力面料,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工艺决定了面料的最终风格特征,下面就实际生产中对女装弹力牛仔的生产试验研究,分析探讨弹力面料的风格影响因素,开发小缩水大弹性的高弹牛仔,解决高弹面料生产加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一、原材料的选择对面料风格及弹性的影响在牛仔面料中氨纶丝常用细
3、度为22.2dtex、44.4 dtex、77. 7 dtex、133dtex 等,有全光、半光之分,最终根据弹性织物所适应的不同需要来作选择。结合女装市场的流行趋势及特点,开发设计手感柔软、纹路清晰、弹性伸长率大且回弹性能优良的超弹面料,选用44.4 dtex 、77. 7 dtex氨纶丝作包芯丝对不同纱支、不同工艺进行分析试验。1.1原材料(外包纤维)的不同对面料的影响及解决方案1.1.1对风格的影响涤纶类弹力:涤纶短纤本身具有的亮度使其织物具有丝光般的光泽,布面风格平整、不易起皱,保行性好,可用于降低下游织厂的成本。但水洗时容易因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导致面料档次不高。粘胶类弹力:经向纯
4、棉纬向粘胶交织织物手感柔软、下垂感强、弹性较好,但斜纹纹路不明显,水洗后纬缩水率大、湿强低、洗后布面有一层细长的绒毛,预缩时容易出现纬弧。长丝包覆纱类弹力:分为空包和机包两类,此类面料以其低廉的成本、舒适的弹性、较好的保形性深受部分群体的喜爱。此类面料的缺点是花度大、布面有凹凸不平的皱痕、规格配置不当容易滑纱。面料预缩后反面粗糙易损伤皮肤。控制不匀还会出现断丝抽丝现象。1.1.2试验结果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逐步分析实验后采取以下方案:表1 不同外包纤维对物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品种布幅cm 纬缩水% 氨纶丝长度cm 延伸率% 残余伸长率% T16/40D 141.5 -8 52 25 7Ram1
5、6/40D 140.2 -9.2 51.1 27 6.9C16/40D 137.5 -12 50.5 29.5 5.9R16/40D 132.5 -14.5 49.9 33.5 4.5以上试验为同一品种不同纬纱的指标试验,结论表明涤纶回潮率最小,对氨纶丝的保护性最差、弹性最差、回复性最差;反之,粘胶类或纤维素纤维类回潮大对氨纶丝保护性最好、弹性最好、氨纶丝回复性最好。第类面料:烧毛时采用低速双面烧毛可减少起毛现象;2)从原材料上入手采用旦数较粗的涤纶短纤。涤纶面料缩水较纯棉小,若达到纯棉弹力同等弹性,包芯氨纶需采用粗旦70D的保证弹性,筘幅采用较小设计。必要时可与纯棉纱1:1或2:1搭配,在保
6、证面料风格的同时降低用纱成本。避免出现不同原料或不同氨纶3:1以上搭配,因伸缩率不同,容易起鼓起皱。第类面料:需采用定型处理保证纬缩水。粘棉面料缺少身骨,退浆后定型易造成拉伸变形,经缩水偏大,需在预缩时将经缩水偏小掌握,预留出定型时的经向拉伸。对于容易出现的纬弧,一是在织造时调整好两边撑的位置,注意控制经纱张力,避免松边造成的纬弧;在预缩时严格控制经向张力,确保左中右张力一致。普洗或中性酶水洗后毛羽多,不耐碱不宜做丝光处理,可做退浆整理。第类面料:空包纱面料特点:1)因氨纶丝被节律性的网络点所束缚,纬向缩水相对较小、布幅偏宽、延伸率稍差。2)空包产能大大高于机包产能使得价格比机包更低,适用于降
7、低下游织厂的成本,但质量稳定性差。3)空包丝面料平整度差、布幅均匀性差,手感柔软滑爽。机械包覆纱面料特点:1)外包长丝是经加捻而具有捻度的,纬向缩水大、布幅偏窄、延伸率较大。2)适合于做深加工处理,如磨毛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断丝的产生。3)面料较平整、布幅均匀、手感硬挺有身骨。表2 不同包覆方式对物理指标的影响包覆形式布幅(CM)纬缩水%大货质量延伸率%残余伸长率氨纶丝长度(CM)200D/70D空包138.2 -7.7 稳定30 3.20% 55 200D/70D机包135.2 -9.8 稳定32.5 2.70% 53.5 300D/70D空包141.2 -5.2 稳定27.2 4.10%
8、57.8 300D/70D机包145.2 -7.1 稳定30 3.40% 55.1 150D/40D空包134.4 -7.3 有断丝27.8 1.80% 54.2 150D/40D机包137.2 -9.2 稳定30.3 1.20% 52.3 分析原因,涤纶长丝在预缩时反面经烘筒烘干遇热收缩,造成因里外受热不匀收缩不一致而产生布面不平整。在预缩时将进布方式调整为正面进布,正面纯棉纱接触烘筒,涤纶长丝不直接与烘筒接触,预缩后布面较原工艺平整。二、生产工艺对弹力面料品质及弹性的影响所谓工艺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包括织物组织、筘幅设计、氨纶丝细度、牵伸倍数、捻系数、整理方式及配棉对面料风格均有影响,将主要
9、影响因素做分析阐述:2.1筘幅设计原则筘幅设计大小不只控制布幅的大小,它还直接影响到布面风格,是影响弹性延伸率的重要指标。筘幅设计窄,纬纱相对较短,潜在纬缩水小,弹性延伸率小,布面相对平整、露纬少;反之,潜在纬缩水大,弹性延伸率大,露白多。具体试验见表3表3 不同筘幅对面料的影响试验经纱纬纱牵伸倍数筘幅风格纬缩水弹性延伸率残余伸长率10乙+7乙+10竹16/40D+14/40D竹3倍167 好-11.60% 30.00% 8.00%163 较好-9.80% 28.80% 5.80%8.4竹+7乙+7竹10/40D+10/70D171.6 一般-13.60% 31.00% 1.60%178 差-
10、12.50% 34.00% 3.60% 10/40D 3倍167 好-10.00% 28.50% 1.50%21竹+16竹16/70D 3.5倍184 好-11.90% 40.40% 8.00%173 较好-9.80% 30.50% 5.60%由上表可以得出:理论延伸率%=筘幅预缩后洗后布幅/筘幅*100%,根据客户对弹性及幅宽要求推算筘幅。筘幅大,延伸率大、缩水小、露白多;筘幅小,延伸率小、缩水小、露白少。因客户要求需要用不同旦数的氨纶丝搭配时,1:1搭配相对平整些。2.2整理工艺的制定根据客户需求可分为普通预缩、退浆、丝光、定型、涂层整理,常规工艺不再一一介绍,将生产中质量控制关键点及注意
11、事项进行试验分析:2.2.1丝光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丝光后纤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面料纹路清晰、有光泽,相对其它整理经向竹节暴露,为保证面料丝光质量控制好三个点:1)是碱的浓度稳定在220g/L左右2)丝光张力的控制,在退浆丝光中因路线比较长,如张力前、中、后差距较大,布头布尾出现宽窄不一,去碱对丝光的定型作用有很大影响,若放松张力后,织物上还有5以上的碱,则织物仍会收缩,从而影响光泽、纬向缩水率。去碱分两步进行:在扩幅情况下,使用冲吸装置将热稀碱淋洗织物;放松纬向张力后,进入去碱箱,用淡碱洗蒸。3)丝光车速4)拉斜的控制5)面料的退浆质量,退浆
12、质量直接影响丝光效果,退浆充分彻底布面纹路清晰、光泽感强。退浆不彻底浆料带入碱液中不但影响布面质量,同时换料频繁造成更大的浪费,不主张使用假丝光。常规工艺丝光扩幅布幅=坯布布幅,如对弹性延伸率回复率有特殊要求,则为延伸率大扩幅布幅大于坯布布幅3-4厘米;延伸率小扩幅布幅小于坯布布幅3-4厘米。2.2.2定型整理是采用高温定型破坏氨纶丝的弹性来达到缩水小的目的,氨纶丝不耐高温,其软化点在205-210度,选择定型温度170度-190度之间做实验。高弹面料一般是弹性大缩水相对较大,缩水小而弹性相对较小,弹性及缩水难以两全,限制了高弹面料的发展。为达到高弹面料的高弹性小缩水的要求,通过优化定型工艺、
13、调整工艺路线实现高弹面料的高标准。一种是采用低温定型、降低风箱风速减小对氨纶丝的破坏,一种是在不破坏氨纶丝弹性的基础上来增加弹性延伸率进行特殊定型整理,此类整理技术嫁接了部分针织面料的染整技术,颠覆了常规的定型工艺,特殊整理后氨纶丝的损伤降低到最低,弹性延伸率达到35%以上、残余伸长3%以内。具体整理形式目前已申请专利。测试指标见表4表5表4 不同定型工艺对面料的影响品种车速米/分定型温度缩水率% 延伸率% 回复率%A 18 170 -10.60% 33.00% 5.90% 30 185 -7.80% 32.20% 5.60% 40 190 -8.70% 30.00% 5.80%B 18 17
14、0 -12.90% 38.30% 10.80% 30 185 -10.80% 36.00% 11.20% 40 190 -10.40% 35.60% 11.40%C 18 175 -6.20% 23.60% 1.40% 30 185 -4.40% 22.60% 1.20% 40 190 -4.20% 19.00% 1.20%由上表可以看出,定型后面料会变平整。定型工艺的改变对缩水率和延伸率影响明显,相同条件下,温度越低,延伸率越大;车速越高,延伸率越大,定型车速与温度不是影响回复性的关键因素。表5 特殊整理与常规整理的指标对比特殊整理常规定型品种氨纶丝长度弹性延伸率回复率纬缩水氨纶丝长度弹性延
15、伸率回复率纬缩水A 58cm 38.2 98.9 -7.8 60.1cm 30.1 96.4 -9.2B 56.5cm 42 97.2 -6.9 59.2cm 35 95.2 -8.9C 62.2cm 46.5 97 -8.5 65cm 38.4 95.5 -9.5D 64.5cm 40.7 98.5 -8.9 66.9cm 33.5 97.2 -10.5E 65.5cm 48.3 97.8 -8.8 68.5cm 39.2 94.6 -9.8F 60.2cm 50.1 96.4 -7.5 64.2cm 40.1 95.1 -9.4由表5看出,经特殊整理的面料氨纶丝的长度较未整理前短,说明氨纶
16、丝经拉伸后回复较好,受损程度小、对氨纶丝有保护作用;纬缩水较整理前小、延伸率较整理前大。该整理技术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弹面料的偏爱,达到了机织面料的风格针织面料的舒适,扭转了原高弹面料弹性大、缩水难以控制的局面。三、产品设计对弹力面料的风格分析牛仔服装的水洗越简单显得越有档次,可越是简单的不求花色的水洗越容易暴露出面料的缺点,弹力面料的外观风格、手感纹路、布面清洁度对面料品质的影响较大,很难达到手感柔软蓬松且布面风格平整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分析为几点:(1)纱线捻度大(2)配棉低(3)纬向缩水不匀纱线捻度设计大小直接影响面料的手感,捻度大手感硬挺、捻度小手感柔软,但捻度过小会造成纱线强力低、面料柔
17、软无身骨感。在设计时根据经纬密度配置调整,而配棉的质量又影响捻度的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弹力纬纱的配棉、条干及纱疵对整个面料的风格影响较大,若纬纱质量差,在一定条件下对织造效率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会造成面料强力低、强力不匀率大,严重影响牛仔布的布面风格和外观质量,所以要严格控制纱线的条干均匀度CV值。根据生产情况,生产柔软弹力面料10环32配棉适宜捻系数300-320、竹节纱要比平纱高出20-30个捻系数、16+40D弹力纱适宜捻系数为360-380、竹节纱高出20个捻系数。精梳、紧密纺配棉相对于普通配棉布面平整、露白星少,适合做保色水洗;普通配棉做保色水洗容易暴露条干不匀等瑕疵,可做酵素
18、或轻漂处理。规格配置及纱线排列掌控了整个面料的基本特征及生产难易程度,经纱太粗纬纱太细相对露白少、经向竹节清晰细长明显,纹路细腻。因经向紧度大、经向张力大,打纬力增大,在织造时容易造成断纬百脚,一般纬纱号数与经纱号数之比不能低于62%;经纱太细纬纱太粗,露白增多、经向竹节模糊显短,纹路不清晰,风格粗犷;经密大纬密小,露白少、纹路清晰、手感丰满;纬密大经密小,露白多、纹路不清晰、手感偏硬。若面料结构为两种纱搭配,两种纱排列均匀则面料平整度好、竹节平整、缩水均匀。经向比例为高于3.5:1的,尽量采用无规律大循环大比例穿综挂机,保证纱线在布面的均匀分布。在生产中受规格配置、纱线指标、工艺参数、设备状
19、态的影响,容易产生洗后留白星、布幅不匀、经纬缩水不稳定及四、高弹面料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高弹牛仔面料在生产中极易出现卷边的现象,使弹力面料的发展受到了局限。在操作中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效率,挡车工甚至边掳折边边看车,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将卷边提前预防,对易卷边织物组织设计控制要点汇总如下:一般经纱纱支粗、纬纱纱支细交织牛仔(简称1)、粘棉高弹牛仔(简称2)、缎纹牛仔(简称3)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卷边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1)织物在自主设计时尽量避免经粗纬细比例失调的搭配,一方面经向收缩小纬向收缩大在烧毛预缩时容易造成卷边。若组织循环数大于3,边组织设计较非弹织物宽出一倍,采用反斜
20、纹组织织造。纬纱是高弹涤长丝包覆纱,若最终确定为丝光工艺,可根据布面毛羽及水洗情况选择不烧毛工艺直接退浆,避免涤长丝在烧毛中遇热收缩严重卷边,特别注意面料的退浆质量,确保退浆后无毛羽。(2)织物边组织设计要宽出非弹织物1.5倍,采用反斜纹组织,预缩时间隔使用布夹,浸水时采用水温递增的工艺路线,以防卷边。(3)织物边组织设计采用3/2变化斜纹,根据面料厚度可调整布边厚度及密度,布边较薄采用加密设计6入/筘,预缩时在浸水槽前后各加一组螺纹型弯辊,织物在预缩时给面料一种由里向外拨的力,卷边就有向两边打开的趋向,使面料充分舒展。总之,在实际生产中,氨纶弹力面料的优势显而易见,具有高断裂伸长、低模量、高弹性回复率的优点,在女装应用中已有无弹不成布的地位,如今在男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比常规品种要繁琐的多,弹力牛仔面料作为牛仔面料发展的重点,从工艺技术、纱线品质的研究上,无论内在指标还是外观品质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上是我司在实际生产中就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共同进步,为弹力牛仔面料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