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6228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一二年三月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项目总负责人: 项目设计人: 工程经济: 99目录第1章概 述11.1 项目背景11.2 工程概况21.3编制依据41.4 编制原则、范围及内容5第2章城市及乡镇概况82.1博乐区域概况82.2 达勒特镇概况162.3 达勒特镇给水现状262.4 给水工程规划272.5项目建设必要性28第3章需水量预测及计算323.1需水量预测323.2设计水量计算37第4章给水工程方案论证40

2、4.1 设计原则404.2 供水水量、水质和水压论证434.3 工程管材方案比选444.4生活配水管网设计474.5管沟、支墩和阀门维修井结构设计534.6管道基础、接口、井类、消防及附属设施设计544.7管道的水压试验及工程验收55第5章环境保护565.1设计遵循的标准565.2 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565.3 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对策575.4 水土保持595.5 环境影响评价60第6章水源保护626.1水源防护依据及原则626.2水资源保护区的划分及保护要求62第7章劳动保护647.1 遵循的主要法规、标准647.2 管线使用安全因素分析及设计措施647.3 施工及运行期间的劳动安全64第8

3、章消 防668.1 消防设计依据668.2消防设计方案668.3 建(构)筑物消防设计67第9章节 能689.1 节能措施689.2 节能管理68第10章经营管理与人员编制7010.1 组织管理7010.2 经营管理7010.3 人员编制70第11章建设用地评述7211.1 概述7211.2 遵循的法律法规7211.3 建设用地管理7211.4 建设用地分类7311.5 建设用地使用权7411.6 建设用地特点7411.7 建设用地相关手续74第12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7712.1工程概算总述7712.2 经济评价80第13章抗震设防8613.1 遵循的主要法规、标准8613.2 抗震设防标准

4、8613.3 抗震设防内容86第14章建设进度计划8714.1 项目实施计划87第15章项目招标方案8815.1 招标方案编制依据8815.2 招标范围8815.3 招标组织形式8815.4 招标方式88第16章项目资金管理90第17章结论和建议9117.1 结论9117.2工程建设建议9317.3对下一阶段设计所需的设计资料94附录95附图1、 项目区位图2、 达勒特镇现状给水布置图3、 达勒特镇规划道路布置图4、 达勒特镇给水规划布置图2011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概 述1.1 项目背景本工程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新疆维吾尔

5、自治区实施安居富民工程的大背景下,为安居富民工程及小城镇化建设配套实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今年(2011年)实施22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力争全区民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实现重大突破,让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这些民生实事涉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工程、教育保障、物价控制、各族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等,涵盖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本次富民安居工程由有达勒特镇政府自筹300万,不足资金再由市政府补贴,乡镇自行组织实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切实完成富民安居工程的配套设施完善工作。

6、根据博乐市达勒特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达勒特镇将确定生态型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把达勒特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和适宜居民居住的生态型小城镇。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包括道路、给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电力电信等一些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博乐市达勒特镇镇政府委托我院进行博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受托后,我院积极筹备、组织精干力量投入到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中。在编制过程中,我院得到了博乐市达勒特镇相关领导及部门的积极帮助、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1.2 工程概况1.2.1 项目名称“博

7、乐市达勒特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1.2.2 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博乐市达勒特镇镇政府1.2.3 设计单位 1.2.4 工程建设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达勒特镇1.2.5 工程设计内容及规模本工程设计主要内容详见下表:达勒特镇给水管网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备注PS-001聚乙烯给水管DN250聚乙烯PE100m1790PS-002聚乙烯给水管DN200聚乙烯PE100m3240PS-003聚乙烯给水管DN150聚乙烯PE100m1190PS-004聚乙烯给水管DN100聚乙烯PE100m570PS-005给水检查井1300砌块座35PS-006消火栓1300砌块座9

8、0合计管网长度m6790建设规模: 近期(2016年):Q=1915.50 m/d远期(2026年):Q=2163 m/d1.2.6 工程投资工程建设总概算投资约256.99万元达勒特镇供水管道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费用项目及名称方案投资(万元)备注工程费用220.23其它费用21.38预备费用12.08铺底流动资金3.30贷款利息0全部政府投资,无贷款建设项目总投资256.991.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活给水规模:近期(2016年):1915.50 m/d远期(2026年):2163 m/d 新建给水管线:6790m; 服务人口:近期:6500人;远期:9000人; 工程总投资:约256.

9、99万元; 工程效益:解决整个安居富民工程安置房给水及消防问题。1.3编制依据1.3.1相关资料1、 工程设计合同;2、 设计委托书;3、 博乐市达勒特镇地形图(1:1000);4、 建筑红线图;5、 博乐市水文、地质勘察报告;6、 给水管网现状资料;7、 博乐市十二五规划;8、 博乐市达勒特镇总体规划(2008-2025);9、 博乐市达勒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25);10、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3.2采用的主要规范、图集和标准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

10、计规范(GB50069-2002);4、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7、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8、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版);9、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供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 10、 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1.4 编制原则、范围及内容1.4.1 编制原则1、 依据博乐市发展战略规划,遵从总体规划思想,并结合“安居富民”工程特点以及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原则编制,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创造良好基础设施条件。2、 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要求。3、 合理确定给水管线平面走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变坡,减少拆迁,少占农田,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便于施工、操作、管理 ,维护方便。4、 给水管网的设计遵循近远期结合,分期建设的原则。5、 根据现行的定额标准制定本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6、 对给水管材进行技术及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给水管材,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7、 管线遵循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力求更加节能环保。在设计内容上及深度上满足建设单

12、位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要求,以及建设部2004年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4.2 编制范围1、 给水管网建设工程的编制范围为达勒特镇整个城区范围。2、 给水管网建设工程包含,第一期:主要干道给水管网设计;第二期:背街小巷及发展新区给水管线设计。3、 对给水管网布置方案做出比选,优化设计方案。4、 对给水管材做出比选,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5、 编制给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概算及经济评价,提出合适的建议水价、及合理的管理制度。6、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节能措施、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工程招投标计划、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等内容。7、 项目实施的意见及建议,以及后期工作所需资料要求。1.4.3 编制内

13、容1、 城市及乡镇概况;2、 给水系统方案论证;3、 给水管网设计;4、 附属构筑物设计;5、 抗震、节能、环保;6、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7、 项目建议及发展展望。第2章 城市及乡镇概况2.1博乐区域概况2.1.1 博乐市概述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师部所在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艾比湖西,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东部和东北部临精河县、托里县,西濒温泉县,南滨尼勒克县、霍城县,北以阿拉套山分水岭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19千米。市区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24千米。图2-1:博乐市区位图2.1.2气候特征博乐市处于中纬度,位于新疆西北

14、部准葛尔盆地的西缘,属于大陆性温带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春季气温冷暖多变;夏季气候炎热;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气温年、月、日变化幅度都比较大。降水量各季分布不均,差值较大,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次之。除阿拉山口地区(是全国有名的风口之一)大风日数高达148天外,其余地区大风日数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博河河谷中游地区的西部和南部山区的赛里木湖及北部山区的哈拉图鲁克是冰雹的活动区。冬季境内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厚度约18cm左右,但阿拉山口附近明显较薄约为6cm。据博乐市气象局19792007年的实测资料,博乐市区年平均气温6.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低气温-35.0

1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3.7,极端最高气温为39.0,年降水量为199.4mm,年蒸发量为1552.9mm,平均无霜期为183天,最长为203天,最短为150天。干燥度为3.36.3。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多年平均活动积温为。但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差异明显。2.1.3自然资源博乐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种有粮、棉、甜菜、黄豆等10余种农作物,大宗作物中棉花年产近60万吨、玉米10万吨、甜菜8万吨,是新疆著名的优质棉产地;有丰富的畜产品,其中年产肉1.2万吨,蛋1.3万吨,奶1.7万吨。博乐市林业资源由山地森林、人工造林和平原荒漠林构成,主要树种有天山云杉、雪冷云杉、天山桦、胡

16、杨、怪柳、新疆杨、大叶白腊、樟子松等。林地总面积10.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8%。活立木总蓄积量519.5万立方米。动植物种类繁多。中草药有麻黄、贝母、大芸、枸杞,品质优良,盛名远扬;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珍稀野生动物有2纲9目16科3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紫貂、雪豹、北山羊、金雕、大鸨等共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棕熊、水獭、大天鹅、游隼等26种。博乐市拥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矿产资源和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现有耕地42.6万亩,宜农荒地近12万亩,草场面积540万亩。地表水年径流量12. 12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0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79万千瓦。博乐市拥有丰富的水土光

17、热资源、矿产资源和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现有耕地42.6万亩,宜农荒地近12万亩,草场面积540万亩。地表水年径流量12. 12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0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79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珍珠岩等18种,其中石灰岩矿总储量高达1.57亿吨,花岗岩储量为3000万立方米,均为优势矿产,在新疆占有一定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境内有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明珠赛里木湖,其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享誉中外;有以奇石闻名的怪石峪,是我国西部巨大怪石群之一;有山深林幽、风景如画的哈日图热格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还有众多的诸如达勒特古城、青得里古城等一

18、批自然历史人文景观。2.1.4历史沿革博乐市历史悠久,山水雄奇,早在公元658年,唐代中央政权就在博乐设置了双河都督府,与中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丝绸之路北道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重镇之一。县名源于博尔塔拉河名。博尔塔拉,为蒙古语,意为“银色的草原”。博乐一名历史久远,最早的记载是公元12世纪耶律大石建西辽后所建的“勃罗城”(在今博乐西南)。元代有“不剌”、“普剌”、“孛罗”等。旧为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游牧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移察哈尔左营驻此,设领队大臣,俗称大营盘。西域图志称博罗塔拉。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精河直隶厅。1920年由精河县析置博乐县,博乐市1985年撤县建市。198

19、9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90年境内的阿拉山口经批准对外开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在阿拉山口接轨,标志着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1990年博乐市又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沿边进一步开放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博乐市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沿边开放城市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县名源于博尔塔拉河名。博尔塔拉,为蒙古语,意为“银色的草原”。1920年置博乐县。1985年撤销博乐县,成立博乐市。2.1.5行政区划博乐市辖4个街道、3个镇、2个乡:青得里街道、顾力木图街道、克尔根卓街道、三台街道、小营盘镇、达勒特

20、镇、乌图布拉格镇、青得里乡、贝林哈日莫墩乡。境内有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阿热勒托海牧场、农五师八十一团、农五师八十四团场、农五师八十五团场、农五师八十六团场、农五师八十九团场、农五师九十团场、农五师九十一团场、香班哈日根牧场。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路。青得里街道,代码:652701001辖4个社区:长城社区、街心社区、团结北路社区、和平社区。顾里木图街道,代码:652701002辖4个社区:前进社区、友谊社区、文化社区、向阳社区。克尔根卓街道,代码:652701003辖4个社区:北京南路社区、长江路社区、建国路社区、虹桥社区。城南街道,代码:652701004辖2个社区:石灰窑社区、滨河社区。小营

21、盘镇,代码:652701100辖32个村委会:多兰特布拉格村、居绿格村、贝德布拉格村、努克特克日木村、铁日木布拉格村、乌拉斯塔布拉格村、博格其各尔莫墩村、介里莫墩村、呼和布热村、乌兰克日木东村、乌兰克日木中村、乌兰克日木西村、托里布拉格西村、托里布拉格中村、托里布拉格东一村、托里布拉格东二村、当合尔特布拉格村、当合尔特布拉格北村、塔翁哈木尔阿得尔格村、塔翁萨拉村、乌图布拉格村、达布呼尔特布呼村、乌兰木坎布拉格村、巴尔托哈村、哈日莫墩村、查干洪夏尔村、塔翁哈木尔村、哈热根特托哈村、乌兰阿得尔格村、青得里浩特呼尔村、多尔巴尔托哈村、明格陶勒哈村。达勒特镇,代码:652701101辖38个村委会:依

22、肯浩希西村、依肯浩希东村、各都浩希北村、冬都浩希南村、阿得格浩希北村、呼热布呼西村、呼热布呼东村、喇嘛敖博南村、喇嘛敖博北村、达勒特西村、达勒特中村、达勒特东村、巴润古尔西村、巴润古尔东村、哈日乌勒村、都图敖博村、乌兰托哈西村、乌兰托哈东村、查干苏木北村、查干苏木南村、哈日莫墩后村、哈日莫墩北村、哈日莫墩南村、喇嘛哈日乌苏村、乌兰苏木村、乌兰布呼西村、乌兰布呼东村、代维日哈村、破城子村、精更浩希村、套特村、套特哈日乌苏村、冬都套特村、哈日乌居尔村、达勒特南村、达勒特牧村、俄罗斯布拉格村、夏楞村。乌图布拉格镇,代码:652701102辖24个村委会:乌图布拉格村、乌拉斯塔北村、青得里卓村、乌拉斯

23、塔村、青得里卓南村、格尼登西村、格尼登中村、格尼登东村、巴亚尔布拉格村、呼和浩特呼尔西村、呼和浩特尔村、乌图布拉格南村、桑津布拉格村、桑津布拉格南村、巴格布热村、巴格布热南村、巴都根营房村、尕格茨根乌拉斯塔北村、尕格茨根乌拉斯塔村、尕格茨根介格得村、喇门布呼村、介格得布拉格村、恰尔根浩图呼尔村、巴亚尔布拉格西村。青得里乡,代码:652701200辖24个村委会:祖木墩村、郭林布呼村、克日木村、崩很特村、夏布尔塔村、昂崩那巴格村、塔木根赞格村、定吉格村、乃仁布拉格村、塔布勒村、托郭生布呼村、阿里翁白新村、托郭生布呼新村、托郭生布呼东村、克尔根卓村、巴勒特合尔村、青得里中村、均浩特呼尔村、道尔克顾

24、里木图村、冬都顾里木图村、顾里木图村、克尔根卓牧业村、顾里木图牧业村、兴博新村。贝林哈日莫墩乡,代码:652701201辖15个村委会:贝林哈日莫墩村、阿其恩祖苏龙村、托森哈夏村、托森哈夏新村、托森哈夏西村、决肯村、吉翁村、玛尼乡村、乔仑尕图勒根村、敖博恩塔拉村、新塔拉村、哈日则格得村、乌日木则格得村、夏热勒津村、贝林哈日莫墩南村。2.1.6经济、社会、教育状况近年来,博乐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2009年,预计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3.2亿元,较上年增长12.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上新台阶,突破2亿元,

25、达到2.3亿元,增长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增长1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97元,增加521元。地方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市”验收,成功创建为“自治区园林城市”。博乐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主要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5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和风情习俗。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巴尔虎布里亚特和卫拉特三种方言。博尔塔拉境内的察哈

26、尔蒙古原讲内蒙古方言,因西迁与卫拉特蒙古(主要是土尔扈特蒙古)长期相处,语言相习,除少部分口语发音略有不同处,已普遍讲卫拉特方言。蒙古文分胡都木蒙文和托忒蒙古文两种,博乐的蒙古族使用托忒蒙古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现行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从元朝开始信仰藏传佛教。藏语把僧人尊称喇嘛(意为上人、师傅),因此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都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小年和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三,蒙古族称为小年。蒙古族把春节叫大年,也称白节。正月十五日是蒙古族的麦德尔节,也是每年最盛大的庙会。信

27、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维吾尔族还有卡巴克节,回族还有圣纪节。博乐市共有学校二十一所,其中归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下属的学校有:博州实验中学、博州广播电视大学、博州蒙古中学、博州卫校、博州技工学校。归属于博乐市下属的学校有: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博乐市一中、博乐市二中、博乐市三中、博乐市五中、博乐市六中、博乐市七中、博乐市一小、博乐市二小、博乐市逸夫小学、博乐市四小。2.2 达勒特镇概况达勒特镇位于博乐市的东南部,距博乐市17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215,北纬4418,东连贝林哈日莫墩乡,南靠农五师八十五团,北与农五师八十九团为邻,西至青达拉林场

28、。博乐到贝林哈日莫墩乡、博乐到精河曲线公路从镇区穿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119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06万,草场面积84万亩,全镇辖38个行政村(三个牧业村)。总人口2.08万人,有汉、蒙、哈、维等13个民族组成亩。光热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以种植棉花为主,棉花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5%以上,是博州棉花主产区之一。2011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9.74亿元,较上年增长29%,二、三产业实现产值2.96亿元,较上年增长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445元,上年增长8.4%。2.2.1 区域位置及气候条件达勒特镇位于博乐市东南方22公里处,总面积1192平方公里。达勒特镇卫星图达勒特镇

29、地处阿拉套山和岗吉格山间谷地,博尔塔拉河畔,地势西部高、东部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谷地平原呈阶梯状分布。水资源主要有博尔塔拉河、保尔得河、赛里木湖。属大陆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春季气温冷暖多变,夏季高温,气候炎热,伴有干热风,秋季气爽,冬季长而寒冷,年均气温5.6,年均降水181毫米。2.2.2行政区划及人口情况该镇辖38个村委会:依肯浩希西村、依肯浩希东村、各都浩希北村、冬都浩希南村、阿得格浩希北村、呼热布呼西村、呼热布呼东村、喇嘛敖博南村、喇嘛敖博北村、达勒特西村、达勒特中村、达勒特东村、巴润古尔西村、巴润古尔东村、哈日乌勒村、都图敖博村、乌兰托哈西村、乌兰托哈东村、查干苏木北村、查

30、干苏木南村、哈日莫墩后村、哈日莫墩北村、哈日莫墩南村、喇嘛哈日乌苏村、乌兰苏木村、乌兰布呼西村、乌兰布呼东村、代维日哈村、破城子村、精更浩希村、套特村、套特哈日乌苏村、冬都套特村、哈日乌居尔村、达勒特南村、达勒特牧村、俄罗森布拉格村、夏楞村。2.2.3 经济及产业发展1、经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达勒特镇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济,目前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1999年全镇农牧民存款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8亿元,较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总产值12亿元,占总产值的5769%,二、三产业产值8760万元

31、,较2002年增长2696总产值3863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4%。财政收入453万元,实现人均收入470908元,较2002年增加41608元,连续多年取得博乐市经济建设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8年,据统计全镇地方生产总值3.578亿元,较2006年增加5014万元,增长16%。其中二、三产业实现产值1700万元,增长29%;大农业产值18780万元,增长10%,畜牧业产值3650万元,增长7%。2、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自八十年代棉花开始大面积在该镇种植以来,经过不断的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应用使棉花这一作物由陆地棉、窄膜棉、宽膜棉逐步发展到宽膜高密度植棉,技术不断升级,产量由亩均单产皮棉不

32、足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30多公斤,年产皮棉20万担。棉花产业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棉花市场波动很大。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棉花这一主导产业,达勒特镇党委、政府做出了调优棉花品种结构,按照市场需求,扩大适销对路的特种棉面积,实现订单种植。为提高单产,达勒特镇镇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实施先进的植棉技术,推广应用宽膜高密度栽培技术,使棉花单产逐年提高、优质棉花高产田面积不断增大,2003年为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镇党委、政府积极利用国债资金,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实施了2000亩膜下滴灌技术,此示范项目的实施又掀起棉花种植技术的新革命。2003年全镇

33、棉花播种面积为81681亩,宽膜高密植棉面积达到994%。在注重科学管理,提高棉花单产、品质的同时,该镇还加快棉花产业化进程。建立了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棉种流通,建立了博乐市棉种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产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繁育优良品种。特别是公司研制出的新陆早11号远销全疆各地。畜牧业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达勒特镇坚持农牧结合,围绕养殖业调整种植业,先后实施了2万亩荒山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形成了种养结合、种养并重的结构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又把发展奶牛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确定了“奶业兴镇、乳业强镇”发展战略,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锁定到2005年末,全

34、镇养牛存栏数达2万多头。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工程,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全镇奶牛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农产及私营企业主纷纷以各种途径购牛有的还建立养殖公司,博乐市爱牛公司就是达勒特镇通过招商引进的一个以育肥、繁育为主的养牛公司,该公司目前有优质褐斯坦牛38头,年盈利20余万元。到2002年末达勒特镇共有规范养殖示范村10个、标准规范养殖小区13个,牲畜存栏达68万头(只),全镇人均纯收入中有100元来自养殖业。2003年该镇计划引进奶牛2500头,到今年年底奶牛总数已突破7千头,

35、牲畜头数达到78万头(只)。二三产业达勒特镇为加快棉花产业向纵深发展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其中扶持培育了以家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这一企业不仅对棉花进行深加工,而且还生产由棉花壳加工出来饲料。达镇党委、政府给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随着棉花产业进一步发展,目前达勒特镇已建成了“繁育、轧花、深加工、纺织”为一体的棉花生产经营链,这一生产经营链的发展大力带动了全镇畜牧业、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全镇劳务创收、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等相关问题。棉花这一产业已成为达勒特镇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招商引资实行优惠办法,鼓励民间投资,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全

36、方位服务,并积极对外宣传,吸引外地商家来我镇投资参与到我镇的经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中来。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开发和申报工作,并设置了项目工作办公室,根据实际建立了项目库,为小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我镇引进外来资金新建棉花加工企业四个(协力、科纺、康瑞、银博)。引资进行房地产开发,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金向小城镇建设转移,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求,我镇今年顺利完成中小学教学楼两幢,兴建爱牛公司一个,镇客运站投入运营,其他项目也已启动,旧房拆迁、布局规划、环境整治工作已完成。2003年我镇有各

37、类私营经济组织416家,其中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405家,比去年增加21家。从业人员1200人,有504人到外地或各经济实体打工,拉动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2.2.4 水文及降水博乐市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年均径流量12.2亿立方,地下水储量2.89亿立方,水能理论蕴藏量13.79万千瓦。博乐市属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少雨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日数也不多,但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各地降水差异较大,博尔塔拉河中游地区多于下游地区,山区多于平原地区,北山的哈日图热格和南部山区的赛里木湖是全市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阿拉山口地区是降水量最少的地带。博乐市各站年平均降水量站名海拔高度年平均降水量(mm)

38、年最大降水量(mm)年份年最小降水量(mm)年份博乐531.9199.4322.32002105.31997阿拉山口336.1120.1198.6198732.11997博乐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少年份和最多年份相差217mm,以博乐测站为例,多雨的2002年,年降水量是少雨的1997年年降水量的三倍。阿拉山口地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1987年降水量是1997年的六倍。四季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39;春季次之,占全年降水量的2429;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921;冬季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118,降水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4446。各地随季节变化的降水量情况如下表:博乐市

39、各地降水量的变化表站名春季降水量(mm)夏季降水量(mm)秋季降水量(mm)冬季降水量(mm)月平均最大降水量(mm)月份月平均最少降水量(mm)月份博乐58.077.942.121.333.055.31阿拉山口28.647.222.821.519.472.73降水日数(凡日降水量0.1mm,计为一降水日。又称雨日)、年雨日数随地点和海拔的高度而有很大差异。如下表:博乐市各地降水日数变化及日最大降水量表站名年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mm)日期年平均最多最少博乐83.2101.064.041.724/9/81阿拉山口73.091.053.033.122/2/86博乐市降水有降雨和降雪两部分组成,二者

40、的地区分布相似,降雪也是山区多于平原,西部多于东部,平原地区降雪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不大,约1215之间。市内稳定积雪日数为103天左右,但各地差异很大。冬季积雪不厚,一般情况不会超过10cm,最大积雪深度为18cm左右。 2.2.5地质条件分析1、地质状况综述拟建场地位于博乐山间坳陷,博尔塔拉河流域,坳陷呈东西方向分布,长约200Km,南北最宽处达60Km。该带是在华里西基地上发育起来的中新代坳陷。博河大断裂从博乐市区穿过,南部断裂沿博尔塔拉河分布,市区内未发现第四系土层明显被错动的痕迹,场地距断裂带约4Km。拟建场地,勘探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其影响。2、场地地层及岩土特性描述:根据探

41、井(钻孔)揭露的情况,在勘探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冲洪积形成的粉土及碎石土,从地表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表耕土层、粉土层和圆砾层。1) 表耕土层:厚度0.50-0.60m,以粉土为主,含有大量的植物根茎。2) 粉土层:埋深0.50-0.60m,厚度1.20-2.20m,层底厚度1.70-2.70m。土黄色,土质粒较均匀,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根据土工试验统计分析,该土层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可塑坚硬,稍湿,松散稍密,s介于0.026-0.097之间,判定粉土具有轻微强烈湿陷性。3) 圆砾层:埋深1.7-2.7m,可见厚度1.9-4.00m,未见底。青灰色,亚圆,母岩以沉积砂岩为主,偶见花

42、岗岩,交错排列级配较好质硬,中细砂土填充,最大粒径120mm,一般粒径520mm。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经勘查,场地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据甲方提供无地下人防工程。综合评定场地的稳定性良好。4、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土为中硬土,覆盖厚度大于5.0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260,拟建场地类别属II类。5、场地湿陷性评价拟建场区分布的厚度不大的黄土层,埋深0.5-0.6m,厚度1.2-2.2m的粉土,根据室内土工实验结果表明s介于0.026-0.097之间,判定粉土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强烈。经计算粉土自重湿陷量zs70mm,湿陷量s300m

43、m,判定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为I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应考虑其对拟建道路及给水管线的影响。6、场地腐蚀性评价经测定,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地基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现场动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测试和室内土工测试,结合本地区建设经验,综合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下:粉土层:fak=160KPa, =15.7KN/m,ES=4.71MPa;圆砾层:fak=280KPa, =20.0KN/m,ES=30.0MPa;8、建议与结论1) 该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单一。地层岩性均匀,相对较稳定,不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变化不大。2) 粉土层:fak=160KPa,因粉土具

44、有轻微强烈湿陷性,建议地基落在圆砾层。如作为持力层,应考虑该层的湿陷性对地基的影响,可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3) 圆砾层fak=280a,是地基很好的持力层和下卧层。4) 拟建场地类别为II类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场地。达勒特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最大冻土深度为1.72m。5) 路基开挖后,应做地基钎探以查明地质条件与勘探报告是否一致。2.3 达勒特镇给水现状2.3.1 基本情况1、 水厂现状:达勒特镇区现有水源在镇政府北侧,都图敖博路南侧,水厂

45、内现有深井1口,深井深55米,直径377毫米,出水量250立方米/天。深井井出水由管道通过加压水泵送至水塔,水塔储水量250立方米,高28米。镇区水厂内水塔为2009年新建并投入使用,可满足镇区现状给水水量、水压要求。2、 镇区管网现状:达勒特镇给水管线主要布置在南北向的红旗路和东西向的都图敖博路,为主要街区提供给水服务。根据达勒特镇人民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达勒特镇区现状给水管道总长2200m,其中从水厂出来敷设在红旗路东侧都图敖博路上为DN250给水管线,在都红旗路西侧都图敖博路上敷设有DN200、DN150给水管,在红旗路上,都图敖博路向北至兽医站敷设有DN200、DN150给水管,都图敖博路向南敷设至达镇干渠敷设有DN150给水管。达勒特镇没有设置独立的消防管线。3、 现状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1) 给水管网覆盖率低目前场镇仅主干道设有给水管网,背街小巷均无给水管网,场镇南边新规划建设的安居富民小区也无给水管网,整个场镇给水管网覆盖率较低,给水接入困难。目前的给水管网无法满足场镇发展的基本需求。2) 现状管网老化镇区的给水管网由于使用年限长,管道漏损严重,已无法满足规划近、远期镇区居民生活饮水需求,本期将已建旧管线全部改建,并且根据镇区规划,将给水管网适当延伸,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