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506570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家乡的古塔听课记录一、听课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家乡的古塔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教材版本:浙人美版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3分钟)教师展示多幅不同风格古塔的精美图片,有杭州的六和塔、西安的大雁塔等著名古塔,也有一些本地具有特色的古塔。图片展示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塔漂亮吗?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这样的古塔,你们知道它们在哪里吗?学生们纷纷摇头或小声讨论,教师借此引出本节课主题一一家乡的古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二)知识讲解(10分钟)L古塔的历史渊源教师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古塔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印度的佛塔传入中国后如何与本土建筑风格相融合,历经各个朝代的演

2、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塔建筑体系。例如,在唐代,古塔建筑多为方形,到了宋代则以八角形为主,且在建筑工艺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还提及古塔在宗教、文化传播以及作为城市地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对古塔的历史背景有初步的认识。2.古塔的结构与造型特点教师运用PPT展示古塔的结构分解图,详细讲解古塔的各个部分,如塔基、塔身、塔刹等。并对比不同造型古塔的特点,如楼阁式古塔的层层飞檐、密檐式古塔的紧密排列的塔檐、覆钵式古塔的独特形状等。同时,教师展示一些古塔的局部细节图,像塔身上的浮雕、门窗的样式等,引导学生观察其精美的装饰艺术,感受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三)家乡古塔探究(8分钟)教师发放

3、关于家乡古塔的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图片以及一些简单的历史故事。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讨论,探究家乡古塔的独特之处,如建造年代、建筑风格、相关传说等。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有的小组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家乡古塔的疑问,如古塔经历过哪些修缮、塔内是否有文物等。(四)艺术创作引导(10分钟)1 .创意启发教师展示一些以古塔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有绘画、手工制作以及摄影作品等。在绘画作品中,有的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古塔在晨曦中的宁静之美,有的则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古塔的雄伟壮观;手工制作作品里有用废旧材料搭建的立体古塔模型,还有用彩泥塑造的古塔形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

4、品的创作手法、材料运用以及如何通过作品传达情感与意境,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2 .创作要求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实践任务:以家乡的古塔为主题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或者综合材料创作。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乡古塔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古塔的情感。教师在讲台上展示了一些不同形式的范例作品,详细讲解创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绘画中如何表现古塔的立体感、手工制作中如何使材料的质感与古塔相匹配等。(五)实践创作(15分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创作形式后开始动手创作。选择绘画的学生们认真地构图,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古塔的轮廓,然后仔细地选择颜料进行上色,有的学生为了表现古塔的古朴,特意选用了较为淡雅的

5、色彩;进行手工制作的学生们则四处搜集材料,有的用卡纸剪出塔的形状并进行拼接,有的用树枝和树叶来装饰自己制作的古塔周边环境,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古建相融合的氛围。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不断巡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绘画中色彩的过渡处理、手工制作中材料的固定方法等。(六)作品展示与评价(6分钟)L作品展示各小组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的展示台上,并简要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想要传达的情感。学生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童趣,绘画作品有的将家乡古塔置于一片繁花盛开的美景中,有的则描绘了古塔在夜晚灯光下的神秘;手工制作

6、作品有的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出了精致的塔刹,有的用棉花制作出了塔周围的云朵,仿佛让古塔置身于仙境之中。3 .评价环节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然后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们从作品的主题表达、创意、技巧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夸赞同伴的绘画作品对古塔细节的刻画非常细腻,有的学生欣赏手工制作作品中材料运用的巧妙。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向,如部分作品在表现古塔的比例上不够准确,一些作品的色彩搭配可以更加和谐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进步。(七)课堂总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家乡的古塔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7、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提高了美术创作能力,更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意,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家乡的其他文化遗产,并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和弘扬。三、教学亮点与反思(一)教学亮点1 .导入环节通过精美的古塔图片展示,迅速吸引了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家乡古塔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知识讲解环节全面且深入,将古塔的历史渊源、结构造型与家乡特色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古塔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家乡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归属感。通过故事讲述、图片展示以及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

8、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艺术创作引导环节丰富多样,教师展示的各类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灵感来源。通过对作品的详细分析和创作要求的明确,让学生在创作前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效率和质量。4 .实践创作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需求。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及时解决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创意,完成作品。5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发现他人优点,同时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提高了学生

9、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反思与建议L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古塔保护现状与面临问题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6 .实践创作环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优化,对于部分创作进度较慢但有独特创意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延时,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材料使用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7 .在评价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角度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作品在传播家乡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素养。总体而言,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充分考虑了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古塔、欣赏古塔艺术,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家乡文化的情感和思考,在美术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渗透了文化传承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大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