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2140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抑制 院 部:专 业:学 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 称 2010年5月11日摘 要变频器调速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它以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采用软启动,可以减少设备和电机的机械冲击,延长设备和电机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器以其具有节电、节能、可靠、高效的特性应用到了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如变频调速在供水、空调设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干扰问题。 现场

2、的供电和用电设备会对变频器产生影响,变频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干扰周围设备的运行。变频器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对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感应干扰;对通信设备和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为放射干扰。如果变频器的干扰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系统无法可靠运行,还会影响其他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应用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关键词:变频器 干扰 抑制Abstract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is a control, microelectronics,

3、power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one high-tech technology. It is with great speed, energy-saving performance, in all walks of life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ince its soft launch, can reduce the impact of equipment and electrical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motor life

4、 extens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its power-saving frequency converter, energy saving, reliable and efficient characteristics applied to all areas of industrial control, such as frequency control in water supply, air conditioning, process control, elevators, mach

5、ine tools and so on applications to ensure regulation accuracy, reduce workers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also brought along some of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 On-site power supply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would have an impact on inverter, inverter run-time generated high ha

6、rmonic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operation of surrounding equipment. Inverter generated disturbances are mainly three types: the interference of electronic device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such as interference and radio interference generated. On the computer and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s and other

7、electronic equipment generated interference is mainly induced inter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nd radio interference generated by such as radiation interference. If the inverter interference issues are not well, not only the system can not reliably, but also affect other electrical and ele

8、ctronic equipment to work properly. So it is necessary inverter applications,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its further expand the applications. Keywords: Inverter Interference Inhibition 目 录摘要.ABSTRACT.目录.1.变频器的简介.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干扰源及其危害.3.抗电干扰的措施.4.变频控制系统.5.结束语.6. 致谢.7.参考文献.1变

9、频器简介1.1变频器的原理1.1.1变频器控制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控制电路由以下电路组成: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将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图1-1变频器控制电路在图1点画线内,无速度检测电路为开环控制,在控制电路增加了速度检测电路,即增加速度指令,可以对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进行控制更精确的闭环控制。 主回路主要由整流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制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检测取样电路部分组成。图1-2是它的结构图。图1-2变频器主回路结构图(1)运算电路将外部的速度、转矩等指令同检测电路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运算

10、决定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频率。(2)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主回路电位隔离检测电压、电流等。(3)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将主控电路中CPU产生的六个PWM信号,经光电隔离和放大后,作为逆变电路的换流器件(逆变模块)提供驱动信号。对驱动电路的各种要求,因换流器件的不同而异。图2-3是较常见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电源见图2-4)。图1-3驱动电路图图1-4驱动电路电源图(4)I/0输入输出电路为了变频器更好人机交互,变频器具有多种输入信号的输入 (比如运行、多段速度运行等)信号,还有各种内部参数的输出“比如电流、频率、保护动作驱动等)信号。(5)速度检测电路 以装在异步电动轴机上的速度检测器 (TG、PLG

11、等)的信号为速度信号,送入运算回路,根据指令和运算可使电动机按指令速度运转。(6)保护电路 检测主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当发生过载或过电压等异常时,为了防止逆变器和异步电动机损坏,使逆变器停止工作或抑制电压、电流值。图1-5所示的电路是较典型的过流检测保护电路。由电流取样、信号隔离放大、信号放大输出三部分组成图1-5电流检测保护电路1.1.2自由地改变电机的旋转速度图1-6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接线图 (1) r/min电机转速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如:4极电机 60Hz 1800r/min,4极电机 50Hz 1500r/min,电机的转速同频率成比例。 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

12、式位: n60 f(1s)/p (1)式中 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电动机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电机极数是固定不变的,极数是一个不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另外,频率是电机供电电源的电信号,所以该值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转速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n=60f/p,其中n为同步速度、f为电源频率、p为电机极数,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仅改变频率,电机将被烧坏。特

13、别是当频率降低时,该问题更突出。为防止电机烧毁,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例如:为使电机转速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200V改变到100V。1.1.3基本概念 (1)VVVF变压变频(Variable Voltage and Variable Frequency) (2)CVCF 恒压恒率(Constant Voltage and Constant Frequency) 各国使用的交流供电电源,其电压和频率通常均为200V/60Hz(50Hz)或100V/60Hz(50Hz)。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

14、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该设备首先要把三相或单相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然后再把直流电(DC)变换为三相或单相交流电(AC)。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有时还需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1.1.4变频器的分类按主电路工作方式,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开关方式,分为PAM控制型、PWM控制型和高载频PWM控制型;按工作原理,分为V/f控制型、转差频率控制型和矢量控制型等;按用途,分为通用型、高性能专用型、高频型

15、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1.1.5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

16、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

17、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

18、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4)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

19、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5)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 控制定子磁链

20、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 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对电机参数自动识别; 算出实际值对应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素、惯量等算出实际的转矩、定子磁链、转子速度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BandBand控制按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矩阵式交交变频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2ms),很高的速度精度(2,无PG反馈),高转矩精度(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及高转矩精度,尤其在低速时(包括0速度时),可输出150200转矩。1.1.6关于散热的问题 变频器的故障率随温度升高而成指数的上升。使用寿命随温度升高而成指数的下降。环境温

21、度升高10度,变频器使用寿命将减半。若变频器带有直流或交流电抗器, 并且也在柜子里面, 发热量会更大。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侧面或测上方比较好。如果有制动电阻的话,制动电阻的散热量很大,安装位置最好和变频器隔离开,如装在柜子上面或旁边等。降低控制柜内的发热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适当地增加机柜的尺寸。要使控制柜尺寸减小,就必须使机柜中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减少。如:把变频器的散热器部分放到控制柜的外面,将会使70的发热量释放到机柜的外面,对大容量变频器更加有效。 (2)可以用隔离板把本体和散热器隔开, 使散热器散热不影响变频器本体。 (3)变频器散热设计中都是以垂直安装为基础的,横放散热会变差! (

22、4)功率稍大的变频器,都有冷却风扇。建议在控制柜出风口安装冷却风扇,进风口加滤网防灰尘进入控制柜。控制柜和变频器风扇都是要的,不能相互替代。 (5)在海拔高于1000m的地方,因为空气密度降低,因此应加大柜子的冷却风量以改善冷却效果。理论上变频器也应考虑降容,每1000m降低5%。实际上因为设计时变频器的负载和散热能力一般比实际使用时要大,所以也要看具体应用。 比方说在1500m的地方,但是周期性负载,如电梯,就不必要降容。 (6)开关频率:变频器的发热主要来自IGBT,IGBT的发热又集中在开关的瞬间,开关频率高时发热就大。1.2变频器的应用(1)注塑机变频调速控制注塑过程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23、锁模注射保压熔胶加料冷却定型开模顶针。每个步骤的负荷是不同的,采用变频器对油泵进行控制,可以对应每个步骤输出相应功率,从而显著节约电能,节电率3060下图为注塑机变频简图图1-7注塑机专用变频图(2)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通过一台变频器同时控制多台水泵,实现自动恒压供水,并可附设夜间小泵运行及消防功能。无需水塔、高位水箱、无二次污染,投资小、占地面积少,无需人工维护,运行经济,高效节能。下图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简易原理图:图1-8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简易原理图(3)行车电机变频调速控制行车一般有多台电机,分别控制大车、小车及吊钩上下,这几台电机都可用变频加以改造。改造后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电机启

24、动电流小,转矩大,避免了大电流冲击,节电显著。2)节约备件,无需更换接触器等低压电器。3)无需人工维护,可靠性极高。(4)风机变频调速改造传统的风机、水泵是通过风门档板或阀门来调节流量,由于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功率与转速的3次方成正比。因此采用变频器通过调节转速来调节流量,其功率(耗电量)会呈3次方下降,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节电率可达3070.(5)在绕线机上的应用有启动平稳、启动力矩大、无级调速的特点,能提高产量、降低故障率。锅炉风机变频调速:锅炉风机包括引风机及鼓风机,一般是通过调节风门档板改变送风量、采用变频器后,可将风门档板调节至最大,通过变频器进行调速。一般节电率都在40以上。(6)空压

25、机变频调速通过一台变频器能同时控制多台空压机,避免电机空转耗能,无需专人值守,自动实现恒压供气,高效节能。(7)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变频器应用采用变频器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冻水泵组、冷却水泵组进行调速,可实现一台变频器同时控制多台水泵,高效节能,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节电率3060。同时能实现多点温、湿度检测及集中监控、达到最佳舒适度控制。(8)变频调速器广泛应用的领域|石化行业|印刷行业|造纸行业|塑料行业|制药行业|水泥行业|冶金行业|纺织印染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卷烟设备|电梯行业|输送设备|.1.3变频器参数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

26、一个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但有些参数由于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关系,且有的还相互关联,因此要根据实际进行设定和调试。因各类型变频器功能有差异,而相同功能参数的名称也不一致,为叙述方便,本文以富士变频器基本参数名称为例。由于基本参数是各类型变频器几乎都有的,完全可以做到触类旁通。(1)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所需时间。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

27、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2)转矩提升-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增大的方法。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对于变转矩负载

28、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3)电子热过载保护-本功能为保护电动机过热而设置。它是变频器内CPU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计算出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过热保护。本功能只适用于“一拖一”场合,而在“一拖多”时,则应在各台电动机上加装热继电器。电子热保护设定值(%)=电动机额定电流(A)/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A)100%。 (4)频率限制-即变频器输出频率的上、下限幅值。频率限制是为防止误操作或外接频率设定信号源出故障,而引起输出频率的过高或过低,以防损坏设备的一种保护功能。在应用中按实际情况设定即可。此功能还可

29、作限速使用,如有的皮带输送机,由于输送物料不太多,为减少机械和皮带的磨损,可采用变频器驱动,并将变频器上限频率设定为某一频率值,这样就可使皮带输送机运行在一个固定、较低的工作速度上。 (5)偏置频率-有的又叫偏差频率或频率偏差设定。其用途是当频率由外部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设定时,可用此功能调整频率设定信号最低时输出频率的高低。有的变频器当频率设定信号为0%时,偏差值可作用在0fmax范围内,有的变频器(如明电舍、三垦)还可对偏置极性进行设定。如在调试中当频率设定信号为0%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不为0Hz,而为xHz,则此时将偏置频率设定为负的xHz即可使变频器输出频率为0Hz。 (6)频率设

30、定信号增益-此功能仅在用外部模拟信号设定频率时才有效。它是用来弥补外部设定信号电压与变频器内电压(+10v)的不一致问题;同时方便模拟设定信号电压的选择,设定时,当模拟输入信号为最大时(如10v、5v或20mA),求出可输出f/V图形的频率百分数并以此为参数进行设定即可;如外部设定信号为05v时,若变频器输出频率为050Hz,则将增益信号设定为200%即可。 (7)转矩限制-可分为驱动转矩限制和制动转矩限制两种。它是根据变频器输出电压和电流值,经CPU进行转矩计算,其可对加减速和恒速运行时的冲击负载恢复特性有显著改善。转矩限制功能可实现自动加速和减速控制。假设加减速时间小于负载惯量时间时,也能

31、保证电动机按照转矩设定值自动加速和减速。驱动转矩功能提供了强大的起动转矩,在稳态运转时,转矩功能将控制电动机转差,而将电动机转矩限制在最大设定值内,当负载转矩突然增大时,甚至在加速时间设定过短时,也不会引起变频器跳闸。在加速时间设定过短时,电动机转矩也不会超过最大设定值。驱动转矩大对起动有利,以设置为80100%较妥。制动转矩设定数值越小,其制动力越大,适合急加减速的场合,如制动转矩设定数值设置过大会出现过压报警现象。如制动转矩设定为0%,可使加到主电容器的再生总量接近于0,从而使电动机在减速时,不使用制动电阻也能减速至停转而不会跳闸。但在有的负载上,如制动转矩设定为0%时,减速时会出现短暂空

32、转现象,造成变频器反复起动,电流大幅度波动,严重时会使变频器跳闸,应引起注意。 (8)加减速模式选择-又叫加减速曲线选择。一般变频器有线性、非线性和S三种曲线,通常大多选择线性曲线;非线性曲线适用于变转矩负载,如风机等;S曲线适用于恒转矩负载,其加减速变化较为缓慢。设定时可根据负载转矩特性,选择相应曲线,但也有例外,笔者在调试一台锅炉引风机的变频器时,先将加减速曲线选择非线性曲线,一起动运转变频器就跳闸,调整改变许多参数无效果,后改为S曲线后就正常了。究其原因是:起动前引风机由于烟道烟气流动而自行转动,且反转而成为负向负载,这样选取了S曲线,使刚起动时的频率上升速度较慢,从而避免了变频器跳闸的

33、发生,当然这是针对没有起动直流制动功能的变频器所采用的方法。 (9)转矩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是基于理论上认为: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具有相同的转矩产生机理。矢量控制方式就是将定子电流分解成规定的磁场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同时将两者合成后的定子电流输出给电动机。因此,从原理上可得到与直流电动机相同的控制性能。采用转矩矢量控制功能,电动机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输出最大转矩,尤其是电动机在低速运行区域。现在的变频器几乎都采用无反馈矢量控制,由于变频器能根据负载电流大小和相位进行转差补偿,使电动机具有很硬的力学特性,对于多数场合已能满足要求,不需在变频器的外部设置速度反馈电路。这一功能的设定,可根

34、据实际情况在有效和无效中选择一项即可。与之有关的功能是转差补偿控制,其作用是为补偿由负载波动而引起的速度偏差,可加上对应于负载电流的转差频率。这一功能主要用于定位控制。 (10)节能控制-风机、水泵都属于减转矩负载,即随着转速的下降,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比例减小,而具有节能控制功能的变频器设计有专用V/f模式,这种模式可改善电动机和变频器的效率,其可根据负载电流自动降低变频器输出电压,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有效或无效。要说明的是,(9)、(10)这两个参数是很先进的,但有一些用户在设备改造中,根本无法启用这两个参数,即启用后变频器跳闸频繁,停用后一切正常。究其原因有:(1)原

35、用电动机参数与变频器要求配用的电动机参数相差太大。(2)对设定参数功能了解不够,如节能控制功能只能用于V/f控制方式中,不能用于矢量控制方式中。(3)启用了矢量控制方式,但没有进行电动机参数的手动设定和自动读取工作,或读取方法不当。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干扰源及其危害2.1主要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也称电磁骚扰 (EMI),是以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会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WM技术,当其工作于开关模式并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

36、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他的电子、电气设备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干扰问题。现场的供电和用电设备会对变频器产生影响,变频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干扰周围设备的运行。变频器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对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感应干扰;对通信设备和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为放射干扰。如果变频器的干扰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系统无法可靠运行,还会影响其他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应用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下

37、面主要讨论变频器来说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他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以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其次,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2.2电磁干扰的途径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对系统其他设备干扰性较强

38、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电磁辐射、传导、感应耦合。具体为: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动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他设备;变频器对相邻的其他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1)电磁辐射变频器如果不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内,它就可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电磁波。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

39、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变频器的逆变桥大多采用PWM技术,当根据给定频率和幅值指令产生预期的和重复的开关模式时,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功率谱是离散的,并且带有与开关频率相应的高次谐波群。高载波频率和场控开关器件的高速切换(dv/dt可达1kV/s以上)所引起的辐射干扰问题相当突出。当变频器的金属外壳带有缝隙或孔洞,则辐射强度与干扰信号的波长有关,当孔洞的大小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会形成干扰辐射源向四周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2)传导上述的电磁干扰除了通过与其相连的导线向外部发射,也可以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带入其它电路

40、与辐射干扰相比,其传播的路程可以很远。比较典型的传播途径是:接自工业低压网络的变频器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将沿着配电变压器进入中压网络,并沿着其它的配电变压器最终又进入民用低压配电网络,使接自民用配电母线的电气设备成为远程的受害者。(3)感应耦合感应耦合是介于辐射与传导之间的第三条传播途径。当干扰源的频率较低时,干扰的电磁波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该干扰源又不直接与其它导体连接,但此时的电磁干扰能量可以通过变频器的输入、输出导线与其相邻的其他导线或导体产生感应耦合,在邻近导线或导体内感应出干扰电流或电压。感应耦合可以由导体间的电容耦合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由电感耦合的形式或电容、电感混合的形式出现,这与干

41、扰源的频率以及与相邻导体的距离等因素有关。2.3变频器干扰的危害变频器干扰主要有:一是变频器中普遍使用了晶闸管或者整流二极管等非线性整流器件,其产生的谐波对电网将产生传导干扰,引起电网电压畸变(电压畸变率用THDv表示,变频器产生谐波引起的THDv在1040%左右),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二是变频器的输出部分一般采用的是IGBT等开关器件,在输出能量的同时将在输出线上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周边电器的正常工作。2.3.1谐波和电磁辐射对电网及其它系统的危害(1)谐波使电网中的电器元件产生了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输变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2)谐波可以通过电网传导到其它的用电器,影响了许多电气设

42、备的正常运行,比如谐波会使变压器产生机械振动,使其局部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以至于损坏;还有传导来的谐波会干扰电器设备内部软件或硬件的正常运转。(3)谐波会引起电网中局部的串联或并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4)谐波或电磁辐射干扰会导致继电器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使电气仪表计量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工作。(5)电磁辐射干扰使经过变频器输出导线附近的控制信号、检测信号等弱电信号受到干扰,严重时使系统无法得到正确的检测信号,或使控制系统紊乱。一般来讲,变频器对电网容量大的系统影响不十分明显,这也就是谐波不被大多数用户重视的原因。但对系统容量小的系统,谐波产生的干扰就不能忽视。2.3.2有关谐波的国际及

43、国家标准现行的有关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IEC61000-2-2,IEC61000-2-4,欧洲标准EN61000-3-2,EN61000-3-12,国际电工学会的建议标准IEEE519-1992,中国国家标准GB/T14549-93电能质量共用电网谐波。下面分别做简要介绍:1.国际标准IEC61000-2-2标准适用于公用电网,IEC61000-2-4标准适用于厂级电网,这两个标准规定了不给电网造成损害所允许的谐波程度,它们规定了最大允许的电压畸变率THDv。IEC61000-2-2标准规定了电网公共接入点处的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的THDv约为8%。IEC61000-2-4标准分三级。第一类对谐波

44、敏感场合(如计算机、实验室等)THDv为5%;第二类针对电网公共接入点和一部分厂内接入点THDv为8%;第三类主要针对厂内接入点THDv为10%。以上两个标准还规定了电器设备所允许产生谐波电流的幅值,前者主要针对16A以下,后者主要针对16A到64A。IEEE519-1992标准是个建议标准,目标是将单次THDv限制在3%以下,总THDv限制在5%以下。2.国内标准GB/T14549-93中规定,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为380V(220V)电网电压总THDv为5%,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奇次为4%,偶次为2%。由以上标准看来,一般单次电压畸变率在36%,总电压畸变率在58%的范围内是可以接

45、受的。3抗电干扰的措施据电磁性的基本原理,形成电磁干扰(EMI)须具备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途径、对电磁干扰敏感的系统等三个要素。为防止干扰,可采用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其中,硬件抗干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抗干扰措施,一般从抗和防两方面入手来抑制干扰,其总原则是抑制和消除干扰源、切断干扰对系统的耦合通道、降低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敏感性。具体措施在工程上可采用隔离、滤波、屏蔽、接地等方法。3.1 在工程上采用抗干扰的措施(1)隔离:所谓干扰的隔离是指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受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使它们不发生电的联系。在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通常是在电源和放大器电路之间的电源线上采用隔离变压器以免传导干扰,电源隔离变压器可应用噪声隔离变压器。(2)滤波:设置滤波器的作用是为了抑制干扰信号从变频器通过电源线传导干扰到电源及电动机。为减少电磁噪声和损耗,在变频器输出侧可设置输出滤波器。为减少对电源的干扰,可在变频器输入侧设置输入滤波器。若线路中有敏感电子设备,可在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噪声滤波器,以免传导干扰。下图为抗干扰滤波器的接线图:图3-1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