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2760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 摘要】?诗经燕燕?创作于先秦时代,被誉为中国诗歌历史上送别诗的始祖,内容上真情流露、感人至深,音韵上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形式上重章叠句、一唱三嘆。可以说,?诗经燕燕?同时具备了诗歌里常见的意音形三美。许渊冲倡导翻译“三美论,主张诗歌译文要再现原文的音美、意美、形美。本文从“意、“音、“形三个角度探讨许渊冲?诗经燕燕?英译文中的翻译技巧,从扣题、选词、时态、韵脚等为切入点,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旨在为诗歌翻译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关键词】翻译;诗歌;三美;许渊冲;?诗经燕燕?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2130-0201-03鲁迅先

2、生曾经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2021:354-355。许渊冲将鲁迅的汉字三美观应用到诗歌翻译理论中,提出英译诗歌时也应当传达出意美、音美、形美,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阐述了“三美之间的关系,即意美最为重要,音美次之,形美更次之许渊冲,1979:11-19。在翻译诗歌时理应在传达意美的根底上,再尽可能地争取音美和形美的传达。?诗经燕燕?具有中国诗歌寓情于景、内涵丰富的特点,是古代抒情诗歌的典型代表。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在其“三美理论的指导下,生动形象地

3、传达了原诗的内涵和神韵,使得英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诗歌之美。?诗经燕燕?原文及许渊冲译文如下。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AFarewellSongApairofswallowsflyWiththeirwingslowandhigh.Yougohomeinyourcar,Iseeyouoffafar.Whenyourcardisappears,Likerainfalldownm

4、ytears.ApairofswallowsflyWiththeirwingsupanddown.Yougohomewithasigh,Iseeyouleavethetown.Whenyourcardisappears,Istandtherelongintears.Apairofswallowsfly,Theirsongsheardfarandnigh.Yougotoyourhomestate,Iseeyouleavesouthgate.Whenyourcardisappears,Iamgrievedandshedtears.MyfaithfulsisterdearWithfeelingsos

5、incere,Youresogentleandsweet,Soprudentanddiscreet.ThethoughtofourlatelordStrikesoursensitivechord.许渊冲,2021:23-26许渊冲的译文在内容上准确全面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在布局结构上与原诗根本一致,做到与原诗保持形似,同时押韵顺耳,符合原诗音韵和谐的特点。因此从总体来看,许译意、音、形三美兼备,全方位展现出了原诗的韵味。本文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分析许渊冲译文中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一、意美意美是“三美翻译理论的核心与根本。在翻译实践中,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差异极大,如处理不当或有所欠缺,

6、译文读者就很容易在理解上遇到障碍。因此,传达诗歌“意美,就是要在对原诗有全面准确理解的根底上,展现诗歌的内涵和神韵,传达出其意境。许渊冲先生的?诗经燕燕?译作在“意美原那么的指导下,充分传达出原诗意美,展现了原诗的魅力。一扣题。诗歌的题目往往能表达出诗歌的内容、情感和主题。准确传神的题目翻译会给译文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引发读者共鸣。许渊冲先生?诗经燕燕?题目的翻译十分贴切传神,他没有按照字面将其直译为“TheSwallows,而是译为“AFarewellSong。众所周知,燕子在中国的文化意象里,具有离别、思念之意,在中国千百年来的诗歌作品里,以燕子作为离别意象的不胜枚举。由于文化上的出入

7、外国读者很难由“TheSwallows联想到离别。因此,许渊冲先生将“燕燕译为“AFarewellSong,不仅准确传达了题意,使译文读者在看到题目后明白本诗的主题为“送别,而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意美是“三美的根底,可仅仅传达情意,不一定就做到了“意美胡小棠,2021。许渊冲先生曾说:“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联想的缘故造成的,译成另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原因,就引不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容易传达原诗的意美。许渊冲,1979:11-19。因此,在传达“意美时,译者不应只将目光落在文字的表层意思上,机械“对应地翻译,而应该透过字面意思,深入至其蕴含的深层含义,抓住并提炼出本质,再以恰当

8、的译语文字表达出来。二选词。“意美的表现在于对原诗意义的准确传达以及词句间的意境再现,词语的选用是传达意义和意境的重要因素。因此,选词是翻译中十分重要的一点。?燕燕?第一节中的“差池义为“参差,形容燕子舒张羽翼。许渊冲译为“Withtheirwingslowandhigh,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燕子成双成对自由翻飞时的欢快样子。在该节第三至六行“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中,“瞻义为“向前看,“弗义为“不能。许译为“Yougoinyourcar,/Iseeyouafar./Whenyourcardisappears,/Likerainfalldownmytears.其中“You和“I

9、相对,“yourcardisappears和“mytears相对,送行者与被送者形成比照,远近切换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有力再现了原诗所描绘的人将远去、人去楼空的悲凉孤寂的意境。第二节中,“伫义为“久立等待,许译为“Istandtherelongintears,该句译文中的“intears单独从字面来看,既可理解为流泪,也可理解为在眼泪里,即“我站在漫天的泪水中,照应了第一节中的“泣涕如雨,使得讀者很容易将眼泪和漫天大雨联想到一块,由此塑造出主人翁心碎不已,被泪水淹没的状态。译文通过“intears传神地刻画出送别者此刻泪人儿的形象,将情感与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出了悲哀凄凉的意境之美。第三节

10、中,“上下其音义为“翩跹上下,呢喃鸣唱,译文为“Theirsongsfarandnigh,义为“远近其音。假设是译成“upanddown那么会与第二节中“Withtheirwingsupanddown重复,许渊冲在翻译时巧妙选词,将“上下译为“farandnigh,用词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能使读者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即:燕子们欢快地飞上飞下,一派生机的景象。“远送于南中“南指南国,即妾娣的娘家,许译为“yourhomestate,道出了目的地和被送者之间的关系,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义,再现了原文的意义之美。第四节中,“先君义为已故的国君,许译为“ourlatelord;“以勖寡人中的“勖意为

11、勉励,即父皇的叮咛响在我的耳畔,许译为“Thethoughtofourlatelord/Strikesoursensitivechord,意思是“父皇的良苦用心时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许渊冲翻译这句时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原诗在表现手法上更胜一筹,将原诗所要传达的意思更加形象地传达出来,增添了原文的意义美感。三时态。?燕燕?虽是一首送别叙事诗,但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时并没有采用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是使用一般现在时。在本诗中,假设使用过去时,那么容易导致在主观情感上拉远读者和诗歌故事间的时空距离,不易产生情感上的近距离交流。假设使用将来时,也同样会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无法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12、相反,使用一般现在时,那么拉近了诗歌故事和读者间的时空距离,读者容易产生代入感,仿佛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近在眼前,群燕的欢唱、离人的哭泣也在耳畔回响。如此一来,读者将更容易领略到诗歌所塑造的意境,和诗歌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音美译诗用韵是再现音美的根本所在。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诗是一种有韵律的纯文学。朱光潜,2021:90。由此可见韵律对于再现诗歌音美的重要作用。?诗经燕燕?以四字格为主,节节有韵。如果译文没有韵脚,既缺乏以表现原文的风格,更难像原诗一样配上乐谱而“一唱三叹,也无法让读者想象到古老中国的民众吟诵诗歌的动人景观岳峰,2021。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时力求用韵,通过工整和谐、前后

13、照应的韵脚巧妙地再现了音美。全文译文韵脚如下。fly/high:a?car/afar:a:disappears/tears:?zfly/sigh:a?down/town:a?ndisappears/tears:?zfly/nigh:a?state/gate:e?tdisappears/tears:?zclear/sincere:?sweet/discreet:i:tlord/chord:?:d?诗经燕燕?前三节主要描写被送者戴妫,渲染惜别情景。第四节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义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诗歌前三节皆以燕子起兴,每节皆以“燕燕于飞开头,第二句分别用“参差其羽“颉之颃之“上

14、下其音来描写燕子双双飞舞时的自由欢畅。译文通过开口响亮的双元音a?为韵脚来表达燕子在春日里成双成对自由飞翔的欢畅情景,译文中对于韵脚的灵活运用表达出了寓藏于原诗字词间的情感。此外,在每节的最后一句,译文使用含蓄婉转的双元音?加z为韵脚,有效地传达了姜庄为戴妫送行时的愁苦哀伤之情。译文的第一、三、四节均使用双行押韵,第二节的前四句押AABB韵,符合英文诗歌的特点,再现了诗歌原文的风格。同时译文中也大量使用抑扬格,完美再现了?诗经燕燕?平仄清楚、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译文句与句之间的押韵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再现了原诗的节奏韵律美。“至于诗歌的音美,也就是节调、押韵、顺耳,听起来好听。许渊冲,198

15、4:55。由于?诗经?的原文是有韵律的,如果译诗使用韵律,并且符合或者接近英诗的惯例的话,无疑是锦上添花的汪榕培,1995。?诗经燕燕?译文通过对韵脚、双行押韵、抑扬格等韵律规那么的巧妙运用,再现了诗歌原文的音韵美,使得译文寓意于声,给予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三、形美?诗经燕燕?是典型的四言诗,全诗文字形式皆以四言为一句,六句为一节,同时也具备诗歌常见的朗朗上口、重调叠咏、一唱三叹的特色。许渊冲先生认为,尽管三美中形美是最次要的,但在傳达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表达出原诗的形美许渊冲,1984。在?诗经燕燕?译文中,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时主要通过塑造整体视觉上的形式美和词句间的层次美来再现原诗

16、的形美。?诗经?诗歌这种鲜明的形式特色,在形式上很难译成完全对等的英文。原诗整体结构为四言短句,每句四字,六句一节。从整体布局安排来看译文,译者每句通过使用逗号,介词“with、“like,以及连接词“so“when,使得译文每行的词数保持大致相同,即每句均为四到六个词,每句含有四到六个音节、三个音步。尽管诗歌译文没有严格遵循原诗每句四字的形式,但从“长短和“对称两点来看,译文词数上大体整齐,音节上那么非常规整,整体上到达了形似。此外,译文也和原诗一样共计四节,因此译文和原诗的外在形式上保持了一致,从而在视觉上再现了原诗的整齐一致的形美。诗歌前三节的第一、三、五句反复叠咏,缱绻吟唱,将离别时的

17、伤感惆怅反复渲染,译文那么是第一、五句保持一致,第三句改动了个别词汇,前三节中的“之子于归在译文中分别被译为“Yougohomeinyourcar、“Yougohomewithasigh、“Yougotoyourhomestate,表现被送之人渐行渐远,同时三句译文在长短上做到了一致,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原诗每节的最后一句“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牢我心那么分别在译文的对应节中被译为“Likerainfalldownmytears“Istandlongintears“Iamgrievedandshedtears,三句皆以“tears结尾,且句子长度大致相同,给读者以直观视角上的对称、均衡以及和谐的

18、层次美感。许渊冲先生通过塑造译文层次上的形式美,给予了译文读者心灵以美的感受。四、结语?诗经燕燕?是中国诗歌中的送别杰作,许渊冲先生基于翻译“三美理论,精确传神地再现了原诗的内涵和神韵,传达出了原诗真挚的情感和思想,可谓诗歌译文中的佳作。诗歌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在翻译诗歌时只有将诗歌三美再现,才能使译文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和中国诗歌的魅力。本文对许渊冲先生“三美策略在?诗经燕燕?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作了分析,发现在诗歌翻译中,“意美的再现主要取决于译者对原诗的意义内涵、创作背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掌握与精通,“音美的再现取决于译诗用韵和节奏的营造,“形美的再现那么离不开直观视

19、觉上的形式美以及词句间细微处的层次美感。本文的分析或可给诗歌翻译者些许启发,在今后的诗歌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三美原那么,将中国诗歌译出风采,更好地将中国诗歌的魅力传递给世界读者。参考文献:【1】胡小棠.金风玉露一相逢许渊冲?诗经关雎?英译诗之“意美赏析J.时代教育,2021,12:191-193.【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354-355.【3】汪榕培.漫谈?诗经?的英译本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85-86.【4】许渊冲.“毛泽东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1979,01:11-19.【5】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6】许渊冲.诗经M.北京:海豚出版社,2021.【7】岳峰.略论?诗经?英译的韵脚处理J.集美大学学报,2021,2:51-55.8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