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35350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软膏剂是将药物加人适宜基质中,制成易于涂布于皮肤剖面的外 用半固体制剂,由于软膏有较好的附着性、涂展性,使用携带方便 等优点,在皮肤科、眼耳鼻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 借助国内外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制出不少新的中药软膏品种, 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等,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 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又称为乳膏剂;含 有大量药物粉末( 25%-75% )的称为糊剂。软膏剂主要起保护、 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亦能产

2、生全身治疗作 用,糊剂主要起局部保护作用。软膏剂在我国创始很早, 公元前 2 世纪在灵枢经 中即有“涂 以豚脂“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软膏剂及其 制法和使用,所用基质多为植物油,又称油膏剂。随着石油化学工 业的迅速发展,广泛采用凡士林、石蜡等到烃类物质作为基质,随 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的新型乳剂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的品种明显增加,从而制成较为理想的软膏剂。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软膏剂有 48 种,其中乳膏剂占 32 种。与软膏剂密切相 关的防护用品、化妆品的发展则更快。新基质的不断出现、药物透 皮吸收途径与机理研究、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与包装自动化程度 的不断提

3、高,使软膏剂在医疗保健及劳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 作用。近年来,利用皮肤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这一特点,通 过皮肤给药而达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日趋增多。三、应用前景虽然中药软膏剂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中 药作为外用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首先软膏剂作为经皮给药的一 种剂型,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 变化,而且已成为克服药物副作用的有效用药途径之一;其次,在 医院皮肤科、外科里广泛应用,并在医院的普通制剂, “内病外 治”可能成为中药软膏剂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之一。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 中药材的提取及软膏剂

4、的基质研究两个方面,具体是:首先对中药 材的提取进行研究,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药材有用部 位进行提取,第二部分是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其次是软膏 剂的基质研究,其内容包括三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 释放、基质配比、透皮促进剂。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如:软膏剂的制备方法1. 中药材的提取中药材有效部位的提取研究方法:采用水煎煮 (醇沉) 法和油炸法对有效部位的进行提取。技术路线:将各种中药材的原材料按配方加到水中,进行煎煮, 获得煎煮液,然后再加入基质进行制备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按一定的比例加水,在一定的温 度下,煎煮一段时间, 获

5、得煎煮液(对中药材进行两到三次的煎煮) , 然后添加基质。可行性分析:目前,中药软膏剂药物的提取常用水煎煮 (醇沉) 法 和油炸法。如复方石苇软膏的制备,将石苇、虎杖、大黄、地榆等 用水煎煮,煎液浓缩加入羊毛脂、凡士林等基质制备;复方黄连油 膏改为水煮法, 煎液浓缩加入凡士林制备; 紫草软膏制备, 将紫草、 白芷、忍冬藤三味加入麻油中浸泡 24h,温火加热至130oc左右炸 取油溶性成分,因此该方法是确实可行的。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的方法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技术路线:将中药材粉碎后,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 三角瓶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实验方案:称取一定

6、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三角瓶中,按比例 添加水,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在一定频率和压力 下,超声一段时间。可行性分析: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声提 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因此该方法确实可行。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第 1 周: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第 2 周:论文研究方法制定第35周:对中药材有用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获得提取液第 6 8 周:软膏剂的基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中药有效成 分在基质中释放较好的基质、合适的基质配比以及寻找的合适的透 皮促进剂。特色或创新之处以前对中药材软膏剂中中药材的提取采取传统的方法,而在本文 将超声波提取方法引进去,而且取得

7、了不错的效果,为后面工业化 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需要使用到的试剂仪器设备如酒精、超声波、电炉、温度 计等设备都具备了,但是中药材的购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 为不同批次不同产地不同季节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不一样。1. 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物处理过程中,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B -环糊精包合可显示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减轻对 皮肤的刺激,矫正药物不良气味,在透皮制剂中还能改善药物的透 皮吸收性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珠黄软膏中,冰片用3%B -环糊精包合人基质。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 声提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2.

8、 软膏剂基质的选择。软膏剂常用基质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吸收主要依赖 于药物本身的作用,但基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药物的这些特性, 这主要是由于基质的组成和性能可影响到药物在基质中的理化特 性与皮肤患处的生理功能所致 ,一般认为 o/w 型乳剂基质中的药 物释放、穿透要比 w/o 型乳剂基质即油脂性基质快 ,同时软膏的 基质与药物的性质、分配情况也关系密切。3. 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释放4. 中药软膏剂中各基质配比5. 透皮促进剂6. 软膏剂的质量标准。中药软膏的一些有效成分至今尚不能确 定,其化学成分复杂,并且中药软膏常需添加一些赋形剂,这给质

9、 量控制带来了难度,中成药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之 一就是质量标准不完备。目前,中药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有了一定 的发展,除了一些常规标准如外观性状、 ph 值、粘度、刺激性等项 目外,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7. 定性定量检测8. 定性方面。 中药软膏的性状主要从颜色、 粘稠度、气味、质地、 手感等方面进行判断。软膏有效成分的鉴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显 色反应,如三黄珍珠软膏中小柴碱的鉴别:取软膏 5g,在30ml的 沸水中煮沸15min后,冰浴冷却并过滤,向2ml滤液中加盐酸酸化 并加少量的漂白粉,振摇后产生樱红色即可。除此之外还有荧光斑 点鉴别、薄层层析色谱法、纸层析色谱等。9. 定量方面(1) 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利用软膏中药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或某 些特征吸收峰的波长来测定药物的含量。(2) 薄层扫描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如意金黄膏中的姜 黄含量,结果准确,为如意金黄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 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