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19442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南1、什么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在临床上,锯皮质激素对很多炎症性、过敏性、免疫性和恶性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2、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能够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菊的释放,抑制单核细胞、中性臼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2、免疫抑制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

2、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3、抗休克作用: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稳定溶幽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乂能稳定溶筋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熨正常,改善休克。4、其它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

3、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薪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渍疡病。糖皮质激素在儿意风湿性疾病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多种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哮喘以及其他自身炎症性疾病。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按生物效应期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生物效应期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糖皮质激素。短效制剂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作用时间81.2h:中效制剂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西龙,作用时间1236h;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作用时间3654h04、不同糖皮质

4、激素的剂置换算25mg可的松=2Omg氢化可的松=5mg泼尼松=5m只泼尼松龙=Img甲泼尼龙Emg曲安西龙=0.75mg地塞米松0.6mg倍他米松5、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功能强大,但同时也伴随许多副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患者。触皮质激素可以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不良反应。皮肤效应和外观:包括皮肤变薄、类库欣表现、瘗疮、体重增加、轻度多毛症、面部红斑和皮肤条纹。眼部效应: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生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风险均增加,且风险与剂量相关。心血管效应:包括液体潴留引起的高血压、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律失常、肺栓子和静脉血栓事件、高脂血症。胃肠道效应:如胃炎、溃

5、疡形成、消化道出血。骨骼和肌肉效应:包括骨质疏松、骨质坏死、肌病。代谢和内分泌效应:如高血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免疫系统效应: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常见细菌、病毒和真菌病原体的感染。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突然停药或减药过快,导致原发病复发或恶化,还易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短期用药也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大剂量用药时,可能会引起脓毒症、静脉血栓栓塞、胃肠道出血等。外用型糖皮质激素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比全身糖皮质激素更安全。但仍有些副作用,特别是使用强效药物或长期广泛使用时。外用型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痛疮、紫瘢、色素减退等。对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由于激素在使用后会局部沉积在口咽及喉部,导致发音障碍或鹅口疮。尽管激素可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但基于它们的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