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85904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承担单位:横山县金沙义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治和联系电话:15191246705建设地点: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沙洞村编写人员:薛 瑞 张治和编制时间:二O一一年十二月八日目 录第一章 项目摘要1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第四章 项目主要产品市场分析5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8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11第七章 生产工艺流程12第八章 项目建设目标20第九章 项目建设内容20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第十一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24第十二章 土地、环境保护与防疫24

2、第十三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27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31附件1、建设项目内容投资一览表2、标准化猪场平面图3、地理位置图第一章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万头PIC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横山县金沙义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四、建设地点: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沙洞村五、建设期限:3年(2011年5月2013年10月)六、建设规模项目占地21亩,年存栏PIC父母代母猪650头,公猪20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生猪商品仔猪10000头以上。七、建设内容本次新建猪场,总建筑面积5480,其中猪舍面积5280。拟建各类封闭式猪舍12栋,淋浴消毒室40,兽医室60,生产辅助用房100,场区道

3、路3000,场区绿化10000。购置养殖设备2622(台、套)。引进PIC父母代母猪500头,种公猪20头。八、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项目总资金104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37万元,全部流动资金271.43万元。项目总投资85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3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1.43万元。九、资金筹措拟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0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02.80万元。十、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该项目生产经营期年均销售收入1568.44 万元, 扣除年均总成本费用892.29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76.15 万元,减去年均所得税169

4、.04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507.11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2.4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3.34%,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c=8%)3053.66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c=8%)2111.04万元,税前投资回收期3.59年,税后投资回收期4.10年,投资利润率43.27%社会效益:一是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本项目建成后年可出售种母猪7500头、种公猪500头、商品仔猪11645头,可直接带动养殖户近2000户。项目年产粪肥7000吨,作为很好的有机肥施用于当地农田,提高作物生产率。该项目的建成可大大推动横山县养殖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从而使

5、广大养殖户和种植农户快速受益,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对推动陕西及西部地区养殖业和种植业及当地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二是促进了产、加、销服务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本项目的实施中,企业对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以协议合同“定单农业”的形式,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养殖户解除了卖猪的后顾之忧,公司建立了稳定的猪源基地,双方相得益彰。 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本项目建设后,可满足广大养殖户对优质种猪和商品仔猪的需求。每头猪按实现利润200元算,该项目建成后年出售给农户商品仔猪,可实现净利润达232.9万元。十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

6、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务院【2007】22号);2、国务院中国畜牧业养殖行动计划; 3、农业部关于推进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指导性意见;4、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5、中共陕西省委陕发200126号文: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6、陕西省畜牧业产业规划;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种猪场建设标准(讨论稿);8、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导纲要;9、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准则;10、榆林市“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11、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12、建设单

7、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十二、综合评价1、引进优良种猪,利用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项目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2、本项目能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3、项目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以示范带动作用来间接引导当地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安排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当地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建设,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非常明显。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畜牧业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发达的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现代畜牧业。2007年陕西全省畜牧业产值达248亿元,占农林牧

8、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7。2008年初,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及农业厅等部门对全省畜牧业进行了调研,认为建设现代农业应率先发展现代畜牧业;要以生猪、奶牛和秦川牛为重点,大力促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并提出了发展百万头生猪大县的目标。在此大背景下,榆林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好榆林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全部实现。决定用3-5年时间,建成榆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域,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样板,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创造经验。围绕榆林玉米产业带,决定在榆阳

9、、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子洲、绥德等8县区重点发展生猪产业,建设万头原种猪繁育场1个;存栏基础母猪达到1000头父母代扩繁场8个;存栏基础母猪3000头的商品代仔猪繁育场9个,到2012年全市生猪出栏规模将达到330万头,实现产值35亿元。横山县作为榆林市发展的百万头生猪大县,县委、县政府以“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府谷”为目标,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横山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横山县殿市镇沙洞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出PIC原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正是响应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以及榆林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符合榆林市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符合横山县发展实际。第三章 项

10、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加快良种进程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集约化肉猪养殖场以饲养引进纯种瘦肉型猪为主。近年来,尽管出现了二元杂交商品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但没有形成稳定的杂交体系,缺乏对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组合研究。畜禽良种是先进技术的结晶和载体,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我省规划在2009-2013年在汉中、安康、关中和陕北各扶持建设1个存栏基础母猪1000头的原种场,在渭北10个果业基础地县和陕南10个生猪基地县各扶持建设3-5个扩繁场,存栏基础母猪达3000头,扶持建设2000个年存栏生猪10000头的商品猪场,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生猪繁育体系。横山县通过建设规模化P

11、IC良种猪繁育场,开展PIC配套系繁育体系的推广,是建立稳定的良种猪繁育体系和杂交生产商品仔猪生产体系的需要。二、项目建设将有效促进横山县现代农业畜牧产业的大力发展横山县日前通过对全县生猪养殖现状和优势的分析,决定进一步加强扶持扩规模,完善服务提档次,力争用3-5年的时间,着力打造榆林地区一流的生猪基地,创出养猪业品牌,以推动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为此,横山县确定了产业总体目标:稳定鸡、猪生产,确立草,羊主导产业地位。积极发展肉牛、奶牛产业,提高出栏率。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即到2010年生猪饲养量由现在的9万头发展到30万头。在技术服务方面,县上有畜

12、牧中心,乡镇有基层兽医站。全县建成了一个纵贯县、乡、二级,配套健全的畜牧技术防疫体系和服务队伍,满足项目生产需要。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省和横山县产业发展方向,旨在通过扩大PIC父母代基础母猪,提高当地PIC配套良种猪供应能力,实现生猪产业发展的新突破。项目实施后将大大加快农村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步伐,对安排社会劳动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振兴该地区的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三、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横山县农业增收,农民增收PIC配套系良种猪,生长发育快,产肉力高,经济效益好,每头肉猪较当地品种增收100元以上。横山县沙洞养殖专业合作社将采用规范化、标准化技术建设良种苗猪场,利用现代化科

13、学技术推动养猪业发展,对加快项目区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横山县金沙义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充分发挥横山县地区资源优势,促进横山县乃至整个陕西省生猪产业的发展,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项目区养猪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四章 项目主要产品市场分析一、种猪市场前景分析目前陕西省全省种猪场只有140个,存栏基础母猪3.4万头,年可向社会供应良种仔猪50万头,加上群众自繁自育部分,省内每年可提供良种仔猪700万头,仅能满足需要的50。PIC配套系良种猪我省刚刚引进,榆

14、林市仅有2家,本项目设计年出栏PIC商品仔猪1万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市场前景分析据统计,全省现有适繁母猪约70多万头,其中有60以上属超高代无序杂交种母猪,所繁殖的育肥猪杂种优势率下降,饲养期长,饲料报酬高,市场售价低。与高品质三元杂交商品猪相比,每出栏一头,约减少收入和成本投入5060元,仅此一项,全省养猪收益年约损失4亿元以上。建设配套完善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逐步淘汰或更新现有繁殖母猪,较大幅度地提高我省养猪生产收益,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十一五”以来,横山县生猪生产由传统分散的养殖逐步地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转变。优质种母猪的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县养猪业发展

15、的最大瓶颈,大量苗猪从外地调入,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养殖效益低下。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3-5年内,种仔猪市场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建设横山县PIC原种苗猪繁育场项目市场前景较好。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一、项目区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条件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东临榆阳(区)、米脂;南接子洲、子长,西与靖边接壤,北靠内蒙古乌审旗。是陕西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省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基地。全县地势大致为西高东低,东西宽96升米,南北长100千米,平均海拔9001500米,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地貌以无定河和芦河为界,分为

16、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部分,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度65秒110度02秒,北纬37度22秒38度74秒。2、气候条件横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旱草原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为146天左右,平均日照时数为2815小时。是我省多日照强辐射区,受海洋热带暖气团影响时间较短,寒季略长于热季,富日照,少降水,多风沙,四季分明。3、社会经济全县共辖10镇8乡1个农场,358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现有农耕地117万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3.5亩。其中,其中农田面积达到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占总

17、耕地面积的44.4。造林保存面积达210万亩。截至2010年,横山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有所突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3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增长45.8;财政总收入1.31亿元,增长3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0万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8元,增长20.9。近年来,着力培育了羊、豆、煤、油四大主导产业,已建成陕西最大的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和陕北质量最优的杂豆生产基地,羊饲养量

18、达139.1万只,豆类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2万多吨,形成了年产260万吨煤炭、1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四大主导产业初步成为拉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速、经济增长的龙头。二、项目建设地选择该项目建设地点在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沙洞村;1、项目所在地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15433mm,凉爽干燥,周围无工厂、环境未受到污染,空气新鲜,是理想的养殖场所。此处地下水位较高(约10m),水资源丰富、水质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满足建场生产及生活用水。养殖场距公路在800m以上,平坦之地很容易修路进入场地,运输不成问题;符合建场的环境卫生的要求。2、饲料资源丰富,价格较低。项目所在地属殿

19、市镇沙洞村,耕地面积较广阔,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种植业已形成“食用粮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布局。全县年可提供饲用玉米3万吨以上,能基本满足畜牧业生产饲料用粮,与周边地区比较,多年来玉米价格一直较低,目前玉米售价2.1元/kg左右,同时全县种植玉米、豆类、水稻和各种油料作物总面积达20万多亩,年可产豆粕及杂饼粕类蛋白质原料5000吨左右,能有充足的饲料来源。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横山县金沙义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是集种生猪繁育、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位于横山县殿市镇沙洞村,注册资本100万元,法人代表:张治和,法人营业执照编号:6127

20、24100004319,公司占地21余亩,初建各种猪舍4634,拥有一批有责任心能干、在专业技术方面有特长的人员,其中具农牧业专业人员2人,中级畜牧师职称人员1人,饲养人员13人,对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二、公司技术支持该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有PIC榆林市丰润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技术支持,横山县畜牧局,榆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申祖鹏、兽医硕士高级兽医师刘健鹏,榆林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研究所高级畜牧师张明海组成的专家专长年为公司服务和技术指导。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经营模式先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生产,“放心肉食”全国连锁品牌经营,逐步形成苗猪供应商品仔猪配送“放心肉食”上市,

21、集中品牌化营销的产业链条。三、公司管理公司的理念是“抓住机遇,求实进取,造福人类,共创辉煌”。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不断外树形象,内强管理,使其得以迅猛发展。公司总经理张治和以服务家乡,回报社会,带动家乡农民致富为己任。实现以项目带动养猪产业发展,生产出有机无污染的放心猪肉,以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最终使猪肉产品打向全国,走向世界。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运作,产权关系明晰,管理制度完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认真履行公司章程,具有高效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奖励与约束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第七章 生产工艺流程一、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和依据GB/T17824.

22、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二、技术目标项目建成后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见下表。项目建成后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指 标备 注1繁殖母猪存栏500头第1年引进200头,第2年引进300头2良种公猪存栏80头第一年引进8头,第二年引进12头3平均母猪繁殖率2.3胎/年4配种分娩率875胎均活产仔数126哺乳期成活率957保育期成活率988育成期成活率989年产仔猪10000头9.1商品仔猪5000向社会提供509.2商品生猪5000自养生猪5010种猪年更新率30

23、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均为30三、技术流程本项目首次引父母代PIC康贝尔母猪200头,公猪8头,第二年引进母代PIC康贝尔母猪300头,公猪12头,满负荷生产年,存栏PIC康贝尔母猪500头,种公猪20头。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技术,降低种公猪存栏量,节约饲养成本。达产后,年产仔猪10000头,向社会出售商品仔猪5000头,自养商品仔猪5000头。1、PIC猪育种生产繁育模式PIC配套系是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四大瘦肉型猪,导入中国太湖猪和英国维耳夫猪的高产仔基因,形成专门化品系后,进行最优化组合培育而成五元杂交配套系。其主要特点为:(1)初产活仔数平均为11.3-11.7头/胎,经产活仔数为12

24、.4-12.6头/胎;(2)育肥期30-100公斤阶段,日增重900-1150克,出生到90公斤出栏平均为155天;(3)育肥期料肉比2.5-2.6:1;(4)商品代育肥猪90公斤屠宰率为73-75,胴体瘦肉率为65-68。五元杂交配套系是父系和母系分别专门培育的一种育种体系。父系的选育以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体型为主要育种指标。母系的选育以产仔数和繁殖性能为主要育种指标。五元杂交配套系充分地利用了个体之间的杂交优势。PIC育种生产模式见下图:2、PIC父母代生产工艺整个生产过程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肥育等环节组成。配种母猪、妊娠母猪采用限位栏饲养,公猪单栏饲养,分娩猪产前1周

25、进入产床,断奶仔猪采用保育床保育,生长肥育猪大圈饲养。工艺流程见图1。3、生产工艺流程及参数整个生产过程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等环节组成。具体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如下:(1)周转模式: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平均每周产仔窝数为:500872.35219窝;平均则每周出栏仔猪:19120.95216头;生产周转模式:后备配种怀孕分娩/哺育保育出售。(2)猪只所需空间计算:后备、配种猪:A、后备猪:500头30年更新率52周3头后备补充/周;4周驯化期8周配种及怀孕确认期12周;12周3头/周36个后备母猪位置;采用大圈饲养,1.8平方米/头,6头/圈;需圈

26、数:3666个后备母猪圈;B、配种猪:2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周怀孕确认期6周;6周85分娩率7周;7周19窝分娩/周133个配种母猪位置;此阶段母猪采用大圈饲养,45头/圈;2.5平方米/头,5头/圈12.5平方米/圈;需圈数:133527圈;则共需配种母猪圈数为:AB62733个妊娠猪:A、平均每周胎数:19窝/周;B、从4周怀孕确认期到分娩前一周上床12周;则怀孕母猪定位栏数为:12周19窝/周228个;C、淘汰母猪栏位:50030年更新率523头母猪淘汰/周;则淘汰母猪定位栏数为:淘汰3头/周3周催肥滞留期9个;共需母猪定位栏数为:2289237个;公猪圈数:公猪采用单圈饲养,圈舍数为2

27、0个。配种圈:5002.35222头配种/周;22头配种7次利用/圈/周3个配种圈;产床数:1周提前上产床4周哺乳1周仔猪滞留6周,预留10的安全系数。则需191.16125个产床。保育床数:5周保育1周周转6周;6199.51083个保育猪位置。生长育肥猪栏数:14周的生长肥育1周的周转15周;按仔猪出售率90头计算,则需要:1519120.950.9810328个生长肥育猪位置;采用大圈饲养,每圈10头;则需育肥猪圈33个。4、猪舍环境条件环境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保证猪的健康及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必须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1)温度 因为猪的体温调节是通过对流、辐

28、射、蒸发和传导四种方式进行的,所以,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和湿度。故需为各阶段猪只制定最佳环境参数,并通过各类手段达到猪对环境的要求。各类猪舍温湿度技术设计参数群猪类别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适宜范围最适温度空怀、妊娠母猪15171760分娩母猪15201760新生仔猪27322960生长肥育猪1517156075种公猪15171560仔猪对环境温度敏感、要求高,可采用红外线灯、白炽灯加保温箱或可调温的仔猪床电热板局部加热。这样可在保证仔猪温度的同时不致使母猪过热而影响泌乳和健康;另外夏秋季多雨和冬季保温季节,猪舍湿度大,除加强通风、换气排湿措施外,分娩舍、保育舍采作高床网上培育,这

29、样对减少闲面湿度,防止疫病十分有利。(2)有害气体控制猪舍环境除温度外还应尽量降低有害气体在舍内的含量,下表是舍内各类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猪舍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名 称允许浓度(ppm)二氧化碳1500氨20硫化氢6.65、主要生产程序实现自动化(1)定量喂料。母猪由于生产特点的需要,喂料量需加控制。要采用人工定量饲喂,其他猪只喂料实现自动化,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要用料箱喂料,实行自由采食。(2)自动饮水。采用饮水器自动饮水。以便各类猪只能随时喝到干净、新鲜的饮水。(3)自动排粪。猪舍均应采用漏缝地板,除产仔舍、保育舍用高床外,其他猪舍使用水泥漏缝地板。漏缝地板的规格,条面宽78厘米,缝宽22.5厘米

30、,底面宽4厘米。6、建立完整的生产统计、技术统计制度生产技术统计是平常生产水平的反映,通过对生产技术资料的分析可及时发现问题,也使猪场管理者对生产能做到心中有数。统计报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内容:(1)公猪配种记录;(2)公猪精液品质检查记录;(3)母猪分娩记录;(4)断奶仔猪培育记录;(5)生长肥育猪培育记录;(6)各阶段饲料消耗记录;(7)防疫记录;(8)各阶段生产成本分析记录;(9)各类猪死亡记录。7、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严格的防疫制度是集约化猪场正常生产的保证,要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健全严格的防疫制度和先进的生卫设施,以确保安全生产。(1)慎重引种。必须引种是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31、由专业人员到非疫区引入。对能引入的种猪要隔离观察40天。(2)猪场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周围应有防护设施,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3)猪场应设门卫,场门口、生产区入口和每栋猪舍入口处要设有宽于门、长于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洗澡、更衣、消毒,然后方可进入。(4)猪场内设病猪隔离舍,对病猪进行隔离观察、诊治;对死亡的猪只,由兽医进行剖检后,尸体投入尸井,严密消毒现场。(5)装载种猪、肉猪的运输车辆应进行严格消毒,装猪台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6)猪场兽医不得外出行医,猪场工作人员的家庭不得饲养生猪,猪场内的职工食堂禁止在市场上购买生肉,食堂用肉应由场内自行

32、解决。(7)根据猪场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由兽医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并做好免疫接种记录。第八章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年存栏PIC原种母猪650头,种公猪20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良苗猪10000头。第九章 项目建设内容一、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本次扩建猪场总建筑面积5480,其中猪舍面积5280。 拟建各类封闭式猪舍12栋,采用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手段,创造出适合猪群生产的人工小气候。舍内猪栏布置呈对头双列排列,除分娩舍和保育舍采用半漏缝地板外,其余舍均为水泥实体地面。种猪舍880,55m8m轻钢结构,彩钢板屋面,2栋。妊娠舍880,55m8m轻钢结构,彩钢板屋面,2栋。

33、产仔舍1760,55m8m轻钢结构,彩钢板屋面,4栋。保育舍1760,55 m8m轻钢结构,彩钢板屋面,4栋。(2)淋浴消毒室40,砖混结构。(3)兽医室60,砖混结构。(4)生产辅助用房100,砖混结构。(5)场区道路3000。(6)场区绿化10000。2、仪器设备购置:购置养殖设备2619台(套,个)、人工授精设备1套、福田B超1套、猪场管理、育种、疾病诊断软件1套、给排水工程及供电管网。3、引种:引进PIC父母代母猪500头,种公猪20头。二、建设规划和布局整个繁育场内总体可分为两大功能区,即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的各栋猪舍,更衣室、消毒室、值班室等,粪污处理池安排

34、在猪舍500m以外。辅助生产区包括兽医室、化验室等。生活区包括生活办公楼、食堂等。从环境影响、卫生防疫、劳动组织的角度考虑,生产区独立、封闭,与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辅助生产区布局在项目区的上风区,生产区在项目区的中部,饲料加工、兽医室均布局在下风区。两个区之间有绿化带隔离。为保证该项目的防疫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养殖区内要求30以上的绿化面积。猪场中各种猪舍严格按饲养工艺安排布局,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种猪舍位于饲养区的上风向。三、工程建设指标及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指标表:1、工程建设指标饲养舍标准如下表:序号畜 群标 准1种公猪7.92m2/头2母猪9.9m2/栏,每栏4头3后

35、备猪1.98m2/头4怀孕猪1.32m2/头5哺乳带仔母猪3.96m2/头6保育猪7.59m2/窝,窝平均8-10头7育肥猪16.2 m2/窝,窝平均8-10头2、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指标表养殖场扩建部分占地面积18480m2,约合27.71亩,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指 标备注1扩建部分占地面积m2184802建筑物占地面积m258403厂区道路、广场占地面积m230004绿化面积m260005建筑系数%70.06绿化系数%30.0四、主体工程方案1、猪场土建工程本次扩建猪场总建筑面积5480,其中猪舍面积5280。拟建各类封闭式猪舍12栋,采用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手段

36、,创造出适合猪群生产的人工小气候。舍内猪栏布置呈对头双列排列,除分娩舍和保育舍采用半漏缝地板外,其余舍均为水泥实体地面。2、养猪场设备方案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 注1养殖设备1.1公猪栏、母猪栏76套1.2分娩栏150个1.3妊娠母猪限位栏325个1.4助产设备16套1.5保育床192套1.6保育箱192套1.7仔猪钢板补料饲槽150套1.8料槽743套1.9饮水器743套1.10 推车24辆1.11清冼设备4套1.12电动消毒喷雾器4套2人工授精设备1套3福田超1套4猪场管理、育种、疾病诊断软件1套5给排水工程1套6供电管网1套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1、土建工程参照陕西省

37、建筑工程综合概预算定额,并结合当地情况采用详细估算法估算;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4、设备价格依据生产厂家的报价。二、投资估算(一)项目总资金104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37万元,全部流动资金271.43万元。项目总投资85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3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1.43万元。(二)建设投资该项目建设投资771.37万元。主要包括:1、工程费用695.1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374.00万元,设备购置费141.65万元,引种费179.50万元。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4.00万元。其中建设单位管理费12.5

38、1万元;可研编制及设计费11.22万元;工程监理及招标费4.49万元;职工培训费3.00万元;环境影响评价费2.78万元。3、预备费36.46万元,按(1+2)5%计。4、建设期贷款利息5.76万元。(三)建设期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5.76万元。(四)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以经营成本为费用基数,按详细估算法估算,该项目所需全部流动资金271.4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1.43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30%)。三、资金筹措1、财政扶贫资金申请陕西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申请市、县地方财政专项配套资金50万元。3、自筹资金及来源从项目企业利润和参加项目建设经营的农户等单位自筹解决5

39、02.8万元。4、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5、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财政无偿资金主要用于良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及科技培训、专家指导等科技投入。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建立严格的报账制度。第十一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限2年,为(2011年5月2013年10月)。进度安排见下表:项目建设进度表时间内容201120122013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项目前期工作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引种项目自我验收项目总结验收及资金决算、审计第十二章 土地、环境保护与防疫一、土地本项目建设选址所需土地

40、为项目建设单位已租赁土地,无需新征地,租地协议详见附件。二、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养猪场的污染主要包括:猪的粪尿、生产污水和粪便臭气。该猪场干式清粪日排污量12吨左右。粪尿排污量计算见下表。养猪场粪尿排污量估算指标群 别每头日排泄量(kg)粪尿合计种公猪2.03.04.07.06.010.0空怀及妊娠母猪2.02.54.07.06.09.5哺乳母猪2.54.24.07.06.911.2后备母猪2.12.83.06.05.18.8培育仔猪0.71.32.0育成猪1.32.03.31、猪粪的处理该繁育场远离居住区,粪便处理远离养殖生产区200m,采用人工干式清粪,场内新建厌氧发酵池200m3,用来

41、处理场内猪粪。改善畜禽废物不良的物理性状,使得畜禽废物减容和达到彻底稳定化,符合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达到无公害肥料标准后,出售给项目区农户用做种植作物肥料。2、废水处理养殖场废水主要由猪的粪尿、清洗饲养舍的废水和残余的饲料等构成,舍外修建清粪道。养殖场内新建厌氧发酵池,集中处理废水,污水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水质排放标准后,排出场外。3、空气和噪音污染处理繁育场的生产无大型机械设备,产生噪音小,而且全封闭式管理能够将噪音降低到小。因此噪音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繁育场的空气污染主要取决于恶臭气体的排放和场区的主导风向及周围环境。通过饲喂控制降低粪便有机成分含量,经常对猪舍进行冲洗和消毒,

42、使恶臭气体的排放较传统的养殖场要小得多。养殖场的绿化系数设计大于25,使空气进一步净化。养殖场的生产管理采取全封闭式,区内排气系统完备、先进,能够很好地降低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场区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风区为大片种植地,离居民区较远,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异味污染。4、防疫与安全生产防疫是畜禽养殖生产的关键环节。加强动物防疫,减少动物疫病对规模化养殖尤为重要,如稍有疏忽,可全军覆没。目前影响畜产品的最大疫情,首当其冲的是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国际规定的A类传染病。本项目建设要按照科学方法和国际惯例,做好防疫工作,实施强制免疫,严格检疫。(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积极配合

43、国家兽医防疫检疫部门,做好该场检疫的防疫工作。养猪场的种猪必须经过严格检疫,确定无疫病后再转入饲养区。(2)按照国家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有关规定,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设兽医室,并配齐所需的兽医卫生检验设施。(3)定期用510来苏尔溶液消毒,对猪舍进行消毒、杀菌。维护好猪舍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良好的圈舍卫生及猪体卫生。(4)严禁非生产人员和其它动物随意进入饲养区;严禁外来车辆驶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产区消毒间进行紫外线杀菌和药水消毒后方可进入。(5)合理分区布局,搞好场地绿化。总平面布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空地连片种植草坪,使之有效地滤尘杀菌,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44、。堆粪场设在下风处,并与住宅和猪舍保持较大的距离。(6)养殖区分别设置净道与脏道。净道运输饲料和生产工具;脏道清粪,防止交叉污染。5、绿化环境绿化是环保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植物不但可吸尘,净化空气,阻止噪声传播,而且可以调节温度,改善厂区小气候。因此,在厂区及道路两侧种草植树,美化环境。第十三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项目建设期,在横山农业局领导下,项目单位成立以横山县金沙义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为核心的项目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部的重大事宜,审定实施方案,确定仪器设备采购,土建招标,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监督资金使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编制实施方案,组织专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