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ppt课件.ppt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2217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日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百日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百日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百日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百日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百日咳百日咳2007年8月伤寒+副伤寒3122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52百 日 咳4480白 喉00新生儿破伤风184212006年11月麻 疹34431出 血 热211230狂 犬 病354270流行性乙型脑炎641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55937肺 结 核111384199伤寒+副伤寒2277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83百 日 咳1121新生儿破伤风21911猩 红 热36920概况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高音调鸡鸣样哮吼声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病

2、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之久,故名“百日咳”。病原学 博代菌属(Bordetella)的重要致病菌革兰阴性的短小球杆菌凝集原、丝状血凝素、粘附素:粘附百日咳外毒素(PT):粘附、细胞毒性、组胺致敏、激活胸腺和胰岛细胞、及促有丝分裂等。气管细胞毒素(TCT):损害宿主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并能阻断基底细胞群的分化增殖,使感染持续。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CT):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活力,使百日咳杆菌能持续感染。流行病学 本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主要是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周,尤以第1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呼吸道飞沫传播。人是百日咳杆菌的惟一自然宿主。百日咳是世界性疾

3、病,多见于温带或寒带。虽然计划免疫接种早已推广,其发病率明显降低,但百日咳仍未能在全球得到控制。全世界每年患该病的人数超过6 00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病死者绝大部分是婴幼儿。发病机制 百日咳杆菌不侵入血循环,只在局部释放各类毒素,损害局部组织并影响全身。病理改变 百日咳杆菌不侵入呼吸道黏膜下层,细菌及粘液脓性排出物缠绕在柱状上皮纤毛上。感染主要引起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的损害,但鼻咽部、喉和气管黏膜亦可见病变,并有支气管周围炎症及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24日,平均710日。卡他期 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前的阶段。一般710日。初始症状类似感冒,出现咳嗽、流涕、喷嚏等卡他症状

4、伴有低、中度发热和全身不适、乏力等。有的患者只有轻度干咳而无其他表现。起病初期为单声干咳,发病34日后发热自行消退,其他症状亦逐渐缓解,但咳嗽却日益加重,尤以夜晚为甚,此为本病一大特点。此期由于大量细菌通过咳嗽飞沫喷出,因而传染性也最强。痉咳期一般见于发病714日后,持续24周或更长。出现特征性的痉咳为进入本期的标志。已不发热,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其特点是在原先的单声咳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典型的痉咳。发作时为连续1030次短促痉挛性咳嗽,继以一次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哮吼声。在连续的短促痉挛性咳嗽时,患者处于持续呼气状态,面红耳赤、两目圆睁、结膜充血、涕泪交流、张口露舌、嘴唇紫绀

5、弯腰曲背,表情极为痛苦;严重时因腹压增高可致大小便失禁。咳至终末出现深吸气时,因声带仍处于紧张状态,吸入的空气通过狭窄的声门,发出高调的哮吼音,声如鸡鸣;紧接于鸣声之后,患儿出现屏气,然后又是一连串阵咳。每次痉咳发作时,均如此反复多轮,直至粘稠痰液咳出。痉咳终止时,呼吸道排出的大量粘稠痰液刺激咽部及舌后部,可引起反射性呕吐。轻者一日发作数次,重者20次左右,以夜间为多。痉咳常因进食、冷空气刺激、注射疼痛,咽部检查等非特异性刺激诱发。痉咳发作前可有喉痒、胸闷等不适,患儿可预感痉咳来临而惊惧不安。患者亦常因恐惧下次发作而情绪紧张。新生儿和幼婴常缺乏典型痉咳发作。但因其声门狭小,常因声带痉挛而使声

6、门关闭,加之粘稠的气管内分泌物阻塞,即使不发生痉咳,也可发生呼吸暂停,引起面部及口唇紫绀,甚至可因脑部缺氧而发生惊厥、抽搐,称为窒息性发作。此类发作常出现在夜间,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窒息死亡。百日咳杆菌感染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恢复期本期持续约23周。患者阵发性痉咳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吸气哮吼声消失,咳嗽终止时不伴呕吐。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但数月内若呼吸道发生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又能诱发痉咳。若有并发症,则恢复期相应延长。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及皮下气肿百日咳脑病其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发病第1周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开始升高,至痉咳期达高峰。多数为

7、2040)109/L。一般淋巴细胞分类在60%以上,亦有高达90%以上者。细菌培养 常以拭子取鼻咽部标本或吸管取鼻咽部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也可用咳碟法。诊 断 由于本病早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而进入痉咳期后治疗已无法缩短其病程,故应强调早期诊断。不过百日咳的早期并无特征性症状与体征,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凡春季或春夏之交,对有呼吸道症状的儿童要注意询问百日咳的接触史,若体温下降后咳嗽反而加剧,尤以夜间为甚,且无明显肺部体征者,应考虑百日咳的诊断;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临床诊断即可成立;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PCR检测。治 疗 隔离、支持、营养抗菌治疗宜早。

8、若在卡他症状发生4日内开始抗菌治疗,疗效更佳,可以减轻甚至不发生痉咳。倘若进入痉咳期后才使用抗生素,只能缩短排菌期及预防继发感染,而不能缩短百日咳临床过程。抗菌药物首选红霉素,可渗入呼吸道分泌物而直接作用于感染局部,且其毒性小。用法是3050mg/(kgd),分4次给予,数日内病原菌将被清除。为防止复发,应持续用药714日。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其中含TMP 8mg/(kgd)、SMZ 40mg/(kgd);氯霉素3050mg/(kgd),分次口服、肌注或静滴,连用14日。中医药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将新鲜鸡苦胆用针刺破,胆汁滴入杯内加白糖调成糊状蒸熟后服用。15月婴儿每3日服1

9、个,5月2岁2日服1个,25岁每日1个,57岁每日2个(若以羊或猪胆代替时,胆汁剂量加倍);多用于痉咳期,直至痊愈。大白菜根3条,冰糖30克,加水煎服,每日3次。预 后 成年人及年长儿童并发症少,几无死亡者3个月以下幼婴免疫功能不健全,并发症较多且严重,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常见的死因为支气管肺炎、百日咳脑病和窒息。预 防管理传染源 应用红霉素治疗后,34日就能消灭呼吸道的百日咳杆菌,可明显缩短隔离期。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充分利用日光照射,避免与百日咳患者接触,流行期间儿童宜尽量减少涉足公共场所。保护易感人群 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全细胞菌苗混合制剂(DTP)推广已有数十年,发挥了显著的预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