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95597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10011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课使用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医骨伤科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中医骨伤专业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在本专业基础课与理论课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理解中医骨伤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在骨伤临床活动中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为达到培养目标对中医骨伤专业的要求,任课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以课程的授课计划为依据,拟定授课进度;以课程教案为依据,安排教学形式。根据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按授课单元书写

2、授课教案,并应具备与课程标准相符的讲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的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注重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遵循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本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课程总课时72学时,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18学时。(三)课程目标1 .总体目标以中医骨伤科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为主要内容,既突

3、出中医骨伤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又增以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出高素质中医骨伤专门人才。2 .具体目标1 .知识目标说明中医骨伤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2 .能力目标能够确定中医骨伤的手法、固定、外用药物和练功的临床应用。3 .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医骨伤专业,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爱护仪器、设备。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项目学习(实践)任务学习(实践)情境设置方法与手段学时执考点绪论:中

4、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一、说出中医骨伤科基础的定义二、阐述中医骨伤科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就三、解释中医骨伤科的理论体系四、归纳中医骨病的病因病机、病机、分类、诊断、治疗等五、灵活运用临床知识对中医伤科发展成就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灵活运用六、概述中医伤科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一、以临床骨伤科现状导入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和理论体系的学习。二、解读中医伤科学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及理论体系。三、以图片、临床常用诊疗方法形象表达、描述中医伤科的成就。四、以临床案例展示深入认识骨伤科疾病的要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情景教学四、分组讨论五、归纳总结2中医骨伤科基本理一、说出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理论

5、一、以常见骨伤科疾病发生的生活情景导入对一、多媒体展示6论二、阐述中医骨伤科不同学说的概念三、归纳中医骨伤科不同学说的特占/、四、根据中医骨伤科临床应用特点说明不同学说的临床意义,并能解释要点基本理论的学习。二、解读导致骨伤科疾病发生的病因并说明其发生机理。三、概括骨伤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四、归纳中医骨伤科不同学说的要点。二、案例分析三、情景教学四、分组讨论五、归纳总结骨节、筋络一、说出骨、关节、软组织结构的组成二、阐述骨、关节、软组织的组织形态三、解释骨、关节、软组织的生理功能四、归纳骨、关节、软组织的代谢和修复要点、骨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五、概述骨、关节、软组织的形成和生理性能六、灵活运用基本理

6、论知识对骨、关节、软组织疾病的一、以骨、关节、软组织解剖特点的概括介绍导入中医骨伤科的学习。二、解读骨、关节、软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特点、代谢和修复过程、发育和生长特点说明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概况以及致病特点。三、归纳骨、关节、软组织的形成和生物性能,解释骨伤科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四、结合临床案例列举骨、关节、软组织病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角色扮演四、分组讨论4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进行分析骨伤科疾病的分类一、说出损伤、骨伤科疾病的分类特点二、阐述损伤、骨伤科疾病的分类要点三、解释损伤、骨伤科疾病的分类依据四、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对损伤、骨伤科疾病的分类做

7、出正确判断。一、以临床案例导入对损伤、骨伤科疾病分类的学习。二、概括损伤、骨伤科疾病分类的特点。三、解读损伤、骨伤科疾病分类依据。四、模拟临床病例,总结损伤、骨伤科疾病分类。五、阐述损伤、骨伤科疾病分类内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整体学习四、分组讨论五、归纳总结2辨证诊断一、说出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诊断特点二、阐述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诊断要点三、归纳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诊断内容四、解释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诊断方法五、灵活运用伤科基础理论对辨证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辨证诊断的学习。二、概括辨证诊断的知识要点。三、结合病案解读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诊断过程。四、演示骨伤科疾病辨证诊断的要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

8、分析三、情景模拟四、分组讨论五、归纳总结6病案书写诊断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说筋骨、关节检查法一、说出筋骨、关节检查法的临床意义二、阐述筋骨、关节检查法的要点三、归纳筋骨、关节检查法的特点四、再现筋骨、关节检查法的应用五、解释筋骨、关节检查法六、灵活运用辨证诊断基础知识解释筋骨、关节检查法在骨伤科检查中的价值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筋骨、关节检查法的学习。二、概括筋骨、关节检查法的要点。三、结合病例解读筋骨、关节检查法的临床应用。四、演示各部位检查法、神经功能检查法、周围血管检查法。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情景模拟四、分组讨论五、归纳总结1()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一、说出辅助检查的主要内容二、阐述辅

9、助检查在骨伤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三、解释辅助检查的知识要点四、归纳辅助检查的特点五、熟练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骨伤科辅助检查的学习。二、概括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三、解读辅助检查在骨伤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四、模拟临床病例,演示辅助检查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常用穿刺术和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情景模拟四、分组讨论4实验室检查穿刺液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手法一、说出手法的定义二、阐述手法的临床应用特点三、解释手法主要包含的内容四、归纳手法的知识要点五、灵活运用手法对骨伤科疾病进行治疗六、概述手法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手法的学习。二

10、概括手法临床应用中选择的方法。三、解读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特点。四、模拟临床病例,阐述不同手法的知识要点。五、演示正骨八法、上航手法、理筋手法。六、归纳骨伤科疾病中手法的治疗特点。七、列举手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整体学习四、角色扮演五、分组讨论六、归纳总结10固定疗法、说出固定治疗的定义二、阐述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特点三、解释固定治疗主要包含的内容四、归纳固定治疗的知识要点五、灵活运用固定治疗对骨伤科疾病进行处理六、概述固定治疗-、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固定治疗的学习。二、概括固定治疗临床应用中选择的方法。三、解读在骨伤科疾病固定治疗中的特点。四、模拟临床病例

11、阐述不同固定治疗方法的知识要点。五、演示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固定治疗方法。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整体学习四、角色扮演五、分组讨论六、归纳总结12夹板固定横“8”字绷带固定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六、归纳骨伤科疾病中固定治疗的治疗特点。七、列举固定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药物治疗一、说出药物治疗的定义二、阐述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特点三、解释药物治疗主要包含的内容四、归纳药物治疗的知识要点五、灵活运用药物治疗对骨伤科疾病进行处理六、概述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药物治疗的学习。二、概括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中选择的方法。三、解读在骨伤科疾病药物治疗中的特点。四、模拟临

12、床病例,阐述不同药物治疗方法的知识要点。五、演示药物治疗应用的方法。六、归纳骨伤科疾病中固药物治疗的治疗特点。七、列举药物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整体学习四、角色扮演五、分组讨论六、归纳总结4功能锻炼、说出功能锻炼的定义二、阐述功能锻炼的临床应用特点三、解释功能锻炼主要包含的内容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功能锻炼的学习。二、概括功能锻炼临床应用中选择的方法。三、解读在骨伤科疾病功能锻炼中的特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情景学习四、角色扮演五、分组讨论6四、归纳功能锻炼的知识要点五、灵活运用功能锻炼对骨伤科疾病的康复进行指导六、概述功能锻炼临床应用中的注意

13、事项四、模拟临床病例,阐述不同药物功能锻炼的知识要点。五、演示功能锻炼方法。六、归纳骨伤科疾病中功能锻炼的治疗特点。七、列举功能锻炼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六、归纳总结其他治疗一、说出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定义二、阐述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特点三、解释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主要包含的内容四、归纳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知识要点五、灵活运用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对骨伤科疾病的康复进行指导六、概述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中的注一、以临床常见病例导入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学习。二、概括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中选择的方法。三、解读在骨伤科疾病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特点

14、四、模拟临床病例,阐述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知识要点。五、演示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的临床意义。六、归纳骨伤科疾病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的治疗特点。七、列举其他治疗中相关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多媒体展示二、案例分析三、情景学习四、角色扮演五、分组讨论六、归纳总结6针灸疗法意事项附中医骨伤科学见习的认知一、能进行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二、能进行常见骨病诊疗技术操作三、书写完整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四、学会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医疗护理技术一、在临床医生带领下,能接收新病人,初步系统的进行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二、学会常见骨伤科具体检验项目、病史与病情变化的分析三、结合校内实践,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

15、能配合完成骨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四、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独立书写一份完整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如:病程记录、会诊单、穿刺记录、出院记录及死亡记录等);填写各种化验检查、辅助检查申请单等。五、在临床护理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对常用骨伤科医疗护理技术的操作,如测量体温、测量血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液、抽血、吸氧等一、参观医院内科病房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二、在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三、首次接触病人要学会关爱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四、见习后进行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实践课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学时1伤科切诊22头颈、上肢检查23腰背、胸腹部检查24下肢检查25脱位整复26理伤手法(一)27理

16、伤手法(二)28石膏固定29牵引固定2合计18三、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根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优质教材,编写配套校本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分析各版各教材的特点,从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取长补短;做到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结合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为重点整合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及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二)教学建议1 .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以研究传统骨折疾患的诊疗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诊断和防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选用挂图、标本、模型、

17、多媒体教学,授课时可通过播放一些视听教材,或自己制作一些具有临床特色的课件展示诊疗要点,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过程中,结合临床进行课堂演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2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在每次实验课上,教师作简短的示教后,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逐个进行指导,以获得骨伤科诊断、治疗的操作技巧。3 .邀请临床一线专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通过临床医生的亲身体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教学基本条件建议1 .师资队伍教研室应组合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占50%以上,高、中、初级职称教师的

18、比例要适当,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要适当。2 .实验条件配备有较先进实验设备的实验室,教学用多媒体、标本、模型、视频、影像资料等实验设备要齐全,符合大班上理论、小班上实验课的要求。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要。(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1 .增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创新的意识,加强中医正骨学课程素材库建设。通过科学管理、分工协作,逐步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的素材,不断丰富、完善课程资源体系。2 .教室及多媒体资源全体骨伤专业教师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教研室为单位经常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教师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要留在教室,供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新内容和复习时参考。3 .实验室资

19、源本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全天侯开放实训室,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各种标本、模型、挂图、视频影像资料等,加强对中医正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 .图书网络资源利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资源及网络课程资源,整合现有的中医正骨学网络课程资源,建立课程网站,优化资源组合,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测自评。(五)教学考核与评价1 .课程教学考核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包括平时项目任务学习测验和闭卷考试,技能考核在实训教学中完成。2 .教学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每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进行一次评价,评价方法为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技能考核、课堂测验或模拟扮演

20、等,评价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在课程教学结束时进行理论闭卷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作为期末成绩。平时、期末成绩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的比例进行折合,得出学生本门课程的结业成绩。四、学习指南(一)学习的重点内容中医骨伤科基础是以骨伤科疾病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为框架,重点内容是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知识。内容多,学时短,要求师生根据专业总体把握、全面了解、重点掌握。(二)学习方法1 .归纳学习结合临床案例的学习,以归纳为基础,搜索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识记与理解,形成对知识的特点、中心、性质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 .合作学习建立中医骨伤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专业知识模拟演练,加强协作,提高技能水平。3 .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讲解一示范一模仿一实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实训尽可能地与临床接轨。(三)学习参考资料1 .专业书籍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九版,邵水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骨伤学第九版,王和鸣,黄桂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专业期刊中医正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原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联合主办实用骨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