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1540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特征码 WlNJCnKlMLLuHExiVMRo *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一、个人必答题(单选): 1、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 ,肝为人体生命之() A生之本 B 罢极之本 C 气之本 D 封藏之本 E 仓廪之本 答案:B 2、根据素问五脏别论 ,以下哪项不属于传化之府() A胃 B 大肠 C 小肠 D 胆 E 膀胱 答案:D 3、 素问灵兰秘典论 “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使道”是指() A肛门 B 大肠 C 脏腑 D 人中沟 E 脏腑相使之道 答案:E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四时五脏阴阳”生命系统结 构,其中肾病的特点为() A握 B 哕

2、 C 忧 D 咳 E 栗 答案:E 5、据灵枢本脏 ,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 是() 第 2 页 A卫气 B 营气 C 肾气 D 志意 E 五脏 答案:A 6、下列五脏与神志的关系,五脏所藏神气中错误的是() A心藏神 B 肝藏魂 C 肺藏魄 D 肾藏智 E 脾藏意 答案:D 7、 据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坐伤() A血 B 筋 C 气 D 骨 E 肉 答案:E 8、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汗出见湿”所生之病是() A水肿 B 痤痱 C 肤胀 D 皶 E 偏枯 答案:B 9、 灵枢天年认为人“好坐”的年龄是() A二十岁 B 三十岁 C 四十岁 D 五十岁 E 六十岁 答案:

3、C 1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色中的善色() A面色如白裹朱 B 面色如鹅羽 C 面色如苍璧之泽 D 面色如地苍 E面色如罗裹雄黄 答案:D 11、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辛”的病理变化是()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 心气喘满, 色黑,肾气不衡 D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E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第 3 页 答案:E 12、据素问举痛论 ,恐可使() A气上 B 气缓 C 气下 D 气结 E 气泄 答案:C 13、根据素问举痛论 ,以下哪种情志因素对人体气机影响 的描述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 喜则气缓 C 悲则气耗 D 恐则气下 E 惊则气乱

4、答案:C 14、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寒收引”者,病属于() A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答案:E 15、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的病理变化是()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 心气喘满, 色黑,肾气不衡 D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E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答案:C 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胜病、阴胜病最终转归终皆 有“腹满,死” ,其机理是() A 阴气竭绝 B 阳气竭绝 C 阴阳相交 D 脾气内绝 E 正气亡失 答案:D 17、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痛痒疮”者,病属于() A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答案:B 第 4 页 18

5、、根据灵枢大惑论的内容, “血之精”在目为() A瞳子 B 黑眼 C 络 D 白眼 E 约束 答案:C 19、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病机十九条”中火的病机() A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B 诸噤鼓栗,如丧神守 C 诸病胕肿,痛 酸惊骇 D 诸逆冲上 E 诸热瞀瘛 答案:A 2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 A干 B 动 C 肿 D 浮 E 濡泻 答案:E 21、据素问举痛论 ,思则() A气上 B 气缓 C 气下 D 气结 E 气泄 答案:D 22、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百病“多以旦慧、昼安、 夕加、夜甚”是由于() A四时之气使然 B 地势使然 C 脏独主其病之故 D 人之体质所为

6、E五脏气虚使然 答案:A 23、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病机十九条”中热的病机() A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B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C 诸呕吐酸,暴 注下迫 D 诸躁狂越 E 诸胀腹大 答案:D 第 5 页 24、根据素问举痛论 ,与疼痛的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邪气 是() A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答案:B 25、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是以下内经哪一篇() A灵枢热病 B素问热论 C素问评热病论 D灵 枢九宫八风 E素问刺法论 答案:C 26、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气合而有形”是指() A阴阳二气相合化生万物 B 邪气与正气相搏而发生疾病 C 天气 与水谷之气相合

7、滋养人体 D男女之精相合而成身形 E 先后天之 气合而充养身形 答案:B 27、 根据灵枢百病始生 “风雨袭虚”则() A邪伤于中 B 邪伤于腑 C 邪伤于上 D 邪伤于下 E 邪伤于肺 答案:C 28、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诊法的纲领是() A审察病机 B 望闻问切 C 五决为纪 D 辨别标本 E 先别阴阳 答案:E 29、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三七则() A筋骨坚,发长极 B齿更发长 C真牙生而长极 D 月事以时下 E 筋骨劲强 第 6 页 答案:C 30、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 , “头倾视深”标志着() A骨将惫矣 B 肾将惫矣 C 府将惫矣 D 筋将惫矣 E 精神将夺矣 答案:E 31、

8、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三阴三阳的划分依据是() A阴阳作用的先后 B 阴阳之气的多少 C 阴阳本身的次序 D 阴阳 作用的大小 E 阴阳功能的展现 答案:B 32、据素问脉要精微论 ,心烦之脉是 A短 B 数 C 细 D 代 E 涩 答案:B 33、 灵枢五色认为青黑为() A风 B 痛 C 寒 D 脓 E 挛 答案:B 34、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认为, “火郁”为病的治疗方法是() A达之 B 发之 C 夺之 D 泄之 E 折之 答案:B 35、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少气”的脉象是() A一呼脉再动 B 一呼脉一动 C 一呼脉四动以上 D 一吸脉三动 E一吸脉再动 答案:B 36、目前学术界认定的

9、黄帝内经汇集成书的年代是() 第 7 页 A先秦 B 西汉末年 C 战国 D 东汉 E 黄帝时代 答案:B 37、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秋 应() A中规 B 中矩 C 中权 D 中衡 E 中代 答案:D 38、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 ,肾欲坚,当以何种药味治之() A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B 39、据素问玉机真藏论 ,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 A脉细 B 前后不通 C 皮寒 D 气少 E 饮食不入 答案 B 40、据素问玉机真藏论 ,哪些症状不属于“五实” () A脉盛 B 腹胀 C 闷瞀 D 前后不通 E 饮食不入 答案:E 41、 据素问五常政大

10、论 ,不胜毒者当以() A厚药 B 薄药 C 无毒药 D 针石 E 食治 答案:B 42、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是 正确的() A甘寒清热 B 苦寒泻火 C 咸寒泄热 D 辛寒清热 E 滋阴清热 答案:E 第 8 页 43、据素问玉机真藏论 ,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 A浆粥入胃 B 身汗得后利 C 腹减如故 D 脉从四时 E 泄注止 答案:B 44、据素问异法方宜论 ,治疗方法与地域有关,以下除哪 项外均是正确的() A砭石者,从东方来 B 药熨者,从中央而来 C 灸焫ru者, 从北方来 D 九针者,从南方来 E 毒药者,从西方来 答案:B 45、据素问咳论 ,症

11、见“咳而遗失”者当属() A胃咳 B 胆咳 C 大肠咳 D 小肠咳 E 膀胱咳 答案:C 46、据素问异法方宜论 ,中央之域人们的饮食与生活特点 是() A食鱼而嗜咸 B 食杂而不劳 C 华食而脂肥 D 野处而乳食 E 嗜 酸而食胕 答案:B 47、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逸者”应采取何法() A收之 B 行之 C 温之 D 浴之 E 平之 答案:B 48、 灵枢营卫生会 “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之“两”是指 () A夺血、夺汗 B 夺气、夺血 C 夺汗、夺精 D 夺血、夺精 E 夺 第 9 页 气、夺精 答案:A 49、 素问水热穴论中“胃之关”是指() A口 B 咽 C 肾 D 脾 E 肺 答

12、案:C 50、据素问汤液醪醴(la l)论 ,服汤液醪醴可以万全的 是() A无论何世 B 当今之世 C 中古之世 D 上古之世 E 黄帝时代 答案:C 51、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春伤于风,夏生() A咳嗽 B 温病 C 飧泄 D 痎疟 E 水胀 答案:C 52、现存最早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 A黄帝内经太素 B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素问直解 E素问集注 答案:A 53、 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 A竭绝而失生 B 迷惑而不治 C 气闭塞而不行 D 神惮dn散而 不藏 E 神荡惮而不收 答案:C 54、 灵枢百病始生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之“两实”是 指() 第 10

13、 页 A正常气候与人体正气充实 B 邪气盛实与人体正气充实 C 合理 调养,正气更盛 D 气与血充实而不衰 E 营与卫循行通畅 答案:A 二、团队必答题(填空) 1、故病久则传化,( ),良医弗为。 素问生气通天论 答案:上下不并 2、肾者,( ),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 素问水热穴 论 答案:牝藏也 3、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 素问五脏别论 答案:变见于气口 4、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 素问平人气象论 答案:脉无胃气亦死 5、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 素问至 真要大论 答案:所谓求其属也 6、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

14、)。 素问汤液醪 醴论 答案:神不使也 7、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素问 至真要大论 第 11 页 答案:以平为期 8、夫年长则求之于腑,( ),年壮则求之于脏。 素问示从容 论 答案:年少则求之于经 9、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 之道,( ),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素问经脉别论 答案:观人勇怯骨肉皮肤 10、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 )。 灵 枢决气 答案: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11、夫精者,身之本也。( ),春不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 答案:故藏于精者 12、西北之气散而寒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 素问五常政 大

15、论 答案: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13、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 ), 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素问太阴阳明伦 答案:常以四时长四脏 14、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 )者也。 灵枢本藏 答案:周于性命 15、( ),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答案:喜怒不节 第 12 页 16、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揆度以为常也。 素问经脉别 论 答案: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17、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 )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 息。 灵枢本神 答案:鼻塞不利 18、故阴阳四时者,(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 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6、答案:万物之终始也 三、拓展题 1、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 之言,请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这句经文的理解。 2、有人喜欢选择在晚上运动,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的相 关理论,谈谈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3、结合内经相关理论,谈谈民谚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 劳医生开药方”的养生道理。 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关于冬季养生有“无泄皮肤,使气亟 夺”之语,怎样理解这句经文?请提出你对人们冬季养生的建议 及警示。 5、一男童因为经常咳嗽,家长带其来就诊。请根据素问咳 论对咳症发病机理的论述,谈谈该如何敦促家长注意患儿咳 嗽的预防。 第 13 页 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关于夏季养生有

17、“无厌于日” , “使气 得泄”之文,我们应怎样理解,请你提出夏季养生的建议? 7、 素问脉要精微论有“诊法常以平旦”的理论,原理是什 么?如何理解并应用到临床。 8、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请你 谈谈你对这句经文的理解,并应在生活中怎样应用。 9、 素问调经论在针刺治疗时,要求“用形哉,因四时多少 高下“,如何理解这句经文,反映了内经的什么学术思想? B组 10、 素问经脉别论曰“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 , 应如何理解?结合内经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11、 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上古之人的养生原则中,有“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 ,如何理解并指导预防疾病?试具体阐述之

18、。 12、 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治疗理 论,结合当今医学发展与临床,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与以 及你的观点。 13、 素问移精变气论在诊断疾病时要求:“闭户塞牖,系 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请你谈 谈你对这一经文的理解,并在临床时注意什么? 14、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你是 如何理解内经这一医学教育思想的?(有请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 14 页 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名誉顾问王庆其先生进 行点评) 15、 素问著至教论有医学教育之“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 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之 论,提出

19、学习内经的五重境界“诵、解、别、明、彰” ,结 合你的学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6、取象比类”是内经理论建立使用的重要方法,你是如 何理解取象思惟的?试举例说明哪些理论与取象思维密切相关。 (至少三个例子) 17、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划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 毒等类别,结合其相应的用药原则,论述临床用药的原则及饮 食调养的作用。 18、根据素问热论的论述,谈谈感冒发热病的生活调护注 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四、风险题(多选) 1、根据素问宣明五气论 ,以下哪些均是五气所病的内容? A 心为噫;B 肺为咳;C 肝为语;D 脾为涎;E 肾为欠为嚏 答案: ABCE 2、根据素问宣明五气论

20、,以下哪些均是五味所禁的内容? A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B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C 苦走脉,脉病无多食苦; 第 15 页 D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E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答案:ABDE 3、根据灵枢本藏篇 , “志意”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 A 御精神;B 收魂魄;C 适寒温;D 和喜怒;E 荣阴阳 答案: ABCD 4、根据灵枢邪客篇 ,卫气的特点与以下哪项描述有关? A 出其悍气之慓疾;B 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C 昼 日行于阳;D 夜行于阴 ; E 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藏六府 答案: ABCDE 5、根据灵枢天年篇 ,人百岁乃得终的外部特征包括以下哪 些? A 使

21、道隧以长;B 基墙高以方;C 面色明润;D 三部三里起;E 骨高肉满 答案: ABDE 6、据素问痹论 ,心痹的症状包括( ) A 脉不通;B 烦则心下鼓;C 暴上气而喘;D 夜卧则惊;E 厥气 上则恐 答案:ABCE 7、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上古真人的养生方法是: A 提挈天地;B 呼吸精气;C 去世离俗;D 把握阴阳;E 积精 第 16 页 全神 答案:ABD 8、据素问五脏别论 ,要求医生“凡治病”: A 必察其下;B 适其脉;C 观其志意;D 与其色;E 与其病 答案:ABCE 9、根据素问八正神明论 , “得时而调”的要求包括以下: A 天寒无刺;B 天温无疑;C 月生无治;D 月满

22、无补;E 月郭 空无泻 答案:ABD 10、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 ,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包括以 下: A 治神;B 知养身;C 知毒药为真;D 制针型小大;E 知腑藏 血气之诊 答案:ABCE 11、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提出“司岁备物” ,认为药物存 在以下的不同: A 气味有厚薄;B 性用有躁静;C 治保有多少;D 精气有纯杂; E 力化有深浅 答案:ABCE 12、根据灵枢五癃津液别 ,五藏六府在人体中的功能包括( ) A 心为之主;B 肝为之将;C 肺为之相;D 脾为之卫;E 肾为之 主内 第 17 页 答案:ABCD 13、根据灵枢决气篇 ,液脱失时,可以出现以下哪些病症? A

23、关节屈伸不利;B 色夭;C 脑髓消;D 胫酸;E 耳鸣 答案:ABCDE 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六十岁后,身体状况会发生 哪些变化?( ) A 肾气衰;B 阴痿;C 气大衰;D 九窍不利;E 涕泣俱出 答案:BCDE 15、据灵枢本神原文,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可 见到下列哪些表现?() A 阴缩而挛筋;B 毛悴色夭死于秋;C 狂忘不精;D 意不存人; E 两胁骨不举 答案:ABCE 16 、据素问调经论 , “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包括以下哪 些方面( )? A 病在脉,调之血;B 病在血,调之络;C 病在气,调之卫;D 病在肉,调之分肉;E 病在筋,调之骨 答案: ABC

24、D 17、据灵枢终始内容,下列哪项属于针刺禁忌?() A 新内勿刺,新刺勿内;B 已醉勿刺,已刺勿醉;C 新怒勿刺, 已刺勿怒;D 新劳勿刺,以刺勿劳;E 已饱勿刺,已刺勿饱 答案:ABCDE 第 18 页 18、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 “肝欲散,急食( )” A 辛以散之;B 用辛补之;C 酸泻之;D 甘泻之;E 用咸补之 答案:ABC 6进 3比赛试题 一、团队必答题(填空) 1、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 )。 灵枢邪气脏 腑病形 答案:而调以甘药 2、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騰于天。故高下相召,( ), 而变作矣。 素問六微旨大論 答案:升降相因 3、故智者之养生也,

25、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 ) ,节阴阳而调 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 答案:和喜怒而安居处 4、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 )。 素问五运行大论 答案:以象之谓也 5、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胃为之 市。 素问刺禁论 答案:脾为之使 6、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 )。 素 问六微旨大论 答案:生化大病 第 19 页 二、抢答题(根据提示猜答案) 1、 A 是一种治疗方法 B 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C当病情严重时使用 D病人因极度虚弱时表现出闭塞不同的症状时的治法 答案:塞因塞用 2、 A 是素问的一篇 B见于素问运气七篇大论 C是体现

26、运气思想在医学中的全面应用的 D为七篇大论的最后一篇 答案:素问至真要大论 3、 A 是素问的一篇 B是五行重(zhng)土思想在内经理论中的一种体现 C是内经就一对脏腑经脉进行专篇论述的 D提出了“脾不主时”的观点 答案:素问太阴阳明论 4、 A 是一个病症名 B是寒邪内客所致 第 20 页 C以腹内结块为主要特征 D症状可见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 答案:石瘕(ji) 5、 A 是一种病症名 B是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侵入人体所致 C内在机制是营卫气血闭阻不通 D以肢体关节剧烈疼痛、痛处不移主要特征 答案:寒痹 6、 A是一种古代治疗疾病的方法 B属于精神心理疗法 C记载于素问移精变气论 D通过

27、祝说患者得病原因来治疗疾病 答案:祝由 7、 A是一个病证名称 B 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 C病因为烦劳 D 表现为目盲、耳闭、病势凶险 答案:煎厥 8、 第 21 页 A为内经十三方之一 B 具有化湿浊的作用 C 能调节卫气的运行 D 用于治疗失眠症 答案:半夏汤(半夏秫(sh)米汤) 9、 A属于脉象的一种 B 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 C主要反映脉形的变化 D在疾病将要进一步发展与加重时出现 答案:大脉 三、拓展题 1、 随着中医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肾气”很重要,但对中 医“肾”的概念未必了解,请你结合内经中的相关论述, 请你谈谈你认识的内经中“肾”有哪些功能与作用。 2、人参、鹿茸等补品多产自

28、东北,但南方人用补品更多,结合 内经相关理论,谈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上古之人的养生方式中,第一条就 说“法于阴阳” ,应如何理解这句经文?试具体阐述。 4、关于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有“生病起于过用”之论, 如何理解内经的这一发病观,试阐述之。 5、 内经治疗疾病的方法很丰富,除药物和针灸法外,对心 第 22 页 理疗法论述也很多批,请你谈谈内经的精神心理疗法,具 体有哪些方法?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胜病,能(na)冬不能夏;阴 胜病,能夏不能冬”的经文,反映了什么学术思想,你认为 在临床中可以如何应用。 四、风险题(多选) 1、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

29、“年已老而有子”的条件包含哪 些? A 天寿过度;B 肾气有余;C 营卫充足;D 精气不衰;E 气脉 常通 答案:ABE 2、据素问平人气象论 ,难治之脉证包括: A 风热而脉静;B 泄而脱血脉实;C 病在外脉涩坚;D 病在中 脉虚;E 春夏而脉瘦 答案:ABCD 3、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因势利导的治疗法则包括: A 其高者,因而越之;B 其下者,引而竭之;C 中满者,写之 于内;D 有邪者,渍形以为汗;E 其盛可待衰而已 答案:ABCDE 4、据灵枢五色 ,色诊的原则包括: A 察其浮沉,以知浅深;B 察其泽夭,以观成败;C 察其散抟 tun,以知远近;D 视色左右,以知病处;E 视色上

30、下,以 第 23 页 知病处 答案:ABCDE 5、据灵枢岁露 , “三虚者,其死暴疾也” ,三虚包括: A 乘年之衰;B 逢月之空;C 失日之和;D 失运之和;E 失时 之和 答案:ABE 6、据素问通评虚实论 ,与膏粱过用有关的疾病包括: A 消瘅(dn)B 仆击;C 黄疸;D 痿厥;E 气逆发满 答案:ABDE 7、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包括() A 以酒为浆;B 以妄为常;C 五脏不固;D 以欲竭其精;E 不 时御神 答案:ABDE 8、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关于春季养生方法中,包含以下哪种 内容? A 广步于庭;B 使华英成秀;C 夜卧早起;D 披发缓行形;E 以使志生 答案:ACDE 9、根据素问玉机真脏论 , “五虚”症包括: A 脉细;B 皮寒;C 嗜睡;D 气少;E 泄利前后 答案:ABDE 巅峰对决(案例分析) 第 24 页 赵某,女,32 岁。 主诉:失眠 2年,伴多梦,恐惧,一人不敢独自睡觉,常在梦 中听有人唤自己的名字而醒来。伴记忆力差,四肢发冷,夜尿 频数,一夜需起夜 3-4次,夏季亦需盖棉被睡觉。舌淡苔薄, 脉微细。请各队试结合内经相关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其 病机,并陈述相应的治则治法及写出处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