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8034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光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1.1 项项目目单单位基本情况位基本情况.1 1.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内容内容规规模与模与产产品品.2 1.3 项项目投目投资资估算与估算与资资金筹措金筹措.3 1.4 项项目主要技目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3 1.5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3 1.6 结论结论和建和建议议.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意义项目背景及意义6 2.1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6 2.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10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项目区建设条件15 3.1 项项目区概况目区概况.15 3.2 项项目区社会目区社会经济环经济环境概况境

2、概况.18 第四章第四章 示范园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示范园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20 4.1 产产品市品市场场定位定位.20 4.2 市市场场分析分析.21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24 5.1 设设施施农业农业示范园示范园.25 5.2 精品果园种植基地精品果园种植基地.27 第六章第六章 设备与工程方案设备与工程方案29 6.1 设备购设备购置置.29 6.2 工程方案工程方案30 第七章第七章 节节 能能33 7.1 用能用能标标准和准和节节能能规规范范.33 7.2 节节能措施能措施.34 7.3 节节水措施水措施.37 第八章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项目管理与实施3

3、8 8.1 建建设设期机构期机构设设置及置及职责职责.38 8.2 运运营营期机构期机构设设置及人置及人员员配配备备.38 8.3 进进度安排度安排.39 8.4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39 第九章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 9.1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43 9.2 项项目目资资金筹措金筹措.46 9.3 资金使用和管理.46 第十章第十章 财务效益与风险分析财务效益与风险分析48 10.1 财务评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价的依据和原则则.48 10.2 财务评财务评价基价基础础数据与参数数据与参数选选取取48 10.3 成本成本费费用、用、销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售收入及税金估

4、算50 10.4 财务财务效益分析效益分析51 10.5 市市场风险场风险分析分析52 10.6 清清偿偿能力分析能力分析.53 10.7 财务财务效益分析效益分析结论结论.5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环境评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环境评价54 11.1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54 11.2 生生态态效益效益.56 11.3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5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59 12.1 项项目目总总体体评评价价.59 12.2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60 附表:附表: 附表附表 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附表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表:建设投资

5、估算表 附表附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附表 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附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附表 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附表 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附表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附表 9: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表附表 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附表 1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 附图:附图: 附图附图 1:项目位置图:项目位置图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

6、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随着中央涉农政策的相继出台,金台区金星村的农业呈现稳定 攀升的局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较大幅度的改 善,农民就业多元化、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但农业的发展模式并 未发生根本的转变, “单家独户”的发展格局己经难以满足当前农业 生产集约化、精细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为此,金星村 积极探索当前农业发展模式。 2009 年村围绕“三农工作”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效为工作重 点,结合人多地少的村情,为提高北坡土地利用率,调整农业产业 结构,率先在全村四组实施了土地流转承包式运行,成立了金星果 菜专业合作社,该组 176 户,556 人

7、全部入社。 1.1.1 项目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金星观光农业示范园 1.1.2 建设性质 新建 1.1.3 项目申报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金星果菜专业合作社 2 1.1.4 建设地点 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金星村 1.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 1.2.1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 560 亩。 (1)建设蔬菜大棚 200 亩(133400 平方米) ,日光温室 150 亩(100000 平方米) ,果园种植基地 200 亩。 (2)辅助工程:占地 10 亩,建设管理用房 1000 平方米,仓 储用房 1000 平方米,配套建设砖混结构水泵房 5 座,共 500 平方

8、米, (3)田间工程包括:田间生产道路 5600 米;排水渠 3600 米;抽水站一处,约 50 平方米,购置抽水设备两套,出水 量 50m/t,可覆盖灌溉面积约 1000 亩;敷设供水干管 2000 米, 滴灌设施若干;并配套购置农业机械和检测设备。 1.2.2 主要产品 项目建成后,主要产品包括实物性产品和服务性产品两大类。 实物性产品主要为种植产品, 200 亩蔬菜大棚及 150 亩日光温 室年产瓜菜类 200 吨、茄果类 180 吨;200 亩果园种植基地进入盛 果期可生产葡萄、梨、核桃、苹果和其它优质果品 260 吨。 服务性产品分为二种:一是农业科技服务,包括名优特新品种 3 引进

9、、推广及科普教育等;二是休闲观光度假等。 1.3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结构:该项目总投资 210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070.00 万元,流动资金 30.00 万元。 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 2100.00 万元,企业自筹 1500.00 万元, 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补助资金 600.00 万元。 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并达产后: 销售总收入:年平均 672.71 万元。 总成本费用:年平均为 355.39 万元。 年税后利润:税后利润为产品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税收等, 年税后利润为 317.32 万元

10、。 财务净现值:964.99 万元(基准收益率8%) 。 全部投资回收期:动态 6.40 年(含建设期) 。 投资内部收益率:16.51%。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2、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报指南 ; 4 3、 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的意见 (陕 发改农经20101447 号) ; 4、 国务院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 5、农业部关于调整当前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 ; 6、 宝鸡统计年鉴(2009) ;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 及基础材

11、料。 1.6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根据金台区金星果菜专业合作社技术能力及经济实力,在金台 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我省的科研技术力量,巩固退耕 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通过宝鸡市金台区金星观光农业示范园项 目建设,将项目区旅游、休闲、农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项目符合 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符合农业发 展的贷款原则和投资方向,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经分 析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年平均 672.71 万元,项目总成本费用年平均为 355.39 万元,利润总额为 317.32 万元。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 收益可观,项目可行。 宝鸡市金台区金星观光农业示范园项目巩

12、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 后续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的发展壮大, 可带动农村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产品符合 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 项目的实施将对我省乃至西部地区调整农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结构,发展地域经济,特别是金台区等周边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 众的脱贫治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一村一品及新农村建设 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发展了后续产业, 为省政府提出的畜牧强省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观光农业 的快速发展,可继续带动发展增加种植户将近千户。 宝鸡市金台区金星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将环境建设保护与城 市发展并重,示范园建成

13、后,使其成为新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 理想场所,体现了生态环境理念,为农业增产、退耕还林、农民增 收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 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意义项目背景及意义 2.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2.1.1 产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 号指 出:退耕还林目标任务:一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加 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 砍树复耕现象发生。二是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 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 民等措施,从根

14、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 生活问题。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分为基本口粮田、农村 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农民技能培训和补植补造六大项目建 设,按照“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综合治理、政策扶持”的原则, 提出了陕南人均 1.0 亩、关中人均 1.5 亩、陕北人均 23 亩基本农 田建设目标,以及基本解决农村能源、实施移民搬迁 9.5 万人、发 展六大后续产业基地、农民技能培训 6 万人次、补植补造 800 万亩 的目标任务。 20082015 年 8 年内,投资 200 多亿元,通过实施基本口粮 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农民技能培训和补植补造六 大项目,形成

15、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基本解决退耕还林地 7 区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让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 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真正成为现实。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挖掘 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 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 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 励优势农产品出口。 2.1.2 陕西省退耕还林成果 六大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巩固和扩大陕西省退耕

16、还林成果,产 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以后: 基本口粮田方面,我省将新建新增基本口粮田 269.23 万亩,改 善提高 770.44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40 多万吨,新增产值 7.37 亿元。 农村能源方面,新建沼气池 161 万口、节柴灶 8 万口、太阳灶 9 万台,将有效地解决退耕还林区农户的能源问题,每年每户可节 约薪柴 2 吨以上,相当于三亩薪炭林或六亩林地的年林木蓄积量, 可减少水土流失量 3.2 吨。160 万户农户使用沼气,一年可节约薪柴 360 万吨,使 540 万亩林地免遭砍伐。 8 生态移民方面,对退耕还林地区生存环境恶劣

17、、不适用继续居 住的 9.5 万户退耕农民将得到有效的异地搬迁,并基本解决移民群 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减少人畜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有效恢复还十分 脆弱的生态环境。 后继产业发展方面,退耕农户通过实施新造特色经济林、改造 原有经济林和退耕还林,栽培生物质能源林、培植原料林,新建特 色养殖业和森林绿色食品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实施,退耕户年人均纯 收入可增加 768 元,到 2015 年实现规划目标后可获得经济效益 189 亿元。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重点在后续产业开发,后续产业能否顺利 实施,重点在退耕区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8 年内我省将总投资 1.24 亿元,将退耕还林区有培训基础和技能需求的农民纳入到培

18、训 目标之中,通过技能培训,提高退耕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扩大就业 范围、提高就业层次和就业水平。 补植补造规划完成后,我省将补植补造林地 800 万亩。而 800 万亩林地的补植补造,可有效拦截泥沙、控制土壤侵蚀、减轻下游 江河湖泊的清淤负担,保护和改善下游河道的安全通行。 据估算,到 2015 年全部实现我省提出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目标后,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 170 多亿元,退耕还林农民人均增收 近 2000 元。 9 2.1.3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人们向往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促进 了生态旅游、休闲和山间别墅以及农业生态旅游在国际上悄然兴起。 休闲观光生

19、态农业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人们对物质 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渴求应运而生。首先,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让中、小学学生接触自然、认识农业、体验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 贡献,促进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再者,广大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渴望 和对农业优良品种的需求,也是观光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通 过观光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识农 业,使农民掌握先进技术,使市民领略农村风情,是未来农业发展 的高层次需求。观光生态农业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 统,它不仅包含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是 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体,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科普 和无公害农产品生

20、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也是以旅游观光、经营管 理、销售与购买、物质和精神服务为主的社会经济系统。因此,观 光生态农业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 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滚动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观光农业在理论研究和园区建设上 都有很大的进展,各地都建立不少的示范园区。一般而言,观光生 态农业的组成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否则将千篇一律而失去吸引力。 10 但其基本功能应包括农业生产、农业传播和休闲观光 3 个部分,每 个部分又由相互包含的若干个功能区组成。采用的技术方法应以生 态农业和观赏农园为中心,以传播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及进行 农业科普教育为出发点,

21、并且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招揽游客 提供休闲观光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休闲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向现代农业自然延伸和有机结合的必然 产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依托区域内生态园区为载体, 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农业、异域风 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满足与适应 市民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 费需求。 2.2 项目建设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需要 实施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 的重大战略

22、决策。陕西省实施退耕还林六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 院的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我省退 耕还林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 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大“亮点”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耕区林草 植被显著增加,局地生态状况初 11 步改善,钱粮补助政策的落实到位不仅使广大退耕户直接受益增收, 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 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 和钱粮补助政策的陆续兑现到期,一些地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缺乏 保障、后续产业没有形成、农

23、村替代能源没有同步建设等问题,已 经成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健和核心,成为摆在退耕区各级政府 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把退耕还林工作与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 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学规划、完善政策、 加强协调、突出重点、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在继续 稳步推进重点区域退耕还林的同时,近期要把工作重点转到认真搞 好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 展、封山禁牧舍饲等“五个结合”配套保障措施上来,下功夫解决 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确保退得下、稳得住、 能致富、不反弹。 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 业、畜牧业

24、和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林竹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养 殖、森林旅游业和劳务输出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 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度,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 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带动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渠道增加对退耕还林农 12 户发展后续产业的扶持。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 对才退耕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基 地建设,要大力推进和发展,要把扶持后续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加 强对退耕农民的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利用好当地劳力资源,促进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

25、移,增加农民收入。建国六十年来,陕西省累计退 耕还林 1 56 万公倾,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 1/10,居全国乡镇第 一;为彻底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巩固退耕 还林成果通知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各 项工作。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充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 业,发挥当地农业产业和发展优势,有效地促进项目区观光农业向 规模化、标准经的方向发展,使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 机制,并通过一业带动多业的示范效应,拉长种植业产业链,促进 了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2.2.2 项目建设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将在推动退耕还

26、林后续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观 光农业的发展以及加快新型产业的形成与集聚上起到重要的示范带 动作用。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 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 心任务。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形势下,以市场为导 13 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运作方式的休闲 旅游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对宝鸡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 略性调整、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等等方面,都会 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7、 2.2.3 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 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 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 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 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 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2.2.4

28、 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尽管发展 仍存在区域差异,但在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技术经济和财政条件较 好的都市郊区农村,常规的城乡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 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必须在重新组合都市城乡生产力要 素和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休闲旅游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的 14 建设,是都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宝鸡市生产要素的优化 配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是统筹城 乡经济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2.5 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的切入点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把宝鸡市建设成现代化生 态旅游

29、城市。生态市这张绿色名片是城市无形资产,对于区域经济 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生态市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形 象,扩大宝鸡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和招商引资力度;更重要的是,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可以全面促进宝鸡经济发展,特别是提高旅游 业的发展水平和档次,加速与国际接轨。 2.2.6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生态保护是一项涉及千家万 户的社会工程,通过项目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 心环境,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15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项目区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30、3.1.1 城镇概况 金台区是宝鸡市三辖区之一,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境内元末道教建筑群“金台观”而得名。全区总面积 309 平方公 里,总人口 37.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1.6 万,城市人口 25.9 万。 区内辖 2 镇 3 乡 7 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西关街道、中山 西路街道、群众路街道、店子街街道、东风路街道、十里铺街道; 陈仓镇、蟠龙镇、陵原乡、金河乡、硖石乡。共有 102 个村民委员 会,52 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东西长 20 km,南北宽 2-8.2km,行 政区划面积 309.68km2,建成区面积 72.16 km2。 金台区地处市区北半壁,地理位

31、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区内 交通便利,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310 国道贯区 而过,是巴蜀北上、甘宁入关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城区北屏 陵原,南临渭水,西枕陇山余脉,东向渭水谷地延伸。十里北坡, 林带通幽,自成屏障。渭河、金陵河、硖石河三面相拥,引渭渠横 贯其中,寓城于水。区内发展环境优越,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相继建成金台森林公园、代家湾生态示范 园、上马营渭河生态园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享誉西部的宝鸡渭河 人造湖座落其中, “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城市美景已基本形成,被 16 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 省级文明城市,是

32、投资人居之佳境。 金台区陈仓镇金星村,北依蟠龙塬,西邻金陵河,南邻宝十路。 全村 735 户,2222 人。辖五个村民小组,2009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完 成 13472.56 万元,人均纯收入 7990 元。2009 年村围绕三农工作,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工作重点,结合人多地少的村情,为提高 北坡土地利用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率先在四组实施了土地流转 承包式运行。成立了金星果菜专业合作社,该组 176 户,556 人全 部入社。 3.1.2 地理位置 金台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宝鸡市,距离省会西 安 173 公里。其金台区地处市区北半壁,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 优越,区内交通便利

33、,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310 国道贯区而过,是巴蜀北上、甘宁入关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辖区地理坐标东经 10704151071720,北纬 34210734 2535。 金台区地处市区北半壁,城区北屏陵塬,南临渭水,西枕陇山 余脉,东向渭水谷地延伸。金台区东起陈仓镇南坡村,西至硖石乡 大柳树村,东西均与陈仓区相连;南临渭河、陇海铁路,与渭滨区 毗邻,北至硖石乡交口村与陈仓区接连。 17 3.1.3 气候特征 金台区全年年平均气压 945.7hPa;年平均气温 12.9,最热月 (七月)平均气温 25.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8,极端最高气 温 41.6,极端最低气温

34、-10.7;年平均相对湿度 69%;最大积雪 厚度 16cm;最大冻土深度 50cm;年降水量 679.1mm,日最大降水 量 169.7mm;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频率为 14%,次主导风向为西风, 年频率为 6%,静风频率 47%,年平均风速 1.2m/s;年日照时数 1928.5h;年雷暴日数 19.7d。规划区属于丘陵区,为一年两熟气候 区。 3.1.4 地形地貌 金台区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 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 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 56% 丘陵占总面积 26.5%;川原占总面积 17.5

35、,呈显“六山一水三分田” 格局。 3.1.5 水文特征 宝鸡市内所有河流属于渭河水系,发源于秦岭山区。有马尾河、 清水河、东沙河、西沙河、茵香河、高家河、巨家河、瓦峪河、石 坝河、清姜河、塔稍河、太寅河、甘峪河、固川河、晁峪河、金陵 河十六条渭河一级支流。 18 3.1.6 地震 项目区域地处汾渭地震带。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 10 公里以内, 震源浅,破坏性大,后果严重。根据鉴定,金台区属地震基本强度 7 度区,且地处我国地震多发区关中地区。据史料记载,自公元 1177 年至公元 1980 年,全国有震感的地震 607 次(指震中在省内) , 其中 70 次 4 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关中盆地的有

36、 45 次,占 64.3%。6 级以上地震 9 次,关中 8 次。历史上较近的,且震级在 4 级以上的地震有 6 次。 3.1.7 道路交通 全区有三条区级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了市中心、东接宝虢路、 南起代家湾、北止县功镇、贯穿东南西北的交道枢纽。2008 年,改 造了宝蟠公路,总投资 650 万元。2007 年 6 月份正式通车使用; 2007 年硬化了代家湾至底县公路通达道路塬区段,总长度 3 公里, 总投资 70 万元。2008 年改造了底县公路,总长度 20 公里,总投资 800 万元。 2006 年2007 年共修筑硬化通村道 58 条,总长度 112 公里, 总投资 2464 万元;

37、涉及 25 个行政村,45 个自然村,受益人口 39400 人,目前区内形成了五纵五横、贯穿东南西北中的交通网络,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国家级干线(陇海铁路)东西向穿过园区,在绛帐镇设有四级 货运站。该站 2006 年日接列车 77 对、其中货车 43 对、客车 34 对, 19 目前没有客车停靠,旅客转至杨凌,年发送货物 10 多万吨。 3.2 项目区社会经济环境概况项目区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金台区是宝鸡市三辖区之一,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8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1 亿元,同比增长 15.6%,占计划 127.3 亿元的 10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3331 万元,同比增

38、长 23.91%, 占计划 12911 万元的 103.25%;实现农业总产值 2.03 亿元,同比增 长 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168 亿元,同比增长 25%;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 亿元,同比增长 26;实现旅游综合 收入 10.4 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 189 万人(次) ,分别同比增长 20%、21.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5 亿元,同比增长 60.2,占计划 25.54 亿元的 119.4%;完成合同引资 63.68 亿元,占 计划 35 亿元的 182%,到位资金 25.1 亿元,占计划 10.5 亿元的 239%, 引进外资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引

39、进外资 334 万美元,世界 500 强 台湾润泰集团入驻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00 元,同比 增长 16.4%,比上年净增加 180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80 元,同 比增长 24.8%,占计划 3693 元的 110%,超出计划 387 元,比上年 净增加 811 元;121 个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完成投资 19.26 亿元,项目 开工率 100%。 20 第四章第四章 示范园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示范园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 项目建成后,主要产品包括实物性产品和服务性产品两大类。 实物性产品主要为种植产品等。 服务性产品分为二种:一是农业科技服务,包括名特优新品种 引进、推广及科

40、普教育等;二是休闲观光度假等。 4.1 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市场定位 4.1.1 服务性产品 4.1.1.1 名特优新品种名特优新品种引进及推广引进及推广 通过优良品种、种苗快速繁育,向周边地区辐射、普及与推广, 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4.1.1.2 休闲观光和度假旅游服务休闲观光和度假旅游服务 示范园的建设除保持农业自然属性外,还将通过农产品四季生 产与园林化整体设计的协调统一,并与周边现有的自然景观、旅游 景点、名胜古迹等构成有机的整体。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为市民及国内外游客提供一处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参与性 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生态观光景区。 4.1.2 实

41、物性产品 示范园生产的种植产品。示范园产品以追求“名、特、优、新” 和“环保、生态、绿色”为目标, 21 通过引进、开发特色农产品优良品种、种苗繁育和成品生产。 4.2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4.2.1 服务性产品 都市农业被确定为农业与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各地发展都市农 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培育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 断出台,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总体 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都市农业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旅游业作 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调整中,大多数 地区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采取很多扶持措施促

42、进 其发展。 对都市农业的需求不断上升。近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伴随着工业的飞跃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 产逐步工业化,有所谓“石油农业”之称。这种农业一切生产活动都 围绕着高产出进行,不仅超出了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纳污承载能力, 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还 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生态安全。人们试图寻找如何在传 统农业的生态性、持续性和“石油农业”的高效性、高产性之间寻求 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持续农业运作方式应运而 生。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游休闲的同时,寻找人与自 然和谐统一,都市农业正是实现 这一美好愿望的

43、一种途径。 22 4.2.2 实物性产品市场 4.2.2.1 果品市场果品市场 水果是我国主要园艺类作物之一。1985 年改革果品流通体制以 来,我国水果业持续发展,1993 年以来就成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 国。我国的果园面积已由 1996 年的 1.3 亿亩增至 2009 年的 1.5 亿亩, 总产量由 4653 万吨增至 9599 万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 17%。 今后水果产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2、国内消费稳定增长。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水果消费总 量不断增长。 同时,对水果的多样化、优质化和果汁等加工制品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一是水果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增

44、幅缓慢。在食品消 费中,随着主食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副食品消费的比重上升,水 果消费在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随着人民收入水平 的提高,水果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总体需求不断增长。二 是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 安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优质水果、果汁的消费需求日益高 涨,尤其是果汁消费迅速增长。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水果加 工品消费在整个水果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另外, 名特优新品种、高质量的品种也渐受消费者青睐。 综上所述,示范园的精品果园生产的优质水果无论从国内和国 23 际市场来看均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关键是品种和质量。 4

45、.2.2.2 蔬菜市场蔬菜市场 近些年,我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已由 1996 年的 1.6 亿亩增至 2006 年的 2.7 亿亩。蔬菜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而且扩大了出 口,蔬菜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蔬菜产品由长期短缺、品 种单一,到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的历史性转变。今后一段 时期,蔬菜生产仍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 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战略性 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增加了农业出口创汇能力,促进了农 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村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蔬菜产业在新阶段 呈现出新的发展特

46、征和趋势。一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 更加关注蔬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名特优新蔬菜品种。二是 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 求,要求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化工产品,对 天然的、绿色的、无污染、无公害等生态蔬菜及天然、无污染、营 养价值高的山野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宝鸡市全市总人口 357.7 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 90 万。构成了 对宝鸡市蔬菜消费的巨大需求。而且,随着宝鸡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蔬菜产品,尤其是优质安全蔬菜产 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24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 示范园占地

47、总面积 560 亩。分四个区建设。 各功能分区占地面积情况详见表 5-1。 表 5-1 功能分区占地面积表 单位:亩 序号分区名称 占地 面积 1蔬菜大棚200 2日光温室150 3精品果园区200 4配套设施10 合 计560 农业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方案: 1、蔬菜大棚,采用钢体轻体结构。 2、新型节能日光温室,采用 SUN 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该温 室保温措施采用复合保温电动卷铺机构或手动卷铺机构和使用复合 保温墙体,保温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覆盖材料采用塑料薄膜 (单层膜、双层膜) 、PC 板玻璃等,采光好。大跨度无柱结构,适 合机械化作业,用料省,造价低,土地利用率高 农艺效果好,易于

48、棚内小气候的形成。每栋 666.7 平方米。 3、其他建筑方案由设计单位根据使用要求设计。 25 5.1 设施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示范园 5.1.1 功能定位 该区主要功能,利用设施进行优质绿色蔬菜栽培生产、设施高 效种植栽培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同时为示范园周边地区提供技术 服务和人才培训等。 5.1.2 建设内容 5.1.2.1 蔬菜大棚蔬菜大棚 标准 200 亩,面积 133400 平方米,钢架结构。 5.1.2.2 日光温室日光温室 建设 SUN 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150 栋,每栋面积 666.67 平方 米,共 100000 平方米。温室:跨度 7.2 米,高 33.5 米,长度 90

49、 米。 上述设施全部进行优质绿色蔬菜栽培生产。 5.1.3 技术方案 5.1.3.1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 包括标准蔬菜大棚、节能日光温室建造和维护技术等组成的设 施农业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包括,配方施肥技术、设施蔬菜高产栽 培技术、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农业农药施用技术、蔬菜 种苗培育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花期控制技术和鲜切花综合保鲜技 术等。通过选择优质蔬菜品种,配合防虫网使用、卷膜通风、无公 26 害标准控制、采后处理、品质检测等技术和工艺,实现蔬菜的有机 生态栽培,产品品质达到绿色蔬菜标准。 5.1.3.2 工艺技术流程工艺技术流程 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流程见图 5-2。 图 5-2 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流程 日光温室高效栽培 育苗 名特优蔬菜新品种 节 水 滴 灌 技 术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环境调控 CO2 施 肥 光 照 调 节 湿 度 调 节 温 度 调 节 立 体 栽 培 等 配 套 技 术 收 获 5.1.4 产品方案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人们对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需 求的不断提高,针对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农药、化肥等农用 化学品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导致的农药、重金属残留过量问题,示范 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