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87263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5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新疆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1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1.2 编制工作的依据.1 1.3 项目简介.2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4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4 2.2 新疆区发展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区域优势.6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2.4 项目建设的优势.14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16 3.1 国际市场需求现状.16 3.2 国内市场.19 3.4 销售计划、销售手段和销售策略.20 第四章 项目单位概况及主要建设条件.22 4.1 项目区概况.22 4.2 项目单位及项目法人情况.25 4.3 原材料供应条件.

2、29 4.4 外部配套条件.29 4.5 科技及技术支撑条件.30 4.6 项目合作单位情况.31 4.7 承担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及技术支撑.32 第五章 技术市场分析及工艺方案35 5.1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35 5.2 技术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37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39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 6.1 菌种选择.39 6.3 菌类栽培基地.42 第七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51 7.1 建设条件分析.51 7.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53 7.3 现代化蘑菇生产车间主要设备选型及特点.53 第八章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57 8.

3、1 总平面设计.57 8.2 建筑设计.60 8.3 结构设计.61 8.4 给水排水设计.65 8.5 电气专业.67 第九章 节能、节水措施.69 9.1 设计依据及节能法规.69 9.2 节能措施.70 9.3 节能管理.71 第十章 消防.71 10.1 设计依据及工程环境特征.71 10.2 消防措施.72 10.3 机构设置.73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73 11.1 环境保护.73 11.2 劳动安全卫生.76 11.3 劳动卫生.78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79 12.1 企业组织.79 12.2 劳动定员.80 12.3 人员培训与来源.81 12.4 劳

4、动力来源.82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第十三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82 13.1 项目管理机构82 13.2 工程建设管理82 13.3 财务管理.84 13.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85 13.5 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86 第十四章 招标投标方案87 14.1 招标依据.87 14.2 招标范围.87 14.3 招标组织形式.88 14.4、招标方式88 第十五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90 15.1 投资概算.90 15.2资金筹措91 第十六章 财 务 分 析92 16.1 评价原则、方法和依据.92 16.2 项目建设期和计算期.92 16.3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

5、附加估算.92 16.4 总成本费用估算.92 16.5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93 16.6 利润及利润分配.94 16.7 不确定性分析.94 16.9 评价.95 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96 17.1 社会评价.96 17.2 建议.98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XXXXXX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 1.1.2 承办单位 XXXXXX 农场 1.1.3 拟建地点 XXXXXX 农场七连 1.1.4 项目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XXX 工程咨询等级:甲级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

6、XXX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工程设计证书号:XXX 发证机关:国家建设部 1.21.2 编制工作的依据编制工作的依据 国家发改委43 号部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 (QBJS5-2005) ; 农业部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 年) (国务院 2001 年 4 月 28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5 日发布)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2005 年本)指导目录; XXX“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发改投资20062787 号国家发

7、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兵团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十一五”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 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附件; 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31.3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1.3.1 建设内容 基于国家食用菌产业化和新疆兵团“6221”工程和城郊特色农业 的要求,利用现有的菌种繁育技术中心,筛选、保存,利用生物技术 实现优良菌种繁育及规模化生产;利用现有的双孢蘑菇隧道生物发酵 技术,通过建设现代化菇房生产车间、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 达到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 (1)蘑菇房生产车间

8、与配套的电气工程、给排水、暖通 (2)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控制设备 1.3.2 生产规模:年生产蘑菇 500 吨。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6 1.3.3 地址选择:XXX 农场七连。 1.3.4 建设规模:钢结构生产车间建筑面积 2994.19 m2; 1.3.5 建设期:1 年,计划 2010 年 4 月2010 年 12 月。 1.3.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725.24 万元,XXX 农场自筹资金 1725.24 万元。 1.3.7 财务评价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 450 万元,年平均总成本 264 万元, 年平均利润总额 186 万元,所得税 47 万

9、元。项目投资利税率 10.79%,投资利润率 10.7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2.02%,投资 回收期 8.15 年(含建设期 1 年),盈亏平衡点 45.92%。由于项目地处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致富职工群众,解决食 用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1.4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单位单位指标指标备备 注注 1 生产规模吨 500 项目总投资万元 1725.24 其中:申请上级拨款万元 0 银行贴息贷款万元 0 2 自筹资金万元 1725.24 3 建筑面积 m22994.19 4 项目定员人 35

10、5 销售收入万元/年 450 正常年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7 6 总成本万元/年 264 正常年 7 投资利润率 %10.79 8 投资利税率 %10.79 9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02 税后 10 投资回收期年 8.15 含建设期 11 盈亏平衡点 %45.92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双孢菇概述 双孢蘑菇,也称白蘑菇,简称蘑菇,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 低热量的健康食品。我国人民一直把它作为珍贵的佳肴,滋补的食品 和治病的良药,并誉之为“山珍” 。其“色”美,除菌褶粉红外全

11、身 洁白如玉;其“香”殊,它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其“味”平,吃起 来口感平和舒服;其“养”丰,双孢蘑菇富含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和矿物质;其“疗”全,多食可达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保持 青春活力之功效。 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蛋白质含量为 3538,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 412 倍,享有“保健食品” 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双孢 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病毒性疾病有一定免疫作用,所含的蘑菇多 糖和异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肿瘤的发生;所含的酪氨酸 酶能溶解一定的胆固醇,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所含的胰蛋白酶、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

12、行性研究报告 8 麦牙糖酶等均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 化、降血压的作用。 双孢菇含有人体必须的 6 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维生素 PP,核干酸,烟酸,抗坏血酸和维生素 D 等,不 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双孢菇, 可以防止坏血病,预防肿癌,促进伤口愈合和解除铅,砷,汞等的中 毒,兼有补脾,润肺,理气,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 经功能,降低血脂。双孢菇中所含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癌作用,用双孢 菇罐藏加工预煮液制成的药物对医治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肿大, 早期肝硬变均有显著疗效。因此,双孢菇不仅是一种味道

13、鲜美,营养 齐全的菇类蔬菜,而且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健康食品。 2.1.2 食用菌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 纤维的保健功能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市场前景看好, 已引起了广大种植者的浓厚兴趣。 我国加入WTO 后,食用菌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特点,以 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 综合效益高为优势的产业发展腾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食用 菌 产品以质优价低,产量大的优势,正在不断地走向世界。人们对食 用菌 的青睐,直接催生了食用菌产业的兴旺和发展。 2003 年,中国食用菌 产品出口量为43.32

14、 万吨,出口额为6.22 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目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前,中国的食用菌鲜品年总产量近900 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 上。 中国不仅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食用菌消费大国。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我国食用菌出口量,仅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 4%,也就是说近年来国内食用菌年消费量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 96%。 食用菌中的小白蘑菇(以下简称蘑菇),学名双孢蘑菇,俗称“洋 蘑菇”,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双孢菇味道鲜 美,质地脆嫩,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并且所含的蛋白质大 部分是粗蛋白,其含量高过一般的蔬菜和水果,居食用菌之

15、首,故有 “植物肉”的美称。我国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双孢 蘑菇,主要用于加工罐头供出口。1967 年,我国蘑菇罐头首次成功 出口试销,至今已有近 40 个年头。 2.22.2 新疆区发展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区域优势新疆区发展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区域优势 2.2.1 政策优势 首先,双孢蘑菇及蘑菇罐头属于国家大力提倡并优先发展的农村 产品加工项目。符合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和自治区 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可享受当地提供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该项目 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旨在推进新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快 速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16、。国家 及自治区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将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列为优先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发展和鼓励的重点投资领域。该项目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XXXXXX 在 XXX 农场进行双孢蘑菇的工厂化生产基地开发与技术 推广顺应了我国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2.2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XXX 农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龙头,东与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 接壤,南以连贯欧亚大陆桥的北疆铁路为界于头屯河农场毗邻,西于 头屯河中心线为界同昌吉市接连,北以乌伊公路与五一农场相接,土 地总规划面积 4700 公顷。八钢、火车西站、乌鲁

17、木齐国际机场、昌 吉均与农场毗邻。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纵贯全场,交通十分便利, 且地理位置优越。XXX 农场是新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清洁的空 气,肥沃的土壤,优良的水质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前提条件。 2.2.3 丰富的原料资源和良好的种植基础 新疆农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周边地区也都是种植小麦 为主,麦秸资源异常丰富;新疆农区秸秆、畜禽粪等生产原料丰富, 有些冷凉气候区域错季生产,鲜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农场有 一大批懂双孢蘑菇种植技术的农工,有一支精明能干的生产辅导队伍, 有一张成熟的管理网络,有一套优惠的政策措施。这样,“工厂化” 经营模式将能更好地推广和发展。 2.2.

18、4 工厂化栽培 由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我国蘑菇生产“南菇北移”较为成功,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突破了传统生产区域的限制,产区从长江以南扩展到华北、东北、西 北各省。XXXXXX 农场冬季试生产蘑菇成功,证明 “小蘑菇”可丰富 市民的“菜篮子”和农工的“钱袋子”,蘑菇生产可已成为“富民强 场”的好产业。 尽管我国发展蘑菇生产的成就很辉煌,但是也存在问题和危机。 例如,我国蘑菇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扩展生产区域和栽培面积的结果, 生产是小农粗放式,投入产出比率低,资源消耗大。就蘑菇生产的工 业化水平与单位面积产率而言,我国较欧美国家低很多。例如,荷兰 采用堆肥三次发酵(前、

19、后发酵和发菌)技术,工厂化栽培出菇,一年 生产 8 轮,蘑菇产率稳定在 30kg/m2;而我国农户的产菇率仅为 68kg/m2,而且生产周期长,每年一种一收。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 农民无力采用先进的“隧道发酵技术”,不具备“巴斯德灭菌和腐熟” 的发酵条件,堆肥质量低下,病虫污染严重,产菇率低而不稳。 收完蘑菇后,残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充分降解而呈粉末状,成 为优质有机肥,可用于肥田或改良土壤,增产粮、果、菜,形成“双 孢菇有机肥粮、果、菜”良性生态循环生产。项目以“创新和效 益”为目标,借鉴、改造、推广国际先进的“隧道发酵技术”,将大 量秸秆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不但提高了

20、 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项目标准化、工业化全天候生产食用菌,是适应国内外市场高 档化、长年化、超市化供货需求,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采用食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用菌工厂化栽培,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单产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家接轨,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增加出口创汇。 总之,从市场形势来看,中国将成为世界双孢蘑菇强国。我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食用菌贸易 自由化,会对我国直接产生有利作用,这正是我国发展双孢蘑菇的大 好时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双 孢蘑菇产品的要求也

21、越来越高,人们逐渐由“见蘑菇就买”,发展到 “非绿色不要”;此外,我国入世后,世贸组织中某些成员国对我国 双孢蘑菇产品的要求日渐苛刻,针对性极强且速度极快地制定了若干 “标准”,以限制对我双孢蘑菇产品的进口,另外,台湾、香港等地 区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我国双孢蘑菇产品的输入,这都是已经发生的 事实。针对此种情况,在现有技术水平基础上,改变生产观念和技术 观念,加强对双孢蘑菇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加强工厂化生产基 地开发和技术推广,减少其中不良物质的残留,改善和美化菇型,形 成标准化的品牌,凭借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地方优惠 政策三大优势,新疆双孢蘑菇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 2.

22、3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选择符合我国产业政策,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需要 项目为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目录中鼓励类第“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包括青贮饲料、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秸秆氨化养牛、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食(药)用菌菌种培育; 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规定。因此,本项目的 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各地的比较优势出发, 根据市场需求选好投资项目,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讲求经 济效益。兵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

23、破 口,精准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支撑,着力做大“棉业、糖 业、酒业、蔬菜业、畜牧业和种子业”六大产业。XXX 农场在不放松 现有生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通过建立绿色无公害蘑菇基地及加工, 充分发挥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种殖的优势,大胆走基地化、商品化、 集约化的路子,努力打造品牌,进一步促进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两个“十一五”规划的具体落实。 现代化双孢菇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推动行 业技术进步 项目通过引进先进隧道式生物发酵技术,利用菌种的基因工程生 物育种技术、规模化菌种生产技术,实现双孢菇集中培菌、分包出菇, 使双孢蘑菇培养发酵成本成本降低 15%,产量由 58k

24、g/提高到 10-15 kg/, 提出双孢蘑菇绿色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使产品达到 绿色食品标准;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单产和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促 进新疆及兵团食用菌规模化的生产。 利用先进隧道生物发酵技术后,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传统发酵工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艺相比,隧道式发酵具充分利用堆肥发酵热、省能源、效率高、发酵 均匀、病虫害少、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与引进荷兰式发酵隧道相比降 低生产成本 60%。 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后,可实现公司集中发酵、集中培菌、分散 到农户出菇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采用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通过优良菌种引进、筛选和保存,利 用生

25、物技术实现优良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保证供应本地区生产基地 和外围农户的提供优质的菌种需求。 采用自动化监控,由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 拌料、发酵、接种、成品入库全部按电脑输入的各项指令进行,生产 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随时都在电脑上报告出来。实现了食用菌的工厂 化、现代化生产。 食用菌厂每天均有大量的肥料需处理,通过建设菌肥厂,废弃 料开发成为生物菌肥,既是解决了食用菌废料污染问题,又实现了资 源再生和循环利用,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采用现代化菇房生产双孢菇的企业只有两家(均为 进口设备,其中:辽宁阜新田园公司进口意大利二手设备,山东聊城 奥登公司进口美国设备)

26、 ,由于国内采用现代化方式种植双孢菇面积 较小,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厂家较少,无法满足大面积机械化生产,通 过对以上两家公司及国外其他厂家的考察,荷兰的现代化菇房生产设 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菇房设备填补国内现代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化生产双孢菇的空白。 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高效农业需要 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就我国目前总体农业水平来衡量,属 于一种科技含量高的高投入产业。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仅有日本、 韩国和台湾,年产量达不到 30 万吨,而市场平均需求量达 50 万吨。 根据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10 余年来

27、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过程来看,人 们对高品质食用菌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现在建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技术有利于取得进入市场的主动权。本项目选择双孢菇作为主产品, 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渠道顺畅,同类项目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示范带动作用。XXX 农场是乌鲁木齐三大副食 品基地之一,土地资源有限,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已很少,为了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农场提出充分发挥基地 规模化、集约化种殖的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 项目的建设是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XXX 农场近年来切实加强对农业

28、的领导和投入,强化农业基础 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 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使传统 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转变。食用菌作为 XXX 农场的新型、朝阳 产业,得到了师党委、场党委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员对食用菌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产业的发展做了专门规划。把食用菌产业培植成为 XXX 的主导产业和 优势产业,工厂化栽培是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项目的建设是引导农场职工致富的需要 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是麦草、棉籽、牛粪、羊粪等农副产品,有 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

29、尽可 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通过食用菌工 厂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提高产量、 质量和商品率,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示范带 动更多群众参与食用菌生产,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帮助 职工解决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和销售问题,同时能辐射和带动农场食用 菌产业化的发展,使广大种植户得益。 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发挥城郊农业特色的需要 XXX 农场地处乌鲁木齐的头屯河区,位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八 钢的金三角地段,交通便利,人多地少是制约农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 素, 而食用菌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低成本、高收入产业,食用菌类的 生产可 以发挥农场富

30、余劳动力的优势,随着乌 -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项目区 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时农场目前已有1000 亩设施温室,多 年来种植产品单一,成本高、效益低,项目的建设为农场设施 农业生产 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城郊农业的基本特 征。 项目的建设是带动农场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的需要 农场多年来严格农产品生产制度,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严禁使用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各项违禁农药,目前已取得了绿色食品基地的认证。同时食用菌在生 产过程中基本不使用化肥与农药,其培养料经高温发酵处理后已基本 杀灭了病、虫害,避免病虫害的污染,同时建设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 可作为肥料,减

31、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 构,延缓盐渍化过程,并可提高产品品质与风味,促进了农场绿色、 有机食品生产。 促进人才、技术和成果的孵化器的需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使项目的技术人员得到培养和锻炼,并较 为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当地科技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通过 本项目的实施,会使一批实用技术得到开发与完善,如标准化菌种生 产技术、双孢菇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大大提升本区域内外的农业科技 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增加了本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富民、强团的项目, 是调整农场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是农民脱贫 致富、实现小康

32、目标的好项目。项目区具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资源优 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和辐 射,把食用菌生产发展成我区新兴的支柱产业,促进农场经济的快速 健康发展。特别是引进、推广国际先进的“荷兰式隧道发酵技术”, 将大量的秸杆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对净 化城乡环境、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项目的建设 是十分必要的。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2.42.4 项目建设的优势项目建设的优势 2.4.1 政策优势:该产品属于国家大力提倡并优先发展的农村产 品加工项目。符合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和自治区农 业

33、经济发展的规划,可享受当地提供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该项目的 顺利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旨在推进新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 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国家及 自治区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将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列为优先发 展和鼓励的重点投资领域。该项目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 2.4.2 产品优势:该项目在新疆的 XXX 农场建立生产基地。XXX 农 场是新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清洁的空气,肥沃的土壤,优良的 水质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前提条件。 市场优势:XXX 农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适宜种植各种瓜果蔬菜,其生产的“双孢菇”,

34、在新疆具有较高的市 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果蔬生产已成为团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 XXX 农场大棚反季节蔬菜依托乌鲁木齐市、边境口岸及交通便利的优 势,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2.4.3 原料优势:目前 XXX 农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荷兰式隧 道发酵技术”采用国外先进的食用菌生产设备,已建成了一条年产一 万吨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栽培双孢菇,辅助品种为香菇、草菇、木 耳等菌种。2009 年达到 0.6 万吨,2010 年达到 1 万吨,实现总产值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0.8 亿元;生产面积 66.667 万平方米;发酵式隧道 45 条。为本项目 的原料提供了保障。 第三章第

35、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 3.13.1 国际市场需求现状国际市场需求现状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 售价达 8000-30000 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目前发达国家 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 20 公斤,而我国仅 5 公斤。 目前世界食用菌每年总产约 1050 万吨,我国年产量 870 万吨左 右,占世界的 65%。发达国家资源与劳动力昂贵,中小菇厂纷纷转产, 产量每年递减 6-8%,日本食用菌被称作“银发产业”。发达国家所 产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正是吃的越来越多,种的越来越少。 以美、法、荷兰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工业化栽培双孢菇, 其特

36、点是投入大、成本高,每公斤菇生产成本在 1-1.5 美元以上。采 收包装一公斤菇的人工费都超过我国生产一公斤菇的成本。 世界食用菌市场价格表世界食用菌市场价格表( (不完全统计不完全统计) ) 单位:元/公斤 地地 区区中国中国韩国韩国美国美国德国德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黑木耳(鲜)45152050601502001525 香菇(鲜)6102555355060702555 双孢菇(鲜)6104555304555753550 杏鲍菇(鲜)102015017080100 金针菇(鲜)102545554050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在全球范围内,食用菌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

37、。东亚地区 是世界双孢蘑菇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也是我国双孢蘑菇产品最重 要的主销市场。日本是亚洲的食用菌生产大国,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 术和设备先进,已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 生产周年供应。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 2.8-3.2 万美元,比我国香菇的每吨 0.8-1.2 万美元高出近 2 倍。韩 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 3 万吨,蘑菇 2 万吨。韩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是日本的主要 竞争对手,年出口约 450 吨。 2006 年,我国向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共出口近 1 亿美元的双孢蘑菇产品,占整个出

38、口市场份额的 50%,同比增长约 15%。 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作为双孢蘑菇产品第一主销市场的地位在短期 内不会动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南亚 国家是我国传统的双孢蘑菇产品出口地区。 上述地区由于华人数量多,饮食习惯与我国比较接近,对我国一 些传统的双孢蘑菇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加大我国在南亚国家的市场开 拓力度,向该地区大力推介绿色有机的工厂化双孢蘑菇新品种,将进 一步促进我国对上述地区的双孢蘑菇产品出口。 美国和加拿大是我国蘑菇产品出口的另一个重要市场,也是极具 潜力的新兴市场。各类蘑菇罐头、干、鲜菇是我对北美地区的主销产 品,今年 1 至 4 月我国对该地区每千克鲜菇

39、的平均零售单价为 3-4 美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元,这对于中国产优质鲜菇而言,无疑具有丰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 面,随着该地区亚裔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东方民族特有的双孢蘑 菇产品的需求也会越发旺盛。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保鲜技术、提升 产品质量,尽可能通过海运以降低运输成本,将我国的优质双孢蘑菇 鲜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美大陆。 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双孢菇年产量 20-22 万吨 (鲜),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 地。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 到各个国家。荷兰的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

40、械采菇, 蘑菇产量 15 万吨左右。荷兰还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 堆肥。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 500 个年产量 12 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德国的蘑菇产量约 5 万吨。不足部分 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 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荷兰是我国双孢蘑菇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 主要进口蘑菇罐头、干、鲜菇等产品。欧盟对进口的包括双孢蘑菇产 品在内所有农产品执行非常严格的检验检疫指标,由于欧盟对进口的 干、鲜菇产品执行相同的农残和重金属检测指标,双孢蘑菇类干品稍 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挡在市场之外。据德国、荷兰等国食用菌同业组 织反映,欧盟各国双孢蘑菇产量小,虽然市场容量有限,

41、但销售价格 比美国市场还高。 此外,如果今年年内我国能与欧盟在补偿贸易谈判中就适当增加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从中国进口的蘑菇罐头配额达成协议,那么,今年我国对欧盟蘑菇罐 头出口将会适度增长。俄罗斯、乌克兰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一直都是 我蘑菇罐头的重要销售市场之一。俄罗斯双孢蘑菇生产技术水平与欧 美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本国产量仅占本国市场需求量的 20%,而我 国东北三省、山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双孢蘑菇产区对 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食用菌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俄罗斯应成为今后 我国双孢蘑菇出口行业重点考虑开拓的国际市场之一。 3.23.2 国内市场国内市场 3.2.

42、13.2.1 国内市场需求现状国内市场需求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消费趋 势上看,人们的饮食结构文化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对果蔬加工 品的需求方面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味美而向天然、营养、保健型发展, 在食品方面崇尚绿色食品。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步提高,逐渐 由“见蘑菇就买”,发展到“非绿色有机保健菇不要”。而项目大力 推广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正好符合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数据,2001 年以来,中国食用菌产业 平均每年以 15%的速度递增,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 70%以上,2007 年 产值达 600 亿元,带动 2

43、500 多万劳动力就业。但是,中国并非食用 菌生产强国。食用菌产业仍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手工操作为主, 家庭分散经营,产品附加值低,尚未建立网络营销和现代物流体系,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出口仅占产量的 5%,且每公斤出口价格只有 6 元。 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统计,中国现已查明的真菌种类达 1500 种以上,其中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有 60 多种。我国是世界公 认的蘑菇(双孢菇)生产大国,年产量达到 156 万吨(2005),占世界总 产量的 45%。据国家海关统计,2006 年我国出口蘑菇罐头 25.17 万吨, 平均 1029 美元/吨,创汇 2.59 亿

44、美元;2007 年 19 月出口 25.3 万 吨,平均 1343 美元/吨,创汇达 3.4 亿美元;出口价格同比增加 314 美元/吨。 3.2.23.2.2 当地市场调查当地市场调查 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消费最普遍、市场前景最好的菇种, 国内、外市场广阔。2009 年,蘑菇无论是鲜品还是加工品,都供不应 求。乌鲁木齐市场上鲜菇的平均价格不低于10 元/kg。蘑菇除少量直接 供市场鲜销外,主要用于加工,产品如蘑菇罐头、调味蘑菇罐头、 盐水 蘑菇、速冻蘑菇、脱水蘑菇及保鲜蘑菇等。其中以蘑菇罐头和盐 水蘑菇 为主要产品,是我国出口食品贸易中的大宗商品。我国劳动力 便宜,生 产成本较低,因而

45、我国的双孢菇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 力。 3.43.4 销售计划、销售手段和销售策略销售计划、销售手段和销售策略 3.4.1 生产销售计划 产品的优良性能及可承受的价格,从战略上讲是完全可以为用 户所接受的。但是无论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宣传推广的过程。我们 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强化宣传尽快缩短这一过程。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3.4.2 销售手段 在销售工作上谋略很多,手段也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以下 几点对于新建厂怎样尽快进入角色占领市场创造名牌是十分主要的; 1) 培育训练销售队伍。造就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业务水平, 事业心强,能胜任本职忠于职守的销售队伍

46、。 2) 建立健全销售责任制,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3) 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充分利用流通渠道广泛牵线,慎重把关, 逐步地有重点地设立销售网,建立连锁店,把产品以国内为基 础,逐步推向国际。 4) 强化宣传,在初期每年用一定的资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 新闻媒介,进行立体化的强大宣传。 5) 有的放矢地邀请各重要城市的相关部门,召开订货座谈会,使 产品尽快地占有市场。 3.4.3 销售策略 按照国外作法,我们可以边销售,即:建厂与销售并行,使工厂 建成时,就具有较好的销售渠道。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单位概况及主要建设条件项目单位概况及主要建设条件

47、 4.14.1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 XXX 农场位于乌鲁木齐近郊 26 公里处,乌伊、八钢、屯坪公路 和乌奎高速公路及北疆铁路贯穿全境。北以乌伊公路与五一农场为界, 南以北疆铁路与头屯河农场接壤,西以头屯河中心线与昌吉三工乡为 界,东部与乌鲁木齐县地窝铺乡相邻。全场南北宽 8 公里,东西长 13 公里。 4.1.2 自然条件 4.1.2.1 水文气象 水文:XXX 农场主要依靠地表水发展灌溉农业,主要水源是头 屯河水系,通过头屯渠引入农场。根据近年引水数据,平均场口引水 量 3502.74 万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率为 86%。 XXX 农场属头屯河流域,地貌属冲洪积平原区

48、中上部;地下水形 成分布特征为天山北坡水系河流入渗及基岩裂隙的补给,地下水埋藏 较深,目前开发利用的属上层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南部一线在 150 米 以下,场部东西干道一线在 110 米左右,北部乌伊公路一线在 60-80 米。由于土层以下为砂砾层和卵砾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单井流量平 均 125 立方米/时左右,据 XXX 农场 6 个代表井水质分析:水化学类 型为 HCO3S04-CaNa 型,矿化度小于 1 克/升,总碱度 4.3 毫克/ 升,总硬度 5.69 毫克/升,适宜地下水开发利用,为良好的生活、农 农场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业灌溉及工业用水。 气象:XXX 农场

49、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夏热冬寒, 春暖多变,秋温下降迅速,温差变化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 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 全年平均气温 7.2,10的年积温 3180;降水量 158mm、 蒸发量 2647mm,蒸降比为 16.97:1;日照时数 2317.6 小时,无霜 期 163 天,初霜期 9 月下旬-10 月上旬,终霜期 4 月下旬-5 月上旬。 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2.6m/s,大风多发生在 4-9 月,其 各月平均风速分别为 3.2m/s、3.5m/s、3.2m/s、3.1m/s、3.1m/s、3.0m/s。最大冻土深 1lOcm。 4.1.2.2 地形、地貌及土壤 该场地处天山北麓冲积平原中上部,境内海拔 580-739 米,地势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其坡降南部大于北部,平均坡降在 1.3-2.0%, 地势较平坦。 XXX 农场土壤类型单一,属于灰漠土类,主要特点是成土母质为 冲-洪积物的黄土和红土状物质;土种简单,80%的面积为黄板土、灰 黄土、白板土,另有少量的黑红土和花岗白板土。项目区中,大部分 土壤土层较厚,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质地良好,多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