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8173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隆昌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xx xxxx咨询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九月编制人员姓 名职称执业资格學校工 程 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得到工 程 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得到高级咨询师得到经 济 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61.1 项目概况6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71.3可行性研究编制原则7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8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81.5 项目研究目的及范围81.6 可行性研究结论9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02.1 项目建设背景102.2 建设的必要性13第三章 项目选址条件分析153.1 德隆

2、县界市镇概况153.2界市镇用地布局规划173.3项目选址193.3 项目拟建地址建设条件22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244.1建设内容244.2建设规模24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65.1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5.2设计依据及规范265.2.1设计依据265.2.2设计规范265.3总平面设计275.4出入口通道285.5停车位设计295.6道路工程305.6.1停车场内部道路305.6.1.1.路基设计305.6.1.2路面设计305.6.2市政道路355.6.2.1标准路路幅断面设计355.6.2.2路基设计365.6.2.3路面设计375.7排水工程方案385.7.1设计依据385.

3、7.2工程概况385.7.3设计标准395.4.4管径设计395.8给水工程方案405.9绿化工程方案405.10照明设计415.10.1采用规范及手册415.10.2道路照明标准415.10.3供电电源415.10.4配电线路425.10.5照明控制425.10.6照明布置及光源425.10.7防雷与接地435.11其他43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446.1 雨季施工446.2 辅助配套设施446.3 劳动安全与卫生456.4 安全控制目标466.5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47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497.1概况497.2法律法规497.2.1法律、法规497.2.2技术规范497.2.3技术文件507

4、.2.4评价标准507.3环境影响分析评价507.3.1评价范围507.3.2环境现状507.3.3环境影响初步分析517.3.4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527.4结论及建议54第八章 节能措施558.1设计依据558.2能耗状况与指标分析558.2.1 能耗使用558.2.2 项目能耗分析558.2.3 能耗指标分析578.3节能措施578.3.1采用节能设备578.3.2加强施工节能578.3.3加强节能管理588.4节水措施58第九章 招标方案599.1招标范围599.2组织形式599.3招标方式59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609.5评标方法609.6招标备案61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

5、管理6210.1 组织机构6210.2 项目的组织管理64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711.1 施工条件6711.2 项目实施进度6711.3实施进度横道图68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912.1 投资估算的依据与说明6912.1.1 编制依据6912.1.2说明6912.2 投资估算方法7012.3投资估算7012.4 资金筹措7412.5投资计划7413.6 相关说明74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及对策7513.1 建设方的筹资垫资的融资风险。7513.2 建设期间风险7513.3 主要社会风险78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8014.1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影响评价8014.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8

6、114.3社会评价结论81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8215.1 结论8215.2 建议82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1.1.2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德隆县界市镇。 项目所在位置1.1.3项目业主界市镇人民政府。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5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征地拆迁应该在项目开工前完成。以上为设想的施工进度,实际状况宜根据现场施工量、天气情况及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方默契程度等因素适当做出调整。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

7、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德隆县界市镇总体规划(2008);6、德隆县北部新城(界市镇)总体规划(2011-2030)-说明书;7、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第三版;9、其他相关政策文件;10、业主提供的项目有关资料;11、编制人员收集的相关资料。1.3可行性研究编制原则1、应符合规划条件。2、在满足规划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周边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已建成和在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减少废弃工程。3、按近远期结合原则,考界市镇发展的状况,合理确定实施时序。4、确定采用技术和指标时,遵循实用、美观、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

8、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道路以及配套的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路灯、安全防护设施等附属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m 220846.10约31.269亩一、停车场规划用地m 212315.07约18.45亩绿化m 22022乔木、灌木、草坪等道路m 25338沥青混凝土(6米宽道路长620米,6.5米宽道路100米,8米宽道路121米路面)汽车车位m 24523.75嵌草砖铺装,329个车位摩托车车位m 2231.32嵌草砖铺装出入口及岗亭m 22003处给水及消防管网 m1000排水管网m1000二、道路规划用地面积m 28531

9、.03约12.819亩其中:横向道路m 24531.03长226.55米,宽20米竖向道路m 24000长200米,宽20米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共计投资2913.18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1.5 项目研究目的及范围我公司受界市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对“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选址条件分析、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措施、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组织及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结论及建议。并提出结论意见,为政府决策提

10、供参考依据。1.6 可行性研究结论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是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德隆县界市镇总体规划(2008)、成渝高铁德隆站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背景下提出。成渝高铁的修建将加大成都、重庆核心城市对高铁沿线城镇辐射作用的发挥,加快沿线的城镇化与产业化进程,对沿线的城镇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位于界市的德隆站一方面是界市和德隆以致其周边乡镇人员外出的重要快速通道,另一方面也是其他地区,如成都、重庆及沿线城市等进入德隆的前沿“门户”。本项目属于德隆北部新城配套工程,也是成渝高铁德隆站的配套工程,通过完善成渝高铁德隆站配套设施,推动德隆北部新城建设进程。项目建设有利于城市资源整合,优

11、化城市产业结构,方便车辆停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绿化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是承载德隆县界市镇发展的需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具体操作上也是可行的。建议建设单位按照总体规划,依据基本建设程序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过“十一五”发展,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进入推进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抢抓机遇、攻坚克

12、难、乘势突破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面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等重大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四川省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

13、力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1.2成渝经济区规划2011年,在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是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战略定位: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远期目标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的确立,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14、。在规划中明确了 “双核五带”布局结构,界市镇位于“五带”之一的 “成内渝发展带”上,是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联接双核(成都、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经济带。2.1.3成渝高铁的建设2008年起我国正式进入了高铁发展与建设的时代。高铁以其安全、快速、大容量、节能环保而备受各国的重视,近几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近中期即2010年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规划建设“五纵六横七连线”,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成渝高铁于2010年3月20日动工,全长308.59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西起成都,东至重庆市渝中区,北经成都与拟建的成绵乐客运专

15、线相连,南经重庆与拟建的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连接。成渝高铁将成都和重庆的时空距离缩短到一个小时之内,形成川渝地区城际客运骨干网,将对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2.1.4成渝高铁的建设对界市镇的影响界市镇位于德隆县域北部,南距德隆城区13公里,东北与荣昌县大建乡、盘龙镇相邻,西北与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顺河镇接壤,南面与本县普润乡毗邻。成渝高铁作为客运专线,为界市带来的主要是人流的集聚与疏散及其产生的需求与服务方面的影响。规划中的德隆站不仅是界市对外联系的主要“窗口”,也是德隆县城对外联系的北部“门户”,其服务范围不仅包含周边乡镇,如普润乡、周兴镇等,还包含德隆城区及快速规划中的干道沿线

16、乡镇,甚至与界市相邻的永东乡、盘龙镇等也可受其辐射影响。因此,位于界市的德隆站一方面是界市和德隆以致其周边乡镇人员外出的重要快速通道,另一方面也是其他地区,如成都、重庆及沿线城市等进入德隆的前沿“门户”。从影响时序来看,作为德隆“门户”的界市,首先是人流集聚与疏散之处,产生的是对居住与服务的大量需求,从而将影响并带动以房地产业和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界市的迅速发展,使界市有可能成为高铁沿线环境优美的居住目的地以及区域的商贸和休闲中心。同时,随着界市经济基础的增强、地位的提升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将吸引来自沿线经济中心产业的转移,有可能成为高铁沿线的工业转移与承接的可选基地之一。因此,从近期来看,主

17、要是以房地产、商贸为主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中远期来看,随着界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影响力的提升,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和沿线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之一,承接工业企业的集聚。2.2 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德隆县界市镇“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步。根据界市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城建美镇战略,着力建设成渝两地幸福宜居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规范化管理,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将场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打造“一站、一轴、一中心、一环”工程,即:依托高铁德隆北站,以快速通道为轴打造休闲观光旅游走廊,以5平方公里的界市风格民居场镇为中

18、心,涵盖现代商贸、生态居住、公共服务、观光旅游、新型产业、高铁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区,辐射周边5平方公里的林、渔、果业环形区。高标准建设车站及广场,重点实施主体街道、场镇过境段、环镇公路等道路的改(扩)建及界隆街、工商街、和谐家园二期工程、市中街、文化街的旧城改造,在2015年前旧城改造全部完工。全力打造商业步行街、湿地公园、行政办公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全面实施场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快速建成“生态、宜居”的北部新城。2.2.2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空间扩展的要求目前德隆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规模为18000人,远期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

19、55000人,根据规划综合考虑各方要素及政府发展思路,确定界市的城镇性质为:德隆县域北部片区服务中心,德隆城市北部门户,以发展居住、商贸、旅游和绿色新兴产业为主的生态宜居高铁新城。公共停车场是一种社会便民性质的社会服务。它是当代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保障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在公共车场极具缺乏的情况下,通过投资修建公共停车场,用以解决市民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一些社会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工作质量;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当地区域的整合和总体机制功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因此,随着德隆北部新城的不断建设,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建设是势在必行的。2.2.3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对道

20、路交通的要求城建是城市升级的马达、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动脉。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道路交通在提高城市资源整合度、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进程,满足物流业、商贸业特别是对旅游文化产业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2.4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品味的需要加强城市区域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随着城市的发展,该片区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商圈之一,该项目有利于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经济活力,提升形象,增强对周边的辐

21、射力。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选址条件分析3.1 德隆县界市镇概况德隆处于成渝两大都市中部,距成都市210公里、重庆市138公里;位于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和永川五个中等城市中间,距内江37公里、自贡81公里、宜宾124公里、泸州60公里、永川83公里,素有“川南门户”之称。坚持以巩固深化“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揽,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商贸多元化,全县各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2011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71亿元,增长15.4%,人均GDP达到3531美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1.49亿元、99.39亿

22、元和34.83亿元,分别增长4.3%、20.2%和9.4%,全县经济呈“二、三、一”的经济结构模式,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3.8%。其中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79.3%,拉动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界市镇位于德隆县域北部,南距德隆城区13公里,东北与荣昌县大建乡、盘龙镇相邻,西北与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顺河镇接壤,南面与本县普润乡毗邻。内隆路穿镇而过,是全镇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对外交通,为成渝高速公路的支线,是全镇的交通动输大动脉。另外有乡道3条,分别为界永路(界市内江东兴区)、界周路(界市周兴镇重庆荣昌县)、界天路(界市天华重庆荣昌县)。建设中的成渝高铁从镇区北侧经过,并设有站点。图3-

23、1 界市镇在德隆县市的位置3.1.1地理概况1、地质、地貌界市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50米左右,谷宽100-180米之间,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春早、夏长、秋凉多绵雨、冬暖而多雾。光、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分布不均,夏旱年频率高,日照时数年均1450小时,平均太阳辐射94.40千卡/C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2、水文界市镇地处盆地内浅丘中谷,土壤以白善灰棕色为主,水利设施有德隆县较大的红旗水库和王家寺水库,刘家桥水库、包家山水库、水桶湾水库等小型水库以及塘堰319口。2007年末全镇蓄水600万方,灌溉面积约1

24、2000亩,设有电灌站6处,配套水渠27.2千米,能基本解决界市、蔡家浅丘区农田灌溉用水,境内矿产资源除天燃气外,极度贫乏。3.1.2社会经济概况界市镇幅员面积69.31平方公里,境内有界市、天华和蔡家寺三个场镇,镇政府驻地设在界市场镇。界市镇现辖2个城镇型社区、31个行政村。2010年底全镇总人口488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30人,镇区常住人口约6000人。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9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万元,一产业增加值 1.26亿元,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三产业增加值7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9元,三产比重为42: 34: 24。 3.2界市镇用地布局规划3.2

25、.1居住用地布局规划1.现状界市城镇规划范围内现有居住用地15.46公顷,占建设用地36.60%,人均居住用地25.76平方米2. 快速路西侧在老镇区的基础上形成三个居住组团;东侧新增两个居住组团。沿快速路两侧居住用地在建设时可考虑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相互兼容,混合建设一定量的商业设施。规划居住用地189.7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37.88%,人均居住用地34.49平方米。3.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现状界市城镇规划范围内现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为镇政府、中小学、镇卫生院等,总用地 3.79公顷,占建设用地8.97%,人均6.32平方米。 2.规划本次规划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26、包含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体育用地等。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分布于站前综合服务组团及规划区中心,相对集中分部,形成新城公共设施中心。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总用地面积为72.70万平方米,占规划建设总面积的14.52%,人均13.26平方米。3.2.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现状界市城镇规划范围内现有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为商业设施及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等,用地1.74公顷,占建设用地4.12%,人均2.90平方米。2.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含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等。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45.37万平方米,占规划建设总面

27、积的9.04%,人均8.25平方米。3.2.4工业用地布局1.现状界市城镇规划范围内现有工业用地1.90公顷,占建设用地4.5%,人均工业用地面积3.17平方米2.规划界市镇规划工业用地22.8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4.56%,人均工业用地面积4.15平方米。参照“两化”和“三集中”的发展要求,逐步取缔现状布局散、环境差、污染大的企业,集中建设产业园区。3.2.5交通设施用地布局镇区交通设施用地包括交通站场用地、综合交通枢纽用地、城市道路用地。规划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120.53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4.07%。综合交通枢纽用地为成渝高铁德隆站点用地,位于城镇北端,用地规模11.64公顷。

28、交通站场用地为公交首末站、客运站及镇区内设置的八处停车场,总用地7.12公顷。道路用地包括镇区内各主次干道和支路,用地规模101.77公顷。3.2.6公用设施用地布局界市镇规划公用设施主要为消防站、配气站、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用地2.0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0.42%,人均市政设施用地0.38平方米。3.3项目选址3.3.1项目选址依据及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四川省实施办法3、德隆县界市镇总体规划(2008);4、德隆县北部新城(界市镇)总体规划(2011-2030)-说明书;5、关于发布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建村200036号)6、关于下发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

29、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川建委发95204号)3.3.2界市镇区域优势条件1.土地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 选择区位要有超前意识,虽然目前界市镇的周边环境、交通状况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成渝高铁德隆站的建设、市政设施的投入、城市环境的改善、土地用途的转换等,必将引起土地的增值。加上目前该地区多为农田、菜田、苗圃和村落,征地费用与德隆县城相比十分有优势,因此,其升值潜力巨大,政府的收益也可以达到最高。 2.环境条件较好,无大型污染源,便于形成优美的城镇景观环境 界市地处山区丘陵地区,境内低山丘陵绵延,沟谷、水塘镶嵌,竹木成林,已建成了万亩竹海生态基地,环境优美,风景宜人。3.起步建设条件较好 界市作为成渝经济

30、区腹地的成内渝经济带上中心城市德隆的北大门,是德隆实施融入成渝发展战略的前沿,而高铁站点的设置更增强了界市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桥头堡”地位。依托人力和财力资源,并可由此快速的形成新区面貌,聚集人气,达到引导和带动城镇产业调整、职能升级、形象重塑的作用。3.3.3区域不利因素1.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界市整体经济水平在县域内处于中游水平,与临近的周兴镇、普润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资源优势不突出界市主要是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镇域传统农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基础,形成了万亩麻竹生态基地,为竹笋的主要产区,但各项资源与产业的比较优势都不突出,缺乏资源特色,并且具有与周边城镇的同质化现象。3. 内外交通

31、不发达界市镇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内隆路,道路等级不高,且路面状况较差,对外交通部发达。内部交通体系不完善,仅有三条乡道,交通网络性差。3.3.4选址要求1.停车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等要求。 2.应临近城市道路。 3.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与主要服务对象的距离在城市一般地区不宜大于300米,市中心地区不宜大于200米。4.避开地质断层及可能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不良地区。 3.3.5选址结果应选择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严禁在断裂、滑坡等危险地震地带和由于地震可能引起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的地区选址,宜避开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的地段;需作专门

32、勘察,并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消除液化沉陷,严格执行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划的道路、旷地、绿地、基础设施系统及生命线系统,在建设时均应考虑震时的疏散、避震、救灾时使用。对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交通、医疗、治安、粮食、商业、环卫、水利等生命线工程及设施,应针对其抗震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出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救灾措施,严格执行。对有次生灾害发生隐患的单位和设施要严格定点加强管理,防止地震时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经过以上分析,选址位于界市镇成渝高铁以南、界隆快速路以西,客运站对面。所在区域不利因素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当地配套设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等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拟建项目选址结果位置

33、是合理的。项目所在区域3.3 项目拟建地址建设条件3.3.1地理因素分析本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为不平坦,根据周边历史地质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建设场地未发现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但尚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3.3.2基础设施具备的条件拟建项目区域位于界市镇场镇边缘,规划有在建的成渝高铁德隆站、德隆北部新城汽车站、界隆快速路等,规划实施后道路畅通,交通条件便捷,市政供电、给水、排水管网完善。界市镇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了天燃气配气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设施、电管站,邮政、电信大楼、公共汽车站等。由于德隆北部新新城已开始建设,本项目建设所需的现场施工用电,必备的给水系统等能满

34、足均能满足现场施工建设需要。3.3.3项目其他建设条件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环境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政策法律条件四川省具有完备的建设施工法律及规范,本项目建设均符合相关规定,并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3.3.4工程前期工作情况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项目区域内部分征地拆迁工作,本项目用地与规划的汽车站、站前广场用地共涉及拆迁户数25户,人口91人,拆迁房屋建筑面积4344平方米。目前正着手进行方案设计以及办理前期各项报建手续。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条件已具备。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4.1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德隆北部新城停车场、道路以及

35、配套的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路灯、安全防护设施等附属配套设施的建设。4.2建设规模本项目处于德隆北部新城成渝高铁站附近,为车站的配套工程,车站属于公共停车场性质,由于高铁站附近规划有商场、酒店等,吸引客流基本都是小汽车出行,本停车场主要面向于车站旅客、商业物业、酒店等客户停车需求。根据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8-2010)、德隆县北部新城(界市镇)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本项目用地情况,依据德隆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停车规划,在综合考虑周边用地情况、停车需求、路网承载力的基础上,确定本项目为大型停车场。表4-1 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分类停车场类型

36、停车位数量(个)特大型停车场大于500大型停车场301-500中型停车场51-300小型停车场小于等于50注:停车位数量以小型停车位为标准车位。同时,根据项目用地位置及规划,在停车场北面和西面修建配套的市政道。本项目预计挖方量17510立方米,填方量54935立方米。建设规模如下:表4-2 项目建设规模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m 220846.10约31.269亩一、停车场规划用地m 212315.07约18.45亩绿化m 22022乔木、灌木、草坪等道路m 25338沥青混凝土(6米宽道路长620米,6.5米宽道路100米,8米宽道路121米路面)汽车车位m 24523.75嵌草砖铺

37、装,329个车位摩托车车位m 2231.32嵌草砖铺装出入口及岗亭m 22003处给水及消防管网 m1000排水管网m1000二、道路规划用地面积m 28531.03约12.819亩其中:横向道路面积m 24531.03长226.55米,宽20米竖向道路面积m 24000长200米,宽20米60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的设计规范、标准。2、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组织交通流线,达到通顺便捷,互不干扰,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利于节能。3、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令和规程,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和消防通道设置以及组织疏散通道。4、积极合理地采用新

38、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5、注重环境保护,充分满足环保要求和噪声控制要求,采用低噪声设备,土建方面采取隔声、吸音措施。6、根据功能要求,在充分满足使用前提下,合理控制停车场标准和造价。5.2设计依据及规范5.2.1设计依据1、德隆县北部新城(界市镇)总体规划 (2011-2030);2、项目资料及总体控制资料;5.2.2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28-2010)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6.

3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2.与设计内容有关的各规范及设计标准 5.3总平面设计本项目用地大致呈矩形,西面、北面为规划的市政道路,南面为规划的酒店,东面规划为德隆北部新城汽车站。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停车场及停车场西面、北面的市政道路。本项目停车场主要采用广场式矩形平面布置。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由出入口、停车场场区道路、停车

40、位(含摩托车停车位)、绿化区等组成。根据项目所在位置以及周边规划建筑、路网情况,在项目用地西面设置主出入口,同时分别在用地北面和南面设置出口和入口一处。 出入口的视距图5.4出入口通道由于项目用地面积较大,停车车位数达300个以上,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停车场出入口应位于次干道上,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道路红线交点的距离不应小于70m。本项目出入口分开设置,设置一个主出入口,一个次出口,一个次入口。出入口通道宽度按双车道考虑,设计为6.0m。本项目停车场出入口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和出入口通道最大纵坡度(%)按

41、下表小型汽车标准执行。表5-1 停车场出入口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表5-2 停车场出入口通道最大纵坡度(%)本项目停车场出入口通道与场外道路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5.5停车位设计 停车位的大小和停车的车型有关。考虑到本项目实际停车类型,主要按照微型车、小型车车型外廓尺寸考虑停车位。表5-3 车辆类型及基本尺寸场区内行车通道采用双车道,道路宽度不低于6米。交通组织特点:随时驶入,随时驶出设置每个停车位宽度2.5米,长度5.5米。车辆停放方式:垂直式 垂直停车方式停车位面层采用嵌草砖铺装。具体为8cm透水透气环保嵌草砖铺装+3cm 砂垫层+15cm 天然砂砾石或级配碎石。5.6道路

42、工程5.6.1停车场内部道路5.6.1.1.路基设计路基采用土质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1)路基土压实度标准(填方高度小于80厘米及不填不挖地段按照挖方执行)表5-4填、挖类型深度范围(厘米)压实度(重型击实)%填方080938090挖方03093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必须达到上表所列填方区压实度要求。根据施工规范,深度150厘米以下的路基土压实度要求不应小于87%。(2)路基处理结合道路纵断面路基设计高程,得出道路路床除位于杂填土或素填土土层中,其地基承载力及天然密度达不到道路路基要求,应对其进行换填处理。具体为道路全线清除设计路床下60厘米杂填土或素填土采用砂砾石换填至路床顶面。路

43、床施工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及标准执行,达到设计要求。5.6.1.2路面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路面结构具体为:12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5厘米SBS改性沥青砼AC-13C+7厘米AC-20C)+6mm改性乳化沥青封层+ ES-2稀浆封层(0.6cm)+ 1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6厘米级配砂砾石下基层+20厘米级配碎石垫层。道路纵断面最大纵坡2%。材料要求:1.面层:(1)基质沥青: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采用70号。其技术要求如下表:表5-5指标单位沥青指标试验法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T0605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I-D):表5-6指标单位沥青指标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